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游氏老祖宗的故事——一个十分悽丽而又动人的故事
b81^756 上一帖我讲了一个至孝憾神,孝心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我景和公的后人连续三代,其中父子两代割股奉亲治母疾愈,子外出溺水受神助而安然无恙,第三代孙三次割股治父母疾愈,让我们这些后人深受感动。然而今天我要讲的这则在家谱中记载的真实故事,却让人更受启发。故事十分惨烈,但记录十分简练,让人为之动容。
b81^756 话说诸游谱中,北源九世仲和公分支派下世系图第二十五:十六世锦二公,元四公长子,讳国相,字慎吾,膺冠带,生于【嘉靖】甲寅年【公元1554年】四月廿八,殁于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妣戈氏、黄氏,继张氏,傅:全氏、李氏;其中张氏乃状元春官,讳昇,栢崖公之孙,府庠名世公次女,生于【万历】癸卯年【公元1603年】四月十一日,葬水口山,……张氏生洧九、洧十……公有铭传,因残朽未刻。
b81^756 北源九世仲和公分支派下世系图第二十六:十七世洧十公,锦二公次子,讳于陛,字秀升,郡庠生爰,顺治丁酉年(公元1657年)修明家谱,公生于天启癸亥年(公元1623年)八月十九,殁于康熙丁已年(公元1677年)六月廿,妣朱氏,益藩二府奉国将军讳由乘次女,生于天启壬戌年(公元1622年)八月十七,殁于顺治壬辰年(公元1652年),生一子,樟七……
b81^756 其后在北源九世仲和公分支派下世系图第二十七、二十八,记录了锦二公的张氏夫人和洧十公的朱氏夫人婆媳遭变故而英勇就义的悽丽故事,请看《故节孝游太母张氏孺人仲妇朱氏孺人合墓志铭》,全文如下:
b81^756 故节孝游太母张氏孺人仲妇朱氏孺人合墓志铭(全文)
b81^756 天下可合葬而不可传者多矣,且妇人无奇行,即言之亦庸平焉耳。
b81^756 今观太母姑妇,殊令人系节。太母张,系栢崖先生孙名世女;朱,为益藩将军由乘女,其行能志传画记备矣。而犹欲表之,以告后人,永垂不朽者,非仅巾帼细故而已。游太君,慎吾逝世,太母甫三旬,称未亡人,历险阻,训子事姑,其操行过慧男子,鄙一切鬒(zhen)眉,晚皈寿昌见公刋除俎(zu)醢(hai);朱,幽静修谨,其天性雅,与姑合,针芥不异,故相德甚欢,在君臣则为鱼水,在朋友则为兰蕖(qi)。
b81^756 壬辰,耿贼叛,燮(xie)起仓卒,姑妇避于山间,贼之挺刃交迫,骂愈历,其严气正性直逼宵汉,视死如饴,两相翼庇,争以身受刃,太母以血溅伍兵,須臾就义,而朱亦伤刃晕绝,复苏逾月竟逝。
b81^756 予览其传,记志铭,知太母,食继姑植弱子,皆有丈夫骨。而仲妇亦洁行纯孝,足不出户庭,言笑不苟,肃敬端亮,盖亦仁柔为质,义勇为心,其临难慷慨,知以名节二字维系纲常,生平妇姑相得必有相契,于性命之危,非寻常妆粉至此而益觇(chan)也。
b81^756 生气不断,厥后驯昌,亦理数所可信者。太母长嗣,太学为舞阳县佐仲,于陛,郡诸生,朱其配也。朱亦有子,名骥,皆未艾之祉,而可俟(si)诸大者也。仲子素以经义相质,重其所请,喜为数语付门人吴子书,勒墓左,使天下后世之有节孝如游母姑妇者,不致磨灭于山巅、水涯之际,则亦予言之幸也。
b81^756 顺治丙申岁(公元1656年)季冬月立
b81^756 前进士第浙江督学使者
b81^756 通家眷侍生南洲黎元宽敬撰
b81^756 注:1、锦二公、张氏老孺人生年未记详细,我是按60年一个甲子和锦二公的卒年,张氏墓志铭三旬未亡人来推算的;
b81^756 2、各位宗亲看后感觉如何?
b8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