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023
-
- 注册时间2008-11-01
- 最后登录2025-04-30
- 在线时间1086小时
-
- 发帖462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5
- 金钱70678
- 贡献值1861
- 交易币106
- 好评度2477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4628
- 金钱
- 70678
- 贡献值
- 1861
- 交易币
- 106
- 好评度
- 2477
- 家乡
- 江西 九江
- 性别
- 男
|
420900孝感市(游姓聚居地·)[行孝感天动地--孝感]( 420900孝感市, 420901市辖区,420902孝南区, 420921孝昌县, 420922大悟县, 420923云梦县420981应城市, 420982安陆市,420984汉川市)孝感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连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市,东连黄冈,西接随州、荆门、天门、仙桃等市。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扬古孝子的孝德遗风。树立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和谐社会、和谐孝感建设。 4QH3fTv 中华游氏世居孝感人口 万人,聚居分布如下 6l IFxc 6l IFxc 02--007孝感游家村 6l IFxc 1孝南游家村 6l IFxc 2孝昌游家村 6l IFxc 3大悟游家村 6l IFxc 4云梦游家村 6l IFxc 5应城游家村 6l IFxc 6安陆游家村 6l IFxc 7汉川游家村 6l IFxc 游文超;由于在家族网站改版的时候,因为我们工作室缺美工,没有为家族做什么贡献,一直以来深感愧疚! ,PW'#U: 现在我们工作室人员齐全! ((;!<5-`s 凡是以后宗亲需要做网站的,我将全力以赴的优惠,域名 空间 数据库 邮局 我们按我们拿货的价格给大家,至于其他的费用 完全你们说了算. &`‑r-.&Y我们的网站是:恒升科技 www.hengsn.com R+z 6l IFxc 2}}Z!` 6l IFxc 希望宗亲能原谅我当初的不力! |aS.a&v wR 游文超 _D&598xx 2009-03-06 6l IFxc 6l IFxc 【附录】【孝感历史名人】 6l IFxc 董永、黄香、孟宗:《二十四孝图说》中记载的著名大孝子,故事发生在汉晋时期孝感境内。黄香(云梦人)冬为父暖被、夏为父打扇的故事、董永(山东博兴人,汉末至孝感),卖身葬父感动天地的故事广为流传,孟宗(孝昌县人),隆冬为治母病哭竹而生笋的故事“至孝之所致”。 6l IFxc 李 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北) ,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 ,唐开元15年(公元727年),李白“酒隐安陆”,十年之内在安陆娶妻栖居,并游遍了安陆白兆山及邻县应城等地的山川河湖,写下了大量的赞美孝感山水的诗篇。 6l IFxc 熊赐履:清代大臣,学者,孝南区人,曾任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后迁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著作有《圣训》、《平定朔漠方略》、《闲道录》、《学统》。 6l IFxc 乔用迁:清代官员,孝南人,曾任广西南宁知府,广东按察使。1840年,协同林则徐一起查禁鸦片。英军入侵香港时,他率军在穿鼻洋、尖沙角炮轰入侵的英国军舰和走私船,身先士卒,负伤不下火线。后升任山西布政使。1851年卒于任上。 6l IFxc 田宗汉:汉川人,清代医学家,喜爱测算。1884年,曾绘出《汉川县域图》,为湖北第一张县域平面图。历时40余年,于1901年绘出《湖北汉水全图》,为湖北最早的汉水全图。 6l IFxc 吴禄贞:清末民初著名军事家,云梦人,曾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东北,奉命处理所谓“间岛”问题。据理与入侵日本人力争,通过缜密调查,论证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使延吉回归中。日方官员惊叹:“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轻也”。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其刺杀。孙中山亲撰祭文,以大将军例赐恤,并亲书“盖世之杰”牌匾。 黎元洪:民国八大总统之一,大悟人。 6l IFxc 梁钟汉:汉川人,辛亥革命时期任湖北省第一个军政分府--汉川军政分府总司令。与其弟耀汉、辉汉等五兄弟发动汉川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时称“五星耀汉”。 6l IFxc 李范一:现代政界官员,应城人。任职其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和国际无线电台,成为我国无线电事业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尊称他为“湖北的李先生”。 6l IFxc 蒋作宾:民国时国民党官员,应城人。曾任驻日、德、奥地利等国公使,民国18年(1929年),代表中国政府出席日内瓦国际联盟裁军会议。在会上,一破国联多年只使用英法两种语言发言的惯例,庄严地用汉语在讲坛上发言,引起外国舆论的称赞,汉语遂被定为联合国正式使用的语种之一。 6l IFxc 刘仁静:出席中共一大最年轻的代表,应城人。 6l IFxc 刘华清: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大悟人,授上将军衔。 6l IFxc 徐海东:共和国大将,大悟人,有中国的“夏伯阳”之称,毛泽东称之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6l IFxc 刘 震:首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授上将军衔,孝昌人。 6l IFxc 聂凤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渡江登陆的军长,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大悟人。 6l IFxc 胡锡奎:孝感城关人,第一部《毛选》的主编。 6l IFxc 陈海松:红军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20岁时任红九军政治委员,为我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军级领导干部。大悟人,革命烈士。 6l IFxc 王平章:汉川人,1925年与魏人镜,刘子谷等建立孝感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曾任红二十八军政委,二驻军政委,鄂豫皖省委委员兼豫东南特委书记等职。革命烈士。 向忠发:中共中央第六届委员会当选为总书记,曾多次主持中央工作,汉川人。 季发元:应城人,1966年3月,打破男子举重轻量级世界挺举纪录。受到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的接见。他创造湖北省运动员史上的“三个第一”,即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第一个通过健将级、第一个获国家级教练员职称的人。 6l IFxc 左天觉:祖籍云梦隔蒲潭人,曾任美国烟草实验室主任、烟草部主任。被聘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位外籍名誉研究员,多次受到江泽民、万里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 6l IFxc 6l IFxc 421000荆州市(游姓聚居地·) 6l IFxc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421000荆州市, tWJZoD‑6}h 421001市辖区, iIvc43YV% 421002沙市区, 9eGyyZg 421003荆州区, PxTwPl 421022公安县, Z 6t56"u 421023监利县, xmNB29 # 421024江陵县, $‑I!XSz"/e 421081石首市, bbtGXfI+SB 421083洪湖市, QHDXW1+|^ 421087松滋市),荆州又称江陵城,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 中华游氏世居荆州人口 万人,聚居分布如下 6l IFxc 6l IFxc 02--008荆州游家村 6l IFxc 1沙市游家村 6l IFxc 2荆州区游家村 6l IFxc 3公安游家村 6l IFxc 4监利游家村 6l IFxc 5江陵游家村 6l IFxc 6石首游家村 6l IFxc 7洪湖游家村 6l IFxc 8松滋游家村 6l IFxc 【附录】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著名文学家“三袁”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 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6l IFxc 荆州又称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荆州古城地处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历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城屡毁屡建,现在的荆州古城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是“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荆州古城总面积4.6平方公里,分为三层,最外层为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城墙四周原有东门(迎宾门)、小东门(公安门、水门)、北门(拱极门)、小北门(远安门)、西门(安澜门)、南门(南纪门)6座城门,除小东门外,其它五座城门都由两道门组成,有瓮城,建国后,又新开3座城门,分别是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均无瓮城,原来6座城门上都有城门楼,分别是宾阳楼、望江楼、九阳楼、曲江楼、朝宗楼、景龙楼等,其中以曲江楼和景龙楼最为出名。 6l IFxc 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建安十四年,刘备领荆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后,移治江陵。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 ,夺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6l IFxc [荆州名人] 6l IFxc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7)世界文化名人,战国时楚国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郢都屈姓贵族家庭。父亲伯庸曾任楚国大夫,为楚武王子瑕之后裔。屈原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很得信任,但为佞臣所不容。上官大夫向怀王进谗,诬屈原贪怀王之功以为己有,怀王由此而疏远了屈原,乃至免其左徒之职。秦大破楚于丹阳、蓝田之后,屈原受命使齐以修好。回郢都后,一再进谏,始则劝怀王杀了张仪,继而劝怀王不入秦。怀王俱不从,遂被秦国掳去囚死。顷襄王即位后,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掌公族子弟的教育。不久又受谗见斥,放逐于江南。他深恶楚国政治之腐败,痛感国家之沦亡,悲愤难禁,于公元前277年在湖南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学识渊博,志洁行廉,抗“溷浊”之世,违“工巧”之俗。他政治上不得志,遂将其理想、遭遇、忧愤、抱负形诸笔端,铸成宏伟诗篇。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诗篇在博采民歌精华、广泛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崭新诗歌形式,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鲁迅赞道:“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相传屈原死后,才有了端午节,以示纪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为其一。 6l IFxc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封为伍哲功,其子孙遂以伍为姓。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县城大车站外有其雕像。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楚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后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著作。 6l IFxc 申包胥 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荆州监利人。春秋时楚国大夫。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中,以度余年。 6l IFxc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荆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贫,刻苦读书。天宝三年(744)进士,始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749)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天宝十三年(754),随封常清赴北庭,任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八年边塞生活期间,其诗歌创作呈现高峰。肃宗时返京,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大历初年(766~768),任嘉州刺史,故称岑嘉州。后欲返故里,因蜀中战乱,终未成行,卒于成都。岑参早年写山水诗,意境新奇,后几度出塞,久佐戎幕,诗境大为开阔,着力描绘军旅生活及边塞风光,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唐代边塞诗代表作。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名句脍炙人口。陆游称誉其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传世作品有后人所辑《岑嘉州诗集》8卷。 6l IFxc 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荆州洪湖人。出身渔家,饱尝生活艰辛。自幼崇尚武艺,至元六年(1340)五月,到玉沙(洪湖)县城考试武科,虽"神力"过人,但名落孙山,只被任为录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渔民千余人起义,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万余人。后投靠徐寿辉,被封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军主力在北方与红巾军作战之机,加紧扩充地盘,使其领导的南方红巾军已拥有湘、鄂、赣以及皖、浙、闽部分地区。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派人在江中沉杀了徐寿辉,于江州(九江)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随即统军沿江东下,攻打朱元璋的据点应天(南京),因部下或自立为王,或被敌重金收买不战而降,只得放弃江州退都武昌。后经两年的准备,于至正二十三年五月率两湖军马25万(号称30万)并战舰500余艘进攻洪都(南昌),历85天久攻不下,后遭敌火攻,且被切断退路,被迫水上突围,陈友谅的座舰搁浅于泾江口(九江口),在换乘小船出舱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流箭射中头颅而死。 6l IFxc 张居正 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荆州城东门外的草市,明朝宰相,字叔大,号太岳,少名白圭。参加郡试时,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为居正。张居正自幼好学,5岁启蒙,7岁即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为举人,被称为“江陵神童”,驰名湖广。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位于荆州城东门外的古柏堂。张居正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三年后由庶吉士(见习官)升授翰林院编修。他43岁进入内阁,当上了大学士。48岁成为内阁首辅(宰相)。前后主政10年。其时国家危机四伏,为维持明王朝的统治,他厉行改革,于万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行”。万历六年提出丈量天下土地,使大地主豪强隐瞒的土地被清查出来,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万历九年又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各项杂税合并,按亩折纳,征收银两,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任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防御鞑靼贵族的攻击掠夺,使明王朝北部边关数十年无烽火之惊;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成效卓著。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了嘉、隆以来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窘境,国势出现中兴景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僚佐的敬重,李贽赞他为“宰相之杰”。万历十年病卒于北京,谥“文忠”。 6l IFxc 421100黄冈市(游姓聚居地·) 6l IFxc [将帅故乡--黄冈] c%^7!FSg 421100黄冈市, 4[1]{}FL 421101市辖区, [8.c8-lZ^ 421102黄州区, 8‑|b3j^u 421121团风县, B‑p*K]3_ 421122红安县, b}OY4~ Y4 421123罗田县, gMv 6l IFxc .V {vD 421124英山县, t#yk ->, 421125浠水县, ZufR {^ W 421126蕲春县, pn
y11‑C 421127黄梅县, 'QG xd!4 421181麻城市, NnO~dRx{ 421182武穴市。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黄冈革命传统光辉灿烂。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6l IFxc 黄冈自然人文交相辉映。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雄、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篇,苏轼因此成就其文学巅峰,黄梅戏在此发源。中华游氏世居黄冈 人,主要分布如下。 6l IFxc 6l IFxc 02--009黄冈游家村 6l IFxc 1团风游家村 6l IFxc 2红安游家村 6l IFxc 3罗田游家村 6l IFxc 4英山游家村 6l IFxc 《玉台游氏七修宗谱》所记载:始祖是秀二公,(始祖讳秀二号东溪先生元时翰林院大学士,妣黄封郡夫人。由江西南昌府新建县檀溪里挟宗派图迁蕲成家云路口开元乡石司里吕罗堡十四都)筠祖是二世祖,仲一公是分民一世祖. 仲一(1)_敬祖(2)_实辅(3)_文焕,文炳(4)_广祖,福祖,中祖(5)_旋祖 琰祖 禹祖 琼祖 珍祖 珠祖 莹祖(6)复初 信初 峻初 侍初 瑞初 重初 及初 远初 叔初 亿初(7)_大滨 大汶 大汰 大帮 大量 大泾 大漳 大胃 大湳 大进 大才 大潮 大(8)——崇仁崇义 崇礼 崇文 崇贤 崇尧 崇舜 崇德 宗智 崇信......(9)_莺祖 爵祖 源祖 风祖 秀祖..栋祖(10)_於庆 於度於方 於佐.....於龙.(11)之后的世派是:一子之宗 永逢景运 贤智代兴 家帮安定 瑞显祥泰 光天恒顺 芳祚长延 世克同正。仲一公是分民一世祖,不是一字辈。一衡公是十二世祖才是一字辈。我们兴字辈是二十三世,我的孩子是家字辈,二十四世。(黄冈英山游氏 由游兴革提供) 6l IFxc 6l IFxc 5浠水游家村 6l IFxc 6l IFxc 6蕲春游家村 6l IFxc 6l IFxc 7黄梅游家村(游家洲村,孔垅游家村,严家闸游家村) 6l IFxc 6l IFxc 游家洲村,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分路镇,明朝嘉靖年间彦庚后裔五十二世孙知久公由江西省都昌县凤凰山游家----火烧湾村迁此。已传十九世,四百八十余年。抗日战争期间村庄破坏严重,人口损失过半。解放后,人丁兴旺,发展迅速。如今村容整齐,屋舍俨然,高楼林立,环境优美,依傍万里长江而生息。民风淳朴,全村团结和睦,四百余户,一千二百一十人,大中专毕业生十余人。 6l IFxc 6l IFxc 孔垅游家村,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孔垅镇,彦庚后裔由江西省都昌县凤凰山游家----火烧湾村迁此。 6l IFxc 6l IFxc 严家闸游家村,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孔垅镇,彦庚后裔幼房祯公支下由江西省都昌县凤凰山游家----显如湾村迁此。 6l IFxc 6l IFxc 8麻城游家村 6l IFxc 6l IFxc 游家冲,位于湖北麻城市木子店镇, 我是湖北麻城市木子店镇游家冲人,我们这里有几千户人全多游姓,出过很多人才! K!-iD‑aVI 据考证,外面祖上是从福建迁居于此,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想和贵处联系联系 ZKB27D_vg> 6l IFxc =}e{U&CX 游意宗亲联系方式 youyi1018@163.com 6l IFxc 6l IFxc 9武穴游家村 6l IFxc 6l IFxc 游畈垸村,位于湖北广济(武穴)游畈垸。广平游氏广济(今湖北武穴)世系 侣公位下第二十七世孙,欢迎旅深游氏宗亲加入深圳聚会群 QQ:38279125 当前任务: 为理清游氏源流而努力! 广一公是子远公,以前是有所误传,这次找到实据了(游永平深圳" data-card-url="pw_ajax.php?action=smallcard&type=showcard&uid=" target="_blank" onclick="return checkUrl(this)" id="url_70">游永平深圳) 6l IFxc 6l IFxc 湖北省武穴游氏字辈 由游启斌提供 6l IFxc 6l IFxc 门、之、明、圣, 锡、汝、懋、光,基、镇、汉、楚、 照、起、锦、江 6l IFxc 6l IFxc 材、烈、佳、銮、 洪、业、炳、坤 镜、润、秀、耀、 奎、铭、永、馨。 6l IFxc 6l IFxc 读起来是四字句。门字为15世,之前有世系,无统一字辈。我是“起”字辈第28世 6l IFxc 6l IFxc 湖北省武穴游氏字辈由游侃提供 6l IFxc 6l IFxc 我是湖北武穴的,我的字是“锦”,我父辈的是“启”,我的下一辈好像是“江”,其他不太清楚。 6l IFxc 6l IFxc 湖北省武穴游氏字辈由sherry提供 6l IFxc 6l IFxc “宏金耀祖”,我们现在在武穴,但是我们是迁移过去的,不知道祖籍哪里。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附录】 6l IFxc 6l IFxc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秦时分属南郡和九江郡。汉时分属江陵郡和庐江郡。北周始设黄州、蕲州两州。唐天宝元年改黄州为齐安郡,蕲州为蕲春郡。乾元元年,复改两郡为两州。明洪武十一年,蕲州归属黄州府管辖,与黄州合称黄州府,属湖游家村广布政司,治所即今之黄州区。嘉靖四十二年,划黄冈、麻城、黄陂三县各一部,置黄安县。由于历代沿革变迁,是以黄冈别有齐安、黄郡、蕲黄、楚黄诸名。 黄冈是文化古城,革命老区。山水秀美,物产丰富。目前,正在着力建设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黄冈市,治所驻黄州。现辖一区(黄州)二市(麻城、武穴)七县(红安、罗田、英山、团风、浠水、蕲春、黄梅),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730万。 6l IFxc 6l IFxc [黄冈赋]不都不会,离海离疆。江淮一隅,天下名扬。此城何地?蕞尔黄冈。然则黄冈传名者何也? 迎春之夜,冰雪之宵,听潮生谒西陵子而问之。 西陵子乃楚黄之儒者。谓曰:曩者吾观苏子《赤壁怀古》之时,曾见“江山如画”之句,深以为然。苏子之来黄郡,斯时已逾三年,足迹几遍全境。风物万千,感于心者久矣。 盖楚黄之地,北依大别,南俯长江,西连云梦,东接柴桑。溪河交织,原野平旷。是以诸贤或放舟容与,或策马相羊。岩耸天台,登之而北瞻河朔;山名笔架,攀之以南望潇湘。九首神龟,气吞星汉;五关铁壁,势薄穹苍。步云梯可上天堂,指苏杭而别趣;入幽壑得循桃径,似武陵而殊方。怀东海之参军,明月峰头草瘦;候乌台之逐客,春风岭上梅香。岚光千变万变,峤影时短时长。飞瀑三叠两叠,流云或出或藏。 其间则百湖点缀,串串连珠;六水平行,悠悠南注。双峰耸翠,破额山前碧玉流;十里连滩,斗方寺下白莲举。别有白湖龙迹,纪初祖以万年;雷水池波,警行人于千古。九十九汊,汇作赤东;三十六湾,连于草埠。兰溪石下,泉行天下第三;楚水最佳,茶圣曾经一煮。至其入江也,莽莽然千顷风涛,濛濛然万重烟雨。故未游黄郡,不独不知其山之奇雄,亦且不识其水之清淑矣。楚黄之山水如斯,传名宇内,不亦宜乎? 听潮生乃复问曰:黄州故事何其多也!子能为仆言其最者乎? 西陵子曰:楚黄处南北之交,江淮之际,四战之地,形胜之区。海内为一,则舟车之坦途;天下分崩,即兵戎之要路。控长江而锁巨舰,南国惊魂;据大别而塞雄关,北兵止步。麒麟山,凤凰山,李杜留名白甫冲;杜牧之,王元之,高才主政黄州府。若夫其后,则文史佳话,愈不胜枚举矣。 杜郎俊赏,辨折戟于沉沙;苏子幽思,想前贤于故垒。超超乎七言一绝,启两家赤壁之争;迈迈乎二赋一词,占千古登临之最。文字山,狮子垴,皋陶之冢前獬豸何存;草盘地,乌鸦坪,毕升之墓后雄狮犹睡。麻邑止西陵一隅,偏结说部因缘;雨湖集本草万方,竟铸岐黄仪轨①。山川胜迹,如此动人,不独儒士关心久,亦使佛陀着意深。道信居山,得传达摩衣钵;慧能渡水,别开禅宗顿门。 听潮生喜甚,曰:今人尽道楚黄渐作人文渊薮。何故? 西陵子从容言曰:楚黄文教,所从来远矣。秦碑出而祭有庙,汉儒聚而学有师。问津书院,殆发轫于斯时。当其盛也,四方学子,联袂受业;鸿儒硕学,接踵奔驰。迓瓯越之名师,朱吕设帐;来东林之党首,顾高主席②。因之海内蜚声,名与岳麓相齐。别有书院数十百所,各具渊源。绛帐星罗,青衿云集;官民重学,耕读相间。李贽著《焚书》,别倡“童心”之说;梦龙精举业,更撰《情史》之篇。民间向学,亦自风气蔚然。 至于近世现代,而人才之造就更五彩纷然矣。创新《唯识论》,开创当代新儒家,学林争道熊十力;首译《资本论》,倡建中国经济学,济世宁忘王亚南;觅石油,破冰川,李四光首用力学研地质;名诗人,大学者,闻一多高擎红烛斗凶残。会中西,通华梵,熔古今,汤用彤列名大师而无愧;著小说,译安徒,撰童话,叶君健享誉世界而信然。 听潮生踊跃曰:近世变革,迅雷烈风,楚黄之革命精神尤令人称道,何也? 西陵子曰:蕲黄之性,在忧国忧民,向真向善;咸输诚于正义,不屈膝于凶顽。拒十万金兵而喋血,罗州吏民皆死难;结四十八寨以反清,蕲黄起义涌波澜。此何异于收江南一十五郡以复楚,虽三户而亡秦之心犹不能甘乎! 英才多矣。革命党武昌首义,直接参战逾于二百;同盟会扶桑聚首,“鄂籍四杰”已占其三。开天辟地,十三名代表中有三人;割据扩红,红四方面军独当一面。铜锣一响,四十八万众都是英雄;建国安邦,两百位将军同生一县。新四军坚持敌后,跃马鄂东;刘邓部挺进中原,观兵武汉。此皆雄图而大略,青史之奇篇。 听潮生感慨久之,曰:当今之势,将安得进据上游也? 西陵子沉吟有顷,谓曰:蕲黄水运,下接苏沪,中达襄宜,上通川陕。是以行商有“楚黄之帮”,水埠多“齐安之馆”。爰自建国,经济恢复;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梯级开发,由水及山;贯通渠道,远销特产;服务都会,融入武汉;招商引资,跨越发展。君不见,纵京九而伴京珠,朝楚黄而暮粤海;横沪蓉而兼水道,下吴越而上蜀川。虹桥渡而长车唱,楼船驶而汽笛喧;客运如川水,物流如涌泉!又不见,英山之茶,已成天下之饮;罗田之栗,已成天下之餐;蕲春之药,已成天下之药;麻城之丝,已成天下之綿。绿色之山川、红色之遗址,已成丰富而宝贵之旅游资源;黄梅之珍珠、武穴之竹器、团风之玉雕,已成天下之器玩! 君不闻,黄冈之教育,天下以为善;黄冈之人才,天下以为贤!又不闻,戏剧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黄梅三连冠;博士街,教授县,蕲春美名传! 是以当世之黄冈,不独已为天下所知,亦已成天下之黄冈矣!今日之黄冈,探索久而谋划精,前景明而宏图展。市容月异而日新,环境春更而秋换。科教园区,百花灿烂;工业园区,洁净井然;商贸园区,繁荣优美;文化园区,博雅而多元。湖山相掩映;楼厦幻奇观;霓虹暗星月;道路直如弦。天下之称道黄冈者,将日益而纷繁。未审听潮君以为然乎? 听潮生欣然动容曰:我辈生于斯、长于斯、业于斯,亦将终老于大江之滨矣!吾将与子,为黄冈竭力尽心矣!大江若槽,长山为轸,百湖似玉徽,六水如冰弦。箜篌名器,妙手奏弹。和谐而新变之雅音,吾侪终将得而闻矣! 遂与西陵子把臂持觥,引吭而歌。其辞曰: 吾乡之山兮峻以青。吾乡之水兮阔以澄。吾乡之野兮沃以平。吾乡之百姓兮,向善而多能。吾乡之往兮负盛名。吾乡之今兮谋振兴。吾乡之未来兮,富庶而文明。噫嘻,吾之黄冈,人间之奥境,海内之名城! 西陵子击节而和之。竟不知寒更之已尽,春日之方升。(黄崇浩)[注释] ①说部因缘:指明代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二拍》或其作者、评注者、收藏者均与麻城有紧密关联。雨湖:在蕲春蕲州镇东。李时珍曾居湖畔,撰成《本草纲目》,附录临床处方11096个。其墓亦在湖东。 ②朱、吕:指南宋名儒朱熹、吕祖谦。顾、高:指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黄崇浩) 6l IFxc 6l IFxc [全国将军第一乡--麻城]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大城市合围的中心位置。麻城历史悠久,七千多年前即已开发,春秋时期属楚地,名柏举,因吴楚柏举之战而名垂青史。秦属南郡,汉为西陵。相传因后赵大将麻秋在此筑城,始得麻城之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县并正式命名麻城,属黄州府,唐宋以后历代相袭至今。革命时期,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等三支红军主力的诞生地。 麻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文脉深厚,民风纯朴,资源丰饶,景色宜人,胸襟开阔,交通便利,是著名的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是大别山中心城市和旅游门户城市,是中国花岗石之乡。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万。 [麻城赋] 泱泱华夏,悠悠青史,伟哉中原,盛哉麻城。大别山纵横千里,堪为中部要塞;举水河长流万载,实乃文明渊源。远古洪荒,苗蛮部落拓荒黄土;广袤田园,世代民众耕耘希望。麻秋筑城池,得麻城古邑之名;隋朝新建制,开麻城县治之始。 夫国之要地定龙腾虎跃,民之瑞土必水起风生。春秋争雄,孙武运筹帷幄,吴楚决战柏举①;三国鼎立,陆逊潇洒出将,吴魏鏖兵西陵②。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红色浪潮风起云涌。董必武播撒进步火种,王幼安首建特别支部③。黄麻起义,大别扛旗。壮哉英雄,两支红军子弟兵为建国立功④;亮哉将军,四十四颗将星让家乡自豪⑤;荣哉乘马,全国将军第一乡令世人刮目。 千年古城,文脉恒昌。贤达慕名而来,才俊脱颖而出。孔子游学横河,药王寓居白果⑥。毛玠止步花桥,陈慥隐逸歧亭⑦。唐太宗御笔题龟峰,李太白挥毫赞麻姑⑧。杜牧千年问酒,苏轼三番访友。李卓吾讲新学、掀思潮;冯梦龙采民风、倡通俗;于成龙驻重镇、守清廉。李长庚丹心扶社稷⑨,梅之焕文武建奇功。刘天和功高为廉吏,周思久善政惠琼州。王圆箓发现藏经洞⑩,阎伯屿重修滕王阁。竟陵派刘同人自领风骚,女诗人毛钰龙独具特色。麻城孝感乡(11),西蜀共景仰;明清进士榜,麻城美名扬。科学大师彭桓武星光耀苍穹,开国大将王树声威名播神州。东路花鼓一枝奇葩,麻城花挑全国独有。文化发展星火燎原,教育兴盛桃李芬芳。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杜鹃花开,漫山如霞,花色之美,天下一绝;龟峰昂首,气势如虹,神态之妙,举世无双。五脑仙山,麻姑羽化,帝主显灵;九龙起舞,柏塔凌霄,地质神奇;杏花村畔(12),牧童遥指,群贤毕至。至若康王雄峙,举水悠悠;接天险峻,浮桥粼粼。凤凰蹁跹,白鸭腾云;龙潭通幽,桐枧飞练;福田采菊,天景漂流。好山好水枚不胜举,宜居宜游美不胜收。 观发展大势,蒸蒸日上;承天赐良机,孜孜以求。地跨鄂豫皖,背靠大别山,融入大武汉,追求大跨越。中央领导纷纷踏访,阳光雨露屡屡润泽。联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步入快车道,可谓速矣;通京九铁路、汉麻铁路、沪蓉铁路,走进地球村,何其快哉。强规划,兴建设,城市功能大提升;重管理,树新风,乡村面貌大刷新。资源富集,物产丰饶。菊花之乡、油茶之乡、板栗之乡,乡乡誉华夏;蔬菜产业、畜牧产业、桑茶产业,业业冠华中。产业集群飞速壮大,现代工业阔步前行。马勒气门,亚洲领先;花岗石材,全国驰名;兴业炉料,华中独秀;大别火电,耀眼新星。开放开发如荼如火,创业创富亦驰亦奔。 红色古城兮,杜鹃花城兮,交通新城兮,特产名城兮。享天时之惠,占地利之优,得人和之盛。昨日麻城光彩无限,今日麻城生机无限,明日麻城希望无限!锦绣中华,五彩麻城,赋以赞之,歌以咏之。(李开寿)[注 释]:①柏举:古地名,位于湖北麻城境内的龟峰山附近。据《左传》载,公元前506年11月19日,吴楚在此拉开了举世闻名的柏举之战序幕,吴军遂以3万兵力战胜20万楚军。柏举之战是兵圣孙武的成名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 ②西陵:两汉时期,麻城为“西陵辖地”。 ③王幼安:原名王宏文,湖北麻城人。1922年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筹建了麻城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麻城县特别支部,并任特支书记。1927年11月13日参加领导了黄麻起义。1928年英勇就义。 ④两支红军子弟兵:1931年1月红四军在麻城福田河成立,1933年1月红二十八军在麻城大畈成立,这两支红军部队后发展为红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麻城因此被誉为“鄂豫皖红军之源”。 ⑤四十四颗将星: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麻城有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7人、少将25人;新时期恢复军衔制度以来,麻城涌现出中将1人、少将7人。 ⑥药王:即王叔和,三国时魏太医令,系中国脉学创始人。著《脉经》、《张仲景药方》等。晚年寓居麻城,葬于麻城白果老爷山(后改名“药王冲”)。 ⑦陈慥:即陈季常,号“龙邱居士”,宋代著名隐士,隐于麻城歧亭杏花村,苏轼与其交好,为其作名篇《方山子传》。 ⑧麻姑:传为东晋十六国时 后赵大将麻秋之女,时麻秋筑“麻城”,为赶工期驱民夫日夜筑城,麻姑学鸡鸣、采草药,救民于水火,后在麻城五脑山得道成仙。《列仙全传》有载。 ⑨李长庚:字酉卿,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明史》有传,其人“不植党援”,臣心如水,刚直不阿。与同邑梅之焕、刘钟英相唱和,均为“公安派”的重要作家,荣称“西陵三老”。著《中丞遗文》、《中丞遗诗》等。 ⑩王圆箓:麻城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现敦煌藏经洞。 (11)麻城孝感乡:孝感乡为明清“湖广填四川”时麻城四乡之一,系移民学届公认的“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据专家考证,四川、重庆等地60%以上谱牒称“祖籍麻城孝感乡”。 (12)杏花村:位于湖北麻城歧亭镇。据考,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春,杜牧从长安出发,赴黄州任刺史,清明时抵达歧亭杏花村,赋有名诗《清明》。宋代词人谢无逸在此作有名词《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苏轼与陈季常在此留下“河东狮吼”等典故。村里有代代传唱的民谣:“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店里有美酒,村中有美人。”(李开寿)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6l IF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