切换到宽版
  • 3409阅读
  • 18回复

话说秀屿(游瑞麟\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8
金钱
88321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7-17
        秀屿原是湄洲湾内一小屿,面积不足0.3平方公里,它的形状如狮,故叫狮屿,至今仍有狮头尾的称呼。据传说,它是一只雌狮,与相邻的横屿(雄狮)构成一对。 CKBi-q FH  
        祖籍山西省的唐代文学家柳冕,在唐德宗李适贞元间来福建任观察使,当时他在秀屿设立监牧马。后人为纪念他,曾在秀屿建“柳侯祠”,因此后人称秀屿为猴屿(侯与猴同音)。那时柳冕负责牧马的部队驻地称柳营(即今营边村),至今有奉祀柳冕的柳营宫,在东庄镇址附近。当马放养长大后,集中人工圈养地,后为马厂的称呼。马厂村的灵感庙至今也是柳冕作主壇。马的好坏,调派交易地,就是今日的石(识)马(民国间加“石”字为“码”)。 CKBi-q FH  
        宋代秀屿称山美,那时秀屿有着很大的发展,史载宋景炎元年(1276),当地人刘端明等倡建秀屿桥,建有石屐桥九十丈,中有港桥,以通陆岛,潮退时可跨海而过,当时屿上“人烟万三,居民千余家”,主要有游、刘、朱、黄四姓,游和刘居大姓,各有千余丁。到元末,何拜帖木儿建筑秀屿寨,至今仍有寨顶、寨下地名称呼。明洪武二十年(1387)秀屿设立巡检司,隶于莆禧千户所。同时,采用石块砌筑城堡,紧靠城堡的东南北有三片巨石,人称鳌鱼脚(解放后开采围海造田),构成了一只巨鳌在海中,秀屿也随城堡的形状而称鳌城。故它的形状由狮变成了鳌了,这是历史变迁的事实。到了明成化年间,兴化知府岳正建筑石桥与陆地相通,称铁锁桥,桥长202丈,筑137墩,其中有尖头18墩,分138孔,高处有八、九尺,宽七、八尺,为县内最长的石海桥。明嘉靖十三年(1534),秀屿鼎盛时,泊船只达六华里,做生意的大商船有四百多艘,一年利润不下二十万两银;当时秀屿人口已达三万,可见秀屿的繁华景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文尉起,“相继登甲者彬彬(频频),举乡科者济济,游国学列明经者拔茅而归,进至崇祯间游泮水者计七十余人(注:泮水,泮宫前的水池,明清时代指州、县的学校),其集织并武弁毕加都督总兵官衔者指不胜屈,大抵山石峭奇,钟灵毓秀,故降生者人杰也。”这里仅举几例佐证:如明代游日章、日就、伯槐、叔骅祖父子四人,入官皆有惠政,《莆阳比事》一书赞“游氏三世四科甲”,名重一时:又如游大川,明正德庚午(1510)举人,官处州同知,其侄游应龙,万历已卯科顺天经魁,万历八年(1580)联捷庚辰科三甲九十一名进士,知广东增城县事有异政,升调省监察御史,不幸身亡,赠文林郎;其父游大荣,由岁贡任增城知县,封文林郎;应龙从侄游云鸿,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三甲九十八名进士,官云南参政升湖广按察使,崇祀三代名宦乡贤。 CKBi-q FH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洗劫秀屿,城破人散,给秀屿人民造成极大灾难。经过三年的救治恢复,秀屿人民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开始动工加固并扩建了城池,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于万历三年(1575)建成了一座周长为九百三十丈的新城。万历四十五年(1617)秀屿人民还进行了一次大修建秀屿铁锁桥。可是,到了清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初六日,海寇郭尔隆及其寇党围城攻破,至第二年冬季撤退,致使秀屿全城复灭。秀屿人民被迫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搬迁。正如《鳌城志略》所描述的那样;居民自南自北定其所,而聚宿於福宁之三沙者十分之七漂冻沦饥饿……,并有许多人流落广东或台湾一带,沦为异乡客。后清政府发兵拆城,从此鳌城不复存在,只留下美丽的小屿,人称秀屿。 CKBi-q FH  
        再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十月,清政府下令沿海居民一律搬入离海岸二十华里之内地居住,正如史载:“清野令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更加使秀屿人民雪上加霜,沿海的鱼业,运输受到了严重摧残,经过了二十多年后才复界,使沿海渔船民、商运等受到严重破坏,下一辈的接不上班来,从此莆田界处落后了界内,秀屿沦为荒岛。 CKBi-q FH  
        1921年,孙中山制定《建国方略》把秀屿港列为拟建的东方六大渔港之一。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昭示下,民国十四年(1925),莆仙有识人士上报政府准许开发秀屿港。1928年,涵江鳌山下柯村林伯清来秀屿建港,设立“秀屿兴安公司”,出资3万元建筑钢筋混凝土桥码头一座,向海延伸60米长,宽约3米。并建仓库三座,每座库容量豆饼三万块,还建有饭店、客栈等楼房十余座。租用厦门“太利洋行”的“鹭江”、“涵江”、“驾鳌”、“泉州”、“振东”等五只轮船,又自置“枫江”、“枫湄”、“兴安”、“福兴”等九只小机动船,航运于厦门、秀屿、三江口、上海、宁波、温州等诸港口,经营货运,兼客运。当时秀屿设有海关、水上警察分所等。 CKBi-q FH  
       1930年,正当秀屿港开始兴旺时,林伯清忙于在外业务,湄洲下山人叫 “海篇”的向林伯清第三爱妾安溪亚租去“枫湄”小电船运海产品,实则用去海面从事抢劫,被劫者只知“枫湄”是林伯清的,告伯清为“贼首”,不久,林伯清得到海军陆战队旅长林寿国支持,带兵一连往湄洲找海篇,并罚款限期交付,半个月后等期限到,伯清只带护身游亚欺和游亚保二人去,结果被海篇等人围攻,当场打死,时年39岁。后案报南京国民政府,由海军部派“海源”号军舰一只,配合海军陆战队往湄洲惩办,海篇怕了,主动提出愿意赔偿命案白银四千元了结。伯清死了,公司混乱,业务乏人主持,开始衰落萧条。1934年8月,英商万吨级货轮“新亚”号首驶秀屿港装卸。1938年,莆田前沁、惠安山腰两盐场在秀屿港设置盐业转运站。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飞机从1938年到1940年间先后多次轰炸秀屿码头、仓库、及其港口设施全被炸毁,山上的青峰岩寺、鼓楼、钟楼、佛殿相继炸为平地。1939年,日本军舰首次开进秀屿港、驻在青峰岩上的国民党75师排长刘济用250发的重机枪,居高临下扫射驶近龙虎石多的日本军舰,虽然它在惊慌逃窜中打炮还击,但从此日本军舰再也不敢进港。可是,飞机的轰炸却频繁,山上、海里都炸透了,只有玉皇至尊的青云殿岿然不动。抗战胜利后,当地人民对秀屿铁锁桥又进行了一次修理,国民党政府在秀屿恢复盐业转运站,曾有载重八千吨的“南强”号轮船入港装盐,还有上千吨的“富新”、“太湖”、“福安”等轮船经常进港运盐,客轮有“新上海”、“舟山”来港过,当时的秀屿盐业转运极其繁忙,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解放初,海防前线,港口封闭,秀屿的历史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感叹,再也没有诗人墨客去回忆那“长桥卧波”,“中流砥柱”、“壶山倒影”、“石壁生松”、“远浦归航”、“将军枕石”、“江边玉柱”、“海宇奇观”、“飞云仙洞”、“海底甘泉”等十大美景诗。 CKBi-q FH  
       1969年,秀屿人民进行了围海造田,先把秀屿与东沁山两岛筑堤相连,再把秀屿与莆头,东沁山与东沁筑堤连接起来。经过二年奋斗,秀屿终成了陆域,无需再用的铁锁桥拆除了,而换来的是现代的公路。1976年,国家把秀屿港列为可兴建5-10万吨级的深水港址。1978年2月,省轻工业厅在秀屿建筑盐业码头。1980年4月,秀屿建港工程指挥部成立,接着公路改建扩宽、港区规划、一千吨方舟码头和三千吨商业码头也于1982年动工兴建,第二年秀屿拆船厂设立。1985年3月,湄洲湾港务管理局正式成立。1990年兴建万吨级杂货码头。1995年三万五千吨级码头动工兴建,1997年中央直属粮库开建,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华港油厂,LNG工程,国家木材检验检疫、燃气发电厂、鞍钢冷轧板厂等相继兴建,秀屿即将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希望和激情,这里将建成海峡西岸发达的经济区,它将为实现和平统一台湾作出应有的贡献。 CKBi-q FH  
        被人们称为狮头的青峰岩,是秀屿的明珠,岩高虽只有16丈9尺,但从海中拔起,形似狮头,令人敬畏。这里是莆田沿海十景之一“秀屿朝航”,与西南的肖厝港区隔海相望,与南面的横屿隔海相恋。据民间传说:秀屿雌狮与横屿雄狮谈情说爱交配,使得秀屿富甲一方,人材辈出;明朝岳正太守建筑铁锁桥,等于把秀屿雌狮用铁链锁住,不让两狮交配,从而达到破坏秀屿风水的目的。这里青峰岩寺背靠岩顶,面朝秀屿港,是秀屿地势最高的建筑。这座建于南宋以前的寺院,几经历史沧桑,不知它被推毁过多少次。1939年日本飞机先后炸毁了钟鼓楼和佛殿,但日本投降后,又重建了起来。文革间又一次拆毁,今天的寺院建筑是七十年代后期重建的,它的特点是佛殿“堡面”采用一块石,整个“堡面”只有四块石,可说天下少见。而左边观音殿的四大石柱高大雄伟又是一大特色。前面的青云殿石柱,石梁多层次重叠结构,使人观而叹奇。右边的天龙殿金碧辉煌,真叫人心静无邪。整个青峰岩的建筑与山石融为一体,形似狮头,雄伟壮观,正如明代进士游念园的联句:“海上楼台天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 CKBi-q FH  
        青峰岩上有许多摹崖石刻,这是历史馈赠给子孙后代的一笔珍贵遗产。宋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赵汝愚再次来到福建任安抚使兼知福州,第二年九月,他与莆田郑侨等朋友来到秀屿青峰岩寺,心情感慨万分,写下了八句诗曰:“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润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堪叹人生只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并从中摘取“天风海涛”四字,书刻青峰岩顶。据说后来,朱熹来秀屿,在飞云洞顶上建有“天风海涛亭”,至今仍有凿石立柱的痕迹存在。青峰岩巅峰石刻“玉蟾”,是南宋著名道家白玉蟾书刻。白玉蟾,号海琼子,海南人(也有说闽清人),隐居武夷山,十岁能诗,博览群书,功书善画,精通易理,融贯三教,南宋嘉定中,宁宗皇帝征召入京,绍封“紫清真人”,对中国道教理论有很大贡献,在海内外影响很大。天龙殿右下方,一片石洞佛陀一尊有莆田明代著名文学家佘翔题刻“西来”诗一首:“佛陀一片石,埋光海水滨,跌尘窥明月,圣心有几人”。还有达摩大师偈:“吾本来莅土,传法救迷情。心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以及“飞云洞”、“读书台”、“超然台”、“试剑”、“钓矶”、“沧霞”、“击壶”、“枕流漱石”、“海峤钟精”等石刻古迹。另有元代“吕洞宾与弟子”的石壁画刻,这些历史遗迹给秀屿留下了宝贵遗产。 CKBi-q FH  
        由奇岩怪石构成的青峰岩三面环海,它把湄洲湾尽收眼底。这里巨石磊磊,洞穴叠叠,榕树缀缀,野草茸茸,还有清晨常有海务进入“飞云洞”,徐徐吐出,形成一条云带在岩上缭绕,这就是所谓秀屿“狮吐雾”奇观。身佩宝剑的石壁画刻吕洞宾,在他的不远处有用剑劈的“试剑”石一块,从上到下齐刷刷地裂开石缝,石缝前方石头上有“仙脚”印一只,说是吕洞宾留下的。整个青峰岩都是蓬莱仙境,迷人忘归,诱人入胜,它是湄洲湾抚今追昔的最佳观察处。 CKBi-q FH  
        明代林登名《莆舆纪胜》中有《小屿》一则云:“……山顶有游氏亭,则又奇矣。山上石势皆奇丽峻峭,从亭眺览,又可尽海外诸奇。夜坐亭中,月孤星灿,海天为一,其趣更眇然矣。宿其上以俟东方,至於烛龙将驾,天光焕烂,顷焉,一轮涌出,其光怪不可名状。几席之上,不可危坐而收此奇也……”。同时,秀屿自明代起即以“小屿长桥”是我县沿海十景之最。现在“游氏亭”和长桥虽已不存,但江山如故,风景依旧,且新建的雄伟景观,令人不禁有“虎踞龙盘今胜昔”之感。 CKBi-q FH  
        青云殿的玉皇至尊是人们顶礼膜拜的主要尊神,善男信女进香朝拜、旅游观光,每年新加坡的朝拜团都来过一二次,香火旺盛,名闻海内外。市玉皇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12月在秀屿青云殿召开。在距青峰岩约400米的西北海面巨礁上,曾有明代建筑的七层石塔一座,它是导航的明灯,可惜不幸于1960年农历八月初三被台风推倒。但是,秀屿这个“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避风深水良港正在东方屹起,这是祖国东南的一颗灿烂明珠,将给青峰岩带来无限风光和骄傲。公元2009年,青峰岩已经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保护单位。 CKBi-q FH  
        现在居住在秀屿村的居民约有一千二百多人。他们是自民国十年(1921)由前云村迁来的游姓,和民国十一年由惠安峰尾移来的刘姓,而从莆头后兄随来的陈姓,构成了今日秀屿村的居民(正在搬迁)。 CKBi-q FH  
        总之,忆往昔令人感慨遗憾的秀屿,如今蒸蒸日上,激奋人心,鼓舞斗志,正如钱伟长所说,建设秀屿港不但福建受益,而且祖国半壁江山皆受益。 CKBi-q FH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寻根 寻源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8
金钱
88321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7-17
秀屿港(游心华 摄影) CKBi-q FH  
2条评分
游宣虎 金钱 +5 谢谢报料 2010-07-17
游学京 金钱 +5 原创内容 2010-07-17
寻根 寻源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7-17
感谢介绍,使我对秀屿村有了了解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语晨

发帖
4011
金钱
15663
贡献值
39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8
家乡
福建宁德蕉城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7-17
我也了解了,挺美的
我们有同一个信念——游
离线游水银

发帖
1906
金钱
20652
贡献值
225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
家乡
湖北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街道凉山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7-17
我也知道了。   真的好美丽的海岛!
希望游氏发扬光大!
在线游学京

发帖
10684
金钱
54070
贡献值
2564
交易币
9
好评度
1831
家乡
广东省雷州市松竹镇山口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7-17
美丽的秀屿岛,谢谢心华兄上传
为理清粤西游氏源流而努力;
欢迎各地宗亲加入游氏廣平堂柒群(粵西)
群号105680760
离线游文强

发帖
3531
金钱
6010
贡献值
20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07
家乡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7-17
顶一个,
离线游道清

发帖
5211
金钱
3896222
贡献值
2463
交易币
102
好评度
867
家乡
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7-17
美丽的秀屿岛,谢谢心华兄上传
我是 入川始祖友贵公第二十二代子孙。祝游氏宗亲天天快乐,天天开心。潇洒度过每一天。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17
金钱
61969
贡献值
1705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63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7-17
引用第2楼游家陶于2010-07-17 19:12发表的  : CKBi-q FH  
感谢介绍,使我对秀屿村有了了解 CKBi-q FH  
CKBi-q FH  
离线游成锋

发帖
910
金钱
10857
贡献值
303
交易币
3
好评度
270
家乡
QQ34562808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7-17
支持、、、
欢迎光临:我的网店-诺亚方舟百货
http://shop33764956.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