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226阅读
  • 20回复

[分享]廣平游氏世族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年军
 

发帖
40
金钱
1695
贡献值
52
交易币
98
好评度
54
家乡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5
偶尔在网上看到的,有很多游氏名人,如果重复,请删除! ^a7a_M  
^a7a_M  
游錦松已下载到8楼,可到8楼直接查阅,游家陶注) ^a7a_M  
[ 此帖被游家陶在2011-03-16 10:09重新编辑 ]
附件: 广平游氏世族志.txt (61 K) 下载次数:41
2条评分
游江 好评度 +4 好资料,感谢分享。 2011-03-16
游成锋 好评度 +5 珍贵资料 2011-03-15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年军

发帖
40
金钱
1695
贡献值
52
交易币
98
好评度
54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3-15
另有PDF版本的,http://www.18.org.tw/notice_act/upload/1CE81A83_koanpinyu.pdf,可以自己打开看!
离线游均平

发帖
4766
金钱
251059
贡献值
2446
交易币
277
好评度
1063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车田镇樟州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3-15
上面的下载了打不开,用什么可以打开? ^a7a_M  
知足常乐
离线游学京

发帖
10684
金钱
53114
贡献值
2551
交易币
9
好评度
1831
家乡
广东省雷州市松竹镇山口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3-15
要下载才看的我就不下载了
为理清粤西游氏源流而努力;
欢迎各地宗亲加入游氏廣平堂柒群(粵西)
群号105680760
离线游成锋

发帖
910
金钱
10857
贡献值
303
交易币
3
好评度
270
家乡
QQ34562808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3-15
不错,两个都可以打开,一个是TXT版本的,另一个是PDF版本的,PDF版本的需要下载PDF阅读器才可以看到。 ^a7a_M  
^a7a_M  
欢迎光临:我的网店-诺亚方舟百货
http://shop33764956.taobao.com/
离线游学京

发帖
10684
金钱
53114
贡献值
2551
交易币
9
好评度
1831
家乡
广东省雷州市松竹镇山口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3-15
廣平游氏世族志 ^a7a_M  
自序 ^a7a_M  
山高則葉茂,源遠則流長,吾游氏宗支蕃衍,遍於天下。粵稽列租列宗, ^a7a_M  
咸能執干戈,衛社稷,竭輔弼之忠貞,有功民族,煊赫奕祀,此載諸國史,徵 ^a7a_M  
諸家乘,上下古今覼縷可言。 ^a7a_M  
始祖鄭相國,諱偃,字子游公,再傳孫,諱吉,字大叔公,以王父之字氏 ^a7a_M  
游,仍奕世相鄭,博物洽聞,名顯於諸侯,澤潤於生民,事功彪炳,與東里子 ^a7a_M  
產並傳不朽,論語所稱太叔者是也。溯自始祖創吾宗二千七百餘載之歷史,傳 ^a7a_M  
吾宗億萬之苗裔,世隆閥閱,紱冕鼎盛,此非歷代先祖之衍而何。蓋自春秋以 ^a7a_M  
來,更歷漢、唐,以至宋、元、明、清數千年間,經國之才,英武之略,安內 ^a7a_M  
攘外,勳隆邦國者,史不絕書,況乎蓄道德,能文章,尚氣節,名宦顯於當時, ^a7a_M  
勳業昭後世者,殊不勝枚舉也。夫士不自立,徒誇先人以為榮,君子鄙之。然 ^a7a_M  
稱先無以法後,數典或以忘祖,亦為君子恥之,而於乃祖乃宗之可為典型模範 ^a7a_M  
者,不能效法以求顯揚,即君子尤深恨之。 ^a7a_M  
叔孫豹云:「人生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今我家傳 ^a7a_M  
所列人物,道德如文肅公,事功如明根公、節義如居敬公,文章如文貞公,以 ^a7a_M  
及其他有徽聲于史冊者,皆三立之上選,具有不朽之真因焉,是篇之修輯,旨 ^a7a_M  
在闡揚先德,啟發後昆,以與譜牒交相輝映,俾族人得以撫摩諷誦,追懷感奮, ^a7a_M  
以油然發其繩祖武之思,是啟迪之效,尤勝於他籍。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 ^a7a_M  
章。」蓋仰承取法,實深且切矣。 ^a7a_M  
唯望我游氏俊彥,奮然矢其紹述之志,益勉乎忠孝至德,使先人高風逸韻, ^a7a_M  
時接於耳目之間,學而習之,勉以行之,進而報國,退而興家,而對列祖列宗, ^a7a_M  
更有以顯揚褒大也。愧余學殖弇陋,略依世序,予以輯錄,唯年湮代遠,史料 ^a7a_M  
渙散,網遺殊多,尤望後起之士,匡正補闕,使先人燦爛之史實,得流芳於千 ^a7a_M  
为理清粤西游氏源流而努力;
欢迎各地宗亲加入游氏廣平堂柒群(粵西)
群号105680760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8
金钱
88321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3-15
粗略浏览了一下,记载还比较详细,但其中一些内容有待于继续探寻! ^a7a_M  
寻根 寻源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3-15
引用第6楼游心华于2011-03-15 20:34发表的  : ^a7a_M  
粗略浏览了一下,记载还比较详细,但其中一些内容有待于继续探寻! ^a7a_M  
[表情] ^a7a_M  
^a7a_M  
是的,其中个别内容有误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錦松

发帖
4358
金钱
112039
贡献值
815
交易币
104
好评度
811
家乡
小溪內土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3-15
下載下來分享大家 +$VDV4l  
+$VDV4l  
廣平世族誌 +$VDV4l  
廣平游氏世族志 +$VDV4l  
自序 +$VDV4l  
山高則葉茂,源遠則流長,吾游氏宗支蕃衍,遍於天下。粵稽列租列宗, +$VDV4l  
咸能執干戈,衛社稷,竭輔弼之忠貞,有功民族,煊赫奕祀,此載諸國史,徵 +$VDV4l  
諸家乘,上下古今覼縷可言。 +$VDV4l  
始祖鄭相國,諱偃,字子游公,再傳孫,諱吉,字大叔公,以王父之字氏 +$VDV4l  
游,仍奕世相鄭,博物洽聞,名顯於諸侯,澤潤於生民,事功彪炳,與東里子 +$VDV4l  
產並傳不朽,論語所稱太叔者是也。溯自始祖創吾宗二千七百餘載之歷史,傳 +$VDV4l  
吾宗億萬之苗裔,世隆閥閱,紱冕鼎盛,此非歷代先祖之衍而何。蓋自春秋以 +$VDV4l  
來,更歷漢、唐,以至宋、元、明、清數千年間,經國之才,英武之略,安內 +$VDV4l  
攘外,勳隆邦國者,史不絕書,況乎蓄道德,能文章,尚氣節,名宦顯於當時, +$VDV4l  
勳業昭後世者,殊不勝枚舉也。夫士不自立,徒誇先人以為榮,君子鄙之。然 +$VDV4l  
稱先無以法後,數典或以忘祖,亦為君子恥之,而於乃祖乃宗之可為典型模範 J^+_8  
者,不能效法以求顯揚,即君子尤深恨之。 J^+_8  
叔孫豹云:「人生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今我家傳 J^+_8  
所列人物,道德如文肅公,事功如明根公、節義如居敬公,文章如文貞公,以 J^+_8  
及其他有徽聲于史冊者,皆三立之上選,具有不朽之真因焉,是篇之修輯,旨 J^+_8  
在闡揚先德,啟發後昆,以與譜牒交相輝映,俾族人得以撫摩諷誦,追懷感奮, J^+_8  
以油然發其繩祖武之思,是啟迪之效,尤勝於他籍。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 J^+_8  
章。」蓋仰承取法,實深且切矣。 J^+_8  
唯望我游氏俊彥,奮然矢其紹述之志,益勉乎忠孝至德,使先人高風逸韻, J^+_8  
時接於耳目之間,學而習之,勉以行之,進而報國,退而興家,而對列祖列宗, J^+_8  
更有以顯揚褒大也。愧余學殖弇陋,略依世序,予以輯錄,唯年湮代遠,史料 J^+_8  
渙散,網遺殊多,尤望後起之士,匡正補闕,使先人燦爛之史實,得流芳於千 J^+_8  
載百世矣。 J^+_8  
廣平游氏族志目錄 J^+_8  
J^+_8  
卷首 J^+_8  
修志氏名錄 J^+_8  
J^+_8  
目錄 J^+_8  
卷一 源遠流長 J^+_8  
廣平游氏源流 J^+_8  
受姓篇 J^+_8  
命氏篇 J^+_8  
明弘治重修廣東饒平 宗派詩 J^+_8  
廣平郡望地名歷代沿革 J^+_8  
卷二 垂範典模 J^+_8  
宗賢列傳 J^+_8  
春秋 J^+_8  
戰國 J^+_8  
三國 J^+_8  
J^+_8  
十六國 J^+_8  
南北朝 J^+_8  
J^+_8  
J^+_8  
五代 J^+_8  
J^+_8  
J^+_8  
J^+_8  
J^+_8  
民國 J^+_8  
歷代封爵譜 J^+_8  
歷代進士題名錄 J^+_8  
詔邑本宗文武庠生題名錄 J^+_8  
J^+_8  
卷三 文徵考鏡 J^+_8  
宋游氏世譜 游九言 J^+_8  
宋建陽游氏家譜後序 游酢 J^+_8  
明萬曆初修游氏族譜序 游萬英 J^+_8  
康熙重修二世祖統入游籍序 游廷旭 J^+_8  
乾隆壬子秀篆游紙族譜序 游惠田 J^+_8  
道光東昇樓譜序 游向榮 J^+_8  
宣統重修東昇樓族譜序 游時中 J^+_8  
附王 文字源流考 J^+_8  
卷四 藝文集粹 J^+_8  
J^+_8  
國師廖弼公卜建龍潭祖祠序 J^+_8  
龍潭祠基創作預言 J^+_8  
J^+_8  
祭游定夫文 J^+_8  
宋御史游公墓誌銘 J^+_8  
書明道先生行壯後 J^+_8  
J^+_8  
御史公詩 J^+_8  
文靖九言公詩 J^+_8  
宗賢二游詩 J^+_8  
J^+_8  
文靖九言公詞 J^+_8  
卷尾 J^+_8  
本宗大事年譜 J^+_8  
卷首 J^+_8  
廣平游氏源流 J^+_8  
J^+_8  
受姓篇 J^+_8  
昔周之興,德盛西伯,受命武王,實撫天下,紂既自焚,釋箕子之囚,封 J^+_8  
武庚祿父以續殷祀,次及先聖王後,曰焦、曰陳、曰杞,而賢者裔為英皋陶之後。 J^+_8  
六皋陶之後,滕黃帝子十二姓之一,又文王子錯叔繡亦封於滕。薛奚仲之後,任姓,蓋夏,殷所封曰薛 J^+_8  
侯,騶國設有齊大夫騶馬踏邾顓頊玄孫陸終之後。黃陸終之後,封于黃許姜姓炎帝之後,亦存其祀。 J^+_8  
末及同姓戚者,爵分五等,以功序秩。是周之諸侯有周姓封者,有異姓侯者, J^+_8  
而尚父謀居多,得封營丘,授命專征,侯伯千餘人,階使就國,無為天子吏者。 J^+_8  
傳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此姬氏分封之由始 J^+_8  
也。 J^+_8  
其後,周德盛衰,幽、厲以次,侯間力攻相幷,下陽之訓,楚熊之侵,盟 J^+_8  
伐踵繼,興亡不一。再如後封者,有友之於鄭;新興者,如陳之為田,田之又 J^+_8  
代齊,至乎三家之分晉。苗裔茲茲,侯國之支庶,以王父字為氏,世其官者, J^+_8  
則以官為氏,受有采邑者,亦以邑為氏,候雖斷,世系綿延,支庶疏分,禰遷 J^+_8  
廟繼,猶享其祀,迨及秦吞六國,周制解體,氏族淪為庶士,郡縣既建,候伯 J^+_8  
之胄,以氏為姓,以國為姓,氏姓始混而一,是姓之先,本出於紙,太史著書, J^+_8  
乃見於紀,歷漢以降,姓氏遂定。有云:「維德休明,苗裔蒙烈,奕世以積,乃 J^+_8  
昌厥後。」姓氏之源遠矣,作游氏姓考。 J^+_8  
游氏之先,有周之苗胄,初在帝嚳時,元妃曰姜原,有邰氏之女,生子曰 J^+_8  
棄。兒時遊戲,好種樹麻、菽、禾、黍、桑。及之成人,善為相地之宜,以適 J^+_8  
稼穡,民階法之。舜舉於堯,以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封棄於邰史記集 J^+_8  
解,徐廣曰:「今斄鄉,在扶風」索隱,詩生民曰:「有邰家室」是也。邰即斄,古今字異耳。史記正義,括地 J^+_8  
志云:「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后稷所封也,有稷及姜嫄祠」。號曰后 J^+_8  
稷,別姓姬氏,使就國為諸侯。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為姬周之祖。 J^+_8  
后稷卒,子不窋失官,奔於戎狄之間。不窋卒,子鞠立為三世,鞠生公劉, J^+_8  
鞠卒,四世公劉立,公劉慈仁,行不履生草,運車以避薛葦,雖處戒狄之間, J^+_8  
復脩后稷之業,易風俗、化其政,務農種,行地宜,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徒 J^+_8  
而保歸焉,姬周之興,由此始,是詩大雅篤公劉曰:「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J^+_8  
歌謳其德。公劉生慶節,五世慶節立,國於幽史記集解,徐廣曰:「新平漆縣之東北有幽亭。」 J^+_8  
史記正義括地志云:「幽州新平縣即漢漆縣詩幽國公劉邑之地也。」。慶節卒,子皇僕立為六世。皇 J^+_8  
J^+_8  
僕生七世差弗;差弗生八世毀隃;毀隃生九世公非;公非生十世高圉按:「吳氏先始 J^+_8  
(姬氏)世系」及「楊氏先世世系」毀隃之後有辟方,唯按史記索隱,系本云:「公非壁方」,皇甫證云:「公非 J^+_8  
字辟方也。今從史記。」高圉生十一世亞圉前揭世系,高圉之後有侯侔,按史記索隱,系本云:高圉, J^+_8  
候侔。」集解,世本云。「亞圉、雲都。」皇甫謐云:「雲都、亞圉字。」索隱,漢書古今表曰:「雲都、亞圉弟」 J^+_8  
按之此說,則辟方,侯侔亦階二人之名,實未能詳也。亞圉生公叔祖類為十二世按前揭世系,亞圉 J^+_8  
之後有雲都,雲都之後有太公,太公之後有組紺,組紺之後有諸盩。今按史記索隱,系本云「太公、組紺、諸 J^+_8  
盩。」三代世表稱叔類,凡四名,皇甫謐云:「公祖一名組紺諸盩,字叔類,號曰太公」也。公叔祖類子 J^+_8  
曰古公亶父為十三世。其去慶節,已歷八世。 J^+_8  
古公亶父立,復脩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載之,為夷狄所恭, J^+_8  
薰鬻戎姤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地與民,民皆怨,欲戰。古公曰: J^+_8  
「君子不以義害害所養,國所以亡也。而為身害,吾所不居也。」扙策去邠, J^+_8  
踰梁而居岐下。幽人扶老攜幼,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 J^+_8  
歸之。於是乃貶戎狄之俗,營築城郭、室屋,分邑別居之。 J^+_8  
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妃曰太姜,生少子季歷為十四世;而季歷 J^+_8  
妻太任氏,皆賢婦人,生子昌,為十五世,有聖瑞。古公知昌聖,欲傳國以及 J^+_8  
昌,曾云:「興王業者其在昌乎?」因名曰「季歷」。太伯、虞仲知古公欲傳立 J^+_8  
季歷公傳及昌,因望風知指曰:「歷者適也。」遂託名採藥於衡山,亡於荊蠻, J^+_8  
斷髮文身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以讓季歷。古公卒,季歷立,是為公季。公 J^+_8  
季蒞政,脩古公遺道,篤於仁義,諸候順之。公季卒,子昌立,號曰西伯,能 J^+_8  
遵后稷、公劉之術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 J^+_8  
中不暇食以待士,士公此多歸之,致太平。時,殷為帝辛之世,夭下謂之射, J^+_8  
百姓怨望而諸候有畔者。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紂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作 J^+_8  
邗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 J^+_8  
爭之彊,辨之疾,幷脯鄂侯。西伯聞之,竊嘆。崇侯虎者知之以告紂曰:「西伯 J^+_8  
積善累德,諸侯皆嚮之,將不利於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西伯之臣閎夭之 J^+_8  
徒,遂計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稅曰:「此一物足公釋西伯,況其多乎。」 J^+_8  
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鉞,使西伯得征伐。曰:「譖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 J^+_8  
乃獻洛西之地,以請紂去炮格之刑,紂許之。西伯陰行善,諸侯多叛紂而往歸 J^+_8  
西伯,於是鄰國指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者,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 J^+_8  
J^+_8  
長。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 J^+_8  
翌年,伐犬戎。翌年,伐密須。翌年,敗耆國。殷臣聞之,以懼而告帝紂, J^+_8  
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翌年,伐崇,而營豐邑,自岐下而徒都之。 J^+_8  
又翌年,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自后稷以來十六世,蓋西伯即位之五 J^+_8  
十年;囚羑里之後十年也。謚文王。改法度,制正朔,追尊古公為太王、公季 J^+_8  
為王季,意王瑞自太之興。 J^+_8  
武王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脩文 J^+_8  
王緒業。即位之九年,上祭于畢史記集解,馬融曰:「畢文王墓地名也,」又索隱:按文云「上祭 J^+_8  
于畢」則畢,天星之名也。畢星主兵,故師出而祭畢星也。東觀兵,至于孟津,為文王木主,載 J^+_8  
以車,中軍。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是時,諸侯叛殷會同者八百,皆曰: J^+_8  
「紂可伐矣。」武王曰:「汝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又二年,聞紂昏 J^+_8  
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疪、少師彊抱其樂器而奔周。於是武 J^+_8  
王褊告諸侯,以東伐紂。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渡盟津,諸侯咸會。王作太誓, J^+_8  
告于眾庶。二月甲子昧爽,朝至于殷郊牧野,作誓,誓已,陳師牧野,紂亦發 J^+_8  
兵拒之。紂師雖眾,無戰之心,於是紂兵敗。走鹿台,衣其寶玉衣,自燔於火 J^+_8  
死。翌日,王師除道,脩社及商紂宮,備諸護從,牲、筴祝,膺更大命,革殷, J^+_8  
受天明命。封商紂子祿父,撫殷之餘民,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 J^+_8  
閭,使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乃罷兵西歸。行狩,紀政事,作武成。 J^+_8  
次為追思先聖王者,褒封神農之後於丘、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 J^+_8  
之後於陳、禹王之後於杞,其名臣之後 亦各得其祀。至是末及於功臣謀士, J^+_8  
而師尚父為首封,是營丘之曰齊,周公旦之曲阜曰魯,召公奭於燕,叔解於管, J^+_8  
叔度於蔡,餘各以次受封。並立宗法制度:「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 J^+_8  
宗。」以相維持。 J^+_8  
武王克殷,即位七年卒。太子誦立,為后稷以來十七世,曰成王。成王少, J^+_8  
天下初定,乃由周公攝行政當國,而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畔周,周 J^+_8  
公奉成王命伐討,以徵子啟代殷後,收殷餘民國於宗。周公攝政七年,正百官, J^+_8  
明臣職,制禮、作樂、成王長,周公返政,北面就群臣位。誦在位三十七年, J^+_8  
萬民和睦,而頌聲咸作。將崩,懼太子釗之不任,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釗 J^+_8  
而立之為十八世。釗即位為康王,承文武之業,無所變更,敬恭神人,勤脩先 J^+_8  
J^+_8  
生訓典,天下安寧,而有唐虞之風。康王崩十九世瑕立,為昭王。瑕在位,王 J^+_8  
道微缺,南巡不返,卒於江上。立昭王子,是為二十世濔,曰穆王。穆王之世, J^+_8  
閔文武之道缺,舉用賢才,以治其國,惟王性逸豫,周遊天下,去國萬里,然 J^+_8  
後東選,巡狩之遠,亙古未聞,在位五十五年崩,子二十一世扈立,曰共王。 J^+_8  
繫扈在位,能庇昭、穆之缺,故春秋稱之。立十六年崩,子二十二世黃立, J^+_8  
曰懿王。黃在位,興居無節,號令不時,諸侯攜貳,王室遂衰。立十二年崩, J^+_8  
共王弟二十一世辟方立,曰孝王。辟方時,有名非子者,善養馬,王命主馬於 J^+_8  
汧滑之間,為秦之先。孝王立三十年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三十三世燮,是為 J^+_8  
夷王。燮以其立,出諸侯之力而德諸侯,下堂見,降與抗禮,覲制遂廢,而王 J^+_8  
室自此寖衰。夷王崩,子二十四世胡立,為厲王,胡在位三十年,好利、暴虐 J^+_8  
侈傲,沈於酒色,國人,謗王,王怒,使人監謗者,人遂莫敢言,道路以目。 J^+_8  
召公諫之,王不聽,益為戾虐,萬民弗忍,共叛,王出奔於彘。至是周、召二 J^+_8  
公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太子靖長於召公家,二相 J^+_8  
乃共立之為王,是為二十五世,曰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輔之,脩政、法文、 J^+_8  
武、成,康之遺風,諸侯復宗周。宣王有庶弟友,厲王少子也,宣王立之二十 J^+_8  
二年,友初封于鄭,位伯爵,時,魯為孝公元年。 J^+_8  
友受封之二十五年,宣王崩,子宮涅立,曰幽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涇、 J^+_8  
渭、洛三水也。皆震,大夫伯陽甫曰:「周將亡矣。」而友封之三十三歲,封邑百 J^+_8  
姓皆愛之。幽王以友為司徒,友甚得周眾與東土之人,其河洛之間,人便思之。 J^+_8  
為司徒一歲,幽王以褒后故,王室治多邪,諸侯或畔之,於是友問太史伯曰:「王 5_XV%-wM  
室多故,余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對曰:「獨洛之東土,河濟之南可 5_XV%-wM  
居。」友曰:「何以!」對曰:「地近虢、鄫,虢、鄫之君貪而好利,百姓不附。 5_XV%-wM  
今公為司徒,民皆愛之,公誠請居之,虢、鄫之君見公方用事,輕分公地,公 5_XV%-wM  
誠居之,虢、鄫之民階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對曰:「周 5_XV%-wM  
衰,楚必興,興,非鄭之利也。」友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對曰:「其民 5_XV%-wM  
貪而好利,難久居。」公曰:「周衰,何國興者?」對曰:「夫國大而有德者近 5_XV%-wM  
興,秦仲、齊侯,姜、贏之雋也。且大,其將興乎?」公曰:「善!」於是卒言 5_XV%-wM  
王,東徒其民洛東,而虢、鄫果獻十邑,竟國之。幽王九年而王始騷,十一年, 5_XV%-wM  
犬戎攻殺幽王於驪山下,友幷為所殺,謚曰桓公。夫人馬氏,子三,掘突、岌、 5_XV%-wM  
5_XV%-wM  
清,自后稷以來二十六世。犬戎去,諸侯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 5_XV%-wM  
奉周祀。鄭之人亦立桓公子掘突,曰武公,以祭仲相之。 5_XV%-wM  
鄭武公十年,娶申侯女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難,及生而夫 5_XV%-wM  
人弗愛。復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愛之。二十七年,武公疾,夫人請公, 5_XV%-wM  
欲立段為太子,公弗許,及卒,二十七世寤生立,是為莊公。莊公元年,封弟 5_XV%-wM  
段於京,號曰太叔。段至京,繕治甲兵,與其母武姜謀襲鄭。二十二年,段果 5_XV%-wM  
襲鄭,武姜為內應,莊公伐段,段走。伐京,段出走於鄢。鄢潰,出奔共。於 5_XV%-wM  
是莊公遷母武姜於城潁,誓言曰:「不至黃泉,毋相見也。」居歲餘,已悔見母, 5_XV%-wM  
於是從潁考叔議,穿地及泉相見,母子和好如初。四十三年莊公卒。初,祭仲 5_XV%-wM  
寵於莊公,為卿,使娶鄧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是為昭公。莊公又娶宋 5_XV%-wM  
雍氏女,生厲公突,雍氏有寵於宋,宋莊公聞祭仲之立忽,使人誘祭仲而執之, 5_XV%-wM  
不立突,將死脅之。並執突以求賂焉。祭仲許宋,與宋盟。突歸、立之。昭公 5_XV%-wM  
聞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丁亥,出奔衛。已亥,突至鄭,立,是為二十八 5_XV%-wM  
世,曰厲公。厲公四年,祭仲專國政,厲公患之,陰使殺之,敗。夏,厲公出 5_XV%-wM  
居邊邑櫟。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復入鄭,即位。 5_XV%-wM  
昭公六二年,公與渠彌出獵,彌弒昭公於野,妣方氏,遺子一,名宏。祭 5_XV%-wM  
仲、渠彌更立昭公弟子亹為君。子亹元年七月,齊襄公會諸侯於首止,子亹往 5_XV%-wM  
會,渠彌相,從行。子亹自齊襄公為公子時,嘗會鬧、相仇。及會諸侯,祭仲 5_XV%-wM  
請子亹莫行。子亹卒行,既至,而不謝齊侯,齊侯怒,齊人遂殺子亹,而轘渠 5_XV%-wM  
彌,子亹無諡號。渠彌亡歸與祭仲謀,召子亹公子嬰於陳而立之,是為鄭子。 5_XV%-wM  
鄭子八年,祭仲死。十四年,故鄭亡厲公在櫟者,使人誘劫大夫甫假,要以求 5_XV%-wM  
入。假與盟。六月甲子,假弒鄭子及其之子而迎厲公突,復入即位。厲公後元 5_XV%-wM  
年,齊桓公始霸。厲公後七年,周惠王立之四年也,周有亂,惠王犇溫,已而 5_XV%-wM  
居鄭之櫟。周立釐王弟穨為王,鄭、虢君怒。厲公與虢叔襲殺王子穨,復入惠 5_XV%-wM  
王于周。其秋,厲王卒,子二十九世踕立,為文公。 5_XV%-wM  
文公立二十四年,公有賤疾曰燕姞,夢天與之蘭,曰:「余為伯鯈。余,爾 5_XV%-wM  
祖也。以是為而子,蘭有國香。」姞以夢告文公,文公幸之,而予之草蘭為苻, 5_XV%-wM  
遂生蘭。三十六年,晉公子重耳過,文公弗禮。文公弟叔詹諫之,文公弗聽。 5_XV%-wM  
三十七年,重耳返國立,是為晉文公。四十一年,鄭助楚擊晉。四十三年,晉 5_XV%-wM  
5_XV%-wM  
文公與秦穆公共圍鄭,討其助楚攻晉、及文公過時之無禮也。初,鄭文公有三 5_XV%-wM  
夫人,寵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概逐群公子,子蘭奔晉,從晉文公圍鄭, 5_XV%-wM  
且仕晉文公甚謹。鄭人患之,乃使人私於秦曰:「破鄭益晉,非秦之利也。」秦 5_XV%-wM  
罷兵去。晉文公欲入蘭為太子,以告鄭,鄭大石癸曰:「吾聞姞姓乃后稷之元妃, 5_XV%-wM  
其後當有興者。子蘭母,其後也。且夫人子盡已死,餘庶子無如蘭賢。」遂許 5_XV%-wM  
晉,與盟,立子蘭為太子。晉兵去。四十五年,文公卒,夫人馬氏,有子八, 5_XV%-wM  
子蘭。子藏、子瑕、子士、子般、俞彌、子華、子成為三十世,而子蘭以賢立, 5_XV%-wM  
是為繆公。繆公元年春,鄭司城繒賀以鄭情賣於秦,以為鄭可襲也。秦穆公遂 5_XV%-wM  
以三將軍帥師將襲鄭,至滑,鄭賈人弦高持十二年將賣之周,見秦兵,恐死虜, 5_XV%-wM  
因詐獻其牛,秦將以為鄭已覺,急退兵,滅晉邊邑滑以去,鄭賴以安。 5_XV%-wM  
穆公立二十二年卒,夫人方氏,邾氏,有子十六,子夷、子堅、子良、子 5_XV%-wM  
孔、子然、子功、子羽、子罕、子駟、子渝、子國、子乙、子游、子魚、子疆、 5_XV%-wM  
子應。子游、諱偃、禰分,子孫以字為氏而得姓,為游氏之玄祖。溯自后稷始 5_XV%-wM  
為農師而姬氏以興,後十六世而武王受命,遷洛邑。又十世而別子為祖,分鄭, 5_XV%-wM  
祖桓公,公後七世而子游公復為禰遷,子孫衍之,繼禰為小宗,第為三十一世, 5_XV%-wM  
而游氏以興。 5_XV%-wM  
贊曰:姜原踐跡,孕生周祖。后稷居邰,勤事農圃。太王遷岐,肇興姬宇。 5_XV%-wM  
牧野之誓,天命文武。國祚既建,分封齊魯。立宗定制,秩爵世胄。厲王之後, 5_XV%-wM  
受胙於鄭。避禍犬戎,河濟以請。燕姞夢蘭,子孫兆慶,曰游之先,源本姬姓。 5_XV%-wM  
命氏篇 5_XV%-wM  
周之天下,封國既建,諸侯世其國,大夫世其家,故氏族之傳不亂,子孫 5_XV%-wM  
皆能知其所始,前紀之言明矣。是時,姓氏之別猶明,姓言其所出,辨其母系; 5_XV%-wM  
氏別其貴賤,明其父黨,不為混淆耶。明顧亭林云:「言姓者本於五帝,見於春 5_XV%-wM  
秋者得二十有二。媯虞姓,出顓頊,封於陳。姒夏姓,出顓頊,封于杞鄫越。 5_XV%-wM  
子殷姓,出高辛,封於宋。姬周姓,出黃帝,封於管蔡郕霄、魯衛毛聃,郜雍 5_XV%-wM  
曹臻,畢原酆郇,邗晉應韓。凡蔣邢茅胙祭,吳虞虢邳,燕魏芮彤,荀賈耿滑, 5_XV%-wM  
焦揚密義巴諸國。皆屬之姬。然及稍降,周德之衰,諸侯相侵暴,國已而族散, 5_XV%-wM  
贏秦之強,六國踵淪亡,是戰國而後,諸侯之世胄,漸以氏為姓,卿大夫之子 5_XV%-wM  
孫,亦以王父字為姓,至于五帝以來之姓已矣。粵稽得姓,則後之管氏、蔣氏、 5_XV%-wM  
5_XV%-wM  
霄氏、鄭氏、游氏。皆出於姬,以氏為姓,言姓出。 5_XV%-wM  
游之姓,出於鄭伯,曰穆公之後。穆公者,厲王之少子,宣王之母弟桓公 5_XV%-wM  
友之六世來孫爾雅曰:「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為玄孫,玄步之子為來孫。」穆公諸公 5_XV%-wM  
子曰子游者,為得姓之玄祖。穆公有諸公子十六,玄祖,諱曰偃,子游其字, 5_XV%-wM  
姬姓之後。生年不可考按:子游之生,當在周襄王二十七年丙申(六前六二五年)至頃王六年戊申(西 5_XV%-wM  
前六○七年)之間,初,周定王元年,世子夷立,為靈公。靈公元年六月乙酉,公子 5_XV%-wM  
歸,弒其君夷,鄭人欲立靈公弟去疾,去疾讓兄堅,堅者,靈公庶弟,去疾之 5_XV%-wM  
兄也。襄公之立,將盡去穆氏穆氏,殺靈公子公之族家也。去疾曰:「必去穆氏,我將去 5_XV%-wM  
之。」乃止。皆以為大夫。公子子游,迺仕襄公。襄公十七紼,魯成之三年也。 5_XV%-wM  
魯侯會晉、宋、衛、曹諸君,次于伯中,討邲,遂東侵及鄭。子游帥師禦之, 5_XV%-wM  
使東鄙覆諸鄤,敗諸丘輿。翌年三月壬申,襄公卒,子漬立,為悼公,以子游 5_XV%-wM  
相,授玉于東楹之東。悼公卒,復相鄭成公,其族衍於鄭,世為公卿。偃之於 5_XV%-wM  
鄭君,庶支也,依宗法,繼禰為小宗,是後之子孫,尊之為一世。偃公生蠆, 5_XV%-wM  
世稱公孫蠆,字子嶠,仕鄭釐公為大夫、釐公卒,仕簡公,列鄭六卿,數從簡 5_XV%-wM  
公會諸侯盟。簡公十二年,蠆卒,是年,子孔專政受誅,以子產為卿。蠆為游 5_XV%-wM  
氏二世,有子三,長昄(子明)、次吉(太叔)、季子楚南,昄,位至正卿;吉, 5_XV%-wM  
字子羽,簡公十五年,位至國卿,魯出聖人之次年也。吉,數使於楚,有時譽。 5_XV%-wM  
吉,以祖偃公字為氏,曰「游氏」,吉為三世。時,周為靈王之世西前五七一-五 5_XV%-wM  
四五年間。子孫以氏為姓,是姓所由,望出廣平。 5_XV%-wM  
孫吉公生子曰速,為游氏四世,速公時,族為之繁,生子四,演、勛、謚、 5_XV%-wM  
溥為五世。長房演公,字長源,生子三,正則、養康、簡易,為六世。正則公 5_XV%-wM  
生子箴,為七世;箴公生子三,進明、行成、廣明,為八世。八世進明公生子 5_XV%-wM  
曰純,為九世。純公生裕,為十世。裕公生十一世彧。彧公傳二子,必先、必 5_XV%-wM  
誠,為十二世。必先公嗣再繁,生三子,適、祗、侃,為十三世。十三世長房 5_XV%-wM  
適公生子順,為十四世。順公生二子,朗、翼,為十五世。長房朗,生三子, 5_XV%-wM  
季瞻、文柏、敬仲,為十六世。長季瞻,生十七世恬。恬公生二子,暄、喬, 5_XV%-wM  
為十八世。長暄公之世,亦傳二子,門、彤,為十九世。長門公,三傳二子, 5_XV%-wM  
大、有、覺,為二十世。 5_XV%-wM  
二十世長房大公,生二十一世運。運公再衍二房,孝恭、孝理,為二十二 5_XV%-wM  
5_XV%-wM  
世。孝恭公生二十三世澄。澄公傳二十四世資敬。資敬公有二子,休、伋,為 5_XV%-wM  
二十五世。休公時,族再衍繁,生子四,俊章、用帝、敬善、敬儒,為二十六 5_XV%-wM  
世。二十六世長房俊章公,傳一子為二十七世玨。玨公生二十八世履謙。履謙 5_XV%-wM  
公生二子,尚貞、尚敬,為二十九世。長房尚貞公生三十世邏。邏公生三十一 5_XV%-wM  
世儼。 5_XV%-wM  
三十一世儼公,傳三十二世咸和。咸和公生二子,浹、瀚,為三十三世, 5_XV%-wM  
咸和公時,為晉初葉,五胡崛起。三十三世浹公,生二子,紳、維,為三十四 5_XV%-wM  
世,時值永嘉亂後,游為北方崇族,族人綸、統,立塢堡,堡據范鄉,以防胡 5_XV%-wM  
騎,族益挫大。長房紳公,生二子,郁、晶,為三十五世。郁公時,族人曰鱓, 5_XV%-wM  
仕慕容氏,官樂浪太守,族登北方郡姓,游、邢望出河間。世稱河間邢並稱。 5_XV%-wM  
郁公傅一子,曰公緒,為三十六世。公緒公生二子,敬明、養正,為三十 5_XV%-wM  
七世。三十七世長房敬明公,生一子雅為三十八世。雅公字伯虔北史作伯度,以文 5_XV%-wM  
學馬譽,仕魏太武,數使南朝,爵封「廣平子」,晉侯爵,「假梁郡公」其於孫葛藟 5_XV%-wM  
恤對靡有弗及,手列傳。雅公有子五,仲素、叔重、彥溫、茂業據二十一史四譜「封爵譜」! 5_XV%-wM  
雅子曰「僧奴」,孫曰「叟鳳」,為三十九世。長仲素公生四十世隳。隳公生子三,致敬、 5_XV%-wM  
允則、允明三支,為四十一世。 5_XV%-wM  
四十一世長致敬公,生一子正,為四十二世。正公再傳四十三世達昭。達 5_XV%-wM  
昭公生二子,愈、元宏,為四十四世。長愈公,有三子,曰嘉、曰峒、曰道一, 5_XV%-wM  
為四十五世。長嘉公生四十六世應成。應成公生四十七世擴。擴公生二子,咸 5_XV%-wM  
用、咸良,為四十八世。咸用公生四十九世孝標。孝標公生五十世德載。德載 5_XV%-wM  
公子曰昱,為五十一世。 5_XV%-wM  
五十一世昱公傳二子,廷震、廷敏,為五十二世。長廷震公再傳二房,曰 5_XV%-wM  
森、曰集,為五十三世。森公生五十四世處道。處道生五十五世文和。文和公 5_XV%-wM  
生五十六世珪。珪公衍三子,文直、行直、正直,為五十七世。長文直再衍三 5_XV%-wM  
房,道保、德保、定保,為五十八世。道保公多子,士興、士華、士隆、士昌、 5_XV%-wM  
士顯、士達,為五十九世。長士興復舉五子,仁勇、義勇、禮勇、智勇、信勇, 5_XV%-wM  
為六十世。長仁勇生三子,清江、清流、清海,為六十一世。 5_XV%-wM  
六十一世清江公時,丁最衍,舉十子!百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 5_XV%-wM  
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十,為六十二世。長百一公亦生三子,千一、千 5_XV%-wM  
5_XV%-wM  
三、千八,為六十三世。長千一公再衍六子,萬一、萬二、萬三、萬四、萬六、 5_XV%-wM  
萬九,為六十四世。萬一公有二子,億一、億三,為六十五世。億一公諱潛, 5_XV%-wM  
生子四,曰酢、曰酌、曰醇、曰醳為六十六世。億一公時,為宋仁宗之治世, 5_XV%-wM  
儒尚經國濟世之學,是醇、酢二公,俱以道學知名,所交悉天下英豪之士,為 5_XV%-wM  
時大儒。酢公,字定夫,學著薦山,世稱「廣平先生」而不名。生子六,曰撝、 5_XV%-wM  
曰擬、曰捄、曰握、曰損、曰拂(六十八世)。撝公經歷由建陽而江西,任南縣 5_XV%-wM  
尉,字子英、號文珀公,北宋末文珀公南宋末年元初,行號二三郎,夫人鐘氏。 5_XV%-wM  
宋之南渡,由江西盧陵入閩,文珀公東徒,初居寧化石壁村,建陽),為本宗開 5_XV%-wM  
南閩之祖,後由寧化徒汀州。有子五,長珍、次文珠、又次文珀,又次五公, 5_XV%-wM  
又次六公(六十八世)。三房文珀公,文珀公長子四一郎、四一郎生九子,有子 5_XV%-wM  
九(六十九世),上三房衍於祖籍江西;四、五房,分居上杭;六房居揭洋;七 5_XV%-wM  
房入漳;八房移衍三饒金山;季房遷粵之饒平。其七房五七郎公,即本宗樂水 5_XV%-wM  
(七十五世),樂山二公之王父。聖祖酢公為閩粵游氏之遠祖而吾台閩地區多為 5_XV%-wM  
聖祖長房撝公之直裔,有譜可稽。 5_XV%-wM  
溯自春秋之際,吉公以祖字為氏,迨及周末,國亡而以氏為姓,至樂山公, 5_XV%-wM  
凡七十世。若自偃公之生,迄於酢公之世,間學一千六百六十六年西前六一三年至西 5_XV%-wM  
元一○五三年。得六十六世述之,不厭其詳。至于才游,自有饒平宗派詩著焉,不 5_XV%-wM  
復贅述。 5_XV%-wM  
明弘治重修廣東饒平王游宗派詩 5_XV%-wM  
山獄孕自崑崙,江河出於星宿,本源所在,山水且然!而況人乎。溯我王氏, 5_XV%-wM  
出自周靈王太子晉之後中華姓府引吳梅村宛平王氏家譜序:「吾聞王氏,有姬姓,有媯姓,有子姓;姬 5_XV%-wM  
姓曰太原、瑯琊、京飛、河間。」又姓纂:「王姓出太原,瑯琊周靈王太子,晉之後。」晉字子喬。晉以直 5_XV%-wM  
諫,廢為庶民,時人稱為王家。因以為氏,子宗敬西元前五四四-五二○年。仕周景王, 5_XV%-wM  
為司徒,八世孫錯宗敬生岳起,岳起傳靖康,靖康傳肅,肅傳續,續傳育,育傳尚德,尚 5_XV%-wM  
德傳弼,弼傳景,景傳錯。為魏將軍。錯生賚,為中大夫。賚生諭為上將軍, 5_XV%-wM  
諭生息為司寇,息生恢,封伊陽君。恢先元,元生頤,皆以中大夫,徵辟不就。 5_XV%-wM  
頤生翦西元前二七○-二○八年,為秦將軍,翦生賁,封典武侯。賁生離,字明,封武 5_XV%-wM  
城侯;離二子,元威、元武原舊譜以元威為二人,今從王氏譜補入元武,威避秦亂,遷於瑯 5_XV%-wM  
5_XV%-wM  
琊。瑯邪,亦作瑯琊,一、山名、在山東省諸城縣東南海濱,二、郡名,秦置,漢仍之,因山而名,今山東 5_XV%-wM  
省東南部餐地,治東武,即今諸城縣,東漢改郡為園,治開陽,在今臨沂縣北,晉仍之,南朝宋復改為郡,名 5_XV%-wM  
瑯琊郡,徒臨沂王氏譜作元武遷臨沂始舊譜作姑家臯虞舊譜作霙,臯虞城,山東萊州府膠州即墨縣壯武 5_XV%-wM  
城,今即墨縣東五十里臯,四世孫吉,字子陽,漢諫議大夫。始舊譜作姑家臯虞山東萊州府 5_XV%-wM  
膠州即墨縣壯武城,今即墨縣東五十里,移臨按「臨」字以下疑有缺字。郡南仁里。吉 5_XV%-wM  
生俊,字子山西元前三二-七年,為御史大夫,舉二子,崇游、崇裡舊譜以崇游為二名, 5_XV%-wM  
今補入崇裡。崇游字德藝舊譜作德禮,大空扶平侯,生子遵,字守業,後漢中大夫義鄉 5_XV%-wM  
侯;生二子,昔、音,音字少玄,為大將軍橡;生四子,誼、獻、典融,融生 5_XV%-wM  
二子,祥、覽,覽字玄通西元二○六-二七八年,為晉宗正卿,丘貞子。舉六子,栽、 5_XV%-wM  
基、會、正、彥、琛,栽字士初,撫軍長史,襲丘貞子。舉三子,導、穎、敞, 5_XV%-wM  
導字茂弘西元二六七-三三○年。丞相始興,諡文獻公。舉六子,悅、恬、邵,協、 5_XV%-wM  
薈、洽,洽字敬和西元三二三-四三八年,散騎侍郎。舉二子,珣、民,珣字元琳西元 5_XV%-wM  
三五○-四○一年,尚書右僕射舊譜作尚書令,征虜將軍,諡獻穆。舉五子,弘、虞一作 5_XV%-wM  
廣、柳、孺、曇首舊譜作曇。曇首字文耀西元三八○-四三○年。宋侍郎太子詹事豫寧侯, 5_XV%-wM  
諡文舊譜作文侯。二子僧綽西元四二三-四五三年、僧虔,僧綽侍中,襲豫寧侯,諡曰愍。 5_XV%-wM  
生二子,儉、遜,儉字仲寶西元四五二-四八九年。齊侍中、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 5_XV%-wM  
南昌公,諡文憲(舊譜作南昌文憲公。)生二子,騫、陳,騫字思寂西元四七四-五二二年。 5_XV%-wM  
梁給事中,南昌侯,諡安舊譜作安侯,生子規,字威明,左戶尚書。南昌章侯王氏譜 5_XV%-wM  
作諡文。生子褒西元五一七-五八○年,字子淵,後周光祿大夫,石泉侯,生子鼒西元五 D]hwG0Chd  
八九-六一七年,字王絃,隋安都通守通守:官名,煬帝於每郡皆置之,以貳太守。後廢石泉明威 D]hwG0Chd  
侯,生八子,弘讓、弘直、弘度、弘仁、弘義、弘訓、弘藝,弘昭按王氏譜作七子, D]hwG0Chd  
依次為弘讓、弘直、弘仁、弘義、弘恕、弘訓、弘藝。弘直字長宗,魏州刺史,諡曰孝。生五 D]hwG0Chd  
子,緘、績、續、綝、緄王氏譜作緹。綝字方慶西元-七○二年,仕唐,相武后,諡曰 D]hwG0Chd  
貞。三十子,晞、晦、曒、暟、曄、皎、暄、昕、暐、暉王氏譜作善、晦、曒、暐、皎、 D]hwG0Chd  
暟、昕、律、暉、晙,曄字光世,殿中侍御史,初為光州州名地名,光州始置於南朝梁,其後沿 D]hwG0Chd  
用至元。宋曰「光山軍」治定城。固始令,漢為蓼縣,固始,縣名南朝宋置固始縣,後隸光州,今縣治在商城 D]hwG0Chd  
縣西北,位史河與曲河之間。故城在今治之東。民懷其仁,留之家焉,生四子,儇、俛、贊、 D]hwG0Chd  
友。舊譜誤作儇挽即今從王氏譜補入,三子無後,友誥贈光祿卿,生子汴,字伯玉,以 D]hwG0Chd  
孫貴,贈秘書少監,卒瘎州固始,東佛頭山之陽,生子恁以上四十六字,舊譜缺,今從 D]hwG0Chd  
D]hwG0Chd  
王氏譜補入,生三子、審潮、審邽、審知、審知字譯卿(西元八六一-九二五年)開福建, D]hwG0Chd  
為唐檢校刑部尚書、威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持節都督福州諸軍兼 D]hwG0Chd  
州刺史,上柱國瑯琊王,後梁封閩王,諡忠懿。生子四,延翰、延鈞、延羲、 D]hwG0Chd  
延政,政字表正,初為建州刺史,開運元年西元九四四年,聞景宗延羲為朱文進所 D]hwG0Chd  
弒,襲國,號天德帝。生子五,繼成、繼昌、繼勤舊譜作「繼勳」、繼重、繼禎舊譜 D]hwG0Chd  
作三子,缺繼重、繼禎。繼成字伯立,泉州刺史。入宋、為道州刺史。平營軍兵馬都 D]hwG0Chd  
監,同潘美平嶺南。生子宗讓,避濮安王諱,更名襄,生三子,坦、埭、玠, D]hwG0Chd  
坦初居州,生四子,萬寶、萬玉、萬金王氏譜作「萬安」、萬璧、以事,攜幼子萬璧, D]hwG0Chd  
竄居漳浦九都,再移饒平縣名,東界福建,南臨南海瀕黃岡浣西岸黃岡(縣)西北九十里有黃岡領, D]hwG0Chd  
三移海陽舊縣名,南濱大海故名,明清皆為廣東省潮州府治,民國改曰:潮安。澄瀛,萬璧更名闕, D]hwG0Chd  
生三子,仲筍、仲容生國昌,國昌生四子,大寶、大鼎、大奎、大綱,大寶字 D]hwG0Chd  
元龜,建炎三年榜眼,官朝議大夫,禮部尚書,敷文閣大學士,封開封體,子 D]hwG0Chd  
汲薦補通士郎,轉高要縣知縣,生三子,克邁、克寬、克俊,克寬生三子,復、 D]hwG0Chd  
升、謙,謙任迪功郎,官知州按舊譜知州以下有「簽州」二字,生五子,雷煥、定慶、 D]hwG0Chd  
烈慶、積慶、集慶,積慶字景福,生一子義友,字直夫,義友生六子,用霖、 D]hwG0Chd  
用賓、用時、用光、用華,用華生子庚,復移饒平之海山黃岡下按:「方興紀要」饒 D]hwG0Chd  
平縣西北二十里有黃岡溪水,至五世孫按:舊譜至此佚名五世。惟誥、惟修、惟和、惟精、惟 D]hwG0Chd  
一、惟平、惟志,惟誥登元季解元,官國子監博士;惟和因避亂舊譜作「胡亂」,奉 D]hwG0Chd  
母秦氏偕其弟兄居為鳳凰之東尾坑按「方興紀要」縣西北四十里其地為下饒保,山高峻,鳳水出 D]hwG0Chd  
焉,流入海陽縣。名為王厝島。生子三,師成、師全、師弟,師弟號東軒,移東山, D]hwG0Chd  
生三子,臨壽、姐蔭疑為祖蔭之誤,敦德。姐蔭生安祿,祿生六子,孟誠、孟璥、 D]hwG0Chd  
孟訓、孟璿、孟瑄、孟訊,璥號端炭按:疑為燮之誤筆,于胡考椒馨之日,陳衣設裳 D]hwG0Chd  
之餘,端炭悼分支祖之神主,殃于兵燹,名字諡號,生亡日期莫稽,此皆由譜 D]hwG0Chd  
之未脩也。乃遠搜近索,以高曾祖考,及舊譜作「乃」字諸父昆弟之子若孫,依次 D]hwG0Chd  
而鷺序,如山嶽之于崑崙,江河之于星宿,莫不可追溯本源,而見譜之修也! D]hwG0Chd  
上可以發前人幽深之德,下可以啟後人敦睦之思,疏者可親,遠者可邇,紛者 D]hwG0Chd  
可解,難者可排;善繼善述,積愈厚而流愈光矣。如為坦公派舊譜誤筆為玠公派。均 D]hwG0Chd  
為忠懿王之後,居同郡、籍同邑,異日子孫舊譜作「姓」,篤本支以安先靈,肯堂 D]hwG0Chd  
構以壯門閭,由百世之后,溯百世之前,予亦有榮焉,因搦管而為之序。 D]hwG0Chd  
D]hwG0Chd  
弘治十伍五月望日 已酉科舉人愚任寧儉興其氏謹識 D]hwG0Chd  
民國成立,廢州置縣。按廣平縣故城在今河北省雞澤縣東,今名舊城村。 D]hwG0Chd  
另有言屬河北省即在大名縣西北,位本省南部平原中,東部為山東省境。 D]hwG0Chd  
卷二 D]hwG0Chd  
垂範典模 D]hwG0Chd  
游氏先賢傳略 D]hwG0Chd  
春秋 D]hwG0Chd  
子游 D]hwG0Chd  
子游,諱偃,姬姓,鄭桓公後裔。桓公友為同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 D]hwG0Chd  
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鄭,封三十三歲,百姓皆便愛之。幽王以友為司徒, D]hwG0Chd  
和集周民,周民皆稅,河雒之間,人便思之。為司徒一歲,幽王以褒后故,王 D]hwG0Chd  
室治多邪,諸侯或畔之。於是言於王,東徒其民雒東,竟國之曰「鄭」。二歲, D]hwG0Chd  
以犬戎之禍,幷殺桓公。鄭人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武公卒,傳莊公、莊 D]hwG0Chd  
公傳昭公、昭公卒,弟厲公立,厲公傳文公,文公傳繆公,繆公卒,傳靈公, D]hwG0Chd  
偃為諸公子。元年,靈公遇弒,鄭人立庶弟堅為襄公。偃任大夫。魯成公三年 D]hwG0Chd  
(前五八八年),魯之伐鄭,次于伯牛,討邲之役也,遂東侵及鄭,偃帥師禦之, D]hwG0Chd  
使東鄙覆諸鄤,敗諸丘輿。六年(前五八五年),為鄭國相,相悼公。諡曰「宣 D]hwG0Chd  
子」,為游氏開宗玄祖。 D]hwG0Chd  
游蠆 D]hwG0Chd  
蠆,字子嶠,鄭大夫偃之子,仕鄭為大夫,子孫以游為氏。 D]hwG0Chd  
游吉 D]hwG0Chd  
吉,字太叔,一字子羽,萬公之子,仕鄭為大夫,位至國卿,為廣平游氏 D]hwG0Chd  
開宗始祖。 D]hwG0Chd  
游昄 D]hwG0Chd  
昄,字子明,吉公之兄,為鄭正卿。仕簡公,位至大夫。 D]hwG0Chd  
戰國 D]hwG0Chd  
游騰 D]hwG0Chd  
D]hwG0Chd  
騰為周臣,秦使樗里疾以車百乘入周,周君迎之以卒,甚敬。楚王怒,讓 D]hwG0Chd  
周,以其重秦客。騰謂楚王曰:「昔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鍾,載以廣車,因隨 D]hwG0Chd  
入以兵,厹由卒亡,無備故也。桓公伐蔡也,號言伐楚,其實襲蔡。今秦者, D]hwG0Chd  
虎狼之國也,兼有吞周之意;使樗里疾以車百乘入周,周君懼焉,以蔡、厹由 D]hwG0Chd  
戒之,故使長兵在前,強弩在後,名曰衛疾,而實囚之也。周君豈能無愛國哉? D]hwG0Chd  
恐一日之亡國而憂大王。」楚王乃悅,為時賢士。 D]hwG0Chd  
三國 D]hwG0Chd  
游奕 D]hwG0Chd  
奕,仕魏為南安太守,景初二年魏明帝年號,西元二三八年九月,蜀陰平 D]hwG0Chd  
太守廖惇來侵,攻守善羌侯宕蕈營,雍州刺史郭淮遣廣魏太守王贇與奕將兵禦 D]hwG0Chd  
之。為流矢所中,亡於陣。 D]hwG0Chd  
游殷 D]hwG0Chd  
殷,仕魏為馮翊功曹。初,涼州刺史張既為兒童,殷察言異之。引既過家, D]hwG0Chd  
斷為方伯之器魏書張既傳引魏略注:殷引既過家,既敬諾,殷先歸,敕家具設 D]hwG0Chd  
賓饌,及既至,殷妻笑曰「君其悖乎!張德容(既字德容)童昏小兒,何異哉?」 D]hwG0Chd  
殷曰:「卿勿怪,乃方伯之器也。」遂與論霸王之略。饗訖,以子楚託之;既謙 D]hwG0Chd  
不受,殷固託之。既以殷邦之宿望,難違其旨,乃許之。時,殷以先與司隸校 D]hwG0Chd  
尉胡軫有隙,後,軫以誣構殺殷。殷死月餘,軫得疾患,自說但言:「伏罪,伏 D]hwG0Chd  
罪!游功曹將鬼來。」於是遂死。于時,關中稱曰:「生有知人之明,死有貴神 D]hwG0Chd  
之靈。」蓋其後數年,子楚,果以既舉貴顯也。 D]hwG0Chd  
游楚 D]hwG0Chd  
楚字仲允,功曹殷之子。初為魏蒲阪令,魏武定關中時,漢興郡缺,太祖 D]hwG0Chd  
以問張既,既稱:「楚,才兼文武」遂以為漢興太守。後轉隴西。 D]hwG0Chd  
楚為人慷慨,歷位宰守,所在恩德為治,石好刑殺。太和魏明帝年號,西元二二 D]hwG0Chd  
七-二三二年。中,諸葛亮出隴右,吏民騷動。天水、南安太守各棄郡東下,楚獨 D]hwG0Chd  
據隴西,召會吏民,謂之曰:「太守無恩德。今蜀兵至,諸郡吏民皆已應之,此 D]hwG0Chd  
亦諸卿富貴之秋也。太守本為國家守郡,義在必死,卿諸人便可取太守頭持住。」 D]hwG0Chd  
吏民皆涕淚,言「死生當與明府同,無有二心。」楚復言:「卿曹若不願,我為 D]hwG0Chd  
卿畫一計,今東二郡已去,必將寇來,但可共堅守。若國家救到,寇必去,是 D]hwG0Chd  
D]hwG0Chd  
為一郡守義,人人獲爵寵也。若官救不到,蜀攻日急,爾乃取太守以降,未為 D]hwG0Chd  
晚也。」吏民遂城守。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退走。南安、天水皆坐應 D]hwG0Chd  
亮破滅,兩郡守各獲重列,而楚以功封列侯,長吏椽屬皆賜拜。帝嘉其治,, D]hwG0Chd  
詔特聽朝,引上殿。 D]hwG0Chd  
楚為人短小而聲大,自為吏,初不朝覲,被詔登階,不知儀式。帝令侍中 D]hwG0Chd  
贊引,呼「隴西太守前」,楚當言「唯」,而大應稱「諾」。帝顧之而笑,道勞勉 D]hwG0Chd  
之。罷會,自表乞留宿衛,拜駙馬都尉。 D]hwG0Chd  
楚不學問,不性好遊遨音樂。乃畜歌者,琵琶、箏、簫,每行來將以自隨。 D]hwG0Chd  
數歲,復出為北地太守,年七十餘卒魏志張既傳引魏略。 D]hwG0Chd  
D]hwG0Chd  
游畼 D]hwG0Chd  
畼,廣平人,永嘉亂後,王浚字彭祖,王沈子,永嘉之亂後,坐實北方。自稱中詔承制, D]hwG0Chd  
屢以書招之,畼欲往,弟邃阻之。畼曰:「彭祖忍而多疑,我稽留不住,將累及 D]hwG0Chd  
卿,且亂世宗族宜分,以冀遺種。」邃從之,畼竟歸浚。後,浚為石勒所敗, D]hwG0Chd  
畼與俱沒於亂。 D]hwG0Chd  
游綸 附兄統 D]hwG0Chd  
綸,廣平人。永嘉後,綸與張豺隨眾數萬,立塢堡以自衛,受王浚假署, D]hwG0Chd  
保據范鄉。石勒進據襄國,聞廣平諸縣秋稼大成,使夔安、支雄等七將攻之, D]hwG0Chd  
破其外壘,於是稱藩於勒。建興元年愍帝年號,西元三一三年。勒再襲范鄉,以綸為主 D]hwG0Chd  
簿,時綸兄統為王浚司馬鎮范陽。勒襲幽州,懼其聲援,遂殺之。及浚敗,統 D]hwG0Chd  
亦死焉。 D]hwG0Chd  
十六國 D]hwG0Chd  
前燕 D]hwG0Chd  
游邃 D]hwG0Chd  
邃,廣平人,晹之弟。嘗為昌黎太守,中國亂。北方諸家族,多避地於薊, D]hwG0Chd  
邃亦如之。及慕容廆字弈洛環,昌黎棘城鮮卑人建武初,元帝承制拜為龍驤將軍,後封遼東郡公。燕建, D]hwG0Chd  
謚武宜皇帝。推舉賢才,虛懷引納,士多歸之,邃為龍驤長史,廆倚之股肱,使 定 D]hwG0Chd  
朝儀。至是路有頌聲,禮讓興矣。 D]hwG0Chd  
前趙 D]hwG0Chd  
D]hwG0Chd  
游子遠 D]hwG0Chd  
子遠,廣平人。幼聰亮好學,年十五至洛陽,為張華(晉方城人,字茂先, D]hwG0Chd  
博學能文,武帝時拜中書令,著有博物志。)所稱,後仕劉曜,(字永明,為前 D]hwG0Chd  
趙後主,都於長安。)為光祿大夫,直言敢諫,累遷至儀同三司。 D]hwG0Chd  
後燕 D]hwG0Chd  
游鱓 D]hwG0Chd  
鱓,鄭大夫吉之後,仕慕客熙(後燕昭文皇帝,都熱河朝陽。)官至樂浪 D]hwG0Chd  
太守。 D]hwG0Chd  
北燕 D]hwG0Chd  
游幼 D]hwG0Chd  
幼,樂浪太守鱓之子,仕馮跂(字文起,長樂信都人,建國北燕,廟號太 D]hwG0Chd  
祖西元?-四三○年。)官廣平太守。 D]hwG0Chd  
南北朝 D]hwG0Chd  
北魏 D]hwG0Chd  
游雅 D]hwG0Chd  
雅字伯度,小名黃頭,廣平任人也。太武北魏拓拔王燾,廟號世祖在位二十八年西元四 D]hwG0Chd  
○八年-四五二年時,與勃海高允字伯恭,位至尚書,贈侍中等俱知名,徵拜中書博士。後 D]hwG0Chd  
使宋,授散騎侍郎,賜爵廣平子。稍遷太子少傅,領禁兵,進爵為侯。受詔與 D]hwG0Chd  
中書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出為東雍州刺史,假梁郡公。在任廉白,甚有惠 D]hwG0Chd  
政。徵為秘書監,委以國史之任,竟無所成。 D]hwG0Chd  
雅性剛戇,好自矜誕,凌獵人物。高充重雅文學,而雅輕允才,允性柔寬, D]hwG0Chd  
不以為恨,允將婚于刑氏,雅勸允娶其族,允不從。雅曰:「人貴河間刑,不勝 D]hwG0Chd  
廣平游,人自棄伯度,我自敬黃頭。」其貴己賤人,皆此類也。允著徵士頌, D]hwG0Chd  
殊重雅。卒,贈相州刺史,諡曰宣侯。 D]hwG0Chd  
游明根 D]hwG0Chd  
明根,字志遠,刺史雅之從祖弟也。祖鱓,慕容熙樂浪太守。父幼,馮跋 D]hwG0Chd  
假廣平太守。 D]hwG0Chd  
明根幼年遭亂,為櫟陽王氏奴。主使牧羊,以漿壺倩人書字路邊,書地學 D]hwG0Chd  
之。人告於雅,雅使人贖之,教書,年十六,辭雅歸鄉里,於白渠坎為窟,讀 D]hwG0Chd  
D]hwG0Chd  
書積歲。雅稱薦之,太武擢為中書學生。性寡欲,綜習經史。文成北魏拓拔濬廟號高 D]hwG0Chd  
宗,在位十四年,西元四四○-四六五年。棧阼,為都會主書,帝以其敬慎,每嗟美之。假 D]hwG0Chd  
員外散騎常侍、安樂侯,使宋。宋孝武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在位十一年,廟號世祖。西元四三 D]hwG0Chd  
○-四六四年。稱其長者,迎送禮加常使。獻文北魏文帝拓拔弘,在位五年,廟號 D]hwG0Chd  
顯祖。西元四五四-四七六年。時,累遷東兗州刺史,封新泰侯,為政清平。 D]hwG0Chd  
孝文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改姓元氏,在位二十九年,廟號高祖,西元四六七年-四九九年。時,為儀曹 D]hwG0Chd  
長,清約恭謹,號為稱職。歷儀曹尚書,加散騎常侍。遷大鴻臚卿,河南王幹 D]hwG0Chd  
獻文于拓拔幹封河南王。師,尚書如故,隨例降侯為伯。又參定律令,屢進讜 D]hwG0Chd  
言。以年踰七十,表求致仕,優詔許之。引入陳謝,悲不自勝,帝言別殷勤, D]hwG0Chd  
仍為流涕,賜青紗單衣、委貌冠、被褥、錦袍等物。其年,以司徒尉元為三老、 D]hwG0Chd  
明根為五更,行禮辟雍,賜步挽一乘,給上卿稱,供食之味,太官就第月送。 D]hwG0Chd  
以定律令,賜布帛等。歸本郡,又賜安車、兩馬等。車駕幸鄴,明根朝于行宮, D]hwG0Chd  
優賜為造甲第。國有大事,恒璽書訪之。卒於家,宣武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十六年廟號 D]hwG0Chd  
世宗西元四八三-五一五年,弔祭贈賵甚厚,贈光祿大夫、金章紫授,諡靖侯。 D]hwG0Chd  
明根歷官內外五十餘年,處身以仁和,接物以禮讓,時論貴之。孝文初, D]hwG0Chd  
明根與高閭字閻士,位至太常卿、安樂侯。以儒老學業,特被禮遇,公私出入, D]hwG0Chd  
每相進隨,世號高游焉北殳卷三十四。 D]hwG0Chd  
游肇 D]hwG0Chd  
肇,字伯始,新泰侯明根子,孝文賜名焉。襲父爵。博綜經史。孝文初,為內 D]hwG0Chd  
秘書侍御中散,稍遷典命中大夫。尋遷太子中庶子。肇謙素敦重,文雅見任。 D]hwG0Chd  
以父老,求解官扶侍。孝文欲令祿養,出為本州南安王楨鎮北府長史,帶魏郡 8dUwJ"<5  
太守。王薨,後為高陽王雍鎮北府長史、太守如故。為政清簡,加以匡贊,歷 8dUwJ"<5  
佐二王,甚有聲績。以父憂解任。復授黃門侍郎,兼侍中,為畿內大使,黜陟 8dUwJ"<5  
善惡,賞罰分明。歷太府、廷尉卿、兼御史中尉,黃門如故。肇儒者,勳存名 8dUwJ"<5  
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敗俗。持法仁平,斷獄務於矜忠。尚書令高肇字首文,孝 8dUwJ"<5  
文文昭皇后之兄封平原郡公。宣武之舅,百僚懾憚,以肇名與己同,欲令改易。肇以孝 8dUwJ"<5  
文所賜,執志不許,高肇甚銜之,宣武嘉其剛梗。以諫胊山之用兵,遷侍中。 8dUwJ"<5  
明帝北魏明帝,元翊在位十二年,廟號肅宗,西元五一○-五二八年。即位,遷中書令、相州 8dUwJ"<5  
刺史,有惠政。再遷尚書右僕射。肇於吏事斷決不速,主者諮呈反覆,至於再 8dUwJ"<5  
8dUwJ"<5  
三,必窮其理,然后下筆。雖寵勢干請,終無迴撓,方正之操,時人服之。及 8dUwJ"<5  
元叉之廢靈太后宣武靈皇后,將害太傅,清河王懌,仍集公卿會議其事。於時,群 8dUwJ"<5  
臣莫不失色順旨,肇獨抗言,以為不可,終不下署。卒,諡文貞公。 8dUwJ"<5  
肇外寬柔、內剛直,耽好經傳,手不釋書。善周易、毛詩,尤精三禮。為 8dUwJ"<5  
易集解,撰冠婚儀、白珪論、詩賦表啟,凡七十五篇。謙廉不競,曾撰儒碁, 8dUwJ"<5  
以表其志。清貧寡欲,資仰俸祿而已。及明帝初,近侍群臣預在奉迎者,自侍 8dUwJ"<5  
中崔光以下並加封,封肇文安縣侯。肇獨曰:「子襲父位,今古之常,因此獲封, 8dUwJ"<5  
何以自處?」固辭不應,論者高之。北史卷三十四。 8dUwJ"<5  
游祥 8dUwJ"<5  
祥,字宗良,文貞公肇子,頗有才學,襲爵新泰伯,位國子博士,領尚書 8dUwJ"<5  
郎中。明帝以肇昔辭文安之封,復欲封祥,祥守其父志,卒不受。又進論肇前 8dUwJ"<5  
議清河,守正不屈,乃封祥高邑縣侯。卒,贈給事黃門侍郎、幽州刺史,諡曰 8dUwJ"<5  
文。北殳卷三十四。次子安呂,隋受禪,例降爵。 8dUwJ"<5  
8dUwJ"<5  
游元 8dUwJ"<5  
元,字楚客,廣平任人,魏五更文靖公明根之玄孫也。父寶藏,位至太守。 8dUwJ"<5  
元少聰明,年十六,齊司徒徐顯秀引為參軍事。周武帝字文邕,在位十七年,廟號高祖, 8dUwJ"<5  
西元五四三-五七八年平齊后,歷壽春令、譙州司馬,俱有能名。入隋,為殿內侍御 8dUwJ"<5  
史。晉王廣為揚州總管,以元為法曹參軍,父憂去職。煬帝楊廣在位十七年西元五六九 8dUwJ"<5  
年-六一八年嗣位,遷尚書度支郎。 8dUwJ"<5  
遼東之役,領左驍衛長史,為蓋牟道監軍,拜朝請大夫,兼治書侍御史。 8dUwJ"<5  
宇文述等九軍敗績,帝令元按其獄,述時貴倖,勢傾朝廷,遺家僮造元,有所 8dUwJ"<5  
請屬,元不之見。他日,數述曰:「公地屬親賢,腹心是寄,當咎身責己,以勸 8dUwJ"<5  
事君,乃遣人相造,欲何所道?」按之愈急,帝嘉其公正。 8dUwJ"<5  
大業九年西元六一四年,奉使黎陽督運,楊玄感作逆,乃謂元曰:「獨夫肆虐, 8dUwJ"<5  
天下士大夫肝腦塗地,加以陷身絕域之所,軍糧斷絕,此亦天亡之時也。我今 8dUwJ"<5  
親率義兵,以誅無道,卿意如何?」元正色答曰:「尊公荷國寵靈,功參佐命, 8dUwJ"<5  
高官重祿,近古莫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當謂竭誠盡節,上答鴻恩。豈竟 8dUwJ"<5  
墳土未乾,親圖反噬,深為明公不取,願思禍福之端。僕有死而已,不敢聞命。」 8dUwJ"<5  
8dUwJ"<5  
竟不屈節,於是害之。帝甚嘉歎,贈銀紫光祿大夫,賜縑五百匹,拜其子仁宗 8dUwJ"<5  
為正議大夫,弋陽郡通守。 8dUwJ"<5  
8dUwJ"<5  
游茂弘 8dUwJ"<5  
茂弘,字簡之,崇仁人。開元玄宗年號西元七一三-七四一年中,為南豐縣令,恩 8dUwJ"<5  
威並行,截溪水為五陂,溉田四千餘頃。又鑿石渠以溉枯田,今民猶祠之。 8dUwJ"<5  
五代 8dUwJ"<5  
8dUwJ"<5  
游恭 8dUwJ"<5  
恭,建安人,登進士第,博學能文辭,有名於世初為鄂州杜洪掌書記,洪 8dUwJ"<5  
死,歸吳,署官驛巡官。武義吳高祖楊隆演年號,西元九一二至九二○年改元,遷知制誥卒。 8dUwJ"<5  
恭詞極體要,時輩稱之,有小東里集三卷、廣東里集四卷。 8dUwJ"<5  
南唐 8dUwJ"<5  
游簡言 8dUwJ"<5  
簡言,字敬中,吳知制誥恭公之子。恭卒于任,簡言因就居廣陵,少孤力 8dUwJ"<5  
學,起家秘書省正字,以薦入李昇南唐李昇在位六年,廟號烈祖,西元八八八-九四三年幕府, 8dUwJ"<5  
昇鎮金陵,署戶曹參軍,典元帥府書檄,稍遷觀察推官、內史舍人,一時典册, 8dUwJ"<5  
皆出其手。昇代吳,擢翰林學子,元宗李璟廟號,在位十八年西元九一六-九六一年立晉禮 8dUwJ"<5  
部侍郎,拜吏部尚書知省事,親治簿書,督責嚴峻,未幾,拜左僕射兼門下侍 8dUwJ"<5  
郎同平章事。卒,諡宣靖。 8dUwJ"<5  
8dUwJ"<5  
游復 8dUwJ"<5  
復,字執中,建陽人。與楊時字立中晚號龜山為忘年交,總角已知經學。既仕, 8dUwJ"<5  
學益富,行益修,鄉里旁郡,多遣子弟從之游學。其學以中庸為宗,以誠意為 8dUwJ"<5  
主,以閑邪寡慾為入德之途。 8dUwJ"<5  
游酢 8dUwJ"<5  
酢,字定夫,建州建陽人。與兄醇,俱以文行知名於世,所交皆天下英豪。 8dUwJ"<5  
年雖少,而時之老師宿儒,咸推許之。程頤見之京師,謂其資可以進道。時, 8dUwJ"<5  
程顥知扶溝縣,兄弟方以倡明道學為己任,設庠序,聚邑人子弟教之,招使酢 8dUwJ"<5  
8dUwJ"<5  
至肄業,盡棄其學而往從之。得其微言,因受業焉。元豐六年神宗年號西元一○八三 8dUwJ"<5  
年,第進士,調越州蕭山尉,近臣薦其賢,召為太學錄,遷博士,乞外以便養。 8dUwJ"<5  
得知河陽。范純仁字堯夫,仰純子,皇弘進士,累官尚書僕射判河南,待以國士,有疑輒咨 8dUwJ"<5  
之。及守潁昌府,辟為府教授。純仁入相,復以為太學博士,簽書齊州。丁憂, 8dUwJ"<5  
服除,移泉州。徽宗趙佶,廟號,在位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二-一一三五年立,擢監察御史, 8dUwJ"<5  
出知和州。後知漢陽軍,歷知舒州、濠州,罷歸居歷陽。宣和五年徽宗年號西一一二 8dUwJ"<5  
三年卒,年七一。 8dUwJ"<5  
酢性穎悟,有治劇才,時修奉祠館,人民困於征詞,所至騷然,酢更數郡, 8dUwJ"<5  
處之裕如,民不勞而事集。學者稱「廣平先生」。所著有易說、詩二南義、中庸 8dUwJ"<5  
義、論語、孟于新解各一卷,薦山集十卷。 8dUwJ"<5  
游醇 8dUwJ"<5  
醇,字質夫,復之從子,建陽人。登元豐進士,仕至奉議大夫,文章理學, 8dUwJ"<5  
一時推重。 8dUwJ"<5  
游輔 8dUwJ"<5  
輔,莆田人。宣和進士,歷知潮陽縣,值梅州猺賊起,特除知梅州,群盜 8dUwJ"<5  
歛迹遁去,後知象州卒。 8dUwJ"<5  
游師雄 8dUwJ"<5  
師雄,字景叔,京兆武功人。學於張載字子厚,與二程子相切磋,深得道學之要,世號橫 8dUwJ"<5  
渠先生。第進士。為儀州司戶參軍,遷德順軍判官。鄜延將劉琯與主帥議戰守策, 8dUwJ"<5  
欲自延安入安定,黑水,師雄以地薄賊境,懼有伏,請由他道。既而諜者言夏西 8dUwJ"<5  
夏也,李元昊所建,傳十主合計一百九十六年,盡有今綏遠省境內顎爾斯,寧夏省境內阿拉書及甘肅省西北部, 8dUwJ"<5  
皆其地。西元一○三二-一二二七年伏精騎於黑水傍,琯謝曰:「微君言,吾不返矣。」 8dUwJ"<5  
趙萬帥延安辟為屬。時夏人擾邊,戍兵在別堡,龍安以北諸城兵力咸弱,萬患 8dUwJ"<5  
之。師雄請發兵以守,多聚石城上,待其至。夏人知有備,不敢入,但襲荒堆、 8dUwJ"<5  
三泉而還。歲饑,行諸壘振貸,計口賦狼,人無殍亡。運石瑩甲,深溝繕城, 8dUwJ"<5  
邊備益固。 8dUwJ"<5  
元祐哲字年號西元一○八六-一○九三年初,為宗正寺主簿。執政將棄四砦,訪於師 8dUwJ"<5  
雄。師雄曰:「此先帝所立,以控制夏人者也,若何棄之,不惟示中國之怯,將 8dUwJ"<5  
起敵人無厭之求。儻瀘、戎、荊、粵視以為請,亦將與之乎?萬一燕人遣一乘 8dUwJ"<5  
8dUwJ"<5  
之使,來求關南十縣,為之奈何?」不聽。因著分疆錄。遷軍器監丞。 8dUwJ"<5  
吐蕃寇邊,其酋鬼章青宜結乘間脅屬羌人構夏人為亂,謀分據熙河。朝延 8dUwJ"<5  
擇可使者與邊臣措置,詔師雄行,聽便宜從事。既至,諜知夏人聚兵天都山, 8dUwJ"<5  
前鋒屯通遠境。吐蕃將攻河州,師雄欲先發以制之,請於帥劉舜卿。舜卿曰:「彼 8dUwJ"<5  
眾我寡,奈何?」師雄曰:「在謀不在眾,晚事不濟,甘受首戮。」議三日乃定, 8dUwJ"<5  
遂分兵為三,姚兕將而左,種誼將而右。兕破六逋宗城,斬首千五百級,攻誦 8dUwJ"<5  
朱城,斷黃河飛梁,青唐十萬眾不得渡。誼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領九人,斬 8dUwJ"<5  
首千七百級。捷書聞,遣使告永裕陵神宗陵名。將厚賞師雄,言者猶以為邀功生事, 8dUwJ"<5  
止遷一官,為陝西轉運判官,提點秦鳳路刑獄。 8dUwJ"<5  
夏人之侵涇原,復入熙河,師雄言:「蘭州距賊一舍,通遠不百里,非有重 8dUwJ"<5  
山複嶺之阻。宜於定西、通渭之間建池遮,納迷、結珠三柵,及護耕七堡,以 8dUwJ"<5  
固藩籬,此無窮之利也。」詔付,皆如初議。入拜祠部員外郎,加集賢校理, 8dUwJ"<5  
為陝西轉運使。內地移粟於邊,民以輦僦為病。師雄言:「往者邊土不耕,仰給 8dUwJ"<5  
於內,今積粟已多,軍食自足,宜令內地量轉輸致之直,以免大費。」報可。 8dUwJ"<5  
召詣闕,哲宗勞之曰:「洮州之役,可謂雋功,但恨賞太薄耳。」對曰:「皆上 8dUwJ"<5  
稟廟算,臣何力之有焉。唯當時將士勤勞未錄,此為欠也。」因陳其本末。拜 8dUwJ"<5  
衛尉少卿。哲宗數訪邊防利病,師雄具慶曆以來邊臣施置之臧否,朝廷謀議之 8dUwJ"<5  
得失,及方今禦敵之要,凡六十事,名曰紹聖安邊策上之。出知邠州,改河中 8dUwJ"<5  
府,進直龍圖閤,知秦州,未至,詔攝熙州,以夏人擾邊,詔使者與熙帥、秦 8dUwJ"<5  
帥共謀之,使者銳於討擊,師雄謂:「進築城壘以自蔽,席捲之師未應深入也。」 8dUwJ"<5  
上章爭之,不報。既而使者知攻取之難,卒用師雄策。 8dUwJ"<5  
自復洮州之後,于闐、大食、佛林、邈黎諸國皆懼,悉遣使入責。朝廷令 8dUwJ"<5  
熙河限其二歲一進。師雄曰:「如此,非所以來遠人也。」未幾還秦,徒知陝州。 8dUwJ"<5  
卒,年六十。師雄慷慨豪邁,有志事功學以經世安撓為主,非瑣瑣章句者之比。 8dUwJ"<5  
議者以用不盡其材為恨。宋史卷三三二本傳。 8dUwJ"<5  
游九言 8dUwJ"<5  
九言,字誠之,初名九思,建陽人。十歲為文詆秦檜。及長,銳志當世, 8dUwJ"<5  
初筮古田尉,入監文思院,被旨視行在災傷,歸白都堂,放苗八分以上。張栻字 8dUwJ"<5  
敬夫,與朱為友,學者稱南軒先生,帥廣西,辟幕下。栻弟杓帥金陵,復辟撫幹。時,黨 8dUwJ"<5  
8dUwJ"<5  
禁方嚴,九言記上元縣明道祠,痛譏之。聞者壯焉。調全椒令。 8dUwJ"<5  
開禧寧宗年號,西元一二○五-一二○七年間初,為淮西安撫機宜,尋知光化軍,充 8dUwJ"<5  
荊鄂宣撫參謀官。卒,贈直龍圖閣,諡文清。 8dUwJ"<5  
九言始學於張栻,教以求放心,久之有得,嘗曰:「周子以無極加太極,何 8dUwJ"<5  
也?方其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雖云未發,而此心昭然,靈源不昧, 8dUwJ"<5  
是太極也。欲知太極,先識吾心。」讀者稱之,號「默齋先生」。 8dUwJ"<5  
游九功 8dUwJ"<5  
九功,字勉之,一字禹成,九言弟也。用蔭補官。嘉定寧宗年號西元一二○八-一 8dUwJ"<5  
二二四年間中興,九功知金州,將兵備禦,收復鄰疆,除湖北運判知鄂州,召為兵 8dUwJ"<5  
部郎官。入見,首言守邊必先結人心。又言:征役無已,以資苞苴囊而民心失; 8dUwJ"<5  
將帥朘削功賞不以時下而軍心失;倚仗諛妄、諱疾忌醫而士大夫之心失。出知 8dUwJ"<5  
泉州。 8dUwJ"<5  
端平理宗年號,西元一二三四-一二三六年間初,召為司農少卿,兼樞密副都承旨,知 8dUwJ"<5  
慶元府,以循吏稱,入權刑部侍郎。丐祠再召不赴,除侍制加寶謨閣直學士。 8dUwJ"<5  
九功清慎廉恪,與兄九言自為師友,講明理,學號「受齋先生」,寶祐理宗年 8dUwJ"<5  
號西元一二五三-一二五八年間中,諡莊簡。 8dUwJ"<5  
游仲鴻 8dUwJ"<5  
仲鴻,字子正,果之南充人。淳熙二年孝宗年號,西元一一七五年進士第,初調犍 8dUwJ"<5  
為簿。李昌圖總蜀賦,辟糴買官,奇其才,曰:「吾董餉積年,惟得一士。」首 8dUwJ"<5  
薦之,擢四川制置司幹辦公事。制置使趙汝愚宋宗室,字子直,孝宗時擢進士第一,累官吏 8dUwJ"<5  
部尚書,光宗時,位至右丞相一見即知敬之。敘州董蠻規犍為境,憲將合兵討之,仲鴻 8dUwJ"<5  
請行。詰其釁端,以州負馬直也,乃使人諭蠻曰:「歸俘則還馬直,不然大兵至 8dUwJ"<5  
矣。」蠻聽命,仲鴻受其降而歸。改秩,知中江縣,總領楊輔檄置幕下。時關 8dUwJ"<5  
外營田凡萬四千頃,畝僅輸七升。仲鴻建議,請以兵之當汰者授之田,存赤籍, 8dUwJ"<5  
遲以數年,汰者眾,耕者多,則橫斂一切之賦可次第以減。輔然之,大將吳挺 8dUwJ"<5  
沮而止。趙汝愚移師閩,舉仲鴻自代。制置使京鏜、轉運劉光組亦交薦子朝。 8dUwJ"<5  
紹熙四年光宗年號西元一一九三年赴召,趙汝愚在樞密,謂仲鴻直諒多聞,訪以蜀 8dUwJ"<5  
中利病。汝愚欲親出經略西事,仲鴻曰:「宥密之地,斡旋者易,公獨不聞呂申 8dUwJ"<5  
公『經略西事當在朝廷』之語乎?」汝愚悟而止。差幹辦諸司糧料院。光宗以 8dUwJ"<5  
8dUwJ"<5  
疾不朝重華宮,仲鴻遺汝愚書,陳宗社大計,書有「伊、周、霍光」語,汝愚 8dUwJ"<5  
讀之駭,立焚之,不答。又遺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王以之。既不死,曷不 8dUwJ"<5  
去?「汝愚又不答。孝宗崩,仲鴻立謂汝愚曰:「今惟有率百官哭殿庭,以請親 8dUwJ"<5  
臨。」宰相留正以病去,仲鴻亟簡汝愚曰:「禪日不決,禍必起矣。」汝愚又不 8dUwJ"<5  
答。後三日,嘉王即位于重華宮。 8dUwJ"<5  
汝愚既拜右丞相,以仲鴻久游其門,辟嫌不用。初,汝愚之定策也,知閤 8dUwJ"<5  
韓侂胄頗有勞,望節鉞,汝愚不與。侂胄方居中用事,恚甚。汝愚亦已危,方 8dUwJ"<5  
益自嚴重,選人求見者例不許。仲鴻勸以降意容接,覬遏異論,而汝愚以淮東、 8dUwJ"<5  
西總賦積弊,奏遣仲鴻覈實。仲鴻曰「丞相之勢已孤,不憂此而顧憂彼耶?」 8dUwJ"<5  
一改監登聞鼓院以行。會侍講朱熹以論事去國,仲鴻聞之,即上疏曰:「陛下宅 8dUwJ"<5  
憂之時,御批數出,不由中書。前日宰相留正之去,去之不以禮;諫言黃度之 8dUwJ"<5  
去,去之不以正;近臣朱熹之去,復去之不以道。自古來有舍宰相、諫官、講 8dUwJ"<5  
官而能自為聰明者也,願亟還熹,毋使小人得志,以養禍亂。」監察御史胡絨 8dUwJ"<5  
希侂胄意,誣汝愚久蓄邪心,嘗語人以乘龍授鼎之夢,又謂朝士中有推其宗派, 8dUwJ"<5  
以為裔出楚王元佐正統所在者,指仲鴻也。初,欲直書仲鴻名,同臺張孝伯見 8dUwJ"<5  
之曰:「書其名則竄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 8dUwJ"<5  
察。」卒不書其名。 8dUwJ"<5  
慶元元年寧宗年號西元一一九五年,汝愚罷相,仲鴻遷軍器監主簿,力丐外,除知 8dUwJ"<5  
洋州。朱熹聞其出,曰:「信蜀士之多奇也。」越三年,起知嘉定府。擢利路轉 8dUwJ"<5  
運判官,數忤宣撫副使吳曦,曦言仲鴻老病,朝命易他部。未幾,曦叛,宣撫 8dUwJ"<5  
司幕官薛紱訪仲鴻於果山,仲鴻對之泣,揭案二一編書示紱曰:「開禧丁卯正月 8dUwJ"<5  
游某死。」謂家人曰:「曦逼吾死,即填其日。」 8dUwJ"<5  
時宣撫使程松已大棄其師遁,仲鴻以書勸成都帥楊輔討賊,輔不能用。至 8dUwJ"<5  
是松至果,仲鴻謂紱曰:「宣威肯留,則吾以積奉二萬緡犒兵,護宣威之成都。」 8dUwJ"<5  
松不顧而去。總賦劉崇之繼至,仲鴻遣其子佀往見,以告松者告之,崇之復不 8dUwJ"<5  
聽,未幾,曦誅,參政李壁奏除利路提點刑獄,尋乞休致,予祠而歸,遷中奉 ; =n}61  
大夫。嘉定八年西元一二一五年卒,年七十八。劉光祖表其隧道曰:「於乎,慶元黨 ; =n}61  
人游公之墓。」紹定五年理宗年號西元一二三二年。諡曰忠。子佀,官至右丞相宋史內四 ; =n}61  
○○本傳。 ; =n}61  
; =n}61  
游佀(似) ; =n}61  
佀,字景仁,利路提點刑獄仲鴻之子。嘉定十四年西元一二二一年進士,歷官 ; =n}61  
為大理司直,升大理寺丞,遷太常丞兼權兵部郎官。遷秘書丞兼權考功郎中、 ; =n}61  
直秘閤、夔路轉運判官,移潼川提點刑獄兼提舉常平。遷軍器監、宗正少卿兼 ; =n}61  
權樞密都承旨。時,暫兼權禮部侍郎兼侍講、權禮部侍郎。有事于明堂,佀上 ; =n}61  
疏言:「欲盡事天之禮,當盡敬天之心。心存則政事必適其宜,言動必當其理, ; =n}61  
雨暘必循其序,夷夏必安其生。」兼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權禮部尚書兼侍 ; =n}61  
讀。言:「軍賞冒濫,請給告之制,奏功者書填真命付之,候軍十年,別能立功, ; =n}61  
升至統領以上,方許從所屬保明申朝廷,立名給告,則冒者革,功勞者勸。」 ; =n}61  
遷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兼修國史、實錄院修撰,權工部侍郎,充四川宣撫司 ; =n}61  
參贊軍事兼給事中。遷吏部尚書,入侍經幄。帝問「唐太宗貞觀治效何速如是?」 ; =n}61  
佀對曰:「人主一念之烈,足以旋乾轉坤。或謂霸圖速而王道遲,不知一日歸仁, ; =n}61  
期月而可,王道曷嘗不速。一念有時間斷,則無以挽回天對之大勢。至於憂勤, ; =n}61  
既切宸念,而佐理非人,亦何有宣九重之實。」乃摭太宗事以陳,且謂:「太宗 ; =n}61  
矜心易啟,漸弗克終,僅止貞觀之治。陛下嗣服十有五年,艱危之勢滋甚,回 ; =n}61  
視太宗治效敏速,相越乃爾。意者親儒而從諫,敬畏以檢身,未若貞觀之超卓 ; =n}61  
乎?節用以致愛,選廉以共理,未若貞觀之切至乎?願陛下益加聖心。」 ; =n}61  
嘉熙三年理宗年號西元一二三九年正月,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封南充 ; =n}61  
縣伯。八月,拜參知政事。四年閏月,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淳祐四年理宗年 ; =n}61  
號,西元一二四四年提舉萬壽觀侍讀,仍奉朝講,授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進爵郡 ; =n}61  
公,以能言直諫著稱。五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十上章,乞歸田里,帝不許, ; =n}61  
七年,特授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進爵國公。十一年,轉兩官仕, ; =n}61  
卒,特贈少師宋史卷四一七本傳。諡清獻。 ; =n}61  
游儆 ; =n}61  
儆,字敬仲,劍蒲人。從朱熹游,為熹所深許,有朱子語錄。 ; =n}61  
游儀 ; =n}61  
儀,京兆武功人,師雄之子。知真定縣。時,朝廷新得燕山,倉廩為虜人 ; =n}61  
席捲去,燕山大饑,群邑徵糧調牛車,所在鼎沸。儀區處得宜,擢河北轉運使。 ; =n}61  
游元 ; =n}61  
; =n}61  
元,字淳夫,撫州人,直秘閣經之曾孫,為人外和易而中介特,讀書必求 ; =n}61  
古人用心之所在,尤深於易,嘗讀坎卦有契幾忘寢食,平生服象山之學。論議 ; =n}61  
平實,為文健贍。舉進士,為安化主簿,攝邑事,以理學訓士子,邑鄰溪洞, ; =n}61  
凡訟關風化,必懇惻開諭,令其愧服。調贛縣丞,曾議減泉司鐵課,以利民。 ; =n}61  
晚歲,以長子鑾主南嶽祠就養,卒。 ; =n}61  
游中孚 ; =n}61  
中孚,字大信,崇安人。博文強識,春秋左傳、漢、唐、史記,成誦如流。 ; =n}61  
且能言其同異得失,上下數千載事如指掌。初為門客宣州,會李氏糾眾攻城, ; =n}61  
議遣官求援於岳飛,道路阻絕。僚皆憚往,中孚慨然請行,從十騎由間道走太 ; =n}61  
平,見飛與飲,屢起請。飛曰:「君姑飲,援兵已至竟陵矣。」圍遂解。事平, ; =n}61  
請於朝官之,中孚力辭,竟不仕。 ; =n}61  
游應祥 ; =n}61  
應祥,字子善,崇安人。定夫七世孫,祖伯祥,因過武夷澄川,愛其秀麗, ; =n}61  
遂卜居之。應祥天資淳厚,博通經史,無愧先世,由武夷直學士陞學正,卒。 ; =n}61  
游欽 ; =n}61  
欽,字敬仲,應祥長子,定夫裔孫也。幼學於家庭,綽有父風,以省劄為 ; =n}61  
邵武縣主簿,積拜建陽縣尹。撫民催科,各盡其道,民咸懷德,逮今不忘。 ; =n}61  
游少游 ; =n}61  
少游,南豐人,隆興間進士,攝永興令,郡吏督賦,語侵少游,少游吃曰: ; =n}61  
「剝民之政,吾不忍為。」命杖之。又取宗室武斷者,繩以法,豪猾歛迹,遷 ; =n}61  
知廬陵縣,通判南安軍,皆有善政,官至朝散大夫。 ; =n}61  
游汶 ; =n}61  
汶,字治望,德清人。咸淳中,歷江西、江東、福建提刑,俱有能聲。賈 ; =n}61  
似道當國,汶與論世。忠誠懇切。國亡,遂隱居。元參政蒲大全薦為福建路總 ; =n}61  
管,固辭不就。嘗大書衣背云:「前宋提刑,今為百姓。」服之以出入焉。 ; =n}61  
游次功 ; =n}61  
次功,字子明,建安人。范成大帥桂林,次公參閭幕,唱酬詩卷甚富,尤 ; =n}61  
長於詞。 ; =n}61  
; =n}61  
; =n}61  
游完 ; =n}61  
完,崞州人。大定金世宗年號,西元一一六一-一一八九年間初,歲荒,完日賑飢三百 ; =n}61  
餘口,冬給衣,春秋以家財募人平治道路。及老,猶以仁愛勉勵子孫。 ; =n}61  
; =n}61  
游子源 ; =n}61  
子源,婺州人。洪武時舉明經,授吳江縣學教諭,為靖江王世子師傅,禮 ; =n}61  
遇殊厚,既而以老疾辭。 ; =n}61  
游志遠 ; =n}61  
志遠,上饒人。慷慨有俊才。洪武間,為廣西興縣縣丞,入朝應制,賦詩 ; =n}61  
最佳,擢監察御史,舉劾不避權豪,後拜四川按察司僉事,卒於任。 ; =n}61  
游欽祖 ; =n}61  
欽祖,字君卿,曹州人。洪武初,以賢良舉知崇仁縣,嚴敏峭直,吏不敢 ; =n}61  
欺。 ; =n}61  
游端 ; =n}61  
端,江西德化人,永樂中,由歲貢任給事中,彈劾無所顧忌,陞鎮江守, ; =n}61  
有惠政。 ; =n}61  
游明 ; =n}61  
明,字大昇,豐城人。天順中,為福建司按察僉事,提督學校,待諸生有 ; =n}61  
恩義,居官以廉著稱,進副使,仍提督學校。旋卒,八郡諸生,皆為位於僧寺 ; =n}61  
而哭之。 ; =n}61  
游輝 ; =n}61  
輝,字公憲,高安人。成化貢生,知浙江龍泉縣,有威惠,民感其德,居 ; =n}61  
鄉以孝友慈愛稱。 ; =n}61  
游潛 ; =n}61  
潛,字用之,豐城人。弘治舉人。官雲南賓州知府,著有博物志補、夢蕉 ; =n}61  
詩話。 ; =n}61  
游瑞清 ; =n}61  
瑞清,字前溪,詔安平石人。少有大志,見解卓犖,年十三,聞南陂林公 ; =n}61  
博古通今,嘗語人云:「大丈夫不事詩書,終溺村魯!」遂揮鋤從而問禮,三年 ; =n}61  
; =n}61  
而經史淹貫。方十八,從勦白葉洞之反,救數十婦命,有陰功,縣主梁士楚, ; =n}61  
以鄉總任之,設館漳溪埧頭,以文教篆人。 ; =n}61  
嘉靖三十五年世宗年號西元一五五六年邑土寇吳湘等附饒匪張璉為亂,縣申府司行 ; =n}61  
勦,瑞清以鄉總設法,議曰:「亂者止吳湘數人耳,勦之則玉石俱焚矣。」時, ; =n}61  
縣主龔公驚為國士,倚任之,一方生靈危而獲安。次年,從征吳湘,張璉,陞 ; =n}61  
百戶,又從征興化倭寇,及侵二都諸倭。四十一年西元一五六二年。論功陞錦衣正 ; =n}61  
千總,獲軍門俞大猷獎匾。 ; =n}61  
四十四年,西元一五六五年海寇吳平之圍詔安,焚木柵,適前縣主梁士楚復履 ; =n}61  
斯任,力守被圍,從瑞清計,別由水師擊南沃賊巢,圍乃解。又從俞人猷屢征 ; =n}61  
異地,平粵東諸黎寇,著戰功。路經和平,口占百歲翁云:「人生七十古來少, ; =n}61  
曾見和平百歲翁,拍手浩歌三萬六,于今長醉臥松風。」眾賞勒力,其樂人之 ; =n}61  
樂,至性如此。 ; =n}61  
萬曆元年神宗年號西元一五七三年瑞清領子自平石遷入龍潭,投閒置產,為龍潭之 ; =n}61  
開基。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十月,卒于家,年七十有五。世尊為龍潭開基太祖。 ; =n}61  
游居敬 ; =n}61  
居敬,字行簡,南平人。嘉靖進士,累官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撫雲南。鎮 ; =n}61  
守沐朝弼恣橫,居敬裁之以法。東川酋阿堂作亂,居敬請川貴兵剿之,阿堂窘 ; =n}61  
急自刎,朝弼銜居敬裁仰,劾居敬,坐逮論罪。穆宗即位,擢刑部左侍郎,乞 ; =n}61  
歸,卒。 ; =n}61  
游日章 ; =n}61  
日章,字學絧,莆田人。嘉靖進士,知臨川五載,潔己惠民,官至廉州知 ; =n}61  
府,著有駢語雕龍。 ; =n}61  
游震得 ; =n}61  
震得,字汝潛,婺源人。嘉靖進士,由行人擢監察御史,世宗好方士,震 ; =n}61  
得以疏諫,廷杖謫外。後官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以興化失守罷歸,再起督 ; =n}61  
轄南京糧儲。震得少與歐陽德、鄒守益諸人游,故頗誦姚江之學,有讓溪甲乙 ; =n}61  
集。 ; =n}61  
游樸 ; =n}61  
樸,字太初,福寧人。九歲能屬文,舉萬曆進士,授成都府推官,歷遷刑 ; =n}61  
; =n}61  
部郎中,三主法曹,無一冤獄,仕終湖廣參政。 ; =n}61  
游士任 ; =n}61  
士任,字肩生,江夏人。萬曆進士,累擢山東巡按監軍,特疏參客氏魏閹, ; =n}61  
逮下錦衣衛獄,謫戌安慶。崇禎初,釋還。 ; =n}61  
游於詩 ; =n}61  
於詩,字二南,安慶人。以諸生入太學,性耿介不阿,事親承歡,至老不 ; =n}61  
懈,倣朱熹立義倉於其鄉,凶歲全活甚眾,及卒。門人私諡「靖康先生」。 ; =n}61  
游芳 ; =n}61  
芳,字蘭仲,婺源人。通五經,精博物理,隱居教授,以師道自任,著有 ; =n}61  
皇明正音。 ; =n}61  
游如棣 ; =n}61  
如棣,沙縣人。事親溫摯,父樞在家,忽大水驟溢,如棣號哭不去,已而 ; =n}61  
水平,人以為孝感。 ; =n}61  
游泰 ; =n}61  
泰,成化九年,尚英宗隆慶公主。 ; =n}61  
游雲衢 ; =n}61  
雲衢,瓊山人。隆慶間,任潮陽縣學訓導。 ; =n}61  
游丙楊 ; =n}61  
丙楊,江西人。監生,嘉慶七年,任潮陽吉安司巡檢。 ; =n}61  
; =n}61  
游文欽 ; =n}61  
文欽,字漢日,霞詔人。崇禎武生,為鄭王旗下正領官,康熙十五年聖祖年 ; =n}61  
號西元一六七六年卒。 ; =n}61  
游應發 ; =n}61  
應發,字先聲,霞詔人。康熙舉人,一生為人聰明俊傑,孝友於家,睦淵 ; =n}61  
於外。十五年,代父出征,技勇過人,文武雙全,尤擅劍法,令人嘆賞。三十 ; =n}61  
九年西元一七○○年病卒。 ; =n}61  
游藝 ; =n}61  
藝,字子六,建寧人。著有天經或問前後集。 ; =n}61  
; =n}61  
游詔安 ; =n}61  
詔安,號心水,福清人。登雍正進士,官至南安知府。為文務奇崛,詩亦 ; =n}61  
生闢,著有涵養堂詩文集。 ; =n}61  
游殷享 ; =n}61  
殷享,號愚溪,新鄉人。乾隆戊子高宗三十三年西元一七六八年登鄉薦,授鄖西知 ; =n}61  
縣,地處山僻,民俗蠻悍,甫下車,萃諸生講學,間召鄉耆,剴諭民知向上, ; =n}61  
津堡民張永信潛一安陸府屬,黨邪教,立即拘究,鄖境賴以安,乙已飛蝗穴, ; =n}61  
親詣四郊,莫民夫撲滅,量其多寡示賞,不數日悉隱,田禾無害,旋以丁父憂, ; =n}61  
回籍。 ; =n}61  
游天璋 ; =n}61  
天璋,字鼎玉,霞詔人。為人公平正直,才智過人,躬行孝友,終生不懈, ; =n}61  
有志建功,立業在復明。聖上賜見,加龍袍冠帶,誥授鎮國將軍武功大夫加御 ; =n}61  
從二品,特授副將。康熙十五年,卒。 ; =n}61  
游光 ; =n}61  
光纘,乾隆進士,曾任臺灣府學教授,以政績著。 ; =n}61  
游高標 ; =n}61  
高標,字振廷,霞詔人。平生為人慷慨,捨田寺觀,賑米貪窮,為諸大布 ; =n}61  
施,受朝命誥贈二品封君,兒孫滿眼,諸子顯揚。康熙癸卯年,卒。 ; =n}61  
游文虎 ; =n}61  
文虎,字漢閏,霞詔人。為人光明正大,狀貌魁偉,智勇雙全,平生習儒 ; =n}61  
業武,壯志從戎,以身許國,百戰百勝。平素以誠待屬,以禮馭眾,以寬禮遇 ; =n}61  
賢士。康熙二十一年,實授雲南驃騎將軍加御正二品都督僉事。二十七年,卒。 ; =n}61  
游崇功 ; =n}61  
崇功,字仲嘉,漳浦人。幼喪母,事父以孝聞。曆官長樂及海壇,俱以擒 ; =n}61  
博洋盜著聲;五轉至臺遇水師游擊。 ; =n}61  
朱一貴亂,崇功方巡北洋,聞報急引還女平;婿蔡章琦請安置眷屬。崇功 ; =n}61  
厲聲曰:「今日遑知有家哉?」躍馬去,戰於春牛埔。歐陽凱及許雲咸戰死。崇 ; =n}61  
功揮霍無懼色,突圍衝擊,手刃百十人;所乘馬被創,亦遇害。章琦自沉於海。 ; =n}61  
先崇功官北路守備,嘗為民疏通水道,建無祀壇,有德於諸羅。於其死也, ; =n}61  
; =n}61  
民咸痛惜之。事聞,贈秩,廕一子。 5E\#%K[  
游化 5E\#%K[  
化,字誠伯,台之鳳山人。嘉慶間,蔡牽滋擾,化奉檄縋城而出。募義勇 5E\#%K[  
守內門官舍;眾恃以安。又隨總兵愛某擒獲洋匪,復隨同知錢某搜山,皆有功。 5E\#%K[  
初,化以歲貢生就銓教職。至是,敘功加六品銜。道光三年,選沙縣訓導, 5E\#%K[  
以病歸。值賊匪楊良斌亂,化募民者禦,賊不得逞,乃受縛。大吏嘉之,復奏 5E\#%K[  
加五品頂戴。年七十五,卒。 5E\#%K[  
游士鳳 5E\#%K[  
士鳳,字雲子,汕陽人。善畫人物寫照,聲著楚中,工詩,有學行。 5E\#%K[  
游旭 5E\#%K[  
旭,字犀生,婺源人。善繪山水、人物、蟲鳥、花卉,兼工詩善篆刻。 5E\#%K[  
游金輅 5E\#%K[  
金輅,湖南辰溪人。以行伍出身、任福建金門鎮總兵。乾隆二十六年四月 5E\#%K[  
調臺灣鎮總兵。二十八年革。 5E\#%K[  
游全興 5E\#%K[  
全興,福建莆田人。康熙末,任臺灣水師協標右營游擊。 5E\#%K[  
游丙陽(與112頁重複) 5E\#%K[  
丙陽,江西人。監生、嘉慶七年,任潮陽吉安司巡檢。 5E\#%K[  
游紹芳 5E\#%K[  
紹芳,里籍失詳。咸豐八年署臺灣艋舺營滬尾水師守備。同治七年,調署 5E\#%K[  
澎湖水師協標左營遊擊。 5E\#%K[  
游百川 5E\#%K[  
百川,字匯東,山東濱州人。同治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六年, 5E\#%K[  
遷御史,巡西城。宗室寬和等所行多不法,奏劾懲治,一時貴近斂跡。七年, 5E\#%K[  
捻匪自山東竄直隸,百川奏請飭統兵大臣迅速剿辦,又請嚴禁各省栽種罌粟, 5E\#%K[  
上皆採納。 5E\#%K[  
黃河北徒,山東郡邑屢被水。百川疏請賑卹。河督文彬,巡撫丁寶楨請仍 5E\#%K[  
挽復淮、徐故道,命廷臣集議,百川疏言:「請特派大臣履行上下游詳勘,然後 5E\#%K[  
定策。」 5E\#%K[  
5E\#%K[  
十二年,上親政,命葺治圓明園,奉皇太后駐蹕。御史沉淮疏請暫緩修理, 5E\#%K[  
百川繼疏申諫,上召入詰責,百川侃侃正言無所撓,上為動容,一時敢諫之名 5E\#%K[  
動朝野。尋以憂歸、服除補官、遷給事中。光緒五年,出為湖南衡永郴桂道, 5E\#%K[  
遷四川按察使,擢順天府尹,遷倉場侍郎。九年,山東河決,被災者數十州縣, 5E\#%K[  
命百川往會巡撫陳士杰治工賑。百川輕騎周歷河南北岸、上下游,先散急賑。 5E\#%K[  
會奏請築兩岸遙隄,復於其內築縷隄,使黃水不致泛濫;又奏請濬小清河,分 5E\#%K[  
黃水入海;如議行。還京,以倉廒被火、罷歸。居數年、卒。 5E\#%K[  
論曰:百川等阻修圓明園,謇謇負直諫名,良不虛也 5E\#%K[  
民國 5E\#%K[  
游壽 5E\#%K[  
壽,又名壽昌,廣東南海西城崗人。體磅礡,富臂力,目光如電,有民族 5E\#%K[  
思想。以生當清末,疾滿清之腐敗無能,遇有反革命者,輒面斥之,不惜拔劍 5E\#%K[  
相向,為孫中山先生所賞識。 5E\#%K[  
丁未,鎮南之役;戊申,欽廉之役,壽皆親歷其間。辛亥三月廿九日廣州 5E\#%K[  
之役,隨黃興進攻督署,亡於陣。時年十八。其母陳氏年七十餘尚存,無後, 5E\#%K[  
以侄志全為嗣。 5E\#%K[  
游彌堅 5E\#%K[  
彌堅,名柏,以字行,台北內湖人。先世始遷自漳之詔安,來此務農,已 5E\#%K[  
歷數世。彌堅,幼而岐嶷,髫齡就傅,歷讀經史典籍,過目成誦,有神童之譽。 5E\#%K[  
稍長,入督府國語學校,以第一名畢業,先後任教老松、松山公校。民國十三 5E\#%K[  
年,負笈東瀛,就日本大學習經濟,初從事臺灣重歸祖國活動。既畢業,於十 5E\#%K[  
六年經台赴祖國,受知於蔣百里,薦赴南京任中央軍校政治教官,以學識淵博, 5E\#%K[  
見解敏銳,受倚重之。廿年,李頊調查團將之東北,我方代表顧維鈞欲物色中、 5E\#%K[  
英、日文俱佳兼諳日方政情者,佐秘書,百里因以彌堅介之,得顧氏倚任,事 5E\#%K[  
畢,隨行參與日內瓦會議,轉駐法大使館秘書,公餘入讀巴黎大學。 5E\#%K[  
廿二年歸國,任財政部稅警總團軍需處長,廿四年,由兵工署科長改官湖南 5E\#%K[  
財政廳視察兼湖南大學教授,調邵陽稅務局長,在任,多所釐革,提調本廳第 5E\#%K[  
一科科長。抗戰軍興,以軍需激增,廿八年,辭職赴仰光,經營汽車貿易,代 5E\#%K[  
理美國道奇汽車,國產茶葉、皮革出口業務,實負搶購軍用器材運後方。卅年, 5E\#%K[  
5E\#%K[  
過港內渡,遭禁日軍,酷受重傷,脫險后,闖關抵重慶,組臺灣革命同志會, 5E\#%K[  
籌策臺灣光復。卅二年,出為財政部紗布管制局總務處長,兼視察室主任,總 5E\#%K[  
電台台長、身荷三職,於時,後方棉花奇缺,問題嚴重,遂數入陷區,冒死激 5E\#%K[  
勵棉農,以生產內運,軍民需用,乃得紓解。 5E\#%K[  
臺灣光復,彌堅受命為財政特派員,主持臺灣財政金融機構接收工作,返 5E\#%K[  
臺,其距睽離鄉井,已十八年矣。父老千人迎於基隆,彌堅下船與雙親、故老 5E\#%K[  
相見。以建樹鄉黨,誓為已志。其於接收諸事,莫不井井有條,鉤稽明析,運 5E\#%K[  
籌周全。卅五年,任台北市長兼省府委員,越年捐私資,創臺灣省教育會,力 5E\#%K[  
倡延長義務教育,膺選首屆國代。至於市之重建,即著心策劃,起廢復舊,主 5E\#%K[  
政四年,非獨頗裕公庫,繁榮市面,其導市之豋模範都市之冠者,功亦著焉。 5E\#%K[  
卅八年,四辭市座,卅九年交卸,受聘為行政院及國民黨中央設計委員。 5E\#%K[  
四十三年,任紙業公司董事長,數出國歐洋代我與資方參與國際勞工會議,考 5E\#%K[  
察北歐南非造紙工業。四十六年,轉任泰安保險公司、國語日報、仁濟救濟院 5E\#%K[  
三單位董事長,紅十字會臺灣分會會長,扶輪社臺港澳區總監督,觀光事業協 5E\#%K[  
會會長諸職,且初自主持北市市政,即領導臺灣風景協會,臺灣山岳會,提倡 5E\#%K[  
觀光開發,著有創見,獲享「臺灣觀光之父」美譽。六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因 5E\#%K[  
心肌梗塞逝於北市,春秋七十有五,初,彌堅於公私職事,必恭必謹,昧旦而 5E\#%K[  
出,深夜始歸以為常,家人咸勤節勞,彌堅曰:「我詎不自即卹其身哉?受國家 5E\#%K[  
培育之恩,鄉黨勗望之初,父老基隆聚迎厚愛,刻刻在念,敢不勉圖有所報稱? 5E\#%K[  
汝輩志之,奉職赴事必如是也。」忠事如此。德配王叔敏女士,將軍慶之女娣, 5E\#%K[  
出無錫望族。子四:並茂、敬熙、宗熙、復熙,悉出國內外名賞,數登博士。 5E\#%K[  
歷代封爵譜 5E\#%K[  
廣平公 5E\#%K[  
宣公游雅字伯度 5E\#%K[  
北魏太武時賜爵為子,曰「廣平子」。進爵為「廣平侯」。又進封「假梁郡 5E\#%K[  
公」。卒諡「宣」,曰「廣平宣公」。 5E\#%K[  
僧奴 5E\#%K[  
宣公雅子,襲爵「廣平侯」。 5E\#%K[  
雙鳳 5E\#%K[  
5E\#%K[  
僧奴子,襲爵「廣平侯」。 5E\#%K[  
新泰侯 5E\#%K[  
靖公游明根字志遠 5E\#%K[  
北魏孝文帝即位,賜爵「安樂男」,進封「安樂縣侯」,又進爵為公,改封 5E\#%K[  
「新泰伯」,又改封「假廣平公」,卒諡「廣平靖公」。 5E\#%K[  
文貞伯肇字伯始 5E\#%K[  
靖公明根子嗣爵「新泰伯」諡「文貞」,曰「新泰文貞公」。 5E\#%K[  
高邑侯 5E\#%K[  
文侯游祥字宗良 5E\#%K[  
新泰伯肇子,初襲封新泰伯,明帝即位,進封「高邑侯」,諡「文」曰:「高 5E\#%K[  
邑文侯」。 5E\#%K[  
5E\#%K[  
文侯祥子,襲爵「高邑侯」。 5E\#%K[  
安居又作安呂 5E\#%K[  
文侯祥子,襲爵「新泰伯」;齊受禪,例降爵,以侯為伯。 5E\#%K[  
南充郡公 5E\#%K[  
游仲鴻字子正 5E\#%K[  
子佀受爵,諡曰「忠」。 5E\#%K[  
佀字景仁 5E\#%K[  
仲鴻子,宋理宗嘉熙三年,封「南充縣伯」,迫封「南充郡公」,又進封, 5E\#%K[  
諡「清獻」曰:「南充清獻公」。 5E\#%K[  
歷代進士題名錄 5E\#%K[  
5E\#%K[  
游山甫 5E\#%K[  
游乾晦 5E\#%K[  
游芳 5E\#%K[  
游申伯 5E\#%K[  
游蔚 5E\#%K[  
游恭 5E\#%K[  
5E\#%K[  
游震 5E\#%K[  
五代 5E\#%K[  
游邵 5E\#%K[  
5E\#%K[  
皇祐元年已丑科 游烈 慶安人 5E\#%K[  
嘉祐八年癸卯科 游冠卿 福建福清人 5E\#%K[  
治平二年乙已科 游師雄 河南人 5E\#%K[  
元豐二年已未科 游 醇 建州建陽人 5E\#%K[  
元豐五年壬戌科 游 酢 建州建陽人 5E\#%K[  
重和元年戊戌科 游其藩 建州建陽人 5E\#%K[  
宣和三年辛丑科 游 輔 福建莆田人 5E\#%K[  
游 操 建州建陽人 5E\#%K[  
不詳年代 游 靖一作游蟻 武功人 5E\#%K[  
紹興十八年戊辰科 游壽寧 廣安軍新明人 5E\#%K[  
二十一年辛未科 游 巖 建州建陽人 5E\#%K[  
隆興元年癸未科 游少游 南豐人 5E\#%K[  
游 桂 廣安人 5E\#%K[  
淳熙二年乙未科 游仲鴻 南充人 5E\#%K[  
嘉定十四年辛已科 游 佀 南充人 5E\#%K[  
不詳年代 游九言 建州建陽人 5E\#%K[  
5E\#%K[  
洪武十八年乙丑科 游維善 江西豐城縣 5E\#%K[  
廿一年戊辰科三甲第三十四名 游義生 福建連江縣 5E\#%K[  
永樂二年甲申科三甲第一八七名 游 享 江西上饒 5E\#%K[  
十六年戊戌科三甲第一三四名 游 奎 江西新昌 5E\#%K[  
十九年辛丑科二甲第二十二名 游 和 江西豐城 5E\#%K[  
景泰二年辛未科三甲第二十六名 游 明 江西豐城 5E\#%K[  
天順元年丁丑科二甲第七十四名 游 浩 江西豐城 5E\#%K[  
成化二年丙戌科三甲第十九名 游 佐 廣東南海 5E\#%K[  
5E\#%K[  
八年壬辰科三甲第七十名 游 興 福建懷安 5E\#%K[  
正德六年辛未科三甲第八十八名 游 璉 福建連江 5E\#%K[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二甲第七十六名 游居敬 福建南平 5E\#%K[  
十七年戊戌科三甲第一八○名 游震得 直隸婺源 5E\#%K[  
二十九年庚戍科二甲第十四名 游醇卿 直隸婺源 5E\#%K[  
同 二甲第十四名 游天廷 福建鎮海衛銅山所 5E\#%K[  
三十八年已未科三甲第五十名 游日章 福建莆田 5E\#%K[  
四十一年壬戌科二甲第六十七名 游季勳 江西豐城 5E\#%K[  
四十四年乙丑科二甲第六十三名 游應乾 直隸婺源 5E\#%K[  
萬曆二年甲戌科三甲第七十一名 游 朴 福建福寧州 5E\#%K[  
八年庚辰科三甲第一九六名 游應龍 福建莆田 5E\#%K[  
十七年已丑科三甲第二一二名 游朋孚 直隸婺源 5E\#%K[  
二十六年戊戌科三甲第八十九名 游漢龍 直隸婺源 5E\#%K[  
三十五年丁未科二甲第五十六名 游伯槐 福建莆田 5E\#%K[  
三十八年庚戌科三甲第三十三名 游大任 湖廣嘉魚一作江西豐城 5E\#%K[  
四十四年丙辰三甲第五十五名 游王廷 江西臨川 5E\#%K[  
同 三甲第九十八名 游雲鴻 福建莆田 5E\#%K[  
崇禎七年甲戌科三甲第四十一名 游正中 江西臨川 5E\#%K[  
十三年庚辰科三甲第五名 游有倫 直隸婺源 5E\#%K[  
5E\#%K[  
順治十五年戊戌科三甲第七十一名 游東昇 江西臨川 5E\#%K[  
同 三甲第二四一名 游名柱 江西臨川 5E\#%K[  
雍正元年癸卯科二甲第四十三名 游詔安 福建福清 5E\#%K[  
乾隆元年丙辰科三甲第三名 游得宜 陝西大荔 5E\#%K[  
七年壬戌科三甲第一九六名 游才震 江西豐城 5E\#%K[  
十九年甲戌科三甲第八十三名 游永年 貴州大定 5E\#%K[  
同 三甲第一八五名 游法珠 廣東順德 5E\#%K[  
四十五年庚子科二甲第二十八名 游光纘 福建霞浦 5E\#%K[  
五十四年已酉科二甲第三十一名 游光繹 福建霞浦 5E\#%K[  
5E\#%K[  
同 三甲第三十五名 游 藝 江西臨川 5E\#%K[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三甲第十名 游昌廷 湖北監利 5E\#%K[  
道光六年丙戌二甲第五十一名 游大琛 福建霞浦 5E\#%K[  
咸豐二年壬子科二甲第七十一名 游顯廷 廣東南海 5E\#%K[  
十年庚申科二甲第五十六名 游觀第 順天府良鄉 5E\#%K[  
同治元年壬戌科二甲第十一名 游百川 山東濱州 5E\#%K[  
光緒三年丁丑科三甲第十二名 游 鏜 `Qk R  
十八年壬辰科三甲第一八○名 游三立 直隸婺源 `Qk R  
※註:二甲為賜士出身。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Qk R  
詔邑本宗文武庠生題名錄 `Qk R  
天啟丙寅科 `Qk R  
游文豸 肇所公 `Qk R  
崇禎庚午科 `Qk R  
游廷陽 官至普寧縣正堂 申之公 `Qk R  
癸未科 `Qk R  
游廷欽 官至汀州府儒學正堂 秉衡公之第二子 `Qk R  
順治丙申科 `Qk R  
游廷鑾 秉衡公之第四子 `Qk R  
游廷宰 利九公之長子 `Qk R  
游一湖 秉衡公之孫 `Qk R  
丁酉科 `Qk R  
游一瀾 文庠 申之公第二子 `Qk R  
康熙癸卯科 `Qk R  
游一淮 武庠 秉衡公之孫 `Qk R  
游廷旭 壬子拔貢文庠 利九公第三子 `Qk R  
游一沆 武庠 秉衡公之孫 `Qk R  
丙午科 `Qk R  
游士璠 武庠 平石房 `Qk R  
游兆熊 武庠 肇所公第三子 `Qk R  
`Qk R  
已酉科 `Qk R  
游懋績 文庠第五 寔公公 `Qk R  
已未科 `Qk R  
游一濟 文庠 申之公第三子 `Qk R  
庚申科 `Qk R  
游一澦 文庠第四 秉衡公之孫 `Qk R  
游一浩 武庠 秉衡公之孫 `Qk R  
游一涇 武庠 利九公之孫 `Qk R  
游孚瑲 平和武庠 秉衡公之孫 `Qk R  
辛酉科 `Qk R  
游仕卿 海澄文庠 申之公五子 `Qk R  
癸亥科 `Qk R  
游軒舉 文庠第八 申之公之孫 `Qk R  
游紹昌 武庠 秉衡公之孫 `Qk R  
游珠溥 武庠 平石房大北坑 `Qk R  
甲子科 `Qk R  
游一渭 文庠 秉衡公之孫 `Qk R  
癸西科 `Qk R  
游千仞 文庠第一 申之公七子 `Qk R  
游於朝 文庠第二 申之公四子 `Qk R  
游鄱陽 文庠第三 `Qk R  
辛己科 `Qk R  
游子元 文庠 秉衡公之孫 `Qk R  
游京 武庠 寔公二子 `Qk R  
游聲振 武庠 秉衡公之裔 `Qk R  
癸未科 `Qk R  
游朝增 文庠 秉衡公曾孫 `Qk R  
甲申科 `Qk R  
游光祖 文庠壬辰補廩 坪石房 `Qk R  
`Qk R  
丙戌科 `Qk R  
游道遠 文庠 秉衡公曾孫 `Qk R  
游今業 武庠 秉衡公曾孫 `Qk R  
游起南 申之公之裔 `Qk R  
癸巳科 `Qk R  
游元龍 文庠 秉衡公之裔 `Qk R  
乙未科 `Qk R  
游振潛 武庠 上玉公之孫 `Qk R  
辛丑科 `Qk R  
游耀德 武庠 秉衡公之裔 `Qk R  
雍正巳酉科 `Qk R  
游斐然 文庠 利九公之裔 `Qk R  
乾隆戊辰科 `Qk R  
游瑟堂 文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甲戌科 `Qk R  
游逢泰 文庠 利九公之裔 `Qk R  
癸未科 `Qk R  
游在田 文庠丁酉補廩 寔公公之裔 `Qk R  
乙酉科 `Qk R  
游雲程 秉衡公之裔 `Qk R  
丙戌科 `Qk R  
游天球 申之公之裔 `Qk R  
戊子科 `Qk R  
游 龍 臺灣府學 秉衡公子裔 `Qk R  
庚寅科 `Qk R  
游有龍 臺灣府學 `Qk R  
癸巳科 `Qk R  
游連城 文庠 寔公公之裔 `Qk R  
辛丑科 `Qk R  
`Qk R  
游光詒 文庠首名 利九公之裔 `Qk R  
甲辰科 `Qk R  
游耿光 文庠首名 寔公公之裔 `Qk R  
乙巳科 `Qk R  
游鴻聲 文庠首名 寔公公之裔 `Qk R  
己酉科 `Qk R  
游超群 文庠 身符公后裔 `Qk R  
庚戌科 `Qk R  
游肯堂 文庠第二 身符公之裔 `Qk R  
游錦章 武庠 申之公之裔 `Qk R  
癸丑科 `Qk R  
游芹芳 武庠 `Qk R  
甲寅科 `Qk R  
游出群 文庠 身符公后裔 `Qk R  
乙卯科 `Qk R  
游合璧 丁卯欽賜舉人已巳翰林 身符公后裔 `Qk R  
嘉慶丙辰科 `Qk R  
游錦堂 武庠 申之公之裔 `Qk R  
游步雲 武庠 身符公之裔 `Qk R  
已未科 `Qk R  
游奎光 文庠 秉衡公后裔 `Qk R  
游仁勇 武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壬戌科 `Qk R  
游淩雲 丁卯舉人戊辰進士身符公后裔 `Qk R  
辛未科 `Qk R  
游 坤 武庠 寔公公后裔 `Qk R  
壬申科 `Qk R  
游邦翰 文庠 秉衡公之裔 `Qk R  
甲戌科 `Qk R  
`Qk R  
游登雲 武庠 身符公之裔 `Qk R  
丁丑科 `Qk R  
游登元 武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游殿光 武庠 身符公之裔 `Qk R  
庚辰科 `Qk R  
游安邦 武庠 身符公之裔 `Qk R  
道光癸未科 `Qk R  
游希文 文庠 寔公公后裔 `Qk R  
游攀雲 武庠第一 身符公之裔 `Qk R  
游彩雲 武庠 申之公之裔 `Qk R  
游祥雲 武庠 申之公之裔 `Qk R  
丙戌科 `Qk R  
游騰雲 武庠 申之公之裔 `Qk R  
丁亥科 `Qk R  
游學周 臺灣道府庠 `Qk R  
游向榮 文庠 寨下樓 `Qk R  
游上珍 彰化縣學文庠 `Qk R  
壬辰科 `Qk R  
游運昌 文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游 謙 文庠 秉衡公之裔 `Qk R  
壬寅科 `Qk R  
游坤山 臺灣府學文庠 `Qk R  
庚子科 `Qk R  
游觀瀾 翼明公之裔 `Qk R  
乙已科 `Qk R  
游達山 已酉舉人 上玉公之裔 `Qk R  
庚戌科 `Qk R  
游肇基 乙卯舉人 翼明公之裔 `Qk R  
游達川 壬子舉人 上玉公之裔 `Qk R  
`Qk R  
乙卯科 `Qk R  
游師洛 府學文庠 翼明公之裔 `Qk R  
游益輝 武庠 申之公之裔 `Qk R  
游巨材 武庠 身符公之裔 `Qk R  
咸豐丙辰科 `Qk R  
游 鴻 武庠 寔公公之裔 `Qk R  
游初啟 武庠 身符公之裔 `Qk R  
同治壬戌科 `Qk R  
游見龍 武庠中舉人 上玉公之裔 `Qk R  
游鴻雁 武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游登龍 武庠 翼明公之裔 `Qk R  
癸亥科 `Qk R  
游奪魁 文庠 翼明公之裔 `Qk R  
丙寅科 `Qk R  
游有光 武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辛未科 `Qk R  
游近光 文庠 寔公公之裔 `Qk R  
壬申科 `Qk R  
游聯輝 文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甲戌科 `Qk R  
游占元 武庠 翼明公之裔 `Qk R  
游國楨 臺灣府學武庠 翼明公之裔 `Qk R  
光緒丁丑科 `Qk R  
游科先 武庠 翼明公之裔 `Qk R  
癸未科 `Qk R  
游必昌 文庠 翼明公之裔 `Qk R  
已丑科 `Qk R  
游昌龍 武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游錦春 武庠 上玉公之裔 `Qk R  
`Qk R  
壬辰科 `Qk R  
游日章 武庠 上玉公之裔 '",5Bu#C  
游吉光 武庠 上玉公之裔 '",5Bu#C  
乙未科 '",5Bu#C  
游鳳期 武庠 上玉公之裔 '",5Bu#C  
游佳華 武庠 身符公之裔 '",5Bu#C  
'",5Bu#C  
'",5Bu#C  
'",5Bu#C  
[ 此帖被游家陶在2012-07-26 23:34重新编辑 ]
有<西溪籬>或者<雙溪瀨>的宗親嗎?
离线游成锋

发帖
910
金钱
10857
贡献值
303
交易币
3
好评度
270
家乡
QQ34562808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3-16
要仔细甄别
欢迎光临:我的网店-诺亚方舟百货
http://shop33764956.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