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7d:v
9. Q@7d:v
曹操率军南征,委派曹丕看家督工,曹丕遵父命留守邺城兼督造铜雀台。此台筑在土岗之上,左边是芙蓉城,右边是华明园,景色优美迷人。此台完工于建安十五年。 Q@7d:v
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呢?据说曹操率军追杀二袁后,夜宿于冀州城东角楼上,曹操凭栏仰观天象,有荀攸在侧,曹操对荀攸说:“南方旺气灿然,恐未可图也。”荀攸说:“以臣相天威,何所不服!”他俩正看着天文说着话,忽然发现一道金光从地而起。荀攸说:“此必有宝于地下。”曹操就下楼,他命令随从随光挖掘。果然,随从们挖出了一只铜雀。曹操问荀攸:“此何兆也?”荀攸说:“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立即下令建造铜雀台。此台设计时,曹植曾向曹操进言,他说:“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高者,名为铜雀;左边一座,名为玉龙;右边一座,名为金凤。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曹操听后大喜,他说:“吾儿所言甚善。他日台成,足可娱吾老矣!”因为曹植性敏慧,善文章,曹操平日最爱之。于是先把曹植留在邺城,设计铜雀台的模型。考虑到曹植年少,设计事宜既然已完成,他当然要让曹植继续攻读。那些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等土木石的建筑工程、工序,不但是粗活而且十分繁杂,自然应由曹丕去负责督管,趁这机会让他与甄氏完婚。从曹操所做的安排来看,足见他的用人之道,真是人尽其才,各取所需。 Q@7d:v
曹丕如今奉父命,当然不用再东奔西跑,南北转战。他可以大大方方地借督造工程之机,稍作些休息。在空余时,还可以从从容容地去和甄氏缱绻。而甄氏呢?她自被俘后,总是牵挂着袁熙,也总是闷闷不乐。后来她听曹植说袁熙早已丧命,她先是偷偷的哭泣,暗地里也伤心不已。但是,随着时日的推移,她也渐渐地断了这个念想。要她嫁给曹操吗?别说他是袁氏的灭家仇人,论年纪如今也一大把了。何况他的身边,还有许多的娇妻美妾,而且美女如云,她当然是不愿意。若是论起子建来,她的心里自然是爱慕的。因为在曹家,当数子建是最优秀,且他品貌不凡。再说他和自己又是意趣相投,而且子建的为人是又温和又体贴,作为夫婿,他当是最佳的人选。可惜的是,他尚年少,涉世不深,一副少不更事的模样。他的钟情,应该算是书生意气,初恋的情怀吧?她若是想嫁给子建,恐怕没那么容易,别说是曹操这一关难过,就连甄氏自己也不敢作痴心妄想。甄氏想来想去,惟有小将军曹丕还可以将就,其余的就不去提他了。 Q@7d:v
曹丕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甄氏,可甄氏总是淡淡的,曹丕觉得很扫兴。曹丕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他不甘心。听说甄氏想学骑马,他为了博取甄氏对他的欢心,立即亲自去挑选了一匹枣红色的良马,送给甄氏。空闲时,他把甄氏带出去,亲自教她骑马。每当他看到甄氏骑着这匹枣红马,去四处兜风,他就得意洋洋。良马上坐着美人,雪白的肌肤衬着枣红的马,真是鲜艳无比,怎能叫他不高兴呢?此后,凡是甄氏喜欢的,他都投她所好,像哄小孩似的满足她。不久以后,甄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曹丕如同打了场胜战似的开怀,也真难为了他的这一片苦心。 Q@7d:v
不久之后,曹操从战场上凯旋而归。远远的,他就看到曹丕和甄氏在赛马。曹丕是白衣白马,甄氏是红衣红马,二人就像蝴蝶穿花似的翩翩来往,众人凝目停步,真是赏心悦目。曹操特别的欣赏,观看后他羡慕不已。又过了些日子,曹操根据臣下们的建议,将甄氏配给了曹丕。同时,也为曹植纳都尉崔琰之女为妻,而且不许他们拖延时日,要兄弟二人同时即日完婚。婚礼自然是热闹非凡,将士们都兴高采烈。这两对的新郎和新娘,都装扮的似粉雕玉琢一般。甄氏的新郎曹丕别提有多高兴了,曹植的新娘也得意洋洋。甄氏依然还是淡淡的。曹植呢?他心如死灰,垂头丧气。完婚后,他以代替父亲屯垦为名,离开了邺城。从此,他都郁郁不乐,昼思夜想,饮食俱废,害起相思病来了。 Q@7d:v
甄氏原本是俘虏的身份,曹公念及是甄逸之女不杀她。现在又亲自主婚,让她当了堂堂正正的儿媳妇,这样的恩情,甄氏还能说什么?甄氏正在盛年,也总得找个依靠。无论她现在是否愿意,是否感恩,她都是身不由己,都只能与曹丕好好的过日子,与他厮守着。说起曹操来,不可否认,应是她的大恩人呢,曹操不但不杀她,对她还有着再造之恩。因为甄氏对曹公感恩载德,对正室的婆婆卞氏也是百依百顺,所以颇得公婆对她的喜欢。可是,她一想起子建来,心里就闷闷不乐。因此,她对夫君曹丕,总是亲热不起来。起初,曹丕对她的冷漠、不善于逢迎自己,心中感到有些恼怒。可时间久了,他也就习惯了。总的来说,曹丕对这桩婚姻、对甄氏,还是很满意的,他觉得自己和甄氏,就是英雄和美人,人见人夸,他很有自豪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