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酢(1053-1123)北宋学者,字定夫。福建建阳人。与杨时、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颢、颐)四大学子。游酢是中国宋代卓越的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了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游酢、杨时适应历史的需要"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进一步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形成新儒学(理学),开创闽学。海峡两岸
游氏宗亲以游酢而自豪,并以此为联结闽台宗亲的纽带。
+$VDV4l 游酢40岁时事业有成,还是好学不倦。严冬时节,一日游酢和杨时向老师求教,见程颐闭着眼睛睡着了,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程颐一觉醒来,见游酢和杨时满身披雪伫立着,忙招呼进屋。此时,地上的积雪已一尺多深。于是"程门立雪"尊师传为佳话。
+$VDV4l 游氏是中国大姓,源远流长。游姓创立于周朝,是姓姬的后裔。子游是游氏始祖。发源于今河南境内。子游曾任郑国悼公相,即郑相国。子游长子公孙蠆,曾任郑国简公司马,后为国相,乃周室上卿。公孙蠆有二子,长子子明,曾任郑国简公大夫;子游次子吉,曾任郑国正卿。游氏历代繁衍,入学入仕者众。唐末,黄巢起义,兵荒马乱,游氏入闽,主要入建阳地区。游氏入闽始祖游匹至游酢经历九世。游酢父游潜,居家严谨,以身教子,任太守,中奉大夫。游潜只有游酢一子。游酢长子游撝,曾为官洪州(今江西南昌)。游酢次子拟,单传至率甫,赐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显示游酢家教渊源。游酢生七子。其长子游撝派下在清顺治(1644年-1662年)、乾隆(1736-1795年)年间,逐渐从福建省永春、诏安、南靖等地渡海到台湾的台北、桃园、宜兰、丰原、彰化、嘉义等地。游酢三子文珀这一支从福建上杭县迁入诏安
秀篆村,至清代,文珀后裔又从诏安秀篆镇渡海去台湾。文珀儿子分别入垦台湾:游东入垦凤山,游进入垦彰化,游阿入垦宜兰。所以台湾游氏后裔以宋儒游酢为远祖。台湾游氏经数百年繁衍生息,至今有13万人之多,列台湾第37大姓,并且在台湾政界、军界、财团商界人才荟萃,举足轻重。在台北、桃园、宜兰、高雄、嘉义、彰化等游氏后裔的居住地,大多建有追念游酢的"立雪堂"或"追思堂"。游酢四子损的一支,迁居福建省南平凤池村,成为凤池游氏始祖,台湾游氏也经常到此认祖。这充分说明游酢及其"立雪"精神始终是台湾游氏后裔认祖归宗的文化之根。
+$VDV4l 1992年以来,台湾拜访团、谒祖团30多批近2000人次,先后来到诏安秀篆村和南平凤池村游定夫(游酢)祠。在敬宗睦族的同时,或学术
交流,或观光考察,并捐资修缮
祠堂、书院,设立游定夫学校奖学金等。为了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并继续促进海峡两岸文化认同,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尽心尽力。
+$VDV4l 2000年9月,台湾桃园县游氏宗亲会理事长游得男率领祭祖团到诏安秀篆村和南平凤池村时,两个村宗亲分别聚集在路旁等候。祭祖团来临,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众情激昂,互相拥抱,场面之浩大,如百年之大庆。祖国大陆亲友的真情流露,令人台湾游氏宗亲喜泪涟涟。在祖祠祭祀时,闽台游氏宗亲共行三跪九叩之礼。祭祖完毕,祖国大陆宗亲以盛宴款待台湾宗亲。主人每到一桌敬酒,台湾宗亲都全体肃立,频频致谢,长者高兴得热泪盈眶,互相握手问长问短,寒喧中流露宗族血缘之情。理事长游得男即席热情洋溢致辞:"木有本,水有源,中国人一向恪守伦理道德,重视宗族的血缘观念及慎终追远的孝道。数千年来,社会的变迁,政治的影响,都没有能够使人们忘记自己的根源,这种敬祖睦族的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游氏后裔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扩大游酢思想和声名的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闽台文化交流,拓宽闽台交往的渠道。人生都有祖,谁非炎黄孙;飞鸟思故林,落叶恋归根。海峡两岸同胞血缘、亲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现在我们身居何处,不管将来我们身在何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血脉贯穿五千年,共同的民族魂连结我们每一代中国人!"
+$VDV4l 2002年9月7日上午,台湾省宜兰县游氏宗亲以游锡贤(台湾"行政院院长"游锡堃的胞弟)为团长、游兴精(宜兰县游氏宗亲会总干事)为副团长的祭祖团一行25人,来诏安县秀篆村祭祖。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海峡书画院院长
游嘉瑞为团长的"首届闽台游酢文化研讨会"筹委会(下简称"筹委会")一行12人分别从福州、南平乘车前往诏安县迎接台湾省宜兰县游氏宗亲祭祖团。下午7时30分,游嘉瑞团长代表"筹委会"向远道而来的台湾宜兰县游氏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请祭祖团成员回台后,积极组织更多的宗亲前来参加南平召开的游酢研讨会、恳亲洽谈投资兴业会或旅游观光等。 8日上午,"筹委会"团员陪同台湾宜兰县宗亲前往诏安县秀篆祭祖。多年来,台湾宜兰游氏宗亲先后出资重修了秀篆祖地的盘石楼、东升楼、龙潭家庙等祖祠与祖墓。
+$VDV4l 2002年10月16日-19日,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闽台两岸的游氏宗亲150人,在游氏入闽首选地建阳麻沙召开"首届闽台游酢文化研讨会"。原福建省政协主席、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游德馨致开幕词。研讨会以"传承中华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为主题。大会安排了学术研讨、故地考察、恳亲祭祖、文艺晚会等活动,还举办了游酢后裔书画展。大会展示了游酢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反映了游酢文化研究的新水平。成为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的载体,也是两岸亲情沟通与文化认同的桥梁。
+$VDV4l 为把游酢研究引向深入,2003年 10 月14日成立福建省历史
名人研究会游酢分会。会长游嘉瑞联系闽台专家学者和游氏宗亲,多次举办规格较高的研讨会,出版发行了《宋.游酢文集》《游酢文化研究》《游酢评传》等10多部论著,并办了《游酢文化》报。游酢研究搭平台,台湾宗亲纷纷来;导根问祖蹈海峡,血缘亲缘红花开。
+$VDV4l +$VDV4l 本文来自:福州新闻网
+$VDV4l http://news.fznews.com.cn/sfqx/2006-7-24/2006724XRC4QEX+NN8532.shtml +$VDV4l +$VDV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