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VDV4l
这是个距离县城较远的自然村,村庄座落在山坳里。它三面依山、一面傍水,山上长满苍松翠竹。一阵风吹过,松树上的松针纷纷落下、昏鸦绕树惊叫、翠竹摇曳多姿,真是诗情画意。小晚和松小心翼翼的行走在山间古道上,生怕一不小心坐上滑滑梯那就糟了。小晚看着山崖上的瀑布飞下山涧,蜿蜒流去;她踏着石径上铺满的厚厚松针、脚下一片柔软,山间云雾弥漫仿佛是在腾云驾雾。他们走累了,就地坐下休息一会儿。小晚看着山里的樵夫唱着山歌、山垄里的农夫叱着耕牛;她看着小溪边农妇洗衣说笑、儿童穿花追蝶嬉戏,又仿佛是置身于世外桃源。 +$VDV4l
他们下山后,就被一群孩子围住。孩子们问长问短,很快明白了来的是代课老师。小晚和松被孩子们 +$VDV4l
簇拥着来到教室。原来,学生的教室是设在一个大户人家的厅堂里。这个班级说是复式班,实际上就像古时的私塾。听孩子们说他们的老师也是女知青,她外出学习顺便回家探亲。估计她要在一个月以后才会回来。小晚因为代课的时间不长,所用的一切都借用这位老师的。小晚用她的教科书备课,按她的进度授课。住在她的宿舍里,用她的厨房烧饭煮菜。小晚一星期回城一次,松负责接送。 +$VDV4l
虽说是来代课,小晚也不马虎。她先熟悉周围的环境,再仔细端详所谓的教室。只见厅堂正面的墙上有个神龛,龛里供着:天地君亲师。神龛前设一张案桌,桌子中间放个大香炉,里面插满了香。香炉两边各摆一个烛台,上头插着红蜡烛,古风犹存。案桌前方是老师的桌子,对面有几张简易的长桌长凳,是学生坐着学习的课桌椅。上课时间到了,学生陆陆续续来了。学生总共才二十几人,却分成三种:中、高、低不同的文化程度。他们对新来的老师很有礼貌,鞠躬问好。在学习的时间里他们很守规矩,都听从小晚的安排。小晚先给高年级的学生授课,在他们做作业时给中年级的学生授课布置作业,最后是给低年级的学生授课,教他们识字写字,有时小晚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写。不同年级的学生轮流下课,轮流活动。小晚忙得不亦乐乎,她几乎没有下课的时间,应接不暇的给学生解说疑难之处。她经常把放学的时间也忘了,因此学生都记住提醒她。放学后,家在附近的学生还帮助小晚提水、劈柴、生火。小晚非常喜欢这些孩子,也很尊敬这个乡村的村民。因为他们古道热情,家风淳朴。 +$VDV4l
愉快的日子一闪而过,端午节到了,小晚代课的期限也到了。松一早就来接小晚回城,大家都恋恋不舍。孩子们不约而同的提着家长让他们带来的粽子,非要小晚收下不可,小晚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把小晚夫妇送上了山路,叮嘱他们有空来玩。小晚三步两回头,不断的向孩子们挥手致意。夫妻俩回到了城里,小晚看到学校里的学生,同样也给老师送来粽子。这一颗颗、一串串用心包裹的粽子,不但寄托着人们对屈子的无比尊敬怀念,同时也体现人们朴素的尊师重教情怀。小晚看着家里桌面上摆满的粽子,感受到了这里群众对老师的满怀爱心。 +$VDV4l
工厂里做临时工、工程队里敲石子、到乡下代课,小晚尝试过觉得都不理想,也都不是长久之计。日子依然过得艰苦,小晚不但要精打细算当家,还恨不得把一分钱当二分钱来用。小晚的童年有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紧张的苦难经历,因此能随遇而安。她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粮食不够用瓜菜代。偶尔也会碰到既没钱也买不到私米的时候,松只好硬着头皮向单位申请补助。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松把烟也戒了。星期天他不是上山打柴、就是下河捞蚬子,既节省了开支,又改善了生活。那时,一年到头几乎吃不到猪肉,供应给松的每月二两油、一斤肉票根本不够用,肉票得买肥肉熬油炒菜。有时托亲友到乡下去买高价肉,也交代他们要买肥肉。如果运气好买到一两斤肥肉,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脱脂后的猪油渣是最好的美食。只要在油渣里加点盐,用它就稀饭,那滋味有多香美,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到呢! +$VDV4l
那时要买布做新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供应的布票有限,大家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晚的家里来信说,朵朵的衣裤短小得不能再穿。因为小孩长得快,做新衣很浪费。小晚动脑筋想办法,买来各种颜色的丝光线球。她用线球给女儿朵朵编织衣裤,还有裙子、袜子等。这些编织物不但有好看的图案花纹,而且颜色也搭配得和谐鲜艳,小女孩穿起来又漂亮又柔软,很有特色。其次,随着小孩长高长大,针织的衣裤若是短小了,还可以随意加长加宽,也可以拆洗后重新编织。学校里有的女教师,家里也有小女孩。她们会过日子,也很爱美。因为有共同语言和爱好,她们彼此之间来来往往。小晚和她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把编织法的各种花样以及技巧,都加以研究推广。 +$VDV4l
为了帮小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松四处奔走。可是他太年轻了,因为他资历浅,在人浮于事,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给小晚找份好工作谈何容易?这样辗转了一段时间后,小晚的堂兄出于同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介绍小晚到某地的中心校当一名中学民办教师,负责该校的文艺宣传工作。这在当时无疑是天大的好事,既解了小晚的燃眉之急又有了可行之路,还满足了对方单位用人需求,为之提供人选开展工作。这 +$VDV4l
两全其美的事,小晚当然毫不迟疑,立刻答应下来。她用积攒下来的布票,上街买了两块好看的花布,顺路走进县文工队。文工队里与小晚熟悉的女知青和几个年轻人看到小晚来了,她们很热情的招呼她。小晚向她们说明了来意,大家都为她感到高兴。闲聊了一会儿,她们忙开了。有的帮小晚修剪头发,有的帮她裁剪衣服。因为她们个个心灵手巧,所以无论是小晚的发式,还是衣服的式样,都剪裁得很时兴,小晚开心极了。小晚向她们道谢再道别,她们祝小晚工作顺利,一直把她送到大门口,还一再交代有回来一定记住来玩。小晚为了工作、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松暂时离别。她再三叮嘱松要好好的工作,要保重身体。她打点行装,只身上路,前往目的地报到。 +$VDV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