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姜失去麻黄 Woa5Ov!n0
才懂得什么叫做彷徨 Woa5Ov!n0
当佩兰失去藿香 Woa5Ov!n0
才知道什么叫做神伤 /=bSt
当我离别了你 /=bSt
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断肠 /=bSt
谢谢你,是你 /=bSt
一直在启悟我 /=bSt
什么是大黄的豪爽 /=bSt
什么是桑叶的清凉 /=bSt
什么是人参的无私 /=bSt
什么是附子的坚强 /=bSt
一直以来 /=bSt
你像山海棠给我春天的芬芳 /=bSt
像薄荷送我夏日的清凉 /=bSt
像怀菊给我秋季的慰藉 /=bSt
像冰片送我冬天的舒爽 /=bSt
你是我受伤时的三七 /=bSt
是我失意时的远志 /=bSt
是我烦闷时的栀子 /=bSt
是我迷茫时的苏合香 /=bSt
只有在没有你的时候我才懂得 /=bSt
什么叫夏月麻黄 /=bSt
想起你的时候我才知道 /=bSt
什么叫调和诸方 /=bSt
梦到你的时候才发觉 /=bSt
什么是平补三焦 /=bSt
遇到你的时候才明白 /=bSt
什么是救逆回阳 /=bSt
你曾告诉我,人生就应该像熟地 /=bSt
在九蒸九晒中得到升华 /=bSt
人生应该像青黛 /=bSt
在氤氲中营造希望 /=bSt
人生就应该像阿胶 /=bSt
在炽热煎熬中得到凝练 /=bSt
人生更应该像石膏 /=bSt
在烈火焚烧中追逐辉煌 /=bSt
啊,我亲爱的 /=bSt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相处中 /=bSt
从没有过什么十九畏 /=bSt
也不存在什么十八反 /=bSt
有的只是相使、相须 /=bSt
我希望我们一起分担风寒暑湿热 /=bSt
我们一起体验酸苦甘辛咸 /=bSt
我们一起追逐寒热平温凉 /=bSt
我相信我们的情谊 /=bSt
定会在人生的升降浮沉中天麻地黄 /=bSt
/=bSt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如中药对联、中医药戏剧、中医药传说故事等,而将中医药融入到情书中,形成的中药情书,也体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bSt
/=bSt
雁传书,尺素传情。古往今来,古今内外,各色哀怨动人、撕心裂肺、缠绵悱恻、情烈似火,无不感人至深。但用中药材名写的情书,确实独树一帜,让我们来看看吧! /=bSt
/=bSt
冯梦龙的《桂枝儿》 /=bSt
/=bSt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 /=bSt
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 /=bSt
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bSt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 /=bSt
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bSt
/=bSt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 /=bSt
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 /=bSt
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 /=bSt
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 /=bSt
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 /=bSt
你果是半夏当归也, /=bSt
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bSt
/=bSt
情书分上下两段,曲折地表现了妻子对远出在外的丈夫对自己误解的怨限和真诚的思念,以及委婉的劝诫和日夜企望丈夫归来的殷切心情。可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bSt
/=bSt
信中套用了十四味中药名,依序分别是:枳实、地骨皮、威灵仙、细辛、厚朴、人参、紫薇、甘草、黄连、白芷、使君子、半夏、当归、天南星。 /=bSt
/=bSt
谐音双关,对举移用,语义连贯,入情合理,十分巧妙,融情思、情趣、情韵为一体,耐人玩味,折射出汉语文字丰富含蕴的光辉和作者对中国医药知识的谙熟与博学。 /=bSt
/=bSt
两地情书 /=bSt
/=bSt
清代褚人获编的《坚瓠集》中载有两封苏州詹氏夫妇的两地情书,亦通篇皆用药名。其妻给丈夫的信上这样写道: /=bSt
/=bSt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 /=bSt
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 /=bSt
令故园芍药花开无主矣。 /=bSt
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 /=bSt
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 /=bSt
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bSt
奈何!奈何”! /=bSt
其夫给妻的回信道: /=bSt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 /=bSt
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 /=bSt
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 /=bSt
卿勿使急性子,骂我苍耳子, /=bSt
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 /=bSt
杜仲结伴返乡,至时自有金相赠也”。 /=bSt
/=bSt
两封情书,巧妙地将二十四味中药名串在一起,毫不牵强,妙趣天成,读来极具韵味,且意味深长。 /=bSt
/=bSt
宋代扬州人陈亚云:“药名用于诗,无所不可,而斡运曲折,使各中理,在人之智思耳。”他是说,无论什么药名,都可以入诗,只要能将药名隐藏于诗中(所谓“斡运曲折”),而且能够“中理”,即要合乎情理、事理,不露痕迹,那就需要人们的智慧和诗思了。 /=bSt
/=bSt
只有在艺术上达到此种境界,才能“造微入妙”,创造出诗的艺术效果。 /=bSt
/=bSt
陈亚在药名诗上取得的卓绝成就,根本原因正在于,他能很好地把握这种特殊诗体的创作规律。 /=bSt
/=bSt
登湖州销暑楼 /=bSt
宋·陈亚 /=bSt
/=bSt
重楼肆登赏,岂羡石为廊。 /=bSt
风月前湖近,轩窗半夏凉。 /=bSt
罾青识渔浦,芝紫认仙乡。 /=bSt
却恐当归阙,灵台为别伤。 /=bSt
/=bSt
嵌重楼、石苇、前胡、半夏、曾青、栀子、当归七味。 /=bSt
/=bSt
生查子 其一·药名陈情 /=bSt
宋·陈亚 /=bSt
/=bSt
朝廷数擢贤,旋占凌霄路。 /=bSt
自是郁陶人,险难无移处。 /=bSt
也知没药疗饥寒,食薄何相误。 /=bSt
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 /=bSt
/=bSt
嵌凌霄、桃仁、芜荑、没药、薄荷、大腹子、甘草七味。 /=bSt
/=bSt
生查子 其二·药名闺情 /=bSt
宋·陈亚 /=bSt
/=bSt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bSt
字字苦参商,故要宾郎读。 /=bSt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bSt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bSt
/=bSt
这首诗引用了相思子、意苡仁、白芷、苦参、槟榔、当归、远志、菊花、茴香这几味中药名,把一个闺中少妇苦苦盼郎归的幽怨描写得如此细腻。 /=bSt
/=bSt
生查子 其四·药名闺情 /=bSt
宋·陈亚 /=bSt
/=bSt
浪荡去未来,踯躅花频换。 /=bSt
可惜石榴裙,兰麝香销半。 /=bSt
琵琶闲抱理相思,必拨朱弦断。 /=bSt
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看。 /=bSt
/=bSt
嵌莨菪、踯躅花、石榴、麝香、枇杷、相思、荜拨、续断、代赭八味 /=bSt
/=bSt
辛弃疾与药名词 /=bSt
/=bSt
南宋辛弃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而且还是一名填制药名词的行家。大约在南宋淳熙十五年时,他用药名写了一首《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bSt
/=bSt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 /=bSt
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bSt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bSt
湖海早知身汗浸,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bSt
/=bSt
这首词里写山、写水、写石、写草、写风、写雨,眼前这些自然景象,都寄托着诗人对往昔坎坷不平道路的情思,抒发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愤懑。其中用药名本字、谐音字等嵌入的药有木香、禹余粮(雨余凉)、石膏、吴萸(吾已)、栀子、紫草(知子草)、防风、海藻(海早)、甘松等,药名与词意,浑然一体。 /=bSt
/=bSt
辛弃疾早年就擅长填词,据传,他在新婚之后,便赴前线抗金杀敌,疆场夜静闲余,便用药名给妻子写了一首《满庭芳·静夜思》,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bSt
/=bSt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bSt
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bSt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 /=bSt
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bSt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bSt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bSt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bSt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bSt
/=bSt
词中共用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柏叶、桂枝、苁蓉、水银、半夏、薄荷、钩藤、常山、宿沙、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个中药名。词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至,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bSt
/=bSt
在现存的辛词《稼轩词》中,还有另一首明确记载的词中也出现了诸多中药名,那就是《鹧鸪天·代人赋》。词云: /=bSt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bSt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bSt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bSt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bSt
/=bSt
这首词便是稼轩居士闲居带湖之作。词中提到的中药名有:桑(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子),蚕(蚕砂),黄犊(牛黄、水牛角),桃(桃仁、桃花),荠菜花(荠菜)等。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虽是谪居,然而一山一城、一药一物中,流淌出的却满是陶渊明式的田园静美。或许药石可疗身,而这些唯美的药名沉淀于诗词歌赋中,亦可使人心归于夜之恬静。 /=bSt
/=bSt
用中药名写情书,中药实名与词句意境珠联壁合,相得益彰,读来别有一番情致和雅趣。 /=bSt
/=bSt
唐.张籍《答鄱阳客药名诗》 /=bSt
/=bSt
江皋岁暮相逢地, /=bSt
黄叶霜前半夏枝。 /=bSt
子夜吟诗向松桂, /=bSt
心中万事喜君知。 /=bSt
/=bSt
(含有四种中药) /=bSt
/=bSt
北宋.黄庭坚《荆中即事八首之一》 /=bSt
/=bSt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 /=bSt
牵牛避洗耳,卧着桂枝阴。 /=bSt
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漆。 /=bSt
回望我夷陵,天南星斗湿。 /=bSt
千里及归鸿,半天河影东。 /=bSt
家人森户外,笑拥白头翁。 /=bSt
使君子百姓,请雨不旋覆。 /=bSt
守田意饱满,高壁挂龙骨。 /=bSt
J;T_9
(含有十一种中药) J;T_9
J;T_9
怀旧事 J;T_9
J;T_9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J;T_9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J;T_9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J;T_9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J;T_9
J;T_9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志远、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药 J;T_9
J;T_9
古出塞 J;T_9
J;T_9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J;T_9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J;T_9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J;T_9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J;T_9
J;T_9
诗中嵌天雄、志远、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 J;T_9
J;T_9
燕归梁·药名遥侣 J;T_9
J;T_9
白纸无情对影单,半夏鹊声欢。 J;T_9
思君当归理金簪。忍独活,梦西番。 J;T_9
王孙宝刃,天雄汗血,防风夜披毡。 J;T_9
赤箭射缺玉门关。铁衣冷,思东川。 J;T_9
J;T_9
词中嵌白芷、半夏、当归、独活、王孙、天雄、防风、赤箭、铁衣九味中药 J;T_9
J;T_9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J;T_9
J;T_9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 J;T_9
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 J;T_9
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 J;T_9
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J;T_9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 J;T_9
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 J;T_9
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 J;T_9
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J;T_9
J;T_9
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J;T_9
J;T_9
从这些有趣的中药名组合和中药诠释而成的男女情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中药业在我国的兴盛和中药知识在我国古代民间的普及。这些中药情书的出现,也丰富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中医药发展传承过程中发挥了另一种有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