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灰尘上九霄 u0QzLi,
陈细怪和几个同窗上学堂,路上走着无聊,便提议联诗消遣。正说着,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陈细怪说:“谁愿和我联一首不带“风”字的咏风诗呀?” u0QzLi,
大家都愿意,陈细怪只好说:“我作完一句后,谁联得最快就算谁来联好吗?”大家均无意见,认为还算公平。 u0QzLi,
陈细怪见路边竹林正被大风吹得不住地摇曳,吟道: u0QzLi,
门外无云竹影摇 u0QzLi,
有个叫张正人的同学看到池塘里的水被大风吹起了浪,接口吟道: u0QzLi,
水里鱼儿逐浪跑 u0QzLi,
陈细怪又吟道: u0QzLi,
满畈黄秧齐作揖 u0QzLi,
张正人爱出风头,并未想出下句就抢着说:“我有了!”可有...有了半天也续不出来。 u0QzLi,
另一个叫王啸林的同学,徒然看到远处有个女子穿的红裙被风吹得飘起来,受到启发,脱口说:“你不中,让我来续吧!”便不顾张正人的脸面,念道: u0QzLi,
女钗红裙往起飘 u0QzLi,
同学们都赞王啸林续得好,唯有张正人又羞又恼。他发现那女子是先生的女儿,上学后便在先生面前千了一状,说王啸林在联句时戏谑先生的姑娘。先生一听有些生气,追问:“王啸林续的是一句什么?” u0QzLi,
陈细怪抢在张正人回答之前机智地答道: u0QzLi,
遍地灰尘上九霄 u0QzLi,
先生将四句咏风诗连起来韵了一遍: u0QzLi,
门外无云竹影摇, u0QzLi,
水里鱼儿逐浪跑。 u0QzLi,
满畈黄秧齐作揖, u0QzLi,
遍地灰尘上九霄。 u0QzLi,
“嗯,不著一个“风”字,而将刮风时的情景尽收诗中,哈哈哈,作得好,作得好哇!”先生见诗中并无张正人说的意思,便高兴地夸了陈细怪他们一通。 u0QzLi,
u0QzLi,
抓痒 u0QzLi,
在一个大热天,羽丞先生和几个朋友在树下乘凉闲谈,叫细怪负责侍奉几位尊长。 u0QzLi,
忽然,羽丞先生觉得后背痒,便叫陈细怪给他抓痒,哪知越抓越痒。羽丞先生灵机触发,说:“伢咧,你一边抓痒一边对个对联试试”: u0QzLi,
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 u0QzLi,
羽丞先生念完上联后交待说:“伢,注意点咧,这联反反复复可只用了四个字哩!” u0QzLi,
几个朋友听了后,各自在心里试了试,没有谁能对出下联来。 u0QzLi,
不料陈细怪一边抓痒一边念开了: u0QzLi,
先生先死,先死先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u0QzLi,
羽丞一听,立刻发了脾气,认为细怪在咒他这当先生的,要打细怪。 u0QzLi,
细怪委屈地说:“我是说‘先出生的人先死’嘛。再说,不这样对还有什么可对呢?” u0QzLi,
羽丞先生被问住了。是呀,除此之外的确没有切题的下联啦。 u0QzLi,
几位朋友惊奇地问:“这伢是谁家的后人呀?” u0QzLi,
羽丞答道:“谁家的?陈大怪生的陈细怪呗!” u0QzLi,
u0QzLi,
胜陈沆一倍 u0QzLi,
羽丞先生见陈细怪太聪明了,自己教不了他,便请名儒大桴山人陈诗教陈细怪。 u0QzLi,
在陈诗门下的读书郎很多,其中佼佼者便是后来点了状元的陈沆。大桴山人讲学时总是夸奖陈沆,不是夸他诗好,就是夸他文好,陈细怪很不服气。 u0QzLi,
一天,陈诗又夸陈沆的一首课帖诗,摇头晃脑地品评道:“你们听,这‘青溪一千仞,中有一道士’作得如何奇妙啊!” u0QzLi,
同学中陈细怪年龄最小,最顽皮,说:“先生,我的诗要胜陈沆一倍哩!” u0QzLi,
“哦,那你念来我听听!” u0QzLi,
“陈沆的诗是‘青溪一千仞,中有一道士’,我的诗就作成‘青溪两千仞,中有二道士’,这不就胜他一倍了吗?” u0QzLi,
陈细怪的俏皮话逗得大爱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大桴山人又气又笑,说道:“你呀—真是个细怪!” u0QzLi,
陈细怪这个绰号原本是大家叫着玩的,现经大桴山人在孔子牌位下一叫,无形中成了正式徽号了。虽然人们在他的谱文中可以看到他的许多名、字、号,但传世的只有陈细怪这个徽号了。 u0QzLi,
u0QzLi,
从一到十 u0QzLi,
有一次,黄州府的考生要到九江府去会考。陈细怪一行几个人乘坐着木船,顺江而下,也往九江而去。 u0QzLi,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倒也快活。这时陈细怪提出:“我等同往九江,今在船上无事,不如各说一段四言八句如何?” u0QzLi,
大家都同意了,并且约定内容必须是这次乘船到九江的事,字面上要有从一到十的数字。 u0QzLi,
过了大半天,大家还在平平仄仄的。有的吟了“一江两岸”,就开始抓耳挠鳃;最多的一个吟出“一行数人,参加两府会考,三朋四友送我,从蕲州过武(五)穴......”也就再吟不下去了。 u0QzLi,
临到陈细怪了,只见他机灵一动,顺口念了出来:“一叶小舟,二把船桨,扯三页蓬,着四面风,坐五六人,七嘴八舌,离九江府,还差十里。” u0QzLi,
众考生都齐声叫好,连陈细怪的船钱都被众人凑付了。 u0QzLi,
u0QzLi,
船上斗对联 u0QzLi,
陈细怪和几个考生一起乘木船到黄州参加府试。俗话说“三个屠夫走到一起说猪,三个秀才走到一起说书”。船上考生也很自然地摇头晃脑或吟诗、或联对。 u0QzLi,
船到浠水时,有一个富家子弟看到和陈细怪一道的一位个穷书生脸上有块疤,就指着河中一只渡船奚落地说“我这里有半边联,不知这位疤大哥能否对上另半边来?”接着就念道:巴河疤哥摆巴渡; u0QzLi,
这个脸上有疤的穷书生怎么也对不上来,心里发急,脸上的疤显得更红了,惹得船上一群富家子弟哄哄大笑,陈细怪心中有点脑火。他认识这个富家子弟,晓得其母脸上有几个麻子,就用手朝远处一指说:“那边不是麻桥吗?哈哈,这半边我可联上了。”当即念出:麻桥麻姐卖麻花。 u0QzLi,
这下可把那个富家子弟激怒了,气冲冲地说:“凭你这副寒酸样也能和我斗联?要你在这逞能!” u0QzLi,
陈细怪冷冷一笑说:“逞能不敢,不过说到斗联,我倒想请教。刚才你以地名出对,我这也有一地名上联正缺下联哩!”念道:仙女散花浠水流来黄石; u0QzLi,
这上联有四个地名,仙女、散花、浠水、黄石。“散花”是与黄石一江之隔的散花洲,浠水河从它身边流过进入长江,“仙女庙”也在散花洲附近。这一联甚难对,一船考生无一能对。 u0QzLi,
逆水船行二三十里后仍无人应对,另一富家子弟说道:“出联容易对联难,你自己出的上联,能自己对出来下联吗?” u0QzLi,
陈细怪说:“跳得上擂台就打得动擂,这下联其实并不巧。”遂道出下联来:观音扬(杨)叶回风吹到兰溪。 u0QzLi,
这下联也含四个地名,观音、扬叶、回风、兰溪。“观音”指鄂城江渚上的观音寺;“扬叶”即浠水的杨叶洲;回风就是回风矶(现名燕矶);兰溪与燕矶隔江相望。此联将长江鄂东段两岸的地名巧集一体,让那些爱从鸡蛋中挑碎骨的富家子弟瞠目结舌。 u0QzLi,
眼看快到黄州。有一个还不服气的富家子弟,用古诗句拼凑一联,对陈细怪说:“我也想请教一联,这上联是——”他故意拖长声音念道:两岸青山夹绿水; u0QzLi,
陈细怪一听,忙叫船老板将船靠岸。那些富家子弟以为他对不上来,要下船一走了事。 u0QzLi,
船刚靠好,陈细怪即带几个穷书生跳上岸,然后回过头来,指着那些富家子弟说:“你们听着,我对的这下联嘛——”也拉长嗓音念出:一船黑炭上黄州。 u0Qz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