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搜的)游作忠 BYS lKTh
中国诗人、作家、书法艺术家。 BYS lKTh
1956年3月出生,福建省闽清县人。 BYS lKTh
获得官衔荣誉: BYS lKTh
中国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 理事. BYS lKTh
中华诗词学会 理事. BYS lKTh
中国书画家协会 会员. BYS lKTh
中国文艺家协会福建分会 会员. BYS lKTh
中国书法家协会福建分会 会员. BYS lKTh
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海峡书画院 研究员. BYS lKTh
中国福建省青年书画家协会 理事. BYS lKTh
福建省福州市作家协会 理事. BYS lKTh
福建省福州市书法家协会 理事 BYS lKTh
第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福建省闽清委员会 委员、常委. BYS lKTh
福建省闽清海外联谊会文艺部 部长. BYS lKTh
福建省闽清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席. BYS lKTh
福建省闽清书法家协会 会长. BYS lKTh
编辑本段 BYS lKTh
发表作品 BYS lKTh
BYS lKTh
1980年开始在《梅溪》上发表文章。随后在<<文汇报>>、《福建日报》、《福建侨报》、《福州晚报》以及海外《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200余篇,编辑出版过《梅声诗集》、《梅溪文荟》、《白岩山文集》、<<十年鸿爪>>、<<梅花初度>>等多种作品集。 BYS lKTh
书法初学颜鲁公、褚河南,后通临汉魏名碑,对二王、宋四家笔研尤深。取诸家之长为己用,结体能于拙中见巧,运笔常在跌宕外显飘逸,潇洒脱俗,自成一格。 1989年开始在《福建日报》上发表书法作品,而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等30余国家级主流报刊上大量发表。 BYS lKTh
编辑本段 BYS lKTh
出国办展 BYS lKTh
BYS lKTh
1990年入选参加新加坡国际书画展,1991年选送作品到马来西亚展览,中国当代文坛巨星冰心老人为之书法作品展览题写展标。1992年赴马来西亚,参加第二届福州十邑同乡大会主办的福州名家书画展,大马国家文化部长刘贤镇,<<星洲日报>>社长、拿督张晓卿为之主持剪彩,在展览会上其即席吟诗作对,现场泼墨挥毫,被各国华侨代表所激赏。1994年在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书法类一级作品。 曾应邀在香港文化中心、邦咯岛、古晋、民都鲁、诗巫、泅里奎、斯里阿曼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会。三下南洋,国内外新间媒介做了大量报道,被誉为“五步诗人”。 BYS lKTh
编辑本段 BYS lKTh
人物成就 BYS lKTh
BYS lKTh
1980年开始在《梅溪》上发表文章。随后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200余篇,主编出版过各种文集。多次参加国内外中华诗词竞赛获奖,被评为中国桂冠诗人。曾参加省市首届青年书画展,选入《福建省青年书画家作品集》。1989年开始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30余家报刊上发表书法作品。1990年入选参加新加坡国际书画展,1992年应邀赴马来西亚,参加第二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主办的书画作品展览,后多次应邀出国。捐助国外华文希望工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深有影响。1994年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书法类一级作品。1996年荣获日本东京美术馆主办的第58回国际文化交流书画展头等大奖。其书法被大量刻上各地名山摩崖,广受称赞。现为省级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出版有《十年鸿爪》、《梅花初度》、《游作忠专辑画册》三本个人作品集。传略收入《中国书法家辞典》、《东方之子》、《中华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等。 BYS lKTh
编辑本段 BYS lKTh
书法艺术 BYS lKTh
BYS lKTh
游作忠一方面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王国里,涵泳万象,兼收并蓄;一方面又在继承与嬗变中不断扬弃自我,丰富自我。 BYS lKTh
他在学书中领悟到,仅学碑版易拘谨板滞,少活泼之气;仅学法帖易甜媚流俗,缺古拙雄浑之气。“碑可强其骨,帖可养其气”,惟相互融通方是旨归。 BYS lKTh
于是他在秦汉、魏晋中寻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发掘结合的契点,着意于作品中感情的宣泄和个性的表露,力求表现参差起伏、大小错落、节奏明快的艺术形态。 BYS lKTh
书法学习,临写古代名帖是书法成家的不法二门。 BYS lKTh
游作忠的临帖过程为:八十年代学颜真卿、褚遂良,金农、杨岘隶书。 BYS lKTh
九十年主攻张猛龙魏碑,其中穿插魏郑文公、近代闽清刘蔼生碑体,兼习张迁、礼器汉隶。 BYS lKTh
新世纪始,也就是游作忠出版作品集[十年鸿爪]后,由学习魏碑汉隶十几年,转学帖。这是游作忠书法风格突变的阶段点。 BYS lKTh
从2000年至2005年,学王铎楷行草书。五年学王铎后,游作忠上溯王铎之源,王铎走的是传统二王之路,王铎多取法宋四家米芾,2006年阿忠转学米芾。两年后,又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的米芾,是学二王的,2008年下半年阿忠,改学书圣王羲之,书风大变,从此又跃上新台阶。 BYS lKTh
2007年9月,由于偶然的一次机会,学会了电脑。现代化的网络世界为游作忠书法提供了大展才华的空间。游作忠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网总版主等十几个中国书法主流媒体大网的版主。网络中的书法家论坛,面对全中国乃至世界书法同仁,点击量大,专业水平高。大家大腕,敢评敢说。所以,这才是竞争、提高的大好环境。 BYS lKTh
游作忠四体皆工且样样各有风韵。 BYS lKTh
其楷书既有欧字之方劲,又有褚字之活泼,间或参以南北朝碑版之方峻奇肆,点画精到,转承跌宕,真气弥漫,颇具魏晋人通脱散郁之气韵。 BYS lKTh
其隶书自汉《礼器》、《张迁》碑出,结体端庄,用笔含蓄,平正中见险绝,高古中寓浑穆,静逸中显峻厉。 BYS lKTh
俗云:“楷以养性,行草舒性”,大凡在书法艺术上有所造诣者无不在行草上有所造诣,游作忠的行草注重体势精微,追求朴涩、直率意境,将“庄”与“雅”、“秀”与“拙”等矛盾统一起来,处处标新立异,结字因字形而随势生发,着意在气息、韵致上古调新纳,绰约其神,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 BYS lKTh
书法之功能与价值在于表现美、塑造美,以美的内蕴示启人。这就需要书法家深切地感悟社会、人生与自然等等,都可触动书家的灵感,激活创作的感情,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裁剪组合、提练取舍,进行“发酵”,予以充分地表现揭示,使人在品赏中得到美的陶冶、升华。 BYS lKTh
游作忠是深谙此道的。因此,他总有书不完的东西,总有新的思考,总有大胆的追求。 BYS lKTh
中国古代历来有“诗为心声,书为心画“的说法 ,游作忠有着与生俱来的诗人的情思,他所作格律诗词,既传统又新潮,形式严谨,内容活泼。 BYS lKTh
游作忠书法,在法度与抒怀之间,体现诗人激情,有一种流畅环转、一泻千里、直白本色的格调,形成了一种朴茂儒雅、独特大气的书法艺术风格。 BYS lKTh
游作忠喜欢书写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他认为,雄伟、博大、深邃、凝重、狂放、野逸和美感书法作品,才能具备情感的震撼力、视觉的冲击力、和心灵的感染力。 BYS lKTh
游作忠之所以能创作出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是和他的思想、胸怀、情操、见识、学问的修养分不开的,如孟夫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游作忠具备大山一般的胸怀,大胸怀者方能成为大手笔。古人云:“器大者其声必宏,志高者其意必远。”此之谓也。 BYS lKTh
1980年开始在《梅溪》上发表文章。随后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200余篇,主编出版过各种文集。多次参加国内外中华诗词竞赛获奖,被评为中国桂冠诗人。曾参加省市首届青年书画展,选入《福建省青年书画家作品集》。1989年开始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30余家报刊上发表书法作品。1990年入选参加新加坡国际书画展,1992年应邀赴马来西亚,参加第二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主办的书画作品展览,后多次应邀出国。捐助国外华文希望工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深有影响。1994年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书法类一级作品。1996年荣获日本东京美术馆主办的第58回国际文化交流书画展头等大奖。其书法被大量刻上各地名山摩崖,广受称赞。现为省级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出版有《十年鸿爪》、《梅花初度》、《游作忠专辑画册》三本个人作品集。传略收入《中国书法家辞典》、《东方之子》、《中华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