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7-30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90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557
- 贡献值1027
- 交易币4
- 好评度6181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904
- 金钱
- 25557
- 贡献值
- 1027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181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H_Sv,lwz;c
游家紫 H_Sv,lwz;c 莆田,这块美丽的土地,曾经引得历代先贤为之动情,且歌且咏,留下无数动人佳话。郭风先生,我国现代着名散文家,莆田当代文学的泰斗式人物。郭老一生著述甚丰,在他出版的多部散文集中,散落着回忆、描摹莆田山水、风物的名篇佳构。郭风笔下的故乡风物,多次写荔枝,也多次写“游家紫”。 H_Sv,lwz;c 蔡襄,莆田名人,评价福建境内的游氏,“北有游闰茶,南有游家紫”。游家紫,好。 H_Sv,lwz;c 游家紫,莆田荔枝十二名品之一,可表达莆田圭浦游氏的一些文化。 H_Sv,lwz;c 福建境内的游氏由两大支脉组成,一支是以游匹为始祖的北支,另一支是以游植为始祖的南支,其发祥地分别是闽北建阳和闽中莆田。游匹与游植是一对亲兄弟,他们分别来自河北省广平,晚唐时期南下福建,分南北而居。两大支流,同出一源。 H_Sv,lwz;c 北有游闰茶,南有游家紫。福建的南北游,古代都出不少人才。 H_Sv,lwz;c 莆田象峰圭浦游氏,小村,小姓,自唐开始,诗礼传家,脚踏实地。今,有六百多人口。 H_Sv,lwz;c 唐末,游植为泉州别驾,转大理寺评事。游植性喜山水,乐莆田紫霄岩,遂家焉。至此,圭浦一地移风易俗,渐入佳境。游植公定居于象峰圭浦,即后埔村顶江。游植为“圭浦游”始祖,亦莆田游氏始祖。游植传家有二,耕,读。游植又喜种荔枝,“游氏荔枝林”,其树晚熟,其实广上而圆下,大可径寸有五分。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膜如桃花红,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荔枝以甘为味,虽有百千树,莫有同者。过甘与淡,失味之中,唯游家紫之于色香味,自枝其类。 H_Sv,lwz;c 游氏荔枝林,林中有亭,亭前有井。“亭前井”,圭浦游氏的一景。“亭前井”,好啊,滋润了三十六代的游氏六百多人口。 H_Sv,lwz;c 圭浦,春天,小溪边,有花,有草,很美,渲染美好春天。有果树开花,随处可见。树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有草,人若伸长可及,多随意伸手摘草,顷刻就成一束。还有不少花草,在溪边繁殖。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眩目的奇葩,那种小小洄漩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美境。 H_Sv,lwz;c 游植入莆后,代有贤人,其二世公系唐节度使推官,三世公为唐奉礼郎,四世公唐太常卿主管礼部等职,故有“游家四凤”之称。圭埔游氏有“容台”之号。“圭浦游”的游家庙的祠联,“圭浦家声大,容台世泽长”。容台系礼部别称。 H_Sv,lwz;c “紫霄怪石”,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含蓄地肯定了“游家四凤”。古诗:“昔日天外看飞雕,平步青云上紫霄。今日重来山更好,岁寒松柏展高标。” H_Sv,lwz;c “圭浦游”,代有人出。游氏荔枝林,继续种,种到了宋代,开花结果了。宋,莆田象峰圭浦游氏出八名进士。蔡襄《荔枝谱》,记荔枝,游家紫:出名十年,种自陈紫,实大过之。《莆田县志》载:“游家紫,游丁香紫橘而此,为最佳。”《仙溪志》也记:荔枝名品者,所存惟方家红、游家紫、周红员。游丁香最胜……。 H_Sv,lwz;c 游家紫,里头当然也有文化。先祖之一,中进士、做知府的游辅,请探花郎写《游氏荔枝林》 ,里面写,“莆城北紫霄之东有枫林街,游氏聚族在焉,左有寿水之潆洄,右有古囊之环峙,南挹壶山之秀,东枕沧海之流。游辅卜筑于兹,盖为子孙千百计至深远。传至太卿先生归隐山林好树艺,古宅有沃壤,乃取荔枝树数百株种之,朝夕灌溉,培其根本,无牛羊之牧也。"这文章,真好。 H_Sv,lwz;c “游家紫”,流传了下来。好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H_Sv,lwz;c 紫霄岩下游家紫。这个历史文化,读之,可陶醉游氏后人的心神,令人思接天庭。紫霄岩下游家紫,那种与生俱来的华丽,又独具品味。好啊。鲜活的生命呼之欲出。果树之灵性,恰恰又是游氏后人内心的独白。 H_Sv,lwz;c “圭浦游”,代有人出。游氏荔枝林,继续种,种到了明代,好。莆田象峰圭浦游氏,小有名气的,明代的“三代四甲科”。明代,莆田游氏共有十三名进士。嘉靖天启年间,游日章祖孙三代,中了三名进士,一名举人。《莆阳比事》誉曰:“祖孙三代四甲科”。游日章祖孙,在莆田,名重一时。 H_Sv,lwz;c 清光绪甲午年,游氏后裔游普,任兴化府知府。翌年,游普来圭埔,谒游家庙,题匾方书曰“祖孙父子同堂科甲”。 H_Sv,lwz;c “三代四甲科”,好,有声有色、极有韵致地勾勒出游氏先人的经历。而“游家紫”,又突出了某种辉煌。 H_Sv,lwz;c 人们容易感觉到的风景,似乎是春日踏青、夏日戏水、秋日逐叶、冬日赏雪,却很难想到,历史,也是一种风景,一种饱含文化的更为耐人寻味的风景。文化也是真风景。这正是游姓族牒具特色处。紫霄岩下游家紫的特色内涵,让人容易联想到有名的程门立雪。 H_Sv,lwz;c 游氏先人对名利,淡然。自求多福,天道酬勤,才是真的。 H_Sv,lwz;c 清晨, 紫霄山,静静的山野一片银灰色。远处地平线上的果林,还是一团团模糊的影子,像山峰,又像凝然不动的烟气。 一切,皆美。啊。紫霄岩下游家紫啊。 H_Sv,lwz;c 为人,唯平实可长久。做一个人,自修处求强则可。逞能斗胜处求强,则万万不可。这是我个人细细地读完游姓族牒后的一个感想。 H_Sv,lwz;c 我有游氏的许多亲友,好不好呢?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人是需要亲友的。这不仅因为亲友曾经帮助过我,而是所有人身上,都有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我接触过一些游氏的许多亲友,都不怎么发达。但是,他们那种敢作敢为富于进取的精神,心地善良,处处助人的热心,让我永久怀念。我接触过劳动人民的相当一部分,他们触动过我心灵。我努力地成为一个散文作家,又如同一个淘金的人,我留着劳动人民性情中的纯金,作为我的财产,使我的精神生活,永远丰饶而富裕。 H_Sv,lwz;c “游家紫”,好啊。 H_Sv,lwz;c H_Sv,lwz;c [ 此帖被游新源在2014-11-15 16:37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