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酢公像前
^a7a_M 酢公,(1053-1123),字定夫,号豸山先生,求学于伊洛之滨,立雪于程门之下。德业精专,载道南来。退身于荣宠之际,卜居于豸山之麓,曾作诲子之诗,以示读书之义。诗曰:“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使我心潮澎拜,感慨万千。“豸山家世凰山起 欧氏文章柳氏书”。“立雪家声远,豸山世泽长”豸山在福建,凰山在江西,就是九江都昌凤凰山。乔木发千秋岂非一本,长江流百派总是同源。公元318年游荣之(广二公)因晋室内乱,烽烟满道由和州溧阳卜居凤凰山,为开基一世祖,传72代历1693年。游酢系广二公36世孙(据宗谱记载:1世广二公•-----28世子俊公生子二,文叔、登叔;29世文叔迀居建阳仼秘书监,生子有本;30世有本,生子子贤;31世子贤,生子恭公;32世恭公,生子简言;33世简言,生子从善;34世从善,生子师雄;35世师雄,生子醇、酢;36世游酢,生子二女一,子操、持;37世游操,子四:九言、九功、九成、九献;游持,子三:九韶、九龄、九畴)。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思想文化历史进程中,有两颗耀眼的明星,那就是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他们在继承和发扬前人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开创和建立了完善的、系统的、独树一帜的、全新的思想文化体系和派别,为中国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朱子闽学,最早的创始人就是游酢。虽然缘于北方的河南二程,但却在南方发扬光大,在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游酢开朱子理学之先河,宋理宗特敕文表彰,并在其故里建阳敕建豸山书院,为道南学派主要创始人之一,上承程颢、程颐,下启朱熹,对理学起了中继重要的作用。酢公将二程理学思想先传罗从彦、胡文定、黄中,后传李侗、胡宪,再传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成为朱子闽学的鼻祖。是在中国继孔子之后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a7a_M ^a7a_M 我伫立在游酢公像前,
^a7a_M 思想的波涛汹涌澎湃。
^a7a_M 望着天空那飞逝的云烟,
^a7a_M 享受着“北夷南豸,丹霞双绝,山川环卫,灵气独锺。”的美景!
^a7a_M 砺狮山而钟秀气,带风水而焕文光。
^a7a_M 仿佛看到了北宋年代,
^a7a_M 有二个人,
^a7a_M 疾步向河南洛阳走来。
^a7a_M 他们就是游酢和杨时。
^a7a_M 同往洛阳程门拜师,
^a7a_M 他们那求学的双眼中,
^a7a_M 饱含着对理学的挚爱;
^a7a_M 他那宽大的衣衫里,
^a7a_M 充满着尊师重教的情怀。
^a7a_M 千百年来,
^a7a_M 立雪程门,传为千古佳话
^a7a_M 载道南来,产生了多少杰出理学家,
^a7a_M 从罗从彦、胡文定、黄中,
^a7a_M 到李侗、胡宪;
^a7a_M 再到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a7a_M 可是,
^a7a_M 有哪一家不效法程朱理学,
^a7a_M 有哪一家不归宗朱子闽学的鼻祖
^a7a_M 游酢一脉?
^a7a_M 群星灿烂,日月华彩,
^a7a_M 巍巍山岳,浩浩江海。
^a7a_M 伟大的游酢,理学名臣,
^a7a_M 南平凤池,理学名邦,
^a7a_M 代代长盛不衰。
^a7a_M ^a7a_M 我伫立在游酢公像前,
^a7a_M 眺望着浩瀚的天空,
^a7a_M 追索着万千学者的情态;
^a7a_M 耳边回荡着远古的幽意.
^a7a_M 思绪又回到眼前的世界。
^a7a_M 闽江之岸,酢木苍苍;
^a7a_M 身在异域,魂归故乡。
^a7a_M 立雪程门,载道南来,
^a7a_M 丰功伟绩,日月同辉。
^a7a_M 立雪真宗,凤凰山村,
^a7a_M 台游岳勋,感慨见证。
^a7a_M 我仿佛看见,
^a7a_M 一个睿智的老人緩緩走来,
^a7a_M 从公元1023年出发,
^a7a_M 一直走到现在,
^a7a_M 他穿越历史的时空,
^a7a_M 经历了988年的沧桑,
^a7a_M 依然展现着理学家的风采。
^a7a_M 啊!先贤游酢,与山河同在,
^a7a_M 他就在我们身边。
^a7a_M 他一直陪伴我们,
^a7a_M 去创造崭新的历史,
^a7a_M 去迎接那更加灿烂的未来。
^a7a_M [ 此帖被游宣虎在2011-04-09 09:0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