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862阅读
  • 41回复

[求助]關於龍溪 小溪 內土田 的問題與本支系的來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錦松
 

发帖
4359
金钱
112041
贡献值
815
交易币
104
好评度
811
家乡
小溪內土田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1-18
關於本脈高雄內門大竹圍游氏與內地本宗的對接問題,經過三年的時間在中華游氏網努力追尋,目前所得到的一些資料,有請福建的宗親們,再一次的鼎力協助辯證一下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以下資料來自 游正寬 宗親 BYS lKTh  
小溪—内土田 BYS lKTh  
《平和县志》:清道光十三年(1833)区划,改社为约(其区划应是嘉庆前之乾隆年间):山隔约,辖:口厝、宝峰、乌石、宫宰前、大露顶、隆庆、石规、火焰径、宝珠径、厚阮、马溪、铜头、夏潢、上洪濑、高蔗、北山、土田、新圩、山城坑、内土田、黄土岭、夏埔、敦上、露边、山隔、旧县。 BYS lKTh  
小溪镇:位县中偏东,又名琯溪、溪浒、溪口、遵畴寨,曾名阳明,与山格、坂仔、南胜诸乡(镇)汇成县东平原,盛产粮、糖、果、畜,为经济、文化要地,清朝有“小漳州”之称。1949年秋,县治所由九峰移此。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對照歷史名人林語堂的祖籍地 BYS lKTh  
以下是關於林語堂的維基百科描述 BYS lKTh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國文學家、發明家。福建省龍溪人生於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乳名和樂,名玉堂,後改為語堂。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似乎早期和平縣曾經是龍溪縣的轄區?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關於這一點,是否可以請和平的宗親幫忙確認一下?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以下資料來自漳臺族譜對接網 BYS lKTh  
關於平和縣游氏的描述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乐山派系六三郎支系 BYS lKTh  
元末,六三郎名钧政,从永定金丰月流乡随母携妻带二子,迁徙秀峰乡,于秀峰水尾搭寮打铁谋生,开创基业,钧政为秀峰游氏开基始祖。生六子:长克恭、次克敬、三志鸿、四志满、五志德、六志晚。二世祖子孙共建大宗祖祠,名为“诵芬堂”。 BYS lKTh  
长房克恭分居中华坝(今南山),建有祖祠“九言堂”;次房克敬分居大路下禾埕岗,建有祖祠“思源堂”;三房志鸿早逝;;四房志满分居内坑塔下,建有祖祠“孟政堂”;五房志德分居茅厝岭,建有祖祠“德光堂”;六房志晚分居坑头,建有祖祠“元敬堂”。 BYS lKTh  
钧政传至第九世名义方,生有五子:长瀛洲,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举人,曾授奉政大夫、直隶大夫;次麟洲,位布政司;三炎洲,武庠;四远洲,庠生;五沧洲,庠生,又建一座“五实堂”宗祠。自始祖传衍至今有25世。传衍秀峰乡秀峰村等21个自然村。 BYS lKTh  
游姓第四世孙,迁居广东大埔县高坡光德镇下梓村。四世孙游良迁居云霄。还有传出于平和县内的坂仔镇和平村大圳头,仁山村下寨、楼仔;文峰镇黄井;安厚农场西蝉作业区;五寨农场新建作业区;迁入长芦林场场部、三墩林场场部,天马林场场部。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乐山派系念四支系 BYS lKTh  
诏安秀篆游姓于康熙年间迁居九峰镇平顶村矮仔坑,小溪镇古楼村土地庙。1836年秀篆游姓迁九峰镇九峰村南门洋、新山村鼎炉。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乐水派系 BYS lKTh  
漳州府乐水派系迁居平和九峰镇城中西街。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以下是對於南靖縣游氏的描述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文珀派系五六郎支系(游坑游姓) BYS lKTh  
五六郎乃上杭游姓始祖文珀裔孙,于南宋期间由上杭县坝头迁居上杭蓝溪黄潭社,为一世;二世一子携家眷迁到南靖靖城游厝坑社(今游坑村)定居。传至第五世时,游占惠从芗城区市尾迁居游厝坑,两人共同开发游厝坑。繁衍至今23世。十二世的游水渡台,迁居彰化县茄南里诏安厝,至今已传10多世。1958年有后裔移居南靖县丰田横山。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五七郎派系派系富治支系 BYS lKTh  
富治乃永定金丰月流乐山(四十郎)曾孙,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永定洪源移居南靖县和溪迎富村开基。富治传四房:长文魁居左华隔暗坑岩下;次国耸生四女,招赘邓志祥为婿,生子乾亮、乾富分居和溪迎富,志祥续妻遗腹子乾辉居和溪林坂洋坑;三子岑埠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从和溪迎富分迁上下坂(金榜社),其后裔德辉于1880年又迁居洋坑。另有后裔迁居金山河乾下村。四子国瑞居德馨社,派下外迁四川、台湾各10人。 BYS lKTh  
永定月流乐山长子五九郎分居永定大溪,其后裔有迁入南靖县丰田。次子六三郎迁基平和秀峰,有后裔迁入南靖丰田,山城镇钟鼓下吴、汤坑炭坑。三子念四郎迁基诏安秀篆,有后裔迁入龙山、平重等地。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以上資料有請當地宗親們分析辦證 BYS lKTh  
3条评分贡献值+15
湖南游建国 贡献值 +5 辛苦了 2012-01-19
游家陶 贡献值 +5 积极寻根 2012-01-18
漳州游向前 贡献值 +5 支持下,松哥辛苦了!! 2012-01-18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有<西溪籬>或者<雙溪瀨>的宗親嗎?
离线游斌杰

发帖
4329
金钱
35635
贡献值
480
交易币
207
好评度
560
家乡
贵州 铜仁 石阡县龙井乡枫香坪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1-18
到地方志办公室去查
ミ    ″用我方式..                                           演⒌'故亊 '______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1-18
请漳州的宗亲大力支持,期待寻根成功。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正宽

发帖
2326
金钱
8214
贡献值
1728
交易币
18
好评度
2383
家乡
四川成都彭州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1-18
锦松大哥:给你推荐一个网站——福建省情资料库。在百度搜就可找到,这是我迄今发现地方志最完整的网,上面有老龙溪县志,甚至有清朝的地域图。我寻祖时非常关注各谱中出现的地名,特别是居住和葬地,这可以考察氏族的繁衍范围。我推测,用小溪指代平和县是可能的,小溪镇是现平和县政府所在地,迎富二、三、四房顺溪而下是可能的。
2条评分好评度+5贡献值+4
游安民 好评度 +5 感谢提供信息 2012-01-19
游家陶 贡献值 +4 积极寻根 2012-01-18

发帖
8456
金钱
108524
贡献值
2214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家乡
福建平潭县白青南盘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1-18
阅读了,祝尽快寻到根。
《中华游氏网》微信公众号为:《游氏网》。
欢迎各栏目版主与会员投稿,邮箱:380515888@qq.com
福建游氏QQ交流群:15633809
离线游錦松

发帖
4359
金钱
112041
贡献值
815
交易币
104
好评度
811
家乡
小溪內土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1-18
夏、商二朝(前21~前11世纪),平和地属扬州。 (r.{v@h,dV  
  西周、春秋(前11世纪~前476年),属七闽地;战国(前475~前221年)属越地。 (r.{v@h,dV  
  秦(前221~前207)并六国,初属东南二粤(越)地;后取闽越地置闽中,南海郡归辖,平和属南海郡。 (r.{v@h,dV  
  西汉(前206~公元8)初,南海尉赵佗据南越自立为王,平和属赵佗据地;汉武元鼎六年(前111)南越反,为东越王余善所平,南越划为九郡,南海属交洲,平和附南海归交洲辖。 (r.{v@h,dV  
  东汉(25~220),平和仍归交洲辖。 (r.{v@h,dV  
  三国(220~265),属吴,分置广州,南海隶之,平和附于南海。 (r.{v@h,dV  
  西晋(265~316),因之。 (r.{v@h,dV  
  东晋(317~420),成帝(327~342)分南海立东官郡置揭阳县,平和属揭阳。义熙九年(413),又析东官郡置义安郡(即今潮洲),领县有五,缓安其一,平和属绥安。 (r.{v@h,dV  
  南北朝(420~589)刘宋、南齐(420~502)如东晋。梁大同六年(540),改义安曰瀛州,析海宁县立龙溪县入闽,属晋安郡,隶于扬州。时,平和仍属绥安。 (r.{v@h,dV  
  隋(581~618)平陈,省瀛州,置潮州。开皇十二年(592),并兰水、绥安二县于龙溪,属建安郡,平和随绥安归龙溪而入闽。 (r.{v@h,dV  
  唐武德元年(618),改建安郡为建州(今福州),平和随龙溪县属之;六年(623),析建州分置泉州,原建安改曰福州,龙溪县属泉州。 (r.{v@h,dV  
  唐垂拱二年(686),析龙溪南境原绥安县地建漳州,并置漳浦、怀恩二县以属,经五代、宋到元至治年间建南胜县前,凡635~637年,平和皆归漳浦县辖。 (r.{v@h,dV  
  元至治年间(1321~1323),划漳浦、龙溪及龙岩三县部分地建南胜县,辖今南靖、平和全境及云霄部分地,隶于漳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北徙双溪口(今南靖县靖城),改县名曰南靖,辖地如故。 (r.{v@h,dV  
  明正德二年(1507),汀、漳农民起义,被镇压;八年复起,势连闽、粤、赣三省;十一年冬,诏王守仁率三省军队进剿,次年春平息,王守仁即奏疏,析南靖县之清宁、新安二里共十二图,议建清平县;十三年九月复奏,因“河头等乡俱属平河社,以此议名‘平和县’。”(康熙《平和县志》载:“县名取义‘寇平民和’。”后人又有“平定咸和”之说)属漳州府。 (r.{v@h,dV  
  清顺治三年(1646),明亡。郑成功抗清复明,八年至康熙十七年(1678),清、郑争夺,易据14次。清复后,平和属漳州府。 (r.{v@h,dV  
  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十三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由粤入闽,占据平和七月余。后平和仍属漳州府辖。
有<西溪籬>或者<雙溪瀨>的宗親嗎?
离线游錦松

发帖
4359
金钱
112041
贡献值
815
交易币
104
好评度
811
家乡
小溪內土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1-18
平和建县时,县境在福建省南部、漳州府西南部。当时疆域东起三坪岭,与漳浦、南靖二县交汇(按:三坪岭往北至黄井东之风门鞍,原界龙溪县,建平和县时,龙溪划二十一都、二十五都共十二图,以益南靖析地建平和之损。故此段汇线改为与南靖交界。1950年,该地复划归龙溪县属;1960年8月,龙溪与海澄合并为龙海县,此段汇线则与龙海县交界),东南从三坪岭往南至五寨下林之南,再延伸至岳坑,与漳浦县互邻。南至云霄约下坛,与漳浦县之竹仔前、猫狮桥为毗。西南一至大溪约龙过冈,一至阔竹洋诸(朱)家山,分别与漳浦县紧连(按:明嘉靖九年划漳浦之二至五都建诏安县,西南汇线易与诏安县紧连)。西向从柏嵩关至赤石岩,分别与广东省之饶平县、大埔县接壤。西北从三莱州隘至朱公隘与永定县交界;再从葛竹起经黄土岭、洪濑口至黄井分别与南靖县汇接。全境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61公里。辖清宁里七图、新安里五图共二里十二图。 (r.{v@h,dV  
  清雍正十三年(1735),划出五寨之下林保归漳浦县辖。 (r.{v@h,dV  
  清嘉庆三年(1798),划出石梯岭下之高地及何地等二十五保合漳浦三十保、诏安二保,计五十七保,归云霄建厅。当时疆域东、西、北三向依旧,惟县南变更。其走向为:从五寨东北尪仔山起,延南至鸡笼山与漳浦交界;再往西经大帽、古井二山,转北于矾山、大作山,经高坑泮池之磜头尾、大岽尖,接佛齿岭往南,经赤毛、尖尾二山直至黄梁山下之虎地,复往西达碗窑。其南向均与云霄厅接境,县域南北袤缩为51公里。
有<西溪籬>或者<雙溪瀨>的宗親嗎?

发帖
9998
金钱
1680823
贡献值
2859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1-18
似乎早期和平縣曾經是龍溪縣的轄區? (r.{v@h,dV  
(r.{v@h,dV  
(r.{v@h,dV  
關於這一點,是否可以請和平的宗親幫忙確認一下? (r.{v@h,dV  
(r.{v@h,dV  
(r.{v@h,dV  
(r.{v@h,dV  
(r.{v@h,dV  
以下資料來自漳臺族譜對接網 (r.{v@h,dV  
關於和平縣游氏的描述 (r.{v@h,dV  
-------------------- (r.{v@h,dV  
(r.{v@h,dV  
是平和县,而不是和平县。另外山隔,应该是现在的山格 吧? (r.{v@h,dV  
(r.{v@h,dV  
龙溪,不一定是指龙溪县,现在的漳州市,以前的叫法是龙溪地区 (r.{v@h,dV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80823
贡献值
2859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1-18
支持下,松哥辛苦了!!
离线游正武

发帖
2174
金钱
18256
贡献值
2196
交易币
0
好评度
57
家乡
湖南省湘阴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1-18
期待寻根成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