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8-02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90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577
- 贡献值1027
- 交易币4
- 好评度6185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908
- 金钱
- 25577
- 贡献值
- 1027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185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作家梦”随感 |rkj$s, 阅尽千山方识君。2016新年,我发现,做“作家梦”、“妈祖作家”,原来是我的“天职”。 |rkj$s, 我原本也像随处可见的小青年一样,兴趣多变,不善于将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么,像我这样的不起眼的人,为什么在20多年漫长的时间里,能够一心一意专注于妈祖文化呢?那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我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天职”。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逼出来的。 |rkj$s, 也许,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rkj$s, 莆田,妈祖文化的故乡。我,一个地道的莆田人。可是,对于妈祖文化的研究工作,一开始我并没有什么兴趣。1979年,我16岁,在上海读大学时,我专攻的是的有机化学。1984年,又读大学,我专攻的是文学,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笨拙的、扎实的、第一流的,经得起漫长时间考验的,我下了苦功。 。 |rkj$s, 1988年夏,开始读妈祖大学。刚工作时,我当老师,做的一般化。自己看不到前途。后来想当官,也不行。于是,1995年开始,研究妈祖文化和写作妈祖散文,做“作家梦”。 |rkj$s, 妈祖文化这个领域,在莆田是1987年秋起步的。1995年时,妈祖文化,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缺乏可靠的研究资料。另外,我两手空空、四面楚歌,没有什么像样的条件,也没有人可以指导我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要做到持之以恒、“热爱自己的业余写作”,实在不容易。 |rkj$s, 妈祖作家的“天职”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rkj$s, 有一天,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埋头到业余写作中去!”我努力说服自己。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业余写作,但至少许多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 |rkj$s, 2001年1月1日,我决定倾注全力,先完成一定的量的“积累”。每一周,写一篇。现在看来,这就是为了“天职”而做的努力吧,但是当时的我,对这一点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rkj$s, 因为几乎不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一开始,我先寻找有关的文献资料。那时,用复印机也不方便。于是,我只能笨拙、刻苦。我翻阅了过往的报刊,发现重要的内容,就立即抄写在笔记本上。同时,虽然囊中羞涩,但我还是坚持购买妈祖的书籍。我还向妈祖庙索要论文,那时总是日记本不离手。总之,一切都是从获取最基础的知识着手的。 |rkj$s, 然后,我依据从资料中获得的信息开始做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再去寻求新的理论解释,理论,包括四书五经、基督教神学、马列等。然后,再写作。 |rkj$s, 散文随笔写作,要“实话实说”,“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起来似乎容易,但其实殊难做到。我的散文中,由妈祖故乡一方水土,折射出中庸理学的光芒、妈祖信徒对于生命生活的深切感激以及莆田沿海人顽强的生存意志,我自己认为,不错的。 |rkj$s, 写作、修改,不断反复这种细致而踏实的过程,就是我当时的“天职”工作。 |rkj$s, 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从何时起,我就深深地为妈祖文化的魅力所吸引,而且渐渐明白,妈祖文化生动而铿锵的感性中,或许隐藏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美好的前景,一个中庸的、有意义的神学理论。 |rkj$s, 我发现,妈祖文化,体现出了一种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深切感激。当然,同时我又为妈祖大学、现实生活发出低微的叹息。生命和生活,难处许多。我,沿着本真记忆的线索,低回徜徉,沉思感悟,写了一些散文。 |rkj$s, “这样的研究,恐怕大学里也不会有吧,或许全世界也只有我一个人在钻研。”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也显得熠熠生辉起来。 |rkj$s, 后来,我又迷上了中庸理学。“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近年来,我致力于研究“程门立雪”,还有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游酢文化。 |rkj$s, 游酢文化,是游氏文化的一部分。妈祖文化,弘扬的是“天后”,有三亿信徒。游氏文化,姓氏文化,信奉的是“老天爷”、“天理”、“祖宗”。妈祖文化、游氏文化的道理是一样的,说的都是“德”。 |rkj$s, 我,也研究八股文,写一些扇文。文化折扇,一种有前途的好东西。 |rkj$s, 当然,我主要是写妈祖散文。开始时,有一半是强迫自己,但不久就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而且喜欢上了这项“天职”。再后来,就大大超越了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层次,感觉到了这项“天职”所包含的重大意义。 |rkj$s, 也许,“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rkj$s, 为了把“妈祖散文”给写好,我反复研读十个古文名篇,几可成诵。韩愈,《进学解》。欧阳修,《五代伶官传序》。荀况,《劝学》。 贾谊,《过秦论》。范仲淹,《岳阳楼记》。司马光,《训俭示康》。曾巩,《墨池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苏洵,《六国论》。我的妈祖散文、“天职”,有那么一回事,与反复、刻苦研读十个古文名篇很有关系。 |rkj$s, 刻苦研读中庸理学、古文名篇,是我的工作,当然,其本身也是有意思的。正因为里头有意思,我才能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无怨无悔。 |rkj$s, 我想,人就是这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天职”,再辛苦也无怨言,也能忍受。也许,老老实实、持之以恒、心平气和、不懈努力,任何事情就都能成功。 |rkj$s, [ 此帖被游新源在2016-01-14 19:34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