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洪武帝规定驸马为从一品。 aqQ o,5U>  
 aqQ o,5U>  
爵 aqQ o,5U>  
   aqQ o,5U>  
公 无定员 超品一等爵    aqQ o,5U>  
侯 无定员 超品二等爵    aqQ o,5U>  
驸马都尉 无定员 超品  位在伯上  aqQ o,5U>  
伯 无定员 超品三等爵   aqQ o,5U>  
五军都督府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属    aqQ o,5U>  
左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aqQ o,5U>  
右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aqQ o,5U>  
都督同知 无定员 从一品 都督府    aqQ o,5U>  
都督佥事 无定员 正二品 都督府    aqQ o,5U>  
经历 一人 从五品 都督府经历司    aqQ o,5U>  
都事 一人 从七品 都督府 aqQ o,5U>  
       aqQ o,5U>  
      驸马后来由官职变成勋爵。一般是给公主的丈夫封的。按这来说。应是极品 aqQ o,5U>  
       以明中后期为例, 驸马年龄在14~16 岁之间, 平民已无入选机会。明驸马可享受公主每年二千石的禄米, 子孙世袭,尚算风光。 aqQ o,5U>  
 aqQ o,5U>  
      凡选驸马,礼部榜谕在京官员军民子弟年十四至十六,容貌齐整、行止端庄、有家教者报名,司礼内臣于诸王馆会选。不中,则博访于畿内、山东、河南。选中三人,钦定一人,余 二人送本处儒学,充廪生。自宣德时,驸马始有教习,用学官为之。正统以后,令驸马赴监读书习礼。嘉请六年,始定礼部 主事一人,专在驸马府教习。  aqQ o,5U>  
 aqQ o,5U>  
     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按《明史》自太祖立国至崇祯十六帝共册封公主85位,自成祖至庄烈帝共封公主66位。古制帝王之女虽至贵至尊,地位高于夫君和公婆,虽然出嫁,也是皇室宗亲,但却无法与诸皇兄相比,在《明史》中(卷121·列传9·公主),特列专传,驸马附与其中,但公主俱无名讳、事迹,所言皆为驸马之事,明代文献及后来据此修成的《明史》记载也甚少,且谬误百出。明代公主下嫁,死后往往是公主与驸马合NB240或毗邻而葬,公主葬所因史  料不足,考古界对此尚不十分清楚,但从历年出土与史对照,可以确定,仁、宣之后的公主大都是葬在西山一溜边山府一带,亦是择吉而葬,构筑佳城,从已出土的墓府看,地理位置上并无尊卑先后之分。 aqQ o,5U>  
公主是帝王之女,号称金枝玉叶,按照明代的制度,皇家的公主,也有一定等级,分别有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之分。所谓大长公主,就是皇帝之姑,长公主是皇帝之姊,公主是皇帝之女,三者都授金册,岁禄可达两千石。所谓郡主,就是亲王之女,县主是郡王女,如郡主的孙女,曾孙女,玄孙女分别为郡君,县君,乡君。 aqQ o,5U>  
  明代公主的婚姻,大多为选择民间子弟貌美者为婿。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娶公主为妻,所以公主出嫁称“下嫁”,其中即合恩赐之意。而民间子弟娶公主者,称为“尚主”。其中也有高攀的意思。而这些民间子弟一旦尚主,也就成了驸马都尉,也就是民间所俗称的驸马,至于娶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为妻者,则称仪宾。 aqQ o,5U>  
  按照明代的制度,公主下嫁之后,照例会派老宫人掌管公主的“阁中事”,这种老宫人一般称为“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