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67阅读
  • 78回复

[孩子教育]家长最难回答孩子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9-01
我为什么不能摸自己的小鸡鸡?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强强4岁半了。一天晚上,强强非常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看,我一摸小鸡鸡,小鸡鸡还会撅起来呢!”一边说着一边给妈妈示范,同时嘴里还说着:“而且这样一摸还很舒服呢!” 6l IFxc  
6l IFxc  
  看着强强的举动,妈妈非常震惊和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这个吗?这…… 6l IFxc  
6l IFxc  
  我为什么不能摸小弟弟的“鸡鸡”? 6l IFxc  
6l IFxc  
  为什么不能摸下面? 6l IFxc  
6l IFxc  
  3~6岁的孩子对认识自己或者异性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事实上,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的心中,只不过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而已。 6l IFxc  
6l IFxc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凯洛·卡赛博士认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极度的冷静,而最不该有的反应,就是大惊小怪。因为父母的过激反应,将会使孩子的心中产生一种严重的罪恶感,他们会以为愉悦自己身体的行为是肮脏、可耻的,是非常不应该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孩子要么压抑自己,要么产生逆反心理。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想要的,不是吗? 6l IFxc  
6l IFxc  
  最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应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孩子抚摸自己身体器官来寻找快感的事实,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并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因为父母正确的反应对孩子的性观念的形成和性发育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这样也能避免一些错误的性误区。父母应该理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不仅如此,父母甚至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发育知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 6l IFxc  
6l IFxc  
  “你怎么那么流氓啊!” 6l IFxc  
6l IFxc  
  “你害不害羞啊!以后不许再摸啦!” 6l IFxc  
6l IFxc  
  性以及性器官的罪恶化和妖孽化是一种错误了几千年的愚昧观念,而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还这样回答孩子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的无知和悲哀了! 6l IFxc  
6l IFxc  
  “不许这样!再这样我就揍你!” 6l IFxc  
6l IFxc  
  “以后不许再摸了,再摸我就打你!” 6l IFxc  
6l IFxc  
  父母对于孩子的无意识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给予过分的关注,甚至用恐吓、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以及更多的神秘感,有时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从而损害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6l IFxc  
6l IFxc  
  “脏!不要摸这个地方!” 6l IFxc  
6l IFxc  
  听到父母这样回答的孩子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呢?“这里是脏的、是见不得人的、是不能摸的!凡与生殖器官有关的活动都是要抑制的,否则便会受到惩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有害的“性心理”便慢慢形成了。有的孩子对于这种从小形成的“性抑制”表现得很强烈,并且很顽固,甚至对将来的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有的女孩出现性冷淡、无性高潮;而有的男孩则出现阳痿等性机能障碍,最后成为一种严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6l IFxc  
6l IFxc  
  “孩子,这个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在你摸的过程中手上的细菌就会偷偷地跑进去,会对身体不好,下次不要这样了,好吗?” 6l IFxc  
6l IFxc  
  其实大多时候孩子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并非是有意识的。有时候他们只是想探究一下自己的身体或者是觉得好玩。因此,看到孩子“手淫”时,父母不要脸色大变,尽量用平和亲切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个游戏没有意思,你不喜欢”。如果孩子不顺从你的阻拦,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或者是用玩具、讲故事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那样是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另外,从卫生角度上考虑,父母也应避免孩子摩擦生殖器官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养成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洁的好习惯,避免由于不卫生产生瘙痒,养成抓挠生殖器的坏习惯。 6l IFxc  
6l IFxc  
  “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小鸡鸡,就像人的手和脚一样,是人身体上的正常器官,没有什么特殊的。你摸小鸡鸡的时候会觉得舒服,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抚摸自己的身体的时候都会感到舒服的,就像我们看到好吃的东西嘴里就会流口水一样,是正常反应。但是,即使那样舒服我们也不能总去玩它,就像我们不能总是站在可口的食品面前流口水一样,养成了习惯就不好了。” 6l IFxc  
6l IFxc  
  父母应预防孩子从小养成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而当孩子出现“手淫”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上述妈妈用打比方的方法给孩子进行讲解,孩子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和改正。 6l IFxc  
6l IFxc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9-01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星期日,妈妈带着乐乐去参加同事的婚礼。 6l IFxc  
6l IFxc  
  当新郎和新娘手挽手踏上鲜红的地毯时,所有的人都热情地为一对新人祝福。 6l IFxc  
6l IFxc  
  乐乐看着如此热闹的场面,忍不住问妈妈:“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结婚呀?” 6l IFxc  
6l IFxc  
  妈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想和自己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呀。” 6l IFxc  
6l IFxc  
  乐乐听了,偎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也想和你永远生活在一起,我也和你结婚好吗?” 6l IFxc  
6l IFxc  
  “那怎么能行呢?妈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 6l IFxc  
6l IFxc  
  “那在学校里,我和小伟最好了,那我和小伟结婚,可以吗?” 6l IFxc  
6l IFxc  
  我能和妈妈结婚吗? 6l IFxc  
6l IFxc  
  我想永远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能和爸爸结婚吗? 6l IFxc  
6l IFxc  
  我能和小伟结婚吗? 6l IFxc  
6l IFxc  
  我能和我最好的小伙伴笑笑结婚吗? 6l IFxc  
6l IFxc  
  面对整天与自己生活在一起,与自己最亲密的爸爸妈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问这个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要采取取笑、嘲讽或者不置可否的态度,而应将问题逐一解剖梳理后,再把正确的答案完整地灌输给孩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棒子将孩子的问题打死,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的求知欲也会从此衰减,甚至丧失。 6l IFxc  
6l IFxc  
  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提问,欢迎他们的探索行为。而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提问或者想法,也恰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点。对于孩子关心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而对于孩子的错误观念,父母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便于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l IFxc  
6l IFxc  
  “爸爸妈妈想结婚所以就结了啊!” 6l IFxc  
6l IFxc  
  父母的这种回答给孩子一种“结婚是件很随便的事”的感觉,容易影响、导致孩子将来长大后,对恋爱以及婚姻抱有随便玩玩、不重视的思想及举动。 6l IFxc  
6l IFxc  
  “你想跟爸爸结婚,那不是乱伦吗!” 6l IFxc  
6l IFxc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并没有伦理的概念!父母的训斥只会增加孩子的罪恶感,而面对孩子的问题以及想与爸爸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渴望,父母只需告诉孩子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对于孩子对父母的爱给予肯定即可。 6l IFxc  
6l IFxc  
  “想和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那你就一辈子守着妈妈吧!” 6l IFxc  
6l IFxc  
  如果你想纵容或者放大孩子的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回答方式!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心理偏差的人,给孩子正确的伦理认知是最好的选择。 6l IFxc  
6l IFxc  
  “胡闹,你这么小整天想什么呢?” 6l IFxc  
6l IFxc  
  孩子喜欢一个小朋友并没有什么错,他们只是在探索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并不理解“恋爱”、“结婚”等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父母这样将孩子的探求行为强行终止,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正确理解恋爱、结婚的实质呢? 6l IFxc  
6l IFxc  
  “你这不是小流氓吗!” 6l IFxc  
6l IFxc  
  父母的过激反应非常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看到父母的反应后,孩子会认为性是罪恶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他们日后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6l IFxc  
6l IFxc  
  “爸爸和妈妈本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后来有一天爸爸和妈妈相识了,妈妈很喜欢爸爸,爸爸也很喜欢妈妈,于是我们便开始谈恋爱了。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感情,爸爸和妈妈都很爱对方,并且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最后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就想永远生活在一起,于是爸爸妈妈便结婚了。结婚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抱着玩玩的想法,一定要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结婚,那样才会幸福。你看爸爸妈妈现在不是很幸福吗?因为我们俩一直很相爱,并且一直相互关心,相互体谅。” 6l IFxc  
6l IFxc  
  父母这样回答孩子其实就是在情感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婚姻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对恋爱、婚姻的幸福以及作出那些行为应负的责任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回答,对孩子长大后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6l IFxc  
6l IFxc  
  “宝宝,妈妈现在告诉你:人是不能和自己的亲人结婚的,包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表兄弟以及表姐妹,那样的婚姻叫做‘近亲结婚’,从伦理道德上讲是不允许的。不但如此,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也容易得一些遗传疾病。” 6l IFxc  
6l IFxc  
  借助一些机会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伦理观念以及约束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使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不要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再后悔莫及! 6l IFxc  
6l IFxc  
  “爸爸和妈妈因为很相爱,所以结了婚,然后就生下你。爸爸是很爱你,但这和爱妈妈是不一样的。等你长大以后,也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啊。” 6l IFxc  
6l IFxc  
  告诉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不一样的,不是随便两个人相爱就可以结婚的。 6l IFxc  
6l IFxc  
  “你和小明很好,但是并不表示就要和他结婚啊。只有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才能结婚,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而且相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需要彼此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双方都有能力结婚的时候才能结婚。而现在的你呢,还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爱’,而且也没有能力结婚。等你长大了,知道什么是‘爱’了,你会碰到一个你喜欢的人,和他恋爱、结婚的。” 6l IFxc  
6l IFxc  
  给孩子讲解爱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还可以给孩子讲述爸爸妈妈谈恋爱以及结婚的经过,用父母具体真切的事例使孩子心中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形象,并告诉孩子对待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应采用的正确的方法,例如:帮小朋友学习、送小朋友玩具等等。 6l IFxc  
6l IFxc  
  “你是男孩,只能和女孩子结婚。将来你会和一个你最喜欢的女孩子结婚,当然,她也得最喜欢你才行哦。” 6l IFxc  
6l IFxc  
  从小教育孩子,使之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将有利于孩子将来正确的恋爱和婚姻的形成。 6l IFxc  
6l IFxc  
  性教育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一是性知识,这很容易了解;二是性规则,也可以称为性道德、性伦理。性知识的培养许多父母都注意到了,性道德培养许多父母却没有那么注意,其实,这一被忽略的部分更为重要。 6l IFxc  
6l IFxc  
  许多父母也许会感叹于当前的年轻人性观念的开放,也会对出现的种种的性问题表示不满和鄙夷,但正是上一代人对于性的教育没有做到位,才出现了下一代的诸多问题。 6l IFxc  
6l IFxc  
  对于这一问题,父母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一些观点,例如性是建立在爱情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是重要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等等。 6l IFxc  
6l IFxc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9-01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3岁的小雯比较内向,很怕生。有一天,她家来了很多的木工,帮忙装修房间。看到这些木工,小雯非常害羞。因此,尽可能不露面,躲了起来。可是,无论如何,一天之中也要和这些工人见到数次。这时,小雯想,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工人碰面时,站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这时,工人就会不见了。妈妈不理解她的想法,就问道: 6l IFxc  
BYS lKTh  
  “像你这么做,工人叔叔还是会看到你呀!” BYS lKTh  
BYS lKTh  
  小雯回答道:“可是,我闭上眼睛,叔叔就不在了呀!” BYS lKTh  
BYS lKTh  
  妈妈于是向小雯解释:“雯雯,眼睛闭上以后工人叔叔还是站在你的眼前,只是你看不到了而已。” BYS lKTh  
BYS lKTh  
  “那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小雯有些疑惑了。 BYS lKTh  
BYS lKTh  
  人为什么要长嘴巴呢? BYS lKTh  
BYS lKTh  
  鼻子都有什么用呢? BYS lKTh  
BYS lKTh  
  也许,会有好多妈妈认为,这么做似乎太过孩子气,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认为感觉不到的就等于没有。但是在笔者看来,四五岁的孩子对自身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甚至都是值得鼓励的。 BYS lKTh  
BYS lKTh  
  其实在孩子问问题的同时,父母也可以反问孩子问题,让他们有机会思考。这时,你会很意外地发现以前从未曾发觉过的孩子的另外一面。 BYS lKTh  
BYS lKTh  
  反问孩子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想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孩子会有很多非同一般的想法,令人感到佩服。 BYS lKTh  
BYS lKTh  
  “我不是给你讲了吗?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你怎么老是不明白呢!” BYS lKTh  
BYS lKTh  
  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最忌态度粗暴。有的时候,孩子不明白只是因为他们与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或者说还不成熟,因此父母务必耐心。 BYS lKTh  
BYS lKTh  
  “你这是唯心主义,眼睛闭上东西还在,他是一直存在的,不是说你一闭上眼睛就消失了。” BYS lKTh  
BYS lKTh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施爱者与受爱者,而不是辩论者,因此,父母不能与孩子“理论”——他还是个孩子,只有未知的世界和一些体验,并没有多少的理论知识。 BYS lKTh  
BYS lKTh  
  “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闭上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是东西还在。不过你还可以想想,眼睛还能用来做什么啊?” BYS lKTh  
BYS lKTh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做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眼睛的用途。父母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了眼睛的作用,纠正了孩子的错误认识,同时,父母还对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进行了鼓励,让孩子举一反三,了解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9-01
我的血管为什么是紫色的?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3岁的宇宇洗完澡后,看到自己手臂上的血管,一边指给妈妈看一边问:“妈妈,你快看,为什么这是紫色的呢?” BYS lKTh  
BYS lKTh  
  我的头发为什么是黑色的? BYS lKTh  
BYS lKTh  
  我的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 BYS lKTh  
BYS lKTh  
  三四岁的孩子眼里到处充满着好奇。他们面前的世界和自身都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时候他们最容易提出一些关于自身的问题,而能提出问题的这一时期也正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父母要给予耐心回答,不会回答的,也要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BYS lKTh  
BYS lKTh  
  “这个嘛,是血管,也就是我们的血流经的通道,就像下水道里面的水一样。” BYS lKTh  
BYS lKTh  
  其实,对于3岁的小孩子而言,要向他说明下水道中的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孩子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比喻本来是向孩子解释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比喻必须是通俗易懂的。这种比喻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龄与相应的认知力,他们或者不理解,或者继续进行追问。 BYS lKTh  
BYS lKTh  
  “本来就是紫色的啊,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BYS lKTh  
BYS lKTh  
  这种简单式的回答是最易打消孩子积极性的回答,这样的话,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最终阻碍孩子的身心成长。 BYS lKTh  
BYS lKTh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的血。这些血把各种营养还有氧气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呢,把身体的一些垃圾运走,那些带着垃圾的血液颜色当然不好看了,呈现暗红色,透过表皮来看,就是紫色。你真不错,还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BYS lKTh  
BYS lKTh  
  这种回答方式就比较好,一方面科学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又夸奖了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肯定。孩子在父母的这些鼓励下,会拥有更大的求知欲,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BYS lKTh  
BYS lKTh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09-01
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4岁的蓝蓝下午跟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吃饭,吃完饭后蓝蓝看到奶奶把牙拿了下来,感觉很惊奇,于是回家后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呢?” BYS lKTh  
BYS lKTh  
  为什么叔叔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牙? BYS lKTh  
BYS lKTh  
  为什么爷爷的头发可以摘下来? BYS lKTh  
BYS lKTh  
  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的,他们常常能注意到大人无法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向父母“发难”。其实,这些时刻往往是亲子沟通和培养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机会。上面的问题就很好,父母可以趁此机会,让孩子注意对牙齿的保养。 BYS lKTh  
BYS lKTh  
  还有,小孩子看到大人把假牙拿下来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最好是不要吓着他们,而是耐心地给予回答。 BYS lKTh  
BYS lKTh  
  “奶奶小时候贪吃,也不刷牙,所以年龄大了之后牙齿坏了,不能吃东西,只好用假牙。” BYS lKTh  
BYS lKTh  
  这种回答乍一看挺符合道理,但是实际上,这样回答的父母却忘了使用假牙的是自己的长辈,这种口吻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也不尊重长辈,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每天成长的,所以,父母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不良观点和不良习惯的种子。 BYS lKTh  
BYS lKTh  
  “那是假牙。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和牙齿比较容易坏。所以就用假的牙齿,来咀嚼东西。但是假牙和真牙比起来,非常不舒服,也不如真牙结实耐用。不信,你去问问奶奶是不是这样!所以,小时候,不要吃太多甜食。睡前、饭后要好好地刷牙、漱口,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这么早就使用假牙。从小就注意保养牙齿,那么即使到奶奶的年纪时,也不需要使用假牙。一旦出现蛀牙,就很麻烦了。最好尽快地接受治疗。” BYS lKTh  
BYS lKTh  
  这种回答首先给了孩子一种答复,然后进行分析(此间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最后给出建议,是一种回答孩子较好的方式。 BYS lKTh  
BYS lKTh  
  父母需要记住,每次回答都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一个促进亲子沟通的机会,这样的回答方式和口吻,有益于父母更好地表达。 BYS lKTh  
BYS lKTh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09-01
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吃饭的时候,爸爸看到多多心不在焉地吃米饭,不禁对他说:“快点,你看爸爸妈妈都吃完了。大家都等着你呢!” BYS lKTh  
BYS lKTh  
  多多这时仰起了小脑袋问:“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BYS lKTh  
BYS lKTh  
  为什么人只有两只手呢? BYS lKTh  
BYS lKTh  
  为什么人长了两只耳朵呢? BYS lKTh  
BYS lKTh  
  对于孩子所提的这类问题,决不可以一笑置之。 BYS lKTh  
BYS lKTh  
  首先,父母要有赞许孩子想法的态度。父母的这种态度能够让孩子的创造性得以发展,更能增加他的智慧,激发他的好奇心。 BYS lKTh  
BYS lKTh  
  另外要考虑到的是孩子提出问题的背景。有很多孩子吃饭慢是因为心不在焉,或者想事情,或者在看电视。这样父母就必须借此机会纠正一下孩子的吃饭习惯了。 BYS lKTh  
BYS lKTh  
  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孩子解释吃饭速度以及专心与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阐释吃饭不要那么快,要细嚼慢咽以及必须专心等等。 BYS lKTh  
BYS lKTh  
  “如果有两张嘴,那就成了妖怪了。” BYS lKTh  
BYS lKTh  
  这种回答会让孩子觉得沮丧。其实孩子想得到确认的回答是“如果多长几个嘴,就可以很快把饭吃完了……”对于4岁的孩子而言,因为吃饭太慢而挨骂,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BYS lKTh  
BYS lKTh  
  “爸爸催多多吃快点也是不对的。吃饭必须细嚼慢咽,但是不能同时看书,也不能看电视,因为这样,吃的饭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多多也不能很快地长大了!” BYS lKTh  
BYS lKTh  
  孩子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有的时候必须考虑孩子发问的出发点。 BYS lKTh  
BYS lKTh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09-01
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妈妈帮4岁的琦琦挖耳朵时,琦琦突然问道:“妈妈,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BYS lKTh  
BYS lKTh  
  “耳朵里是一条又长又暗的通道,通道与鼓膜相连。” BYS lKTh  
BYS lKTh  
  “那鼓膜长得什么样子?”琦琦继续问道。 BYS lKTh  
BYS lKTh  
  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BYS lKTh  
BYS lKTh  
  鼻孔里为什么会藏鼻屎呢? BYS lKTh  
BYS lKTh  
  自己的身体是孩子好奇与发问的源头之一。而父母应该鼓励这种发问,并在耐心解答的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YS lKTh  
BYS lKTh  
  “这个妈妈也不知道,等你长大了,上中学学生物的时候就知道了。” BYS lKTh  
BYS lKTh  
  孩子的问题不能回避,即使父母一时回答不出来,也应该给孩子一个确切的、可以等待的时间,并在约定时间内给予孩子比较信服的回答。 BYS lKTh  
BYS lKTh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好吗?” BYS lKTh  
BYS lKTh  
  孩子在4岁时,好奇心特别旺盛。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还可以翻开图画,提供孩子更多的相关知识。父母可以在家中备有一些向幼儿介绍有关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家庭关系等知识的书籍,如果孩子问到,就拿出来亲子共读。 BYS lKTh  
BYS lKTh  
  “你看,就如书上所说的一样,耳朵就像隧道一样,非常暗,里面有鼓膜。这鼓膜就像一张薄薄的纸。当别人讲话时,声音传进耳朵,鼓膜会震动,我们就会听到别人在说话。万一鼓膜破了,那么就听不到声音了。所以要非常重视耳朵,不可以自己挖耳朵。” BYS lKTh  
BYS lKTh  
  在书上看到解剖图的同时,再让他看看妈妈刚才提到的“幽暗的通道”。因为太暗,这时妈妈可以用手电筒照自己的耳朵,让孩子看看。然后,就可以像上述那样告诉孩子。 BYS lKTh  
BYS lKTh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09-01
为什么会有指甲?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妈妈在帮5岁的贝贝剪指甲,而贝贝呢,则急着想到外面和小朋友玩耍,于是有些不耐烦地问妈妈:“人为什么会长指甲呢?长了指甲,还要剪,多麻烦啊!” BYS lKTh  
BYS lKTh  
  我们为什么会长头发呢? BYS lKTh  
BYS lKTh  
  身上为什么会长毛? BYS lKTh  
BYS lKTh  
  孩子常会给父母出难题,提出一些在父母看来是“常识”、“公理”的问题,且常常让父母猝不及防。而此时,父母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初步缓解当时的困窘局面,亦可锻炼孩子的自主思维;而不可断然予以拒绝。 BYS lKTh  
BYS lKTh  
  “这是常识,你见过哪个人没有指甲,以后这样的问题不要问了!” BYS lKTh  
BYS lKTh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的过程便是发问的过程,上述父母的回答无疑在阻碍着孩子的正常成长!即使是常识和公理,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一般来说,孩子对于这类问题,一旦你给他解释清楚了,他不会问你第二遍。 BYS lKTh  
BYS lKTh  
  “那贝贝想想为什么会有指甲呢?” BYS lKTh  
BYS lKTh  
  “如果没有指甲就会滑,可能是为了要抓东西吧!”贝贝答道。 BYS lKTh  
BYS lKTh  
  正是因为母亲的反问,孩子才有了进一步思考的机会,因而有这么好的回答。这时,妈妈应该褒奖孩子说“宝宝真了不起,就是这么回事”。然后,妈妈还可以继续鼓励孩子:“我们再来想一想,指甲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BYS lKTh  
BYS lKTh  
  “因为有了指甲的保护,我们的手指就不会受伤,我们还可以用指尖用力,把东西撕开,拿铅笔、做家务、缝衣服。” BYS lKTh  
BYS lKTh  
  在孩子容易理解的情况下,举些例子来说明。接着,还可以追加说明“当指甲变长后,很可能会划伤自己或者小伙伴。所以当你的指甲长长了,就要让妈妈帮你剪短。等你再大一点,还要学会自己剪指甲。” BYS lKTh  
BYS lKTh  
  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是对自己身体的好奇。他们可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成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这种理所当然,父母仍要给予孩子耐心、科学的解释。与性问题相比,这类问题不那么敏感,父母如果事先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耐心地对孩子进行解答,相信并非困难。 BYS lKTh  
BYS lKTh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09-01
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5岁的姗姗在和妈妈一起看电视,看到电视节目中漂亮的电影明星,姗姗问道:“妈妈,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像她一样漂亮呢?” BYS lKTh  
BYS lKTh  
  我长大了会像明星一样漂亮吗? BYS lKTh  
BYS lKTh  
  我会长得像爸爸这样帅吗? BYS lKTh  
BYS lKTh  
  我长大了不会像那个人一样丑吧? BYS lKTh  
BYS lKTh  
  也许孩子与别人比较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有些自卑;或者是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感到一些羡慕。事实上,5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设想、幻想自己的未来了,在这方面,父母千万不能让她有悲观的念头,要鼓励她,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BYS lKTh  
BYS lKTh  
  “妈妈怎么知道你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BYS lKTh  
BYS lKTh  
  孩子对于未来的渴求是正常的,父母不要打击孩子的这些良好的愿望,应尽量鼓励他,让他在成长面前充满信心。 BYS lKTh  
BYS lKTh  
  “该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 BYS lKTh  
(r.{v@h,dV  
  “你现在什么样,以后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r.{v@h,dV  
(r.{v@h,dV  
  孩子对未来一般抱有幻想,父母不要对孩子这些幻想予以打击,而要温和地给孩子以希望。 (r.{v@h,dV  
(r.{v@h,dV  
  “你是小公主,当然长得像小公主一样啦!” (r.{v@h,dV  
(r.{v@h,dV  
  “长大以后,大家都会改变,就像妈妈一样。” (r.{v@h,dV  
(r.{v@h,dV  
  当孩子发问的时候,要仔细地观察孩子的行动、行为以及当时的情形和前后关系等,然后再回答。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孩子问这些是因为她注意到了自己的皮肤有些黑,而不是像电视里的明星一样白白嫩嫩,因此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寻找安慰。而父母此刻就要告诉孩子这样一个道理:事情是变化发展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机会,都可能变得更漂亮。 (r.{v@h,dV  
(r.{v@h,dV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发帖
9998
金钱
1679727
贡献值
2836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9-09-01
我为什么要成为大人啊? (r.{v@h,dV  
(r.{v@h,dV  
  (r.{v@h,dV  
(r.{v@h,dV  
  4岁的男男一不小心打破了碗,妈妈刚一说他,他就哭起了鼻子,于是妈妈便对他说:“像你这样动不动就哭,怎么成为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啊!” (r.{v@h,dV  
(r.{v@h,dV  
  于是男男问爸爸:“真讨厌,我不想成为大人,是不是可以不要成为大人呢?” (r.{v@h,dV  
(r.{v@h,dV  
  成为大人有什么好的呢? (r.{v@h,dV  
(r.{v@h,dV  
  我不想长大,可以吗? (r.{v@h,dV  
(r.{v@h,dV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这个问题也经常被孩子提起。在孩子看来,小的时候可以贪玩、享受父母和其他人的照顾而不必付出什么,这些都是很惬意的;而他们眼中的大人们整日忙忙碌碌,却很少有时间去玩。所以他们的小脑袋中可能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做大人不好,最好能一直不长大——“我要拒绝长大”。其实,这也是父母培养孩子的一个困境。每个孩子都必须明白自己要长大,并担负起大人的责任;目前没有多少责任是因为他们还未成年,不足以担负一些责任。 (r.{v@h,dV  
(r.{v@h,dV  
  关于此问题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更动物性、更自我中心一些。而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就要主动地向孩子传输责任、义务、付出等这些更为“成年”的观念,以促使孩子的心智发育成熟,不至于变成自私、狭隘、没有付出与合作精神的失败的一代。 (r.{v@h,dV  
(r.{v@h,dV  
  “这是不可能的。不论任何人,一旦时间到了,不想变为大人也要变为大人。” (r.{v@h,dV  
(r.{v@h,dV  
  这位父亲在回答4岁孩子的问题时,简直可以用“冷酷”来形容。这时候,其实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要让孩子对未来抱有希望。 (r.{v@h,dV  
(r.{v@h,dV  
  “你担心什么?爸爸又不是要你现在马上成为大人。” (r.{v@h,dV  
(r.{v@h,dV  
  对于孩子的忧虑,父母要给予关心和安抚,一味地斥责只会加重孩子的忧虑。 (r.{v@h,dV  
(r.{v@h,dV  
  “长大以后,必须要做很多事;所以就要从小学起,这样长大就会了。但是,你距离长大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你不用太担心。” (r.{v@h,dV  
(r.{v@h,dV  
  像这样告诉孩子就很好。对于成为大人,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有很多的负担,这时还可以采用我们提到的常用的方式——试着反问孩子:“为什么不想成为大人呢?”问孩子的感觉,除了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相关困扰,也可以借此给予较适当的回答。 (r.{v@h,dV  
(r.{v@h,dV  
  “成为大人也很好啊,你会有更大的力气和能力来帮助别人,会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还可以自己挣钱花,这多好啊!那时候,爸爸妈妈也会很高兴的。” (r.{v@h,dV  
(r.{v@h,dV  
  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期望,同时这种回答也给了孩子一些责任感、付出感的意识,不失为一种回答问题的好方法。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