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M?/$
作者:洞见Neo iROM?/$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iROM?/$
iROM?/$
没有你的同意,没有人让你低人一等。 iROM?/$
iROM?/$
最近人民日报官微发了一条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视频,分析出一个人没有出息的9大根源。 iROM?/$
很多看到答案的网友,直言扎心了。 iROM?/$
iROM?/$
iROM?/$
01 iROM?/$
总找借口:永远有找不完的理由。 iROM?/$
iROM?/$
王尔德说:“你一旦为自己找到一个错误的借口,你不久就会再为自己找到一百个借口。” iROM?/$
做错一件事,就得用无数个借口补充漏洞,再用无数个借口解释借口中的漏洞。 iROM?/$
在名将辈出的西点军校,学员应对上级的回答永远是四句话: iROM?/$
“报告长官,是。” iROM?/$
iROM?/$
“报告长官,不是。” iROM?/$
iROM?/$
“报告长官,不知道。” iROM?/$
iROM?/$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iROM?/$
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iROM?/$
因为军官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iROM?/$
“没有任何借口”,看似显得冷漠不近人情,可仔细想一想,再美妙的借口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用处。 iROM?/$
想干事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事的人永远在找理由。 iROM?/$
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iROM?/$
iROM?/$
02 iROM?/$
恐惧:畏惧失败就是毁灭进步。 iROM?/$
iROM?/$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为什么越畏惧失败就越容易失败? iROM?/$
其中一条高赞留言这样写道: iROM?/$
“即使在整件事当中有些事是成功的,但是你往往选择性地忘记这些事,而去牢牢记住自己失败的事,并心生恐惧,觉得自己的成功是侥幸,那么失败就是一种必然。” iROM?/$
其实失败是人生的一种必要的过程,也是一种必要的投资。 iROM?/$
数学家习惯称失败为“或然率”,科学家则称之为“实验”,如果没有前面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哪里有后面所谓的“成功”? iROM?/$
网球名将塞雷娜·威廉姆斯曾经说过: iROM?/$
“对于冠军的定义,不是看他们赢过多少场比赛,而是得看有多少次他们能跌倒后重新再来。” iROM?/$
如果人生必然存在失败,那么就要赶紧失败,失败是为了寻找更大的可能,从而做更好的自己。 iROM?/$
iROM?/$
03 iROM?/$
犹豫不决:谨小慎微的懦弱。 iROM?/$
iROM?/$
歌德说:“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会会在你犹豫的片刻失掉。” iROM?/$
犹豫是生命中最大的惰性因素,成千上万的人虽然在能力上出类拔萃,但却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沦为平庸之辈。 iROM?/$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者自己也曾脱口而出: iROM?/$
“我行吗?可以吗?” iROM?/$
“假如是错的,怎么办?” iROM?/$
“如果不成功,怎么办?” iROM?/$
...... iROM?/$
一个又一个的如果,最后都变成了生命中的没有结果。 iROM?/$
英国诗人兰布里奇曾经说过:“如果一生只求平稳,从不放弃自己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从不展翅高飞,那么人生便失去了意义。” iROM?/$
人活一世,需要多一点冒险精神。 iROM?/$
果断是人生中的一张关键牌,所有的犹豫不决,都是执迷不悟。 iROM?/$
iROM?/$
04 iROM?/$
拒绝学习:你不是废柴,你只是不想学习。 iROM?/$
iROM?/$
“当我和民工的子女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总会和他们贴得很近。我不遗余力地向他们传递知识和梦想,告诉他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现实的一切都不足畏惧。” iROM?/$
这是北大保安甘相伟在自己的自传《站着上北大》中写下的一段话。 iROM?/$
那时,他已经是“2011中国教育年度十大影响人物”。 iROM?/$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北大保安”已经成为了“逆袭”的代名词。 iROM?/$
这20多年间先后有500多名北大保安进入大学深造,还有人成为教师、律师、作家...... iROM?/$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过: iROM?/$
“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iROM?/$
每个人都有权平淡地、有尊严地度过一生。 iROM?/$
但我不希望你是“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iROM?/$
没有人天生不凡,拒绝学习与成长,再精彩的生活都与你无关。 iROM?/$
iROM?/$
05 iROM?/$
拖延:计划很丰满,执行很骨感。 iROM?/$
iROM?/$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 iROM?/$
iROM?/$
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 iROM?/$
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 iROM?/$
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iROM?/$
难怪有人会说,现在99%的年轻人都靠“截止日期”活着。 iROM?/$
发誓要早睡早起努力读书,可刷完手机,不经意间已经凌晨两点; iROM?/$
总说要开始减肥,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发现自己的腰围比当初又粗了两圈; iROM?/$
下定决心好好工作,可每次都要领导催促才能完成任务,然后慌慌张张错漏百出; iROM?/$
...... iROM?/$
越拖越沮丧,沮丧变绝望。 iROM?/$
《拒绝平庸》里有这样一句话: iROM?/$
“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嫉妒别人的成功?正是因为知道可以做成一件事又不愿意去做,然后对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产生愤怒,只能靠嫉妒和诋毁来平衡。” iROM?/$
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而是一念即起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零。 iROM?/$
iROM?/$
06 iROM?/$
三分钟热度:你的失败大都源于半途而废。 iROM?/$
iROM?/$
前段时间,帮朋友搬家,发现她的书架已经落了厚厚一层灰。 iROM?/$
书架上还贴着年初她制定的读书计划,但是三个月前和我一起买的那本《悲惨世界》,她只在第一天翻了两页。 iROM?/$
人们总喜欢立flag,却又总是三分钟热度,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iROM?/$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失败,其实都源自半途而废。 iROM?/$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耐心地持续积累,而不是一开始急功近利的冲刺。 iROM?/$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在90多岁的年纪仍在做寿司。 iROM?/$
他有一句话,值得与每个人共勉:“职人的精神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iROM?/$
坚持,是通往美好的最佳捷径。 iROM?/$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经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你想要的样子。 S_atEmQ
S_atEmQ
07 S_atEmQ
害怕被拒绝: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S_atEmQ
S_atEmQ
阿里巴巴人力资源总监曾经透露过招工的基本要求,其中有这样一条: S_atEmQ
“要皮实,不要玻璃心,事情过了就过了,不能变成心里的一个结。” S_atEmQ
很多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在乎面子。所以面对那些可能被拒绝的事,会丧失尝试的勇气。 S_atEmQ
央视主持人王利芬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从业经历: S_atEmQ
S_atEmQ
“以前很怕别人拒绝,更怕别人轻慢,年龄越来越大发现,被拒绝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被轻慢更是认识自我的最好方式,用这个角度看问题就再也不会难受,不会尴尬。 S_atEmQ
无论国家总统还是街头难民,每个人都有无助的时候,都有被轻视甚至被蔑视和凌辱的时候,这是人生很重要的需要承受和成长的部分,它无关尊严,只关乎看问题的角度和生活的况味。” S_atEmQ
一无所有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颗玻璃心。 S_atEmQ
别让无谓的自尊,断送了你的前程。 S_atEmQ
所有的痛苦和委屈,不过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站起来,挺拔的生活着。 S_atEmQ
S_atEmQ
08 S_atEmQ
自我设限:杀死自己的潜能力。 S_atEmQ
S_atEmQ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生物实验: S_atEmQ
生物学家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 S_atEmQ
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一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 S_atEmQ
过一段时间,拿掉盖子,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生命终结都是如此。 S_atEmQ
原来它们已经调节了自己跳跃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 S_atEmQ
其实人也一样,生活中很多人也在过着“跳蚤人生”。 S_atEmQ
因为屡次失败,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也不敢再跳上新的高度了。 S_atEmQ
始终记得《阿甘正传》里的一段对话: S_atEmQ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S_atEmQ
“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 S_atEmQ
卓越的人生是梦想的产物,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S_atEmQ
正如罗斯福说的那样:“没有你的同意,没有人让你以为你低人一等。” S_atEmQ
S_atEmQ
09 S_atEmQ
逃避现实:白日梦患者。 S_atEmQ
S_atEmQ
这个社会流行一个词:佛系。 S_atEmQ
“佛系读书”,考前不复习分数全靠师生情; S_atEmQ
“佛系考研”,考上是缘考不上是命; S_atEmQ
“佛系员工”,不求步步高升只求当条咸鱼; S_atEmQ
...... S_atEmQ
但是仔细想想,这些“佛系”似乎并非“真佛”,更像是一种逃避现实的“鸵鸟心理”。 S_atEmQ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可以逃避现实,但是不能逃避人生。 S_atEmQ
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在现实中慢慢成长。 S_atEmQ
逃避现实很容易,只需要放弃就好,放弃要强的念头,放弃变好的愿望...... S_atEmQ
但是这个世界不会优待任何一个人,路还是要自己走,早早地放弃了那些珍贵的东西,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难度过。 S_atEmQ
人生那么长,总要用一段时间的不自由,来换取剩余人生的自由。 S_atEmQ
那些虚度的光阴,未来需要用千百倍的辛苦偿还。 S_atEmQ
同样,那些努力拼搏的日子,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荣绽放。 S_atEmQ
人生没有那么多捷径,但是牢记一个人没有出息的9大根源,也许你的人生会走得更加从容和坦然。 S_atEmQ
共勉。 S_atEmQ
本文作者:洞见Neo,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