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18阅读
  • 14回复

[原创]佛源老和尚圆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小莉
 

发帖
3619
金钱
19543
贡献值
147
交易币
276
好评度
773
家乡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03
                                                                               沉痛悼念佛源老和尚 pF8 #H~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原广东省佛协常务副会长、原韶关佛协会长、原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南华寺、湖南益阳白鹿寺、栖霞寺、德山乾明寺、南岳祝圣寺退居方丈、云门宗第十三世、禅门一代尊宿、虚老嗣法传人德高望重的上佛下源老和尚,于公元2009年2月23日(农历己丑年正月二十九)二十点三十六分在广东省乳源县云门山大觉禅寺度生缘尽,安详示寂,世寿八十七岁,僧腊六十八年,戒腊六十三夏。谨定在云门山大觉禅寺于公元2009年2月25日(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一)13:00举行封龛仪式;于公元2009年3月1日(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五)09:00举行遗体告别追思法会,13:00举行入塔仪式。   pF8 #H~  
     本人荣幸参加了"遗体告别追思法会"现场维持秩序义工活动. pF8 #H~  
2条评分
游海 金钱 +15 优秀义工奖!辛苦了! 2009-03-03
游心华 贡献值 +3 优秀文章 2009-03-03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小莉

发帖
3619
金钱
19543
贡献值
147
交易币
276
好评度
773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3-03
生平简介: pF8 #H~  
   pF8 #H~  
  师系湖南桃江莫氏子,父讳芳有,母贾孺人,诞於西元一九二三年癸亥岁二月廿七日,少而聪慧。年十八,投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晖上人剃落,法名心净,号真空。方七日,椤严咒已诵熟,寺规法则见即能知。次年赴南岳祝圣寺佛教讲习所,亲近空也、明真、灵涛诸公。 pF8 #H~  
   pF8 #H~  
  一九四六年春,於福严寺依上镇下清律师受具足。时太虚、芝峰诸师创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师亦由益阳佛教会选派受训。结业后转入镇江焦山佛学院、宁波观宗学社,皆以世局动荡学潮冲击,未久安住。遂结伴三人朝普陀,途逢异僧助给船资,方至潮音洞,各见瑞相,或为紫竹林,或为护法韦驮,唯师赫然亲见白衣大士趺坐於洞。未几,益阳白鹿寺弘畅老人数电催回,临终付法,嘱继任方丈。寺为魏晋古刹,时住僧百余,蔚然湘中一大丛林。师以自谦故,不欲勉为,唯助益阳佛教讲习所教务,开讲《弥陀经》等。 pF8 #H~  
   pF8 #H~  
  至一九五一年正月,感无知识摄引,道业难成,乃与觉民南行亲近虚老。至云门,任知客。一日,地方军警到寺清查户品,处置失度,师与监院明空均被拘禁,五月,中央得悉云门受困事,遂遣京中要员至,如获平静。六月十九日虚老传戒,任引礼并增受戒品,虚老赐师号佛源;旋与朗耀、法云同受云门宗法,虚老赐师名妙心。 pF8 #H~  
   pF8 #H~  
  一九五二年,李济深副主席、周恩来总理邀虚老进京,师随侍起居,照料汤药,历京、汉、苏、沪、杭各寺,协助申请筹备佛协,悉心记录法语开示。次年云门遣印开、宽度迎请虚老回山,来果、苇航、赵朴初诸公虑大局故,阻之。而云门诸师以事极艰繁,需胜福德故,均不肯承命领众。 pF8 #H~  
   pF8 #H~  
  虚老无奈,乃示监院印开依归元寺规,置诸师名字入简中,於韦驮尊前上供祈祷,大众一一拈之,若连出三次者为和上,遂得师名。众俱欢喜,函告北京。五月,虚老即命师南返。六月初三韦驮圣诞,师升座。自是檀信皈依,海众安和,农禅并举,家风重振。 pF8 #H~  
   pF8 #H~  
  然诸行无常,世事沧桑,实莫能测。一九五八年反右事起,师蒙冤在狱,虚老入寂,亦不得知。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幸优婆夷老志英、刘宽培竟诚护助,得免饿死。至一九六一年始获释,随交由南华寺劳动监管十八年。师时四大羸弱,病痛折磨,以时时作务,风雨无休故,积疾成疴。诸僧有自缢或返俗者,然师为传佛种故,苦历心志,不畏时艰,日诵《地藏经》、《地藏忏》以祈大士哀佑,今犹未辍,至感大士放光摄护。 pF8 #H~  
   pF8 #H~  
  文革中,众生业力现前,诸造反派押六祖、憨山、丹田真身至韶关游行,欲焚之而未果。然将六祖真身胸背洞穿,大若婉品,脏腑、灵骨掏掷於地,其状实难卒睹。时师欲落泪亦惧人知,乃冒死收其骨,藏於九龙泉后巨树下。后复虑身命无常,遂遣使告香港圣一法师,来此摄照片归,以待将来。唯祖之脏腑毁矣。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一至於此。 pF8 #H~  
   pF8 #H~  
  至一九七九年,师获昭雪,旋赴中国佛学院主讲律学,兼外事接待、文物管理。以六祖真身事告明真、巨赞及赵朴初会长。朴老震惊立致函广东习书记,习公即委要员至曹溪,助师恢复真身。师常言:六祖骨色如金,坚沉亦如金;丹田灵骨色黑而轻,其有金铜之别乎! pF8 #H~  
   pF8 #H~  
  一九八二年,国务院公布云门寺为首批全国重点寺观,师率四众往礼偃祖,县府遂请师还山。其时仅余老僧三人,残存殿宇尽为危房,经像法器几无所有。师既归也,日夜筹度,事必躬亲,领众出坡,不辞辛劳,遂感龙天拥护,四众仰归,住僧渐至百余。 pF8 #H~  
   pF8 #H~  
  一九八六年传戒,建筑已具规模,赵朴老来寺,赞为:“古刹千年几废兴,喜瞻佛日耀云门;殿堂坏后重重建,经像烧余渐渐增。”又云:“十方翘首宗风振,第一功劳在树人。”至今新增建筑计已二万余平方。师以住持农禅家风为已任,寺僧植果树千余,银杏二百,修竹万竿,自种田地十余亩,禅堂坐香每日六支,冬季五七专精参究,复设佛学院摄引后学,道风远播,德泽普被。 pF8 #H~  
   pF8 #H~  
  一九九零年,师兼任益阳白鹿寺方丈。 pF8 #H~  
   pF8 #H~  
  一九九一年,兼任南岳祝圣寺方丈,后任中国佛教协常务理事暨谘议委员会副主席。(1990年)曹溪惟因和尚入寂,群龙无首,管理维艰,诸师虑法身慧命无所依托,丛林芳规难以施行,乃集两序大众议决迎师继南华寺方丈席,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九九二年三月两席报政府请准,四月初八遂升座。 pF8 #H~  
   pF8 #H~  
  师自言,忆廿余年前祖之真身遇难事,应加意爱护常住,直如临深履薄,岂敢轻心放逸。师见曹溪门外摊肆杂陈,人车喧嚣,了无秩序,乃极力清徒,以墙围其地,外建石牌门楼,内为水泥车坪,左右摊位,统筹划一。复虑殿堂年皆久远,故集重金处处整修,尤以藏经楼、灵照塔、祖师殿工程为巨,又建虚云和尚纪念以彰祖德。以政府关怀,僧众努力故,不四五年,寺貌为之一新。自石牌楼至九龙泉,足不履泥,悉清净地矣,自曹溪门至祖师殿,楼宇皆坚美,堪为长远计矣,师於祖庭,竭其心血,犹感力不从心,常怀愧意,足见其心如虚空也! pF8 #H~  
   pF8 #H~  
  赞曰: pF8 #H~  
   pF8 #H~  
  京汉苏沪,随学虚公,韦驮推出,祧云门宗; pF8 #H~  
  舍身忘死,护祖灵骨,子孙万代,得礼真容; pF8 #H~  
  曹溪绵绵,法乳淙淙,德业流芳,弘振家风。 pF8 #H~  
   pF8 #H~  
   pF8 #H~  
   pF8 #H~  
  生死事大--佛源禅师打七开示之一 pF8 #H~  
   pF8 #H~  
  打香板是祖师传下来的传统,叫「打警策」,等于考功夫一样,就是用香板敲你两下,又是一天过去了,开悟了没有?没有就斩你头! pF8 #H~  
   pF8 #H~  
  过去扬州高旻寺有位首座天慧彻祖,用功用得好,人又聪明。当时清朝雍正是位开了悟的皇帝,有一次去高旻寺,见这位首座功夫了得,便请他进京,但问他话又答不上来,于是把他关起来,叫人每天送几个馒头给他吃,并用皇帝的宝剑敲他两下,问:「开悟了没有?没有就斩你头!」一天过去了没有,二天过去了也没有,要小心,七天要开悟……天天去催,去警告,一天二天三天都过了,那是要真用功的,不是开笑的,要斩头的呀!用宝剑天天去敲,逼呀逼,逼得他满头大汗……到了第七天——开悟了! pF8 #H~  
   pF8 #H~  
  打七打七,就是限于七天内开悟,否则被斩头。皇帝就有这个办法,有这个手段,七天真的开悟了。这个香板就是皇帝的上方宝剑,天天敲你,敲什么?你们现在许多连眼睛都收不起来,用什么功?好玩!那怎么行,吃了包子是要还钱的!要知道,他们整天好辛苦地在厨房干活,洗菜切菜和面调味,一天共有多少人服侍你们?吃了包子不好好用功,这个债怎么还? pF8 #H~  
   pF8 #H~  
  过去有个老修行要上山用功,皈依徒送几件衣服给师父穿,为防他途中盘川用尽,暗中把四个元宝缝在衣服下摆的四角内,当晚他打坐时,看见自己跑到皈依徒的家里,进入马胎里去了,幸好他自己知道,刚生下来就乱撞乱撞,撞死了。翌日问他皈依徒:「昨天你家有什么事发生?」答:「没什么事,只是生了一只马仔,自己撞墙死了。」因此他说了一首偈:「四个元宝四个蹄,一件衲袄一张皮,不是老僧定力大,即落人间做马骑。」幸运好他有功夫,否则一个妄想就投马胎去了,念头一动就糟糕了! pF8 #H~  
   pF8 #H~  
  那年,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圆寂,广州有位居士看见来老来了,家里即生下一个男娃娃,就说是来老转世。我不相信,不过有些事情很难讲,菩萨都要应世,难道开了悟的高僧就不来应世吗?他来应世自己都不知道,罗漠菩萨投胎后亦忘记了自己,我们的今世,昨天、前天、小时候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死了再投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你们有那个记得自己前生是什么?是牛是马或是狗?通通都不记得了,除非投胎不要父亲的,自己就知道前生的事。 pF8 #H~  
   pF8 #H~  
  黄梅祖师就知道自己的前生。前世他要去做和尚,师父说他太老了不要他,他就去投胎,投到一个没有丈夫的姑娘肚子里,姑娘没有丈夫就肚子大起来了,父母气她败坏门风,就把她赶出家门。她也很生气,小孩一生出来就把他丢到河里,奇怪的,小孩不是随水向下流而是向上游,也不沉下去,她只好又抱回来养大。后来他又跑去出家,师父说他太小了,他说:「我前世来,你说我太老,现在来又说我太小了……」他就知道自己前生的事。 pF8 #H~  
   pF8 #H~  
  杭州有块三生石,三生石就是知道三世的事情,知道前生是什么,今生是什么,来生是什么,据说有两位同参好友,讲好来生在那里见面,见面后是怎样的情况,讲得清清楚楚,后来真的死了投胎,之后又见面了。他们不忘失过去的事情,我们就不行了。 pF8 #H~  
   pF8 #H~  
  窥基大师是迦叶佛灭后证得僻支佛位,没有见过佛,佛前佛后都是「八难」之一,立愿要见佛,于是就入定,等待释迦佛应世。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时,途经葱岭,看见山上放光,知道下面一定埋有东西,就去挖掘,竟然挖出一个人来,须发指甲仍然在长,用引磬一敲,就醒过来了。 pF8 #H~  
  玄奘问他:「是什么人?怎么会坐在这里?什么时候坐在这里的?」这个人便说:「我从没见过迦叶佛,所以在这里等释迦佛应世,我要见佛。」「哎呀!释迦佛已经应世又入涅盘,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我再入定,坐到弥勒佛出世吧!」「不行,你坐在这里入定,弥勒佛出世时,又有谁告诉你呢?这样岂不是空坐,干脆到中国去,现在中国大唐佛法兴盛,皇帝圣明。皇宫的标志是盖黄瓦,你看到盖黄瓦的就去投胎吧!」 pF8 #H~  
  当朝老臣尉迟恭的地位高、功劳大,府第建筑跟皇宫差不多,盖的都是黄瓦,所以他就投胎到了尉迟恭家里去。 pF8 #H~  
   pF8 #H~  
  玄奘法师回国时,窥基大师已十七八岁了,适小孩一生下来聪明透顶,但看见和尚就不高兴,你看他本是僻支佛,投胎后还迷失了自己。玄奘法师要度他出家,他偏不肯,给他看任何经书,就过目不忘,但决不出家。玄奘大师无计可施,故意让他犯欺君之罪,但他宁愿斩头也不出家。后来叫人去劝他,只要肯出家,免他死罪,什么都满足他。他说:「我要一车美女,一车酒肉,一车经书。」「没问题,全满足你!」就这样出家了,走到那里都有三车相伴,故有「三车法师」之称。玄奘法师带回来许多经书,大部份都是窥基大师帮忙翻译的,亦因此《唯识》在中国大盛。 pF8 #H~  
  所以投胎是个大问题。好多老修行一辈子修苦行,投胎到富贵人家,三妻四妾享福去了;有的人聪明透顶,却诽谤佛法;有的人信愿行解,弘扬佛法。这都是每个人的愿力和念头不一样。一个愿力,一个念力,信心坚固,愿力充足,就不会走错路了。提起话头来——参! -K0!wrKC  
   -K0!wrKC  
  空气好,最好坐香,坐香要静,不静就坐不下来。老和尚在世时,禅堂还小,只能坐几十个人,现在这里建大了,可容纳百多人。过去祖师办的道场,如沩山、雪峰的道场,一般可容纳几百至千多人,云门祖庭也有常住僧众六七百人,但条件哪有现在这么好?过去的生活非常简单,一件烂衲袄,一双草鞋,白天做事,夜不倒单。 -K0!wrKC  
   -K0!wrKC  
  很多祖师出家之前,已有很好的文化基础,没文化的少。丹霞天然禅师在家时,四书五经都读通了,去京城赶考做官;永嘉禅师也是从小把书读通了,精通三藏,著书立说。儒家思想是讲中庸之道,与佛教有许多相似处,儒家哲学贯通了,看佛经就容易明白。没文化的人要靠根机,根机好的一听开示就明白就悟道了。以前的祖师为了亲近善知识,到处参访,遇到那位善知识机缘相应就不跑了。 -K0!wrKC  
  过去江西、湖南到处是丛林,祖师到处参学,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只知道玩,出家也是玩,读书也是玩,去外面跑都是为了玩,有几个是真正为了修行办道的?不知生死事大!更不知佛法是什么!现在佛学院的学僧懂得什么?只知读书……读书干什么?不知道,没有信心。 -K0!wrKC  
   -K0!wrKC  
  我现在老了,没有气力,进禅堂跟大家充壳子,不得已是一种应酬,给你们消磨时间,其实讲什么呢?过去祖师用功没有这么多话讲,像沩山祖师,没话说的,问他什么是佛法,不作声,门都不开,只等你一开口,就把你往外一推……不像我现在这么唠叨,讲有讲无,讲生讲死。用功靠自己,了生死也靠自己,别人帮不了忙,要自己愿意,要自己警策自己。 -K0!wrKC  
  身口意三业,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禁语,胸前挂禁语牌;不睡觉,睡下去妄想多多;参话头要参得一心不乱,行住坐卧不要掉了,不要忘失了,是坐也好,行也好,睡也好,吃包子也好,抱着话头参,参参参,参熟了就不掉了。念佛也是一样的,念念念,念得不忘失了,再努力一点,勇猛精进,就能了生死,所以了生死要靠自己。 -K0!wrKC  
   -K0!wrKC  
   -K0!wrKC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 -K0!wrKC  
   -K0!wrKC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一): -K0!wrKC  
  这段时间,我协助冯先生编修《云门山志续编》,看见佛源老和尚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古禅师的风采,特摘录少许,与大家共赏: 一日明桂干活,晚,未饭。师曰:“明桂,该吃饭了。”明桂曰:“不吃,饿死那个鬼东西。”师曰:“你错了,那个东西饿不死。” 中秋普茶,师对明醒首座曰:“你多年来不睡觉,吃生菜,六十岁的人比我八十岁还显老,那样是不行的!祖师不是说过饥来弄饭困来眠吗?怎么不修这个法呢?” 师于佛学院中行。有两小沙弥打斗,弱者哭,监学见师来,惶恐,急令沙弥退下,师对哭者曰:“你没用,为什么打不过他?”时观者皆笑。 辛巳除夕,师一一赴众执事寮,曰:“拜年拜年,大家辛苦了。”师去后,众执事聚而谋曰:“今晚怎么啦,老和尚从来不玩这个。”“我们尚未给老和尚拜年,老和尚倒先来拜年了,我们怎么担当得起。”旦日晨,众执事入方丈寮拜,师隔窗曰:“干什么?”众执事曰:“给老和尚拜年!”师厉声曰:“见鬼,干事去,拜什么年!” -K0!wrKC  
   -K0!wrKC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二): -K0!wrKC  
  有中年居士夫妇不育,来云门礼师,曰:“乞和尚给生个儿子。”师曰:“送你一个崽。”次年,该夫妇抱子来谢,众以为神。师曰:“我又不是送子娘娘,你们也别打妄想。”有僧闭关三年,有“大彻大悟”之感,出而著书,述其关内“境界”。好事者将其书呈师,请师点评。师翻两页后,在其上评曰:“莫名其妙”,又翻数页,评曰:“见鬼”,再翻数页,斥曰:“胡说八道!”乃掷书于地。有居士注《坛经》,洋洋百余万言,呈师请序,师少阅,于其上题曰:一部坛经字已多,百来万字墨成河。如知心里无余物,月白风清唱赞歌。师于园中行次,一居士问讯,曰:“请老和尚赐个话头,某甲参。”师将嘴一抹,曰:“我哪有什么话头。” -K0!wrKC  
   -K0!wrKC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三): -K0!wrKC  
  师于寺内巡行次,值佛学院放假,学僧多结束而去。师遥召之,学僧肃然而立。师曰:“度众生去也”。 -K0!wrKC  
  师与侍者视小西天菜园,见有尼在菜间捉虫,师曰:“作么?”尼曰:“捉虫。”师曰:“捉住后又如何?”尼曰:“到山里放掉。”师摇头,曰:“何不烧了吃掉?”尼惶然。 -K0!wrKC  
   -K0!wrKC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四): -K0!wrKC  
  柏林寺万佛楼开光法会,礼请师与本焕老主法。千余人顶伞盖、抬软轿请二师上。本焕老上,师抽身往侧径去,净慧和尚与明海法师苦劝登轿,师不听。迳自侧径去。时众居士皆伏身礼拜,师以杖逐之。不得已,净慧和尚侍本焕老入万佛楼,明海法师侍师视佛学院。明海法师数请师,师曰:“有本老足矣。”良久,师曰:“礼万佛楼去。”时满座皆惊。 柏林寺万佛楼开光法会,师住客房,多有僧俗请师题字,师曰:“我今日不写字,若需我写,则万元一字。”众惘然。 有修心中心法者请益,师曰:“人只有这个心,什么是心中心?”者无语。 有学密者请益,师曰:“什么是密?”问者无语。 明慧法师请师于梅州千佛塔主水陆法会。时有数喇嘛入室礼拜,师挥手曰:“我这里没有这个。”喇嘛无语。 -K0!wrKC  
   -K0!wrKC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五): -K0!wrKC  
  有僧来参,礼拜次,师厉声曰:“干什么的?”僧悚然而退出。侍者侍师,夜行次,侍者曰:“天晚,和尚当归。”师曰:“我无家可归。”一日雨后,侍者侍师行。侍者曰:“路滑,和尚留心脚下。”师曰:“怕什么,什么地方跌倒,什么地方爬起来。”一日山行,侍者曰:“山路陡,和尚慎行。”师曰:“不怕,我有把握。”师坐次,有居士入,礼拜,师曰:“什么地方来?”居士不知如何应对。师曰:“自己来处也不知。” -K0!wrKC  
   -K0!wrKC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六): -K0!wrKC  
  师赴四祖寺贺净慧和尚升座,于东厢上客堂内与侍者稍息。某讲师带数僧昂然而入,曰:“顶礼老和尚。”师曰:“请坐吃茶。”语音刚毕,师跨门而出。良久,讲师问侍者:“老和尚怎么啦?还归否?”侍者云:“要候便候,要走便走。”又良久,讲师见师不归,无趣而返。师归后,侍者问缘由,师曰:“管他那么多。” 某居士年已花甲,欲出家,在云门寺充行者数月,数托人代语,请师剃度。师曰:“这里不是养老院,年轻人出家还可以干活,老了出什么家!”又曰:“青年人性未定,正好雕琢,在寺庙里薰习日久,自可渐上轨道。上了年纪的人如一段枯木,雕琢也难啊。” 师与人语虚云老和尚故事时,常唏嘘落涕,曰:“老和尚苦啊,一生为佛法、为众生,你看老和尚那么多照片,都是愁眉苦脸,没有一点快活,现在的师僧们不能把老和尚的精神丢了。” 师与一诚和尚数十年为至交,一诚和尚于北京法源寺升座时,师往贺,一诚和尚以其丈室让师安单。相晤间交谈甚欢,侍者为之留影数幅。其中一幅师笑容灿烂,装框后供于方丈寮,师见后不悦,命撤掉,曰:“妖怪一样,留他干什么。”师平素因人请而留影,皆低眉垂目,庄重清肃,尚威仪也。故云门除幼年沙弥可嬉闹外,成年比丘皆无放肆之举,遵师之教也。 -K0!wrKC  
-K0!wrKC  
-K0!wrKC  
佛子行履不著塵 -K0!wrKC  
  源自本心妙法根 -K0!wrKC  
  妙示向上全提法 -K0!wrKC  
  心無所住自顯真 -K0!wrKC  
-K0!wrKC  
  乘風隨緣雲門漢 -K0!wrKC  
  願度群迷正法捍 -K0!wrKC  
  再現一字顧鑒咦 -K0!wrKC  
  來振宗門祖師禪 -K0!wrKC  
-K0!wrKC  
-K0!wrKC  
  阿彌陀佛!
离线游海

发帖
3591
金钱
14491
贡献值
199
交易币
278
好评度
496
家乡
广东、韶关市、清化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3-03
阿弥陀佛!
中华游氏网欢迎您:www.chineseyou.com   www.chineseyou.net
欢迎加入:
游氏广平堂 壹 10839494
游氏广平堂 贰群 25762373
游氏广平堂叁群 47658409
游氏宗亲商业群(壹) 67317595
游氏宗亲商业群(贰)54150791
离线游小莉

发帖
3619
金钱
19543
贡献值
147
交易币
276
好评度
773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3-03
他走了-悼念佛源老和尚

发帖
9996
金钱
12970
贡献值
2644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3-03
阿弥陀佛!!功德圆满!!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离线游小莉

发帖
3619
金钱
19543
贡献值
147
交易币
276
好评度
773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3-03
子行履不著塵 -K0!wrKC  
自本心妙法根 -K0!wrKC  
示向上全提法 -K0!wrKC  
無所住自顯真 -K0!wrKC  
-K0!wrKC  
風隨緣雲門漢 -K0!wrKC  
度群迷正法捍 -K0!wrKC  
現一字顧鑒咦 -K0!wrKC  
振宗門祖師禪 -K0!wrKC  
-K0!wrKC  
-K0!wrKC  
  阿彌陀佛!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8
金钱
88321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3-03
大江东去,佛法西来!
寻根 寻源
离线游小莉

发帖
3619
金钱
19543
贡献值
147
交易币
276
好评度
773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3-03
云门密印禅寺
离线游小莉

发帖
3619
金钱
19543
贡献值
147
交易币
276
好评度
773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3-03
佛源老和尚为牌坊题词
离线游大亮

发帖
7461
金钱
12
贡献值
3313
交易币
246
好评度
586
家乡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新丰街镇梅溪村界潭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3-03
引用第4楼漳州游向前于2009-03-03 15:10发表的  : -K0!wrKC  
阿弥陀佛!!功德圆满!! -K0!wrKC  
-K0!wrKC  
阿……弥……陀……佛……… -K0!wrKC  
-K0!wrKC  
擦汗 -K0!wrKC  
-K0!wrKC  
-K0!wrKC  
擦汗 -K0!wrKC  
真诚相识,真诚相见,真诚相遇,真诚相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