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62阅读
  • 2回复

[历史地理]姓氏:中国人的遗传密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996
金钱
12491
贡献值
2637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7-02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去向何处?”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千古诘问。姓氏源流可以在一定层面回答这个艰深的问题。因为姓氏不仅是一门深奥学问,更代表了血缘关系看得见的传承。 (r.{v@h,dV  
(r.{v@h,dV  
  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在中国人看来,姓氏是祖宗所赐,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宗和自己。因此,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就是凝聚一个族人的最重要力量。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以上溯到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氏也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 (r.{v@h,dV  
(r.{v@h,dV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4100个姓氏中,位列前三位的李、王、张,分别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7.4%、7.2%和6.8%,三大姓氏总人口均不超过1亿人。 (r.{v@h,dV  
(r.{v@h,dV  
  中国人的血脉之根 (r.{v@h,dV  
(r.{v@h,dV  
  “请问您贵姓?”——姓氏不仅是中国人初次见面时必问的问题,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也不一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就有了姓。 (r.{v@h,dV  
(r.{v@h,dV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r.{v@h,dV  
(r.{v@h,dV  
  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r.{v@h,dV  
(r.{v@h,dV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此后,姓就是世袭的,由父系传递。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 (r.{v@h,dV  
(r.{v@h,dV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r.{v@h,dV  
(r.{v@h,dV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r.{v@h,dV  
(r.{v@h,dV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r.{v@h,dV  
(r.{v@h,dV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r.{v@h,dV  
(r.{v@h,dV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r.{v@h,dV  
(r.{v@h,dV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r.{v@h,dV  
(r.{v@h,dV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r.{v@h,dV  
(r.{v@h,dV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r.{v@h,dV  
(r.{v@h,dV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r.{v@h,dV  
(r.{v@h,dV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r.{v@h,dV  
(r.{v@h,dV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姓避仇改牢姓等。 (r.{v@h,dV  
(r.{v@h,dV  
  姓氏暗藏遗传密码 (r.{v@h,dV  
(r.{v@h,dV  
  中科院2007年1月发布了用两年时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主持这项研究课题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袁义达介绍,此次调查人群数量将近3亿,覆盖几十个县市,基本上涵盖全国。课题小组总共花了两年时间,找到了4100个姓,并对人数进行了统计。 (r.{v@h,dV  
(r.{v@h,dV  
  袁义达解释说,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这说明一个人文文化的现象和一个自然现象形成了一个巧妙的结合。 (r.{v@h,dV  
(r.{v@h,dV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统计好姓名的数量和分布,对于研究人类遗传学就有了很大帮助。”袁义达说, “既然姓氏反映了基因的传递,那么对‘姓氏基因’的研究就有望找出疾病分布与姓氏分布的关系、长寿因素与姓氏的关系,甚至找到药物的姓氏差异。患同一种病,因姓氏不同吃不同的药将来不是没有可能的。”袁义达说注重个体差异正是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r.{v@h,dV  
(r.{v@h,dV  
  在河南,研究组发现四个姓“难”的小村,里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难”,当时研究组曾认为这个姓是笔误造成,不具有统计意义,但韩国文化署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异常惊喜,马上组织了一个“寻根访问团”来到中国。 (r.{v@h,dV  
(r.{v@h,dV  
  原来,“难”姓在韩国人看来,就是自己的根源,“他们告诉我,河南曾出土过一块南北朝时期的石碑,记载一个鲜卑族官员的事迹,他的名字就叫‘难楼’,‘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随后,这些姓‘难’的鲜卑族才到了现在的朝鲜半岛,因此,河南这些姓‘难’的村民就被韩国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先。” (r.{v@h,dV  
(r.{v@h,dV  
  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在人群中改姓是突发的和随机发生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迁移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有总人数中改姓人数的比例较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可以认为是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 (r.{v@h,dV  
(r.{v@h,dV  
  寻根问祖到河南 (r.{v@h,dV  
(r.{v@h,dV  
  形形色色的姓氏寻根追宗,全不能避开河南。因为《新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能在河南找到发源地,而且有48个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就在河南。河南处于河洛一带,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是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这片土地孕育了母系氏族社会最繁荣的代表--仰韶文化,曾经是“人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和帝喾的活动区域,还是夏和商的国都所在地、政治与文化中心,“八大古都河南居半”,河南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都与姓氏的开端、发展息息相关。正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催生了这个“大姓的故乡”。 (r.{v@h,dV  
(r.{v@h,dV  
  著名姓氏文化专家谢钧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概言之,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中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r.{v@h,dV  
(r.{v@h,dV  
  例如,客家人是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西晋灭亡后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后来的几次大的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今天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人口超过1亿,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港澳台地区;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称自己是“河洛郎”,认定“根在河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大演讲时提到:“在台湾,我们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我们大多是‘河洛郎’。”而洛阳的洛阳桥,正是客家人普遍认同的最初迁出之地的标志。福建省泉州市也有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处,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的遗迹。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无数客家先民就是从这里走向异国他乡的。所以,无论是洛阳的洛阳桥,还是泉州的洛阳桥,对于客家人而言,其重大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r.{v@h,dV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离线游语晨

发帖
4011
金钱
15663
贡献值
39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8
家乡
福建宁德蕉城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7-02
以游姓为自豪!
我们有同一个信念——游
离线游成锋

发帖
910
金钱
10857
贡献值
303
交易币
3
好评度
270
家乡
QQ34562808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7-02
我们是孔子弟子,子游的后代
欢迎光临:我的网店-诺亚方舟百货
http://shop33764956.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