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游作忠书法新作
回帖:---评游作忠书法艺术的“大气”

作者:晋唐风韵

近日在贴吧里时常观赏到游作忠先生的书法作品,感慨系之,试写一篇闲文,权作对游先生的书法和书法本身作一番探讨吧。

游作忠,从福建武夷山系戴云山脉走出的山区书法家。观赏他的作品,正如品味伴随他成长的“八闽岳祖”白岩山,突兀挺拔,横空出世,如临云海之巅。

分享到

从游先生的书法作品中能感受到一些特殊之气,这种气在不同的作品中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形态:

分享到

“人能读书即有福,我欲去谤应无言”这幅楹联,使人感受到的是庄严凝重之气,逐字读过,通篇一览,仿佛有一位苍发鹤须的历史老人,持杖驻足,向人讲述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做人、立身、持家之秘典。

另一幅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使人感觉到的是雄伟磅礴之气。一纸驰骋百万雄兵,摧枯拉朽、横扫残云……那奔腾不息、跌荡跳跃之力简直要破纸而出。真像唐代大诗人骆宾王描写的那样“暗呜则山岳崩摧,叱咤则风云变色”。

分享到

米体行书,则如一缕清风,涤荡人心,充盈天地之间。

分享到

孝思堂匾额,则表现出从容、儒雅、灵秀之气,长袖漫舞,捻毫摇扇,好一派洒脱的晋人风范……

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独特气质,尽管各不相同,但若仔细品读,就会感受到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雄伟、博大、深邃、凝重、狂放、野逸和美感。恕我斗胆简约地将其称为书法作品中“大气”。

分享到

游作忠书,每字二米。

古往今来,所有的大家手笔都十分重视书法作品的“气”,认为这是书法的精髓、格调,俗说的档次、品味。笔者认为,书法中的“气”,对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是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古人所说“戈戟銛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指的是以态势催生气势,但这还没有涉及到书法之气的本质,南朝齐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神采,便是书法中的“气”了,但还是比较浅显。


下一楼›:王羲之在《自论书》中有这么一段。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 ..
‹上一楼

查看全部回帖(124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