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79阅读
  • 4回复

[原创][原创](清帝系列1~12)集合帖(敬请宗亲欣赏指点评议 )习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9
*x`z5_yfO  
*x`z5_yfO  
一.[原创六州歌头 (清帝系列一: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习作   Post By:2010/1/2 19:46:00    Post IP:119.27.160.238 *x`z5_yfO  
*x`z5_yfO  
拾松採蘑,寒苦砺精英。亲逐鹿,中原主,奠前清,女真平。东北域疆统,八旗建,联姻制,满文创,天汗号,后金兴。铁骑风云,踏滚城池破,巧用疑兵。再抚蒙同坐,举废共和盟。决策迁京,沈阳更。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以功绩论,孰能比?图伦地,报仇成。十二役,皆胜战,四合赢。大妃迎,叶赫佳人易,长子弑,为何情?亲征讨,辽河渡,向孤城,一介书生崇焕,义当守、火炮齐鸣。令努尔哈赤,兵败叹无凭。双目难瞑。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附注: *x`z5_yfO  
*x`z5_yfO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享年68岁。是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天命汗(清太祖),幼年失母,继母妒甚虐之,与其父几次欲置他于死地,都幸免于难。少时采松蘑为生。命运坎坷使这位苦难青年有了他与众不同的意志和人生。他一生打过十二次大胜战,留下十大历史功绩。他成功的秘密就是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使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在明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率六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大军亲征。渡辽河向孤城猛扑而来。守城者袁崇焕42岁。进士出身,没指挥过作战。却令努尔哈赤兵败如山倒,郁郁而终。因长子褚英被杀,由皇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承继。)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二.[原创](清帝系列二:崇德帝皇太极)高阳台 习作   Post By:2010/1/4 0:03:00    Post IP:119.27.160.73 *x`z5_yfO  
*x`z5_yfO  
关爱无人,淡然面对,武功文治多谋。清室赢家,三星流陨兵收。高棋四步招招下,满汉和、弊除新求。大清称、南坐为君,装备精优。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先将四面全开拓,计谋亲手足,妃后蒙俦。三次交锋,明朝摇坠将休。反间计取袁崇焕,迫崇祯、自毁圈投。猝死之、储嗣谁承?此憾遗留。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附注: *x`z5_yfO  
*x`z5_yfO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因在贝勒中排四,又称四贝勒。十二岁丧母,二十岁带兵打战,三十五岁登极,在位十七年,五十二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当时有四颗耀眼的星:清太宗皇太极、明崇祯帝朱由检、农民领袖李自成、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最后都归了皇太极和他的子孙。高棋四步是:革除弊政,调剂满汉;族名满洲,建号大清;南面独坐,完善体制;造红衣炮,创建重军。一后四妃,全是来自蒙古。四向开拓:向东出征,两征朝鲜;向北用兵,征抚索伦;向西用兵,三征蒙古;向南用兵,五入中原。三大战役:萨尔浒之战;沈辽之战;松锦之战。计杀袁崇焕,崇祯帝自毁长城。说明他心机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一代英杰本应创立更大的功业,却在52岁盛年邃然辞世。他的失算就是《清史稿》道出的“储嗣未定”和“大勋未集”两大遗憾。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三.[原创](清帝系列三:顺治帝福临)水龙吟 习作   Post By:2010/1/5 18:54:00    Post IP:119.27.160.104 *x`z5_yfO  
*x`z5_yfO  
顾名福降君临,少年天子登皇位。号之顺治,旨为一统,叔王辅帝。迁鼎燕京,执掌朝政,八年后与。把叔尊为父,孝庄亲许,是非事,留争议。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钦示将叔尸毁。报家仇、以之为耻。难全忠孝,崇洋佛教,失之心智。废后宠妃,钟情董鄂,古今之谜。论功绩过失,参差各半,应区分矣。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附注: *x`z5_yfO  
*x`z5_yfO  
清世祖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极,是清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他的命运同名字一样,福从天上降临。一.大清皇位从天而降。皇太极猝死没有遗诏,于是皇位争夺很激烈。举足轻重的有四个亲王:礼亲王岱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因互不相让,岱善先以年老告退,豪格认为实力雄厚,假意谦让失之机遇。英郡王以不立多尔衮也退出,在这紧要关头,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让福临继位。多尔衮摄政,觉得可以一石三鸟,首肯了。于是六岁的福临意外的登上宝座。幸运的成为这场权力斗争中的对角线。二.迁鼎燕京,从天而降。在多尔衮的辅佐下,李自成、崇祯以失败告终。取得山海关,以吴三桂为先导率领八旗军向北京进发。完成了祖父辈28年未能实现的梦。他戏剧性的登上了政治舞台,活动了十八年。先做了八年的傀儡,后十年才逐步实现乾纲独断,当上了主角。过失: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六大弊政);功绩:定鼎北京,保护皇宫;攻占南京,统一中原;废除三饷,兴利除弊;亲善蒙古,治理西藏;惩治贪官,整顿吏治;崇文兴教,倾心汉化。(六大功绩)与母后关系不大好,主要是婚姻和皇叔为父引起的。与叔父关系恶化,达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废后宠董鄂妃,以死相随。崇洋信佛,总有出家的念头。顺治继董鄂后染天花而终的。并非出家。人生短促,却短暂而不平淡。他的亲情、爱情、甚至死,都让人褒贬不一,一言难尽。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另: *x`z5_yfO  
*x`z5_yfO  
怕引起混淆,再加以补充说明: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一.因为顺治的儿子康熙,早期的情形和他相似。顺治朝早期是多尔衮掌权,有他母亲孝庄皇后照料他;康熙那时是鳌拜执掌大权,由祖母孝庄皇太后照料他。(多尔衮摄政王做了七年,在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死于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顺治亲政。二月就宣布多尔衮的十大罪状、、、、、、)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二.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封为“贤妃”。有传说她是董小宛,从资料记载看是不大可能的。(董是在崇德八年1643年入冒辟疆家为妾的。顺治八年1651年董病死。有其夫的笔记,还有当时不少文人学士的悼念诗词证明。比顺治大十四岁。又一说她是顺治的弟媳:襄亲王的妻子,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这位神秘的女子,直到今天,她的身世依然是个待解之谜。)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三.顺治出生在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属虎。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享年24岁。有八子六女。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四.[原创](清帝系列四:康熙大帝玄烨)六丑 习作   Post By:2010/1/7 13:10:00    Post IP:119.27.160.60 *x`z5_yfO  
*x`z5_yfO  
号康熙鼎盛,为守创、千江风雨。笑谈至今,诛奸鳌拜取。御敌何惧?一统三藩镇,驻台府设,善治征蒙古。兴修水利园林树。重教知书,诗辞典著。莘莘学之无数。尚西方习俗,科技初步。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勤持朝务。爱仁民减负。待子孙严厉,亲与哺。文韬武略兼顾。古今中外读,技能为主。身先率、酌情于助。经历炼、委以军机政事,任之能辅。千秋继、未必能驭。国力强、大帝乾纲熠,英明有度。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附注: *x`z5_yfO  
*x`z5_yfO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属马。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处在承上启下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守成和创业同等重要。和顺治一样,他也是儿皇帝,太皇太后孝庄有了上次的经验,决定不由皇族长辈摄政,在异姓功臣中选拔辅政大臣有四人:外有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内有祖母辅之。鳌拜把苏克萨哈先开刀了,专横跋扈,目无君主法度,康熙极为不满。在他十四岁时,康熙六年(1667年)把他智擒宽大处理。终身监禁。十四岁的康熙初显身手。沉着机智、当机立断、胸怀谋略,具有政治家风范。 *x`z5_yfO  
*x`z5_yfO  
对历史:八大贡献。1.削平三藩,巩固统一2.统一台湾,开府设县3.抵御外侵,缔结和约4.亲征朔漠,善治蒙古5.重农治河,兴修水利6.移天缩地,兴建园林7.兴文重教,编撰典籍8.吸纳西学,学习科技。对自己好学不倦,对朝政勤慎理政,对臣民:仁爱宽刑,对西学:虚心吸纳,对子孙:督教以严。是一位政治型、学者型、艺术型、生活型的皇帝,是“二十五史”中唯一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学精神的皇帝。 *x`z5_yfO  
*x`z5_yfO  
(十二岁初婚,一生有子35人,女20人.最得意的是十四岁智擒辅臣鳌拜,最不幸的是幼年丧父丧母,最有幸的是祖母力助,最擅长的是学习,最失意的是三丧皇后,最痛心的是储位两立两废。)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五.[原创](清帝系列五:雍正帝胤祯)雨霖铃 习作   Post By:2010/1/8 19:49:00    Post IP:119.27.160.240 *x`z5_yfO  
*x`z5_yfO  
登临宫阙。日中天易,正殿君悦。承前启后雍正,传闻是、争储谋夺。继位难平异议,似风起云突。更有道、遗诏虚无,篡位欺兄盗名说。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区分论说功勋列。措施行、吏治严惩慑。朝臣奏折亲理,军政设、改归流决。入地摊丁,除贱、勤持国务终讫。立密诏、先见之明,猝死疑无结。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附注: *x`z5_yfO  
*x`z5_yfO  
康熙帝驾崩后,45岁的皇四子胤禛即位,年号雍正。为君正的意思。然而有趣的是直到现在史学界乃至民间对他得位是否正,从没停止过争议。因康熙早早立太子,又两立两废,使皇储之争越演越烈。形成了皇太子集团、皇八子集团、皇四子集团。当人们把视线集中在皇太子党和皇八子党的时侯,皇四子胤禛以不争为争,坐收渔人之利。当时流传三种继位的说法:1.遗诏继位说2.改诏篡位说3.无诏夺位说。第一种说法有康熙遗旨为证《康熙遗诏》今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种篡改的说法认为不可能的,因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差别很大;满汉两种文字改换也是不可能的,大概是戏说吧。第三种的说法也是难以成立的,皆不能自圆其说。雍正继位是正取还是逆取,历史没有留下记载。雍正也曾为自己洗刷,结果越描越黑。当时说雍正毒死皇父、逼死生母、弑兄杀弟。这些说法也是不可能的,有的是有些内在的联系,又说雍正诚孝皇父、友爱兄弟、勤慎敬业、戒急用忍,都是虚伪造作的双重性格之所以然。无论怎么说,雍正作为一个政治家,评价他的功过是非,不能全以皇位、性情来评价,而应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看他对中国历史、对人类文明做了哪些贡献。归纳他的措施为六点:1.整顿吏治2.密折制度3.设军机处4.改土归流5.摊丁入地6.废除贱籍。他在位十三年,以此看最主要的特点是“改革”,所以说他是改革型的皇帝。他作为一代政治家,他留给后人的历史遗产,还有两点值得提出:一是勤政,二是选储。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像他那样勤政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建储制度的改革,保证了皇位继承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内乱争夺。他承继了康熙大帝的历史遗产,又改革了康熙晚年的弊政,为乾隆强盛奠基,也准备了条件。应当说雍正在位十三年,政绩卓然。但却在他执政已见成效之时,突然去世。他的死因也众说纷纭:1.被吕四娘谋刺致死2.被宫女缢死3.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谋毒死4.服丹药中毒而死5患中风而死。前三种经分析是不可能的,后两种还有合乎情理处,但要有过硬的宫廷史料证明。所以他的死因,是个历史之谜。 *x`z5_yfO  
*x`z5_yfO  
(爱新觉罗.胤禛属马,享年58岁。十子四女。最得意的是得到皇位,最不幸的是遭到后世非议,最擅长权谋,最失意是服丹药深受其害,最痛心是幽禁兄弟。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六.[原创](清帝系列六:乾隆帝弘历)兰陵王 习作   Post By:2010/1/10 0:49:00    Post IP:119.27.160.250 *x`z5_yfO  
*x`z5_yfO  
帝谁出?身世蹊跷母易。宫帷事,传说至今,戏谑无凭觅无迹。天才锦绣织。超逸。文攻武习。诗词赋,书法擅长,飞舞龙蛇走神笔。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x`z5_yfO  
多情玉心惜,恸后猝西归。悲祭怜嫡。香妃宠幸真情给。修宝月楼置,绝无先例,风流天子趣事集。笑谈古今轶。 *x`z5_yfO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功绩。库书核。六次下江南,园艺开辟。钱粮获免人民益。治理藏疆域,抗潮堤立。中华多族,就一统,退有识。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附注:清朝四位英杰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玄烨、乾隆)乾隆是其一,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享年最高、执政最长的皇帝,又是民间传闻疑点最多的皇帝。他出生地点不明,生母究竟是何人,都是谜。他的两个皇后死因不明。还有香妃(容妃)身世,也都是谜。他所做出的主要功绩归纳成八件事。一.主持编修文化典籍:《四库全书》、《满文大藏经》等。二.维护兴建皇家园林。三.贡献了诗文才华。四.蠲免天下钱粮。五.统一整个新疆。六.完善治理西藏。七.修砌浙江海塘。八.中华各族一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有生之年做出了“禅位的决定。(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他宣布谕:至六十年内禅) GO GXM4I  
GO GXM4I  
(乾隆属兔,享年89岁。最痛心的是,两后不幸死去,最失意是第二个皇后怒断青丝。16岁初婚,17子10女,最得意:十全武功,最不幸生母身世有异说。最擅长诗文书法。) GO GXM4I  
GO GXM4I  
补充说明: GO GXM4I  
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出生地不明的只有努尔哈赤和乾隆。因努尔哈赤出生时不是显赫人物,没记载出生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乾隆不一样,他是雍正帝的皇四子,没明确记载这里面必定大有蹊跷。他父母没有留下明确的说法,他自己认为是出生在雍和宫。但是他还在位时就有异议,有人认为他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他的生母正史记载是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野史则有多种说法:热河的宫女李金桂、内务府包衣女子、傻大姐、海宁陈夫人。生母是谁?这在清朝十二帝中是仅有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的确存在文献和档案上的疑点。当然他作为皇帝,生母(即太后)是前朝孝圣宪皇后。两后死因不明,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乾隆帝和皇太后东巡,前往山东祭孔。三月十一日在回京途中死于船上(年37岁)。帝与后感情甚好,为此悲痛不已,亲自祭奠达上百次,追她为孝贤(她生前的愿望)作为谥号。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第二位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陪皇太后和帝第四次下江南,在途中据记载帝后二人发生口角,因帝拥妓酣饮。后自断青丝(满族习俗亲人故去才断发成服)惹恼了皇上,被打入冷宫,第二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死于冷宫,年49岁。死讯传来,帝在木兰狩猎,并没因此停止。命她儿子回京办理丧事,照皇贵妃礼仪,被降了一级。两个皇后的命运相比有天壤之别。 GO GXM4I  
香妃据考古文献记载是容妃。究竟是哪里的人?怎么死的?葬在那里?令人迷惑,无可适从。两个版本:一是喜剧说,她是回族的,入宫受到宠爱,特别照顾,生活得很幸福,死了葬在新疆喀什。二是悲剧说,被掳进宫,帝大加宠爱,她矢志不从,随身怀刃。皇太后闻讯召妃入宫赐死。葬在清东陵。有学者认为她是容妃,小乾隆二十三岁,备受宠爱,(1788年)因病去世。年55岁,葬清东陵。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七.原创](清帝系列七:嘉庆帝颙琰)青玉案 习作   Post By:2010/1/11 17:33:00    Post IP:119.27.160.94 GO GXM4I  
GO GXM4I  
为君不识根源处,霹雳响、和珅去。积重难还非一度。创新求是,振兴谋取。方可乾纲主。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自封固守焉能步?四伏危机却偏与。治国平庸无建树。大局难掌,孺家能赋。仁爱将民抚。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附注: GO GXM4I  
GO GXM4I  
乾隆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前两个早殇。第三个就是皇十五子颙琰(本是永琰,因避讳用顒)。与他的父、祖相比,嘉庆帝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他从乾隆手中接过权力,也同时接过一连串危机,最急迫的是和珅问题。惩治和珅,先说和珅:史书记载他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出生满洲,聪明机敏。十来岁有幸进宫,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在宫廷任三等侍卫,可以出入宫廷有了接近乾隆的机会。乾隆很欣赏他聪明伶俐、干练潇洒。能得到赏识,他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他精明干练,笼络同僚,拦截信息,打击异己。联姻皇亲,投上所好。乾隆一生爱作诗,和珅为迎合所以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和珅对老年的乾隆来说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的。嘉庆早在做皇子时就对和珅不满因乾隆在不敢动手。乾隆一驾崩,嘉庆就动手了(仅就十五天后),举措得体,干净利落,取得胜利。采用的办法是:欲擒故纵、调虎离山、突然出击、制造舆论、惩办和珅、讲求策略。这是嘉庆处理政治事件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也是他作为政治家的唯一杰作。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呢?一是有人说的和珅富可敌国,扳倒他可以缓解面临的财政危机,所谓和珅扳倒,嘉庆吃饱。二是说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杀他以谢天下。三是说为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处置他嘉庆只作为个案,不扩大,这是他的聪明。但没把和珅现象作为制度的弊端去解决去改革,这是嘉庆的平庸之处。这个事件后又面临一系列社会危机,他都作为个案看待,没从制度上解决。他做为仁君是可贵的,有很好的儒学修养。他能体恤民情,普免天下钱粮,写诗诗里有百姓。但是,他胸中没有大格局,掌上没有大手笔,不可能认识、也不可能改革社会存在的根本性、制度性的弊病。他的悲剧是认为天下都因为和珅才变得不好,不会从自身找责任也不从制度挖根源。其结果是滋生百官腐败。和珅现象没有根除。他虽解决了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机却又步步陷入更深的危机,直至道光时则陷入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36岁登极,在位25年,享年61岁。15岁结婚,5子9女。最得意的是惩治和珅,最擅长的是书法,最不幸的是在热河行宫暴死。)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八.原创](清帝系列八:道光帝旻宁)风入松 习作   Post By:2010/1/13 20:39:00    Post IP:119.27.160.146 GO GXM4I  
GO GXM4I  
从容机智斗林清。天理教难萌。先皇秘密将储定,嫡承继、独此宫廷。平息新疆骚乱,开张海运通行。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临朝勤政食难精。节俭补丁兴。丧权辱国签条约,禁鸦片、孤掌难鸣。王鼎忠君尸谏,则徐爱国英名。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附注: GO GXM4I  
GO GXM4I  
道光皇帝在清朝十二帝中,是唯一嫡子继承皇位的。是二皇子,系皇后所生。皇后在道光十六岁时殇。皇父对旻宁格外关怀,要他静心读书,修身养性,使他学而有成,也磨炼了性格。旻宁32岁时(1813年)发生了天理教民攻入皇宫的突发事件,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使他威望大增,也深得其父的赞赏。秘密定为储君。嘉庆暴死后也经历了一番风波,后由太后懿旨让他继位。他执政三十年,在惩治贪污、整顿吏治、治河通漕、清厘盐政、开通海运等方面或多或少有些成绩。他一生中最大的政绩就是平息回部张格尔的骚乱,巩固了新疆。在三十年的皇帝生涯里算是勤政,也算是节俭。野史说他穿补丁的裤子,大臣们也仿效。节俭对一位皇帝来说是难能可贵,但评价一位君王、政治家,主要看他在历史潮流中是站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看他在国家与民族利益上,是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还是丧失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道光帝禁烟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他要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关于鸦片战争,中学教科书里讲的很详细,这里就只提两点作为思考。1.鸦片战争清朝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2.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历史责任是穆彰阿还是道光帝?再有《清史稿.王鼎传》记载了王鼎尸谏与穆彰阿得势(这两位俱为朝廷的军机大臣)林则徐是封疆大吏,没有道光的谕旨,穆彰阿再专横也搬不倒的。这是道光的两面镜子:君子消沉,小人猖獗。虽有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却不能采纳忠言不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国步之濒,肇端于此”。从此,西方的侵略者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道光是中国两千年帝制史上,第一个同西方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他把自己的名字永远地写在中华文明史的耻辱柱上,这将成为后世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者戒。 GO GXM4I  
GO GXM4I  
(爱新觉罗.旻宁生于(1782年)属虎,39岁登极,在位30年,享年69岁。13岁结婚,9子10女,最得意击退林清天理教徒,最不幸是母早故,最擅长节俭。最失意是鸦片战争失败,最痛心是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九.原创](清帝系列九:咸丰帝奕詝)御街行 习作   Post By:2010/1/15 11:40:00    Post IP:119.27.160.18 GO GXM4I  
GO GXM4I  
清廷内外烽烟起。错把这、乾纲继。联军侵犯至京师,灾祸当前无计。钦差于弟,太平天国,攻进南京地。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无能御敌山庄避。一把火、园林毁。珍藏瑰宝皆何去,民不聊生谁使?贪图声色,江山社稷,都付东流水。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附注: GO GXM4I  
GO GXM4I  
咸丰帝奕詝是清朝最后一位立储皇帝。他面临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严重局面,而他却无胆识、无远略、无才能、无作为。显然是个历史的误会。阎崇年会长说陆游的《钗头凤》里连续三个错,用在他身上,竟有几分贴切。他当了十一年的皇帝,最明显的三个特点就是三个错!1.错坐了皇帝宝座2.英法联军入侵时错逃离皇都北京3.临终之前错定了顾命八大臣。咸丰和奕訢两兄弟相差一岁,因咸丰的生母去世,都由奕訢的生母静贵妃抚养。咸丰受益于恩师杜受田,为他倾注心血。奕訢更聪明,身体好、能文能武。一说道光帝追思亡后而施恩其子。二说欲立奕?又改立咸丰。传说道光帝病衰,召兄弟俩入对,他们都按师傅教的回答,结果道光认为咸丰贤孝,储位遂定。(《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当时帝只重德,本应是德才兼备。后来的事实证明咸丰帝遇事缺乏远略,胆识,就是德也是有欠缺的。而奕?才是最优秀的。 GO GXM4I  
GO GXM4I  
咸丰错坐了皇位,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悲剧,更严重的是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英法联军入侵京都,太平军攻占南京。清军溃败,咸丰把国事托于弟,任他为钦差大臣。逃到热河避暑山庄。命便宜行事,办理言和。割地赔银,签订不合理条约。贪图享乐,纵情声色、美酒鸦片,自我麻醉。以至在热河行宫病危,临终顾命八大臣,立皇长子载淳。授予皇后御赏印章,授予皇子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 GO GXM4I  
GO GXM4I  
(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属兔。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享年31岁。16岁结婚,二子一女。最得意运用巧计登上皇位,最不幸签订《北京条约》,最擅长听戏,最失意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最痛心圆明园焚掠。)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十.原创]清帝系列拾:同治帝载淳)水龙吟 习作   Post By:2010/1/17 12:22:00    Post IP:119.27.160.18 GO GXM4I  
GO GXM4I  
外忧内患宫倾,山河破碎苍生泪。凄风苦雨,血浓于水,同舟共济。异己清除,垂帘听政,军机共议。看祺祥事变,君权获胜,号同治,维新始。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国运中兴可喜。幼童宣、习西科技。衙门总掌,海关开放,古今先例。亲政修园,殃之于叔,后妃难委。竟呜呼,帝室香烟绝矣,嗣因何止?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附注: GO GXM4I  
GO GXM4I  
同治帝实际亲政才一年多,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是生母慈禧皇太后,二是皇叔父恭亲王奕訢。这有点像顺治帝和孝庄太后的关系。但有两点不同,一是当年孝庄是辅政,而慈禧是听政;二是当年多尔衮摄政七年就病死,而奕訢做议政王直到同治死。慈禧地位很特殊,说同治得先说她。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开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河。她是帝母又是帝的第一位老师,又一直掌握着朝政大权。长达48年之久。慈禧的身世,众说纷纭。无论她出生哪里,都是出身于官宦家庭。再加上她在咸丰身边的政治阅历,使她具有一般女子所没有的远见、胆识、机智、谋略和手腕。咸丰帝死后,帝后集团和帝胤集团结合发动宫廷政变,摧毁八大臣集团,就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史称“辛酉政变”。同治即位后,主要发生四件大事:1.辛酉政变2.清军攻占南京,太平天国失败。3.同治新政4.重修圆明园。主要讲同治新政,1.设立总理衙门2.出洋考察3.培养洋务人才4.派留学生出国50.洋务求强(是曾国藩与李鸿章共同创办的一个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同治帝亲政,在一年多里就主持修复圆明园,遭到奕訢等十位大臣的阻止。因此触怒了慈禧与帝,就降恭亲王为郡王。十二月帝死于养心殿,他的死因是个疑案。同治无兄弟争储独尊荣光是他的幸。他一生有六不幸:幼年丧父、六岁起当重任失去童年快乐、同母后关系不好、婚姻不如意、无子女、早亡。 GO GXM4I  
GO GXM4I  
他有一后叁妃,他喜欢的慈禧不喜欢,常找茬难为皇后,同治之死慈禧也把帐算到她身上,令她随夫殉死。帝家庭生活不谐与他生活放纵有关。近年专家发现了御医给他看病的《脉案》进行认真分析,结论是死于天花。他得病和死在养心殿恰和他的祖先顺治相仿。继位的是他的堂弟,又是姨表弟载湉,就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属龙,咸丰六年生于1856年。同治六岁登极,在位十三年,十九岁病死。年号初定为祺祥,辛酉政变后改年号为同治。同治十二年亲政,在十三年死去。死于1874年)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十一.[原创](清帝系列十一:光绪帝载湉)瑞鹤仙 习作   Post By:2010/1/19 12:35:00    Post IP:119.27.160.132 GO GXM4I  
GO GXM4I  
继咸丰入嗣。承大统、谕旨宣之位获。皇儿束高阁。梦中思亲恸,天伦何乐?难耐寂寞。诏父陪、年幼好学。见雄心抱负,亲政理朝,崭露头角。 GO GXM4I  
GO GXM4I  
举步维新变法,兴师主战,外强中弱。能撑几度?清兵败,迫签约。六君子遇害,珍妃身殉,哀其家国失落。叹英明绝境,慈禧遂崩闭幕。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附注: GO GXM4I  
GO GXM4I  
光绪帝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因同治帝无后,慈禧一言定大统,让醇亲王奕環之次子四岁的载湉,系咸丰帝弟醇亲王娶慈禧的妹为福晋所生之子(既是侄,又是甥)。以此慈禧改变皇位父死子继、继承程序的祖制。改变幼帝由大臣辅政的祖制。奕訢与慈禧有联合又有冲突,被解除了军机大臣职务。目的是:垂帘听政、独掌朝纲。光绪元年(1875年)两宫太后为他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典。光绪从四岁到十七岁这十二年为少帝时期。他的父亲见谕诏宣旨后就昏过去了,他在儿子做了皇帝后:1.上《豫杜妄论》的密奏2.《请求免去一切职务》3.日日敬慎、夜夜乾翼。说明他有见识,警惕自己“满招损”、告诫子孙“骄招祸”,只求太平。因帝幼小,六岁要按祖制上学,慈禧让亲王帮助照看。(他少小好学,慈禧夸他坐立卧皆颂诗书。他想当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十五岁时写首《围炉诗》曰:西北明积雪,万户凌寒飞;惟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可见忧国忧民的胸怀。)光绪从十七岁到二十八岁为亲政期。(光绪十三年1887年)开始亲理朝政。在他少帝生涯里发生了1.中法战争2.台湾建立行省3.慈安皇太后故去(传说慈安系慈禧害死的,因为她把咸丰临终手谕给慈禧看,内容大致说慈禧若跋扈以此谕诛之)光绪亲政1.在甲午战争中主战2.在戊戌变法中求变维新。因国力衰败,军备落后,清军在平壤、黄海之战均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银。慈禧表面上告退,实还把持国务,限制监视光绪。亲政十年也是与慈禧政治权力斗争的十年。1898年变法失败,六君子遇害,光绪被囚禁中南海。他从28岁起就失去自由,成为囚帝。百日维新、戊戌政变错失良机,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入侵,皇室自相残杀、逃难。安得海之后李莲英是慈禧贴身大太监,他的聪明乖巧“事上以敬,事下以宽”是平生秘诀。他不但能讨好慈禧,也照料光绪。光绪回忆西逃时说没有李蓮英活不到今天。李莲英在办完光绪和慈禧的丧事后原品休致(带薪退休)死于宣统三年(1911年)终年64岁。光绪家庭生活非常不幸,四虚岁即位失去母爱,到大婚时由慈禧做主娶她的侄女为皇后,此女不但体弱貌丑,且驼背。是特派的,帝与之反目。珍妃热情活泼博得帝宠爱。隆裕皇后嫉恨她,到慈禧那老告她的状,使慈禧厌恶,在逃难时被弃遇害。给光绪造成极大的伤害。再则囚帝的生活心情抑郁病死西苑。死因也众说纷纭,据现代医学考证,属于正常死亡,因他患多种疾病精神也崩溃。(光绪一生是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慈禧、隆裕皇后和珍妃,恩怨交加。他属羊,享年38岁,18岁结婚,无子女,最得意主持戊戌变法,最失意甲午战争主战失败。最不幸被囚禁,最擅长忍辱。最痛心签订《马关条约》)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十二.原创](清帝系列十二:宣统帝溥仪 )苏幕遮 习作   Post By:2010/1/21 15:27:00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雪霜侵,风雨洗。沧海桑田,辛亥烽烟起。天命人心君主废。民国中兴,又是新天地。       逆施行,求帝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制。梦醒离宫,复辟同儿戏。伪满洲皇如傀儡。绝处逢生,半世浮沉泪。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附注: GO GXM4I  
GO GXM4I  
宣统帝是清朝最后一位、登极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因戊戌变法,囚禁了光绪,慈禧认为他四岁入宫,抚养他成人很费心却不听她的话,很伤心,想废了他。反复考虑后,先议立大阿哥(瑞郡王载漪之子)《清史稿.绵忻传》记载载漪福晋是太后的侄女亲上加亲。这个有异议,待考证。因义和团事起,载漪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在西逃后,慈禧以载漪为这次事变的祸首,夺去他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爵位,戍新疆。其子废除大阿哥称号,归宗后生活落魄,死得很惨。据《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临终前一天,慈禧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其父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溥仪承继同治帝为嗣,兼承光绪帝为嗣。溥仪祖母就是慈禧胞妹,溥仪是光绪的侄儿。但是他亲祖母是二侧福晋。他母亲是慈禧的养女。溥仪从出生到三岁离开王府,都由他亲祖母抚育,老福晋听了懿旨后也昏过去了。(和当年光绪父亲一样)《我的前半生》有记载。虽然醇王府出了两个皇帝,但两代醇亲王还是谨谨慎慎,乾乾翼翼。只求平安。溥仪短暂的皇帝生涯,经历了登极——退位——复辟的曲折复杂过程,是清帝前所未有的。溥仪进宫第二天光绪帝就驾崩,三岁的小儿要到灵前磕头哭祭;还要到慈禧病榻前叩头祈福。第三天慈禧也死了,要面对两具尸体,两丧并祭,受尽折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他又哭又闹,吵着回家,其父哄他别哭,快完了。王公大臣认为不祥之兆。他在宫内外有三父七母:亲父、同治、光绪;生母、庶母、同治帝的三个遗孀,光绪帝的一后一妃。实际他离开生母后名义上由光绪皇后隆裕抚养实际由乳母王焦氏喂养照料。母亲众多,却没有母爱。体弱多病。从即位到退位只三年,还是幼儿。六岁读书,九岁写日记。朝廷政务由隆裕和摄政王执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辛亥革命。宣统三年黎元洪为都督,废除宣统年号,南京会议推选孙中山为大总统,改用公历纪元。本年为辛亥年,辛亥革命结束了268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1912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此间因袁世凯与孙中山秘密协商,许他继任大总统。1912年2月2日以清廷名义颁布宣统退位,同日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对皇宫、财产、皇陵、尊号、、、都保留,一切开支由中华民国拨用。照会各国政府。他退出皇位后上演了张勋兵变,宣统复辟的闹剧。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称作张勋复辟,实际是张勋兵变,溥仪复辟。悬挂龙旗历时十二天闹剧就结束了,溥仪14岁.他师傅和父亲替他拟好张勋辞职的谕旨和退位诏书,溥仪放声大哭。后果是认为溥仪太不安分了,民国政府国务会议通过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回到他的醇亲王府,应了那句要回家的话了。1925年移居天津,1931年到东北,1932年任伪满洲帝国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被苏军俘虏进收容所,1950年8月移交中国政府,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15年的监狱生活。1959年得到特赦,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因患肾癌病故,他在位时没有建陵,先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1994年由香港人张世义出资在光绪陵西北辟建“华龙陵园”骨灰迁葬。他前后共有五位妻子。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祥贵人谭玉岭、福贵人李玉琴、夫人李淑贤。有两个巧合:1.清太祖兴起和末代皇帝关押都在抚顺2.清兴起的皇后和覆亡的太后都是叶赫那拉氏。溥仪对清朝的历史因年幼没有独立政治责任,功过也不作评论,只是作为清末帝的历史符号,而存在于历史典册。出宫后的历史,不属于“清十二帝”的叙述范围,就不多说了。(溥仪1906年生,卒于1967年,享年62岁。属马,十八岁结婚,无子女。最失意离开紫禁城,最得意在皇宫里骑自行车,最擅长照相,最不幸坐监狱15年,最痛心无子女。) GO GXM4I  
GO GXM4I  
说明:这里的资料是根据《百家讲坛》的大型系列讲座《清十二帝疑案》和《正说清朝十二帝》解密历史真相,走出“戏说”误区,由我编辑整理的。主讲的是清史研究会阎崇年会长。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GO GXM4I  
[ 此帖被游小影在2010-01-29 11:41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双友

发帖
673
金钱
26590
贡献值
1863
交易币
2
好评度
38
家乡
贵州贵阳清镇市红枫湖镇电建二公司生活区61栋3单元4楼1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29
太长眼睛都看疼了
我活着故我快乐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29
引用第1楼游双友于2010-01-29 10:00发表的  : iE EP~  
太长眼睛都看疼了 iE EP~  
iE EP~  
iE EP~  
本来不太长,因为操作的不好,重复了一部分。我去编辑一下看行不行? iE EP~  
iE EP~  
哈哈~这样系统些,有连贯性。必然就废时费神啦!
离线游錦松

发帖
4359
金钱
112041
贡献值
815
交易币
104
好评度
811
家乡
小溪內土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1-29
這樣好 終於看懂了 謝謝
有<西溪籬>或者<雙溪瀨>的宗親嗎?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1-29
引用第3楼游锦松于2010-01-29 11:03发表的  : iE EP~  
這樣好 終於看懂了 謝謝 iE EP~  
iE EP~  
iE EP~  
谢谢支持!! iE EP~  
iE EP~  
已把重复的部分删除了。 iE EP~  
iE EP~  
问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