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GE
20. K*{RGE
秋收到了,松除了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还组织师生下田捡稻穗。夫妻俩回到学校,小晚马上动手煮饭炒菜。山地菜园里早晚都要浇水,小晚一个人忙不过来,松就到菜地里帮上一把。天黑了,一家人才吃晚饭。农忙过后,松到县里开会学习,带回了几本县进修学校分发的文化考核资料,他把资料交给小晚,提供给她自学。晚饭后,松有时要帮助小晚解答代数几何难题,有时要到大队部去交流工作。而立之年的松,身体力行,整天忙里忙外。虽然他忙得不可开交,还是乐呵呵的,因为学校的工作他接手后进展得很顺利。学校的老师讲团结互助,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又有大队干部和群众的热情支持,校园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K*{RGE
小晚努力工作、勤俭持家,她不但种菜养鸡还喂了只小猪。夜晚,她照料朵朵睡下后先备课,然后复习起早年已被荒废了许久的数理化,有时还做些针线活。朵朵非常爱那只小猪,每天傍晚她总跟随学校的女生到菜地田边找猪草,装满了一小篮子提回家喂它。冬天到了,小晚利用星期天休息的时间做卫生,先换上被褥,再洗晒换下的被套床单。天气真好,朵朵趁妈妈在忙之机,偷偷溜到后山玩。快吃中饭了,朵朵还没回来。松和小晚在学校周围大声呼唤她,可是没有回音,他俩焦急得很。这时,一个初中的女生背着朵朵过来了,松和小晚意识到事情不妙,赶忙迎上去。松从女生的背上抱下朵朵来,朵朵闭着眼睛,痛苦的呻吟着。小晚忙问发生了什么事?那个女生说:“老师,我在山上干活,看到朵朵在后山的一片灌木丛里采野花、摘野果,后来看到她坐在地上哭。我以为她迷路了,就跑过去带她过来。我到了她身边,她直喊肚子疼,接着呕吐起来。我想她可能是误吃了有毒的野果,赶紧背她回来。”正说着,朵朵又大声的呕吐,住校的老师听到了都跑过来。喜欢唱戏的教导主任,让那位女生赶快去请村诊所的名医来。松把朵朵抱回宿舍,大家都跟随进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医生背着药箱来了。医生对朵朵做了一番诊疗,给她打针服药。然后,他对松和小晚说:“你们不用担心,因为发现得早,小孩没有危险。”听了他的话,大家都放心了。 K*{RGE
医生走后,大家七嘴八舌的对他议论开了。原来这位医生是文革前名牌医学院毕业的,因为他言论偏激,犯了严重的政治性错误,所以被下放到边远山区改造思想。此后,他穷困潦倒,妻子带着幼儿改嫁他人。下放到这里后,因为他医术高明,救了几位被毒蛇咬伤的中毒者、难产的妇女,以及生命垂危的病人,所以很受群众的欢迎和信任。他无家可归、又不修边幅,为人随和又风趣,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和他开玩笑、拉近乎。初来时,他不习惯在夜里走山路,有天夜里他外出接生,下坡时脚下一滑摔倒了,竟摔掉了两颗大门牙。后来,因为他一直没补上假牙,所以得了个雅号“炉子”。凡是来人给他介绍对象,他都一概谢绝。所以,有人取笑他是一无所有还不自量,何况又是人到中年?好心人都劝他将就些,还是早点成家过日子的好。他总是自信满满地说:“大丈夫尚有一技之长,何患无妻?有朝一日我得以回返,宛如枯木逢春,便有凤求凰。别看我已过不惑,时来运转时约会青年女子,照样“拔草”(当年对男女谈恋爱的戏称)你们若是不信,那就等着瞧吧!”果然,政府不但给他落实了政策,还补发了一笔工资。他整装待命,期待着不久后回城工作。 K*{RGE
学校里最年长的那位女教师说:“拿到政府补发的钱后,他买了一架手表、几套衣服和一双油光发亮的皮鞋。还理了发、补了牙。那天,他面貌焕然一新的出现在人们聊天中心——大队部旁边的店铺。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和他开玩笑。有的人说他的乱茅草屋(头发)被火烧了,有的人说他的炉子(缺门牙)封口了。他来个亮相动作开场白:无产阶级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然后开始表演,边做手势边念现编的顺口溜。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头发,再指着张开的嘴说:理个小平头,炉子封了口。他又甩了甩手表,象跳踢踏舞似的走了几步,说:时刻准备着,跟着阿公走。然后耸了耸肩膀说:吃穿不用愁,找个好配偶。看他那滑稽的样子,大家都哄堂大笑。”这时听的人也大笑不止。小晚笑着说:“以前,有个爱面子又喜欢炫耀的人。为了他那可怜的自尊,每次想炫耀时总是剑走偏锋,使用肢体动作来加以说明。一天,很多人围在一起看墙上贴出的海报,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他趁机挤进了人群。只见他双手叉腰、一言不发的站在人群中,人们立即安静下来。他把大家的视线都转移过来了,这才一字一顿的大声说:我告诉你们,......说后停顿,张大嘴巴。人们看见他张开的大口里,金光闪闪。不一会儿,他抬起胳膊接着说:今晚七点整,到公社礼堂看戏。人们看见他手腕上戴着银光闪闪的新手表。人们还来不及表达出惊讶之情,又见他不断地跺着脚,重复着:要记住!这时,大家的眼光都落在他的脚上,一双贼亮的新皮鞋。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家伙故弄玄虚,是为了炫耀他镶了金牙、买了手表,还穿上一双新皮鞋。“哈哈,这个人和那位下放的医生,原来是孪生兄弟呢!”松笑着说:“这人的肢体动作妙极了,亏他能想得出来!”“才不是呢,你说错了,应该是多亏了我,这才想出来的。”小晚说着话,对在场的老师眨了眨眼。 K*{RGE
秋去冬来,眼看春节在即,小晚一家就地过年。这里的村民和学校的老师亲如一家,大队书记和文书的家属和小晚很熟,她们象姐妹一样的相处来往,小晚觉得这个寒假过得真不错。本地人过新年有个习俗,一家老小都要添置些衣服,家里有缝纫机的女人都自己动手裁制。于是,小晚帮助她们设计服装的款式,她们帮助小晚缝纫衣物。有一天,妇女们到学校闲聊,看到小晚在做针线活,问她:“老师,你为何不用缝纫机呢?”小晚放下手上的活,笑了笑说:“呵呵,缝纫机吗?就是有钱还要有供应分配的票证才能买到。因此,我暂时只能做手工,也不能老上你们家去缝制啊。”她们说小晚太客气了,随手拿起她缝的衣物端详,才发现都是给婴儿穿用的,她们发现了秘密:“哈哈,原来朵朵要当姐姐了,恭喜恭喜!给朵朵生个弟弟吧。”婚姻家庭、男人孩子,都是女人家最感兴趣的话题。她们和小晚互相开着玩笑、说着知心话,彼此的感情非常融洽。小晚说再过几个月,打算把母亲接来服侍月子。她们听了都很赞成,祝贺小晚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大队文书的夫人说:“现在讲计划生育呢,一对夫妇只能生两个孩子。生一对子女的才是‘一男一女一枝花’花好月圆。”小晚称赞她说得好,忙着道谢、招呼她们喝水、吃果点。她们还说到时侯会来陪伴并帮助小晚,请她放心。临走时,她们想把婴儿衣物带回去缝纫。小晚说她们比自己更忙,不能再添麻烦。她们看到小晚把平时积攒的各种零碎布头,都裁成统一规格的三角形,再用针线缝制连接成小被面,挺费工夫的。就说:“这些碎布片还是让我们带回去用缝纫机来连接吧。”小晚婉言谢绝,说用缝纫机连接碎布挺不容易,还是自己慢慢来更好。小晚已经连缀好的部分小被面摊在床上,五颜六色拼接得很独特。她们观看后赞叹不已,都说小晚的手工做得很巧妙,这小被面简直就是工艺品。这个方法值得推广,凑零为整、化废为用,既讲节约又很漂亮。 K*{RGE
开学了,松和小晚商量后给朵朵交了学费,让她领了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本,正式上学。这是为了避免她再发生意外,在无奈之下他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女儿的学习提前起步,直接上小学,其实不是出自做为父母的本意,也并非他们刻意而为之。这只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顺其自然发展的结果。这里的乡民自古以来都很尊师重教,朵朵的事例在群众中又产生了劝学的动力。因为学生家长都以朵朵作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严格要求子女的学习要天天向上,所以学校里的学生,比以往更加努力学习功课。学校里的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也是人们未曾预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