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08阅读
  • 18回复

[伟公系]替高安游从鑫上传《高安游氏起源之我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清波

发帖
986
金钱
56509
贡献值
1389
交易币
100
好评度
478
家乡
湖南省永顺县冗迪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10-29
高安游氏堂号为立雪堂,先祖肇公自福建建宁来修水为官,应是定夫公之后,肇公出生年月未详,但其孙伟公于宋大观二年(1108年)从宁州大桥迁高安新塘,由此推算肇公应先于定夫公,高安“立雪堂”的记载应谨慎考证。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10-29
回 10楼(游清波) 的帖子
怎么你又说“应是定夫公之后”呢?从时间推算,不应该是定夫公之后。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功铁

发帖
993
金钱
58246
贡献值
972
交易币
2
好评度
116
家乡
湖北黄石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10-29
引用第10楼游清波于2010-10-29 11:15发表的  : %JBFG.+  
高安游氏堂号为立雪堂,先祖肇公自福建建宁来修水为官,应是定夫公之后,肇公出生年月未详,但其孙伟公于宋大观二年(1108年)从宁州大桥迁高安新塘,由此推算肇公应先于定夫公,高安“立雪堂”的记载应谨慎考证。 %JBFG.+  
%JBFG.+  
由此推算肇公大与定夫公
离线福州游辉

发帖
1109
金钱
13587
贡献值
183
交易币
2
好评度
178
家乡
福建建瓯市迪口镇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10-30
回 12楼(游功铁) 的帖子
我个人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立雪堂’和‘立雪精神’有关,‘立雪精神’已成为游氏的共同财富,能否把它看成后人的一种精神崇拜,就象‘关公庙’遍布全国各地我们不能说它的所在地的人民都姓‘关’。支持高安“立雪堂”的记载应谨慎考证并尊重当地宗亲理清源流。
离线游清波

发帖
986
金钱
56509
贡献值
1389
交易币
100
好评度
478
家乡
湖南省永顺县冗迪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10-30
回 楼主(游家陶) 的帖子
家陶宗长,据高安游氏谱记载新塘始祖伟公与我支敬立公是两兄弟,从鑫宗亲跟我同源,请宗长将从鑫宗亲跟你的联系方式告诉我,期待!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10-30
回 14楼(游清波) 的帖子
高安游从鑫是家振县联系上的,联系方式我发消息给你,请查收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功铁

发帖
993
金钱
58246
贡献值
972
交易币
2
好评度
116
家乡
湖北黄石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10-30
回 13楼(游孝城) 的帖子
好比我支游氏民国七年老谱是"声实堂"而89年修的谱改为立雪堂,其实我支谱载我支为"醇公"后裔!
离线游家振

发帖
1769
金钱
11261
贡献值
208
交易币
4
好评度
321
家乡
湖南省常德桃源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10-31
回 16楼(游功铁) 的帖子
有道理
离线游清波

发帖
986
金钱
56509
贡献值
1389
交易币
100
好评度
478
家乡
湖南省永顺县冗迪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11-20
评从鑫宗长以下这段话:“8.3说恕是由分宁大桥迁筠南新塘。“分宁大桥”似是多加进去的,因为介绍伟公已从分宁大桥迁筠南,就没有必要再说他的三儿子是从分宁大桥迁筠南新塘。四儿子徒居鸣水,到裔孙才进筠西。既然伟公是第一世,生了四个儿子,老大悦迁敖阳查村,宦授朝列大夫,老二元卜居敖邑桐仁庄,老三恕居筠南新塘(开始是叫槐屋杨);老四贞,理应留在伟公身边,即筠城。不可能裔孙从鸣水迁来筠西。这以底哪一届修谱中,对稿不慎,还是向写志调查人的汇报有误,或是当时的修谱人怀着把本村变成“老祖”而有意改动。如果修一次,主持人随意改动一次,就要变成多处老祖宗,就要变成面目全非,难以辨清。那样,祖宗有灵是不安的。” " jl1.Ah  
   1、 通过分析家谱后,我个人认为:迁新塘的始迁祖不是伟公,而是絮公,伟公始居分宁大桥,他的四个儿子,悦、元、恕、贞去向为,悦公迁敖阳(即现在的上高)查村,元公迁敖邑桐林庄(今上高),恕公迁筠南新塘,贞公迁鸣水,既然四个儿子都迁出去了,那么好解释,四个儿子都迁出去后,老三絮公将父亲伟公接到新塘养老,为尊重长者,所以后人修谱时把伟公记载为新塘始迁祖,这很符合情理。 " jl1.Ah  
   2、分析之二:老谱记载贞公生于960年,推老大悦公可能是954年生,推伟公生年,因出身官宦之家,就算他结婚较早,按18岁生悦公,24岁生贞公,伟公约生于936年,谱记载伟公宋大观二年迁新塘,此时他已171岁,没有这么高寿的人吧,不可能是他本人迁居新塘,应为他的后裔迁新塘才合理。 " jl1.Ah  
   3、另外,伟公跟洪石祖敬立公也不是两兄弟,应为叔侄关系,据庚塘谱记载敬立公有三兄弟,敬立、敬一、敬天,敬立于晋天福四年(939年)迁居高安大岭村,此时伟公刚生,如果庚塘谱的始祖世用公和新塘谱的始祖肇公是一个人得话,庚塘谱的始祖世用公,记载为唐中和年间(881-885)迁居的,推算世用公的长子敬立公约生于公元870年左右,新塘谱记载伟公跟洪石祖敬立公是两兄弟,这是个错误,敬立公应跟伟公的父亲行一郎,正本公是兄弟关系,这样庚塘谱和新塘谱才能对接上。 " jl1.Ah  
    以上纯属个人分析,不当之处请宗亲指正。
[ 此帖被游清波在2013-01-02 23:13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