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游老说自己的公司不是商业性公司,主要为了弘扬真善美。然而,这样的公司如何存活成为众多影迷关心的问题。“1995年,我拍了20集《济公游记》,挣了些钱,又投拍了52集哑剧《游先生哑然一笑》。但没想到,市场并不理想,亏大了,我‘哑然一笑’,不得不接受在浮躁的大背景面前,哑剧这种需要静心欣赏的艺术形式生不逢时的现实。”之后,游本昌又投资数百万拍摄主题为立德扬善的电视剧《了凡》,只为弘扬善德,不求经济回报。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从作品中受到感染,游老甚至提出了首播电视台可以享受一元一集买片的待遇,但一些大的电视台并不买账,因此至今只在一些地方电视台播出过。对此事游老显得十分释怀:“也许是我并不懂得游戏规则,但是不要紧,这部剧过十年、二十年一样还可以播,就像《济公游记》拍了多年目前仍在发行一样。莫扎特并不知道自己会具有如此高的声望,凡高活着时也没有看到自己的画拍到上千万,因此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就不会妥协。打死我也不会演一些乌七八糟的喜剧。”
“人们以为我这20年淡出了这个圈子,其实哑剧和小品等我都没断过演出。”多年来,游本昌为将哑剧这一西方外来的剧种进行中国化做了很多努力,同时尝试把京剧往哑剧过渡,最近就导演了《三岔口》,是一段与京剧结合的5分钟的哑剧,即将在央视四套国际艺苑播出。哑剧的艺术语言国际通行,没有语言障碍,可以把我国传统艺术向全球推广。
游本昌的事业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夫人一直在身后操持着日常事务,女儿也在公司内担任编剧。“我不是清教徒,生活仍然很有乐趣,经常一家人去看看话剧,逛逛公园。所谓善者天佑,每当公司出现困难时,总会适时地出现转机,所幸从未遭遇经济危机。” 75岁重演《济公》挑战经典
关于新版《济公》,游老表示,对该剧充满信心,自己的艺术追求也并不会脱离市场,重拍济公正是出于市场的考虑。以前公司在进行宣传时会挂上济公的宣传画,时常会有人来询问是否是续集的剧照,包括东南亚地区的电视台。观众时隔20年对济公仍有很高的热情,就有了拍摄续集的打算。
游本昌表示,艺无止境,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不会穷尽,将用济公的方式讲述30集的全新故事。其实在2001年时就组织过一次剧本创作,但拿到后觉得不理想,于是停掉了。去年又创作出10集的故事大纲,仍不满意,又否定了。最新完成的这个剧本已经基本满意,新版要求会更高,当年的第一批观众已经成年,不再只是运用儿童趣味就可以打动的,因此加入了更多哲理内容,仍然具备喜剧特色,力求用一切办法让观众笑。新版故事放在南宋背景,表现济公60岁的生活,济公仍然保持以往疯疯癫癫、衣衫褴褛的形象,变中有不变。要演好济公,就得心中有爱,这样才能升华为他无私的大爱,相信观众仍能接受。但是,不能以喜剧和搞笑为目的,那样就容易走错路。
75岁重新出山,让人感动,但拍戏十分辛苦,游本昌定期游泳健身,自己发明的“游式健身法”的“招式”,即用手搓遍全身,让所有的关节都活动一遍。“人的身体就像一部机器,老不动就会生病,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 是济公改变了我的艺术观
除了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外,1987年《济公》在新加坡播出时,也创下了当地收视率的纪录,超过100万人收看,游本昌一度被当地人冠以“游百万”之称。他也应邀到新加坡访问,当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