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设县之初,设三坊五里:第一二坊,原龙溪八都;第三坊,原龙溪九都;第一里,原龙溪八九都;第二里,原龙溪六七都;第三里,原龙溪四五都及漳浦二十三都之九图;第四里,原龙溪一二三都;第五里,原龙溪一二三都并二十八都之五图。 Lju)q6
清初有保、甲112个,加上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新割漳浦二十三都之八图,即浦地东界8保,共有120保、甲。 Lju)q6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共辖保、甲103个。 Lju)q6
县城内 南门一保、南门二保、东门一保、东门二保、西门一保、西门二保、北门一保、北门二保,共8保。 Lju)q6
城外东路 新亭甲、南岐保河福甲、尤田甲、涂上甲、十八保、十九保蔡埭甲、二十保、廿一保、廿二保、廿三保张刘甲、吾养保桥东甲、桥南甲、河头甲、埭卜保、厚境甲、槐东甲、岭东保山头甲、留田保、高陈甲、八坑甲、青浦保、海门甲、大径甲、格林甲、小东山甲、岛美甲、浯屿甲、浦西甲、石埠保、荷蔀保、仙恬保、岐坞保、姑垅保、镇坑上半保、镇坑下半保、沙澳上半保、沙澳下半保,共37保、甲。 Lju)q6
城外南路 新盛甲、溪头甲、内楼甲、外楼甲、上曾甲、珠浦甲、营边甲、林坑保、廿四保、廿五保、虎渡保、太江保、邹岱甲、东原保、田埭保、中和保、圳尾保、金丰保、郊边甲,共19保、甲。 Lju)q6
城外西路 篷巷甲、学边甲、黄田保、港口甲、容川码甲、埭内甲、楼下甲、码头甲、华窑美甲、月边甲、屿上甲、溪洲甲、普贤甲、沉屿甲;祖山保、戴厝保、高坑甲、卢沈甲、美山保、仁美保、许坑保、猴山保、合浦保、温林保、沟边甲、径口保、龙潭保、龙井保遑巷甲、沧泉保、渐山保、马口保,共31保、甲。 Lju)q6
城外北路 霞美街甲、土城内甲、恒泥保、永昌保、集兴上半保、集兴下半保澄瀛甲、崇隆保、新安保,共8保、甲。 Lju)q6
民国25年5月,海澄县辖4个区,其中甲级区1个,乙级区3个。 Lju)q6
民国29年,海澄县划为4区,下辖5镇14乡,178保: Lju)q6
第一区(驻溪头) Lju)q6
城区镇 溪头、外楼、内楼、后增、东门、西门、河福、下寮、豆巷、五社、华瑶、珠浦、林坑、港口,共14保。 Lju)q6
城东乡 仓头、后厝、东河、锦埭、崎沟、港边、厚境、秋租、双凤、炉里,共10保。 Lju)q6
城西乡 沉屿、屿上、田厝、黄坑、溪北、下田,共6保。 Lju)q6
陂内乡 南边、东园、枫林、霞林、楼仔、后柯、埭尾、东头、邹岱、茶斜、宝里,共11保。 Lju)q6
山后乡 田边、柯坑、高坑、丹坑、竹马、南寮、中庵、下楼、下庵、玉枕,共10保。 Lju)q6
南霞乡 虎渡、田寮、合浦、下埭、罗坑、广林、龙门、西月、下渡、太江,共10保。 Lju)q6
东马乡 倒港、东泗、碧浦、水浒、清泉、渐山、溪坂,共7保。 Lju)q6
第二区(驻浮宫) Lju)q6
浮宫镇 崇福、养怀、仁和、萃福、溪头、溪山、港前、林墩、邱厝、朝峰、美山、宝峰、石峰、际次、际长、八卿,共16保。 Lju)q6
霞谷乡 崎河、甘山、田头、城内、埔里、赤岭、霞威、霞圳、丹溪、霞兴,共10保。 Lju)q6
青浦乡 下屿、大山、石坑、高港、考后、沙沄、田墘,共7保。 Lju)q6
白水营镇 方田、菜市、米市、南市、鸡市、西市、过田、圳南、寨内,共9保。 Lju)q6
白南乡 金鳌、楼埭、坑西、西凤、崎汾、郊边、鹤头,共7保。 Lju)q6
第三区(驻港尾) Lju)q6
港尾镇 象山、港尾前、港尾后、省山、上五、东山、东坑、汤头、亭岭、古山、古城,共11保。 Lju)q6
浦西乡 石埠前、石埠后、格林、白沙、林尾、城外、店地、大径,共8保。 Lju)q6
太武乡 卓岐前、卓岐后、深澳、岛美、径内、青阳、黄坑,共7保。 Lju)q6
隆教乡 杂社、白坑、镇海、关头、油车、新厝、碧塘,共7保。 Lju)q6
(第三区浯屿保被日军占领,居民迁入内地,无列入)。 Lju)q6
第四区(驻海沧) Lju)q6
沧江镇 路头、大街、横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楼、囷瑶,共10保。 Lju)q6
金钟乡 锦里、内坑、贞庵、嵩屿、石仓、温厝、渐美、钟山、东屿、石塘,共10保。 Lju)q6
新霞乡 鳌冠、霞北、霞南、霞西、东社、海墘、巷内、上丘,共8保。 Lju)q6
民国31年7月,海澄县撤销第一、二区,由县辖乡;将第三区改为港尾区,第四区改为海沧区,仍由区辖乡。至34年区署全部撤销。 Lju)q6
民国35年5月调整乡镇保甲,辖乡镇11个:城区镇、白水镇、浮宫镇、港尾镇、峨山乡、富有乡、康乐乡、镇海乡、青浦乡、海沧乡、金霞乡。 Lju)q6
民国36年,海澄县设4镇7乡173保 Lju)q6
Lju)q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