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FG.+ %JBFG.+ 19.
%JBFG.+ 松带着小晚母女先回老家探亲,打算玩几天后再去探望岳父母。因为要尽早返回山城,以便做好调动工作的一切事宜。他们到家后,亲人团聚自然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在夏夜乘凉的时候泡上一壶茶,一家人围坐着喝茶海侃,别说有多惬意了。这天夜里,大人聊得兴高采烈,小孩玩累了吵着要睡觉。小晚给朵朵洗好澡,带她到楼上卧室睡下。他们回家只住几天时间,为了节约用钱,虽然蚊虫猖獗也不买蚊帐,就用蚊香应付了事。小晚见朵朵已经睡着了,赶紧抽身去洗澡。
%JBFG.+ 因为屋子里蚊子太多,虽然点了蚊香也不是很管用。蚊子又特别喜欢叮咬小孩,朵朵睡下后就遭到了蚊子的袭击。因为她睡得很不踏实,盖在她身上的小被子竟滑下床来。小被子不幸被蚊香点燃,不一会儿就着了火,一股浓烟冒了出来。这时,恰好松的嫂嫂带着孩子上楼来,她看到小晚卧室里的异常情况,大声呼叫,三步并着两步冲进去。她看到床前地上的小被子正腾着火苗,便不顾一切的抓起它就跑,象一阵风似的下了楼。情急之下,她把小被子塞进厨房的水缸里,这才松了一口气。朵朵被吓醒后一直哭,楼下谈天的男人听到屋里乱哄哄的,赶忙跑进来问是怎么回事?小晚刚洗好澡就听到一片喧哗,她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急忙穿衣开门出来。松的嫂嫂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说给他们听。小晚听她说后,腿都吓软了。松赶紧上楼去哄着朵朵,叫她别哭。大家都很庆幸,都说这次有惊无险,可保永久平安。
%JBFG.+ 虽说事情如此侥幸,可是大家再仔细想想,有谁不怕?都说水火无情,如果不是发现的及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别说自家人生命存亡的问题,也别说房屋财产被毁于一旦,就是这整条街上的街坊领居,都会受连累,都得遭殃。因为这么一折腾,大家都没了睡意,又继续聊侃。他们从点油灯、点蜡烛起,一直聊到打灯笼、擎火把、放焰火止,列举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火灾。松的大哥还结合当时因电力不足,公家不允许家庭住户煮饭烧水使用电炉,聊到了人们偷用电炉的普遍情况。因为违规怕被人发现,所以使用的人把电炉做了掩盖或隐藏。有人关起门来偷偷摸摸的使用,一听到敲门声,就慌慌张张的置放不当,导致了火灾。虽说他们是在聊天,倒不如说是给自己和家人上一堂防火的安全教育大课。
%JBFG.+ 山城学校的校长和在校的老师,看到松带着妻儿回来,都热情地上前向他们问长问短。有人调侃小晚,他们打趣地说:“你应该不是李向阳吧,怎么也三进山城了呢?”小晚笑着回答:“哈哈,当然不是啦,我就是我啊,你未免牵强附会了吧。但是我可以向他学习,克服困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们也笑着说:“真厉害,我们只说一句,你却回敬了这么多句。”小晚笑眯眯的说:“不敢当,有空来我家玩哦。”他们向小晚挥挥手说:“好的,应该说是阿庆嫂有请,我等岂敢不去?再见啦!”小晚也向他们挥挥手,道声再见。
%JBFG.+ 松和小晚带着朵朵逛了几趟县城,走亲访友之余,购买些必需的用品。虽然现在离开学还早,但是他们决定提早下去山乡中心校。一来,松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整修学校的教室和宿舍,以便做好开学的工作。再则,他们利用假期的时间,先熟悉那里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小家庭没什么财产,松联系好一辆手扶拖拉机就足够了。他们告别了学校的校长、老师,坐上了小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在高低不平的山间马路上颠簸,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足足两个小时后才到达公社所在地,他们在镇上休息一会儿,找个小饭店吃个午饭,然后继续前进。山路越发的崎岖难行,因颠簸的厉害,小晚和朵朵几乎把吃下的饭全呕吐出来。还好这小地方距离镇上不太远,不到一个钟头就到达了目的地。
%JBFG.+ 学区主任事先打电话通知了村大队部,村支书带领几个干部在村口迎接他们。拖拉机一停下,村支书就上前和松握手问好。寒暄过后,有几个乡民来帮助挑行李,有几位本乡村的老师也来迎接他们。大家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顺着一条由乡里中心地段延伸向山上的小路走去,他们边走边谈。不一会儿,路面变得宽阔起来。小路左边一棵巨大的古树下,有一平房瓦屋,支书说这是学校的厨房兼食堂,雇的是一个住在附近的工友,给住校的老师和几个寄午膳的远道学生炊饭、挑水,但不包括煮菜。他们从厨房门前走过后,再登上几级台阶,就来到了一个小山坡,这个学校就设在山坡的坡顶上。
%JBFG.+ 坡上的空地经过了平整,较为宽阔,它的中心区是一个小操场。人们只要站在操场的正前方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坡脚下不远处是这里的村庄和小街,街头连接一条马路通往乡镇、县城。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溪,绕过乡民的家门前流向远方。小溪的对面是一片田野,周围都是山。操场的左前方有一条山路,从那里的小山包转出去,就有几条通向各个自然村的小路。各村的学生从早到晚、从家里到学校,他们不停地在这几条小路上穿梭,来来往往。操场左后方靠山的地方,有一个简易的土屋是储藏间,供学校老师堆放杂物、农具以及体育器材。操场正后方,横贯一栋二层楼的校舍。校舍后面是一片山地,那是前任老师开垦出来的菜园子。底层的五个教室供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使用,最后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二层楼上是初中班和住校老师的宿舍,六间教室全部都用板块在中间隔开,一分为二。靠楼梯这边的四小间,是初中班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其余的都是住校老师的宿舍。
%JBFG.+ 学校老师有十几位,住校的不多。松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他不搞特殊,和其他老师一样住一小间。他们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和几个箱子以外,就是一张小圆桌。这张小圆桌摆在房间的中心,一家人吃饭、写字都靠它。小晚坐在那里做针线活,松接待学校的老师和来客,在那里围坐着喝茶聊天,真是一桌多用,很有实用价值。除此之外,他们还在走廊外头架一口小锅烧饭煮菜。很简单,他们的家就这样安下来了。
%JBFG.+ 学校的教导主任安排小晚的工作,她除了上初中语文课,还要教小学数学。松除了领导工作以外,还上初三数学课,再兼几节体育课。课余的时间,小晚养鸡种菜,松负责浇水施肥。学校的教导主任带着家属孩子住校,家境也一样的清贫。他毕业于师范学校,曾经被错划为右派,得以平反后重新工作。他的家属和大儿子在做临时工,还有两个小儿子在上学。他性格乐观,因为人生遭遇坎坷,喜欢喝酒交友。他爱好文学,文采也不错,在学校里除了教导工作以外,还教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他最喜欢在酒后演唱黄梅戏,他不但唱腔好,唱得有板有眼,还配以动作表演。他的表演确实很精彩,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晚上他经常去村里找人喝酒,妇女小孩看到他来了,就要他唱上几段黄梅戏。看到小晚和松在菜园子里种菜,他总是随口就来几句黄梅戏的《天仙配》选段:“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表情和动作都很传神,把小晚和松逗得哈哈笑。住校的还有一位幼师毕业的女教师,是全校年龄最大的老教师,她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她的家在县城,一星期回家一次。她年已半百膝下尚无孙子,一个人住校也寂寞,朵朵还未
%JBFG.+ 正式上学,经常跟着她去教室上课、上宿舍休息,在楼上的走廊里来来往往。
%JBFG.+ 朵朵跟着这位老教师到她的班上去,看到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她也要在那里上课。这位老教师觉得朵朵挺好玩,就搬了一张空凳子放在教室前头的角落里,叫她坐下不要吵。谁知朵朵不但能专心听课,还会举手发言。接着这位老师发现了奇迹,这个不满四周岁的女孩儿,没有上幼儿园却认得不少字,在座的学生里有的还不如她。因此,她便在教室的前排、自己座位的对面给朵朵留了个位子。朵朵便像模像样的坐在那里听课,非常认真。老师提问,有的学生答不出来,想不到这小家伙倒抢先回答了问题,而且回答得十分正确。这位老师惊奇的很,逢人就夸朵朵的聪明可爱,说她不是一般的聪明。老师还说朵朵年龄这么小,自然没有一年级的书本,她靠听课就可以读写词语,甚至还会背诵课文,简直就是一个神童。有的老师不相信,认为她太夸张了。有一天,他们看到朵朵又坐在教室里,就特意进去听课。只见老教师神采飞扬的提问,小朵朵胸有成竹的回答。她不但声音响亮,而且回答的流利正确。老师们都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学校的老师都夸起朵朵来,松听说后置之一笑。小晚坦然地说:“因为我长年都在乡下,无法送朵朵上幼儿园,只是教她识些字而已。朵朵现在还远远不到入学的年龄,她喜欢跟着老师去上课。我们家里没有老人,也没有保姆看护她,就随她闹着玩。因为朵朵记性好、肯听话,承蒙老师疼她,才有神童这一说,大家可别当真哦。”虽然小晚的这番话说得很谦逊,可是十六岁的朵朵还是考上某院校的本科,她果真成了少年大学生。
%JBFG.+ [ 此帖被游小影在2013-04-24 08:2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