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55阅读
  • 19回复

[原创]小说《林花匆匆》(《又见枫叶飘零》续集) 2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8
7x |Pgu(  
21. 7x |Pgu(  
    小晚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她的学生看在眼里,感触在心里。有位初中班的女学生家境很困难,为了能 7x |Pgu(  
继续学习,她起早贪黑的给生产队放牛,挣点工分作为学费。她一边放牛一边读书,非常刻苦。那情景让 7x |Pgu(  
小晚联想起古时王冕学习的故事,很受感动。小晚提拔她当班干部作为鼓励,还耐心的开导她的母亲,列 7x |Pgu(  
举出各种事例说明学习的重要,说服她克服困难支持女儿学文化。那几个远道而来在校寄午膳的学生,他 7x |Pgu(  
们饭后不再嬉戏,安静地在教室里看书写字。为了让那些面临辍学的学生继续学业,松和小晚以及他们的 7x |Pgu(  
老师都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有了家校的配合,有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校里充满了学习的气氛。 7x |Pgu(  
    这段时间小晚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满足。首先是松的工作顺利,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她出色地 7x |Pgu(  
完成了自学的辅导材料。其次松如愿以偿得一男孩,取名果果。再则他们种的菜、养的猪和鸡都成长迅速 7x |Pgu(  
。不久,学区的通知下达了,要求所有的民办教师以及知青要先集中起来培训。小晚得到通知后,不知是 7x |Pgu(  
喜还是悲,立即背上才几个月的幼儿,提着行李再次艰难的返回娘家。她把襁褓里的孩子交给父母要求代 7x |Pgu(  
养,得到父母同意后不敢停留,匆匆赶回参加培训。因为学区离学校较远,为了学习方便,小晚寄宿在那 7x |Pgu(  
里。经过交谈,小晚了解到学员里有好几位知青,都有家庭和孩子。他们多是和本地人联姻,其中也有招 7x |Pgu(  
亲的上门女婿。这三个作为上门女婿的男知青,都来自于江西。因为他们个人的条件和素质不同,所以命 7x |Pgu(  
运也各不相同。那位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长相清秀的高中生,他被一个乡村的书记看上,让他担任该乡村 7x |Pgu(  
的民办教师。不久后,他与支书的侄女结婚。另一个年龄最大的男知青,停课时才读初中。因为他的父母 7x |Pgu(  
都过世了行同孤儿,入学较晚文化素质还不错。他体力好吃苦耐劳,很有同情心。先是当夜校老师,后来 7x |Pgu(  
才当上正式的民办教师。住在他附近的一位比他年长十几岁的妇女,因为丈夫出了车祸,抛下她与三个孩 7x |Pgu(  
子去世了。她最大的男孩子才读小学高年级,孤儿寡母该怎么办?有人看他也孤苦伶仃,就撮合他俩成亲 7x |Pgu(  
。因为夫妻同病相怜,他俩互敬互爱,家庭和美。还有一个最小的男知青,只有初一的文化水平,资质一 7x |Pgu(  
般。他入赘在高山上的一个乡民家里,那里人烟稀少请不到老师,正好用上他了。他的妻女长相随他的岳 7x |Pgu(  
母,模样不错。可是妻女娇嗔、岳母泼辣,这个男知青和岳父都生性懦弱,家里有吵不完的架。 7x |Pgu(  
    因为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停课,小晚学历不高。但是她爱好文学,看过较多的书,所以个人的文化素质 7x |Pgu(  
还是不错的。再经过这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因此,这几天的学习小晚感觉很轻松。暑假里,小晚接到去城 7x |Pgu(  
里进修学校参加培训的通知后,几位同学区的女老师和她一起去了。进修学校的领导受教育局和知青办的 7x |Pgu(  
委托,安排各学科最好的老师给他们上课,还给远道的老师安排食宿。象小晚这样既是民办教师又是知青 7x |Pgu(  
,享有双重身份参加培训的也有好多个。全国民办教师转正的首次文化考核,其程度是以高中为标准,分 7x |Pgu(  
发的教材资料多是高中的,初中的资料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考的知青里,有几个和小晚一样都是初中 7x |Pgu(  
毕业。不知为什么,从授课提问乃至作业测试来看,双重身份的这部分人似乎优秀些。进修校安排授课的 7x |Pgu(  
语文老师是一位才子,虽然他毕业于师专,刚而立之年长得也不英俊,但是他为人持重,有真才实学,在 7x |Pgu(  
这小县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后起之秀。不久以后,他被上级提拔为进修校的领导。因为他的严肃博学、较 7x |Pgu(  
有名气,大家都很敬畏他。就连那几个喜欢和人开玩笑的女教师,也不敢轻易和他说笑。他上的课小晚总 7x |Pgu(  
是认真地听、踊跃的发言答问,课余的时间主动找他交流。这次培训,小晚的语文基础知识、作文、古典 7x |Pgu(  
文学都掌握的很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为小晚年轻记忆力好,又是生长在政治挂帅的年代,所以政治 7x |Pgu(  
课对她来说也容易。较之,她的数理化知识薄弱些,多亏松给于补课指导。她能配合抓薄弱环节重点练习 7x |Pgu(  
,光是几何代数作业都做了厚厚的几大本,所以也能迎头赶上。这次的文化考核,小晚不但能顺利的通过 7x |Pgu(  
,而且考试成绩优秀。紧接着,是上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成绩达标的老师还要上公开课,集体评议 7x |Pgu(  
。然后,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在这两大块综合考试合格者里,再结合师德师表作为参考,选拔出全面合格者 7x |Pgu(  
择优录取。小晚在教坛上干了这么多年,教学经验有所积累。她在师生和群众里口碑也好,再则小晚的形 7x |Pgu(  
象气质不错,表达能力好。这次从地区到基层有关人员对她的现场听课考评,又通过了。她不但取得了转 7x |Pgu(  
正资格,而且在教坛初露头角,被誉之“教坛新秀”。 7x |Pgu(  
    那位重点小学的校长也不食言,同意把他们夫妻调回来工作。大家都说他们是三喜临门,一定要请客 7x |Pgu(  
。小晚本来就很热情好客,又喜欢烹调,碰上这么开心的事岂有不请客之理?夫妻俩高高兴兴的请人把自 7x |Pgu(  
家喂的那口猪杀了,然后松去宰鸡、小晚到菜园子里拔菜,就地取材请客。他们分期分批,从乡下到城里 7x |Pgu(  
请亲友同乐。这几次聚会,都是小晚亲自下厨,煮几碗家常菜表达夫妻俩的心意。松既风趣又实在的对亲 7x |Pgu(  
友说:“羊毛长在羊身上,不花钱的。我们今天是诚心诚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谢谢光临!”他 7x |Pgu(  
的一番话,得到了亲友的赞扬。 7x |Pgu(  
    小晚一家的喜事不算什么,主要是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特别是初中毕业班的学生,中考成 7x |Pgu(  
绩优秀,其中被县一中、二中重点校录取的学生,打破了往年落后的惯例,成为此校绝无仅有的历史记录 7x |Pgu(  
。当地群众根据后来的发展考证,认可了这几年在学的学生里,出了不少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 7x |Pgu(  
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至今,这里的群众还常常忆起当年。现在这里不办学校了,可是他们还不舍得拆 7x |Pgu(  
除旧校舍。校舍因年代久远而破损,还依然保留着旧日的模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现代的年轻人根 7x |Pgu(  
本无法体会,难以理解。 7x |Pgu(  
    七十年代末春节,是松和小晚在此地过的最后一个年。夫妻俩早已酿好的几坛红酒,刚好在春节期间 7x |Pgu(  
使用。辞岁这天,小晚在锅里炒着山上采来的苦椎。朵朵到河塘里看捉鱼才回来,她问:“妈妈,为什么 7x |Pgu(  
过年都要有鱼呢?”小晚对她说:“鱼象征着幸福吉祥,它给人们带来富裕的生活,家家户户年年有余。 7x |Pgu(  
”“什么是吉祥呢?”朵朵天真地问,松对她说:“就是好的意思,是人们常说的祝福话哦。”小晚停下 7x |Pgu(  
手上的锅铲,转过身接着说:“真缠人,过年要讲好话,懂吗?”谁知话音刚落,锅里的苦椎烧焦了,小 7x |Pgu(  
晚不停地说着:“完了,完了,苦椎炒焦了!”朵朵高兴的拍着小手又跳又叫:“爸爸快来听,妈妈叫我 7x |Pgu(  
们要说好话,可是她带头说坏话啦!哈哈~哈哈!”看她那得意的样子,小晚又气又好笑。松也跟着朵朵 7x |Pgu(  
大笑,等他们父女笑够了,小晚才自我解嘲的说:“有什么好笑的,这就是好话啊,”她话没说完,朵朵 7x |Pgu(  
就大声说:“爸爸,我们不许妈妈赖账,是吗?”松说:“你别吵了,听你妈妈把话说完。”小晚一本正 7x |Pgu(  
经的说:“谁说不是呢?这就是好话啊,苦椎烧焦说完了,就是苦尽甘来啊,懂吗?”松说:“有理,你 7x |Pgu(  
说得好!”经小晚这么一说,坏话又变成了好话。朵朵长大后,经常讲起当年妈妈的这个笑话故事,虽然 7x |Pgu(  
事隔多年,想起来还是很好笑,而且这个故事百听不厌。 7x |Pgu(  
    这里的村干部以及乡亲,他们在正月里轮流请松和小晚去他们家里做客,大家一起喝酒祝贺新年。说 7x |Pgu(  
到过几天他们要回去城里,大家都恋恋不舍。后来松和小晚也向他们拜年,回请时做个辞别。小晚加炒几 7x |Pgu(  
道菜,上菜时她向大家敬酒。松陪客,不停地向他们敬酒。大家都开怀畅饮,喝得很开心。这真是酒逢知 7x |Pgu(  
己千杯少,主宾都百感交集,语无伦次。几位挚友直喝到更深,才踉跄而归。松一家离开的那天,闻讯而 7x |Pgu(  
来的乡亲和本地的师生都来欢送,他们依依惜别。在崭新的八十年代正月,小晚终于踏上了新的征程。她 7x |Pgu(  
圆了平生的第一个梦,让梦想在百花丛中飞翔。 7x |Pgu(  
    山区乡下的生活,成了小晚此生最美好的回忆。只要她一想到早年的这段日子,就会随口吟咏:“林 7x |Pgu(  
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朵朵和她的弟弟果果,都发展的很好。那些熟悉松和小晚的师友,只要一提起他 7x |Pgu(  
俩,就说这才是他们夫妻获得的最大成功。无论如何,这总是他们的真心话。九十年代,松和小晚一家四 7x |Pgu(  
口陆续回归。小晚想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自己来说,长年耕耘 7x |Pgu(  
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风雨过后见彩虹。如今已叶落归根,他俩得以安享晚年。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可 7x |Pgu(  
惜近黄昏。小晚一听到此话,总不服气,她利用休闲的时光,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搞创作。再把拙作发表到 7x |Pgu(  
网络上,让大家共享。这样,她不但可以自娱自乐,生活还很充实。她的创作,得到了网站领导以及诗友 7x |Pgu(  
的支持、认可,她感到很满足。她的最大希望就是自己的诗文,能得到更多人的阅读和喜爱。 7x |Pgu(  
1条评分好评度+5
湖南游建国 好评度 +5 支持原创 2013-04-2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永刚

发帖
3356
金钱
18363
贡献值
879
交易币
1
好评度
1080
家乡
河南省扶沟县曹里乡游家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4-28
上一集才怀孕,这一集果果就出生了,小晚加油,下一集当奶奶。
我支是明初从洪洞大槐树迁移过来的,始迁祖讳全。河南扶沟县游氏字辈:作述本传,培振广延,成庆克嘉,敦宗辅元,详明兆绪,树德立艺,文化永俊,洪福向顺。
离线游新源

发帖
8918
金钱
129187
贡献值
254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69
家乡
福建省上杭县同康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4-28
当时我也是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可就没有读出头
因为一个游字,紧紧的把我们连在一起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4-28
回 1楼(游永刚) 的帖子
游永刚:上一集才怀孕,这一集果果就出生了,小晚加油,下一集当奶奶。[表情] (2013-04-28 20:39) 7x |Pgu(  
7x |Pgu(  
哈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续集到此结束。以后是否再续,量力而行哦
[ 此帖被游小影在2013-04-28 21:30重新编辑 ]
离线游永刚

发帖
3356
金钱
18363
贡献值
879
交易币
1
好评度
1080
家乡
河南省扶沟县曹里乡游家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4-28
回 3楼(游小影) 的帖子
游小影:[表情]哈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续集到此结束。以后是否再续,量力而行哦[表情] (2013-04-28 21:09)  *%5#\ I  
*%5#\ I  
这个小晚是不是写的你自己呀。
我支是明初从洪洞大槐树迁移过来的,始迁祖讳全。河南扶沟县游氏字辈:作述本传,培振广延,成庆克嘉,敦宗辅元,详明兆绪,树德立艺,文化永俊,洪福向顺。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4-28
回 2楼(游新源) 的帖子
游新源:当时我也是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可就没有读出头 (2013-04-28 20:52)  *%5#\ I  
*%5#\ I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道路通罗马问好!!
离线游新源

发帖
8918
金钱
129187
贡献值
254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69
家乡
福建省上杭县同康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4-28
罗马在哪儿?
因为一个游字,紧紧的把我们连在一起

发帖
8456
金钱
108051
贡献值
2206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家乡
福建平潭县白青南盘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4-28
分享了。
《中华游氏网》微信公众号为:《游氏网》。
欢迎各栏目版主与会员投稿,邮箱:380515888@qq.com
福建游氏QQ交流群:15633809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4-28
回 4楼(游永刚) 的帖子
游永刚:这个小晚是不是写的你自己呀。 (2013-04-28 21:32)  *%5#\ I  
*%5#\ I  
跟着感觉走,不识庐山真面目哦,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4-28
回 6楼(游新源) 的帖子
游新源:罗马在哪儿? (2013-04-28 22:49)  *%5#\ I  
*%5#\ I  
罗马在意大利。 *%5#\ I  
请看: *%5#\ I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更有趣的是,古罗马统治者为了调兵遣将的方便,下令在大道的两旁种上大树,以便为行军的士兵遮挡炎热的阳光。 相传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最早出自罗马皇帝尤里安(julian the apostate, 331-363)之口。尤里安是君士坦丁一世(约280-337)之侄。他博学多才,集学者、作家和将军于一身。在位期间(360-363)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并允许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圣庙。其本人信奉异教,是君士坦丁之后唯一的非基督教徒帝王。因此教会称他为“叛教者”(apostate)。 *%5#\ I  
条条大道通罗马可喻为: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