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6453
-
- 注册时间2016-09-03
- 最后登录2025-04-28
- 在线时间3457小时
-
- 发帖185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钱983
- 贡献值3073
- 交易币0
- 好评度2783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1851
- 金钱
- 983
- 贡献值
- 3073
- 交易币
- 0
- 好评度
- 2783
- 家乡
- 湖北省黄冈市
- 性别
- 男
|
“游”字结尾的成语 '",5Bu#C '",5Bu#C 秉(炳)烛夜游:秉,执持。秉烛,持烛以照明。秉烛夜游旧时比喻及时行乐。也形容珍惜光阴。【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例】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又例】葛长庚《贺新郎》: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无心向、小庭幽院。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春去也,无人见。何处莺莺啼不断。探后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死恋。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柳深处,有双燕。【成语典故】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5Bu#C '",5Bu#C '",5Bu#C 膏腴贵游:意即犹言富家贵族。【成语典故】《梁书·王承传》:王承,字安期,仆射王暕子。七岁通《周易》,选补国子生。年十五,射策高第,除秘书郎。历太子舍人、南康王文学、邵陵王友、太子中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复为中舍人,累迁中书黄门侍郎,兼国子博士。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之,发言吐论,造次儒者。在学训诸生,述《礼》、《易》义。 '",5Bu#C '",5Bu#C '",5Bu#C 旧(故)地重游:旧地,指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释义为重新来到曾经居住过或游览过的地方。【成语典故】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5Bu#C '",5Bu#C '",5Bu#C 力争上游:上游,河的上流。意思是比喻努力争取有利形势、力争先进。【成语典故】清·赵翼《瓯北诗话·五言古·闲居读书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例】《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Bu#C '",5Bu#C '",5Bu#C 轻举远游:意思是避世隐居 。【成语典故】《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原轻举而远游。"【例】《参同契》上卷:"服食三载,轻举远游。" '",5Bu#C '",5Bu#C 息交绝游:就是屏绝交游活动。【成语典故】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例】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刘斯立……屏居东平,杜门却扫,息交绝游,人罕识其面。” '",5Bu#C '",5Bu#C '",5Bu#C 衣锦(绣)夜游:衣,穿衣。绣,锦绣。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成语典故】《史记·项羽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5Bu#C '",5Bu#C '",5Bu#C 衣锦(绣)昼游:意为白天身着华贵服装出游。泛指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成语典故】《魏书·甄琛传》:“未几,除征北将军,定州刺史,衣锦昼游,在为称满。”亦作“衣锦昼行”。 '",5Bu#C '",5Bu#C '",5Bu#C 昼伏夜游:伏,躲藏。游,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出来行动。多指坏人做坏事。【成语典故】《隋书·高祖纪下》:"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5Bu#C '",5Bu#C '",5Bu#C 驾鹤西游:死的婉称。【成语典故】邓友梅《那五》:"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驾鹤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 '",5Bu#C '",5Bu#C '",5Bu#C 乌衣之游:指亲属间文酒赏会。【成语出处】《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成语典故】谢灵运为人狂傲,素少交游。十五岁自会稽还归京师后,居乌衣巷内谢氏家族旧宅中,与其游者多系谢家同宗弟子。东晋义熙一、二年间,在族叔谢混带领下,谢灵运与谢瞻、谢晦、谢曜以及谢弘微等六、七人,在建康乌衣巷清谈玄理、商较人物、吟诗作文、宴饮歌咏,是为"乌衣之游"。谢灵运与其他"乌衣之游"的参与者保持着或远或近的关系 ,其后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就谢灵运而言,这段少年经历对他今后的发展以及其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5Bu#C '",5Bu#C [ 此帖被游汉银在2018-04-25 00:22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