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百度 (r.{v@h,dV
七穆目录 (r.{v@h,dV
(r.{v@h,dV
概述 (r.{v@h,dV
史籍记载 (r.{v@h,dV
编辑本段概述 (r.{v@h,dV
七穆指郑穆公的七支后裔。郑穆公有13个儿子,除了灵公夷和襄公坚外,有七人的后人在郑国为卿,合称七穆。这七人分别是子罕、子驷、公子去疾(字子良)、公子发(字子国)、公子偃(字子游)、子印、子丰。这七人的儿子均以其父的字命氏,分别为罕氏、驷氏、良氏、国氏、游氏、印氏、丰氏,合称七穆。七穆中的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为掌握郑国政权的世卿。 (r.{v@h,dV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r.{v@h,dV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曰:‘郑七穆,罕氏其后亡者也。子展俭而壹。’” 杜预注:“郑穆公十一子, 子然、二子孔三族已亡,子羽不为卿,故唯言七穆。” 陆德明 释文:“ 郑七穆,谓子展,公孙舍之,罕氏也;子西,公孙夏,驷氏也;子产,公孙侨,国氏也;伯有,良霄,良氏也;子大叔,游吉,游氏也;子石,公孙段,丰氏也;伯石,印段,印氏也。” 《新唐书·武平一传》:“日用曰:‘鲁三桓、郑七穆奈何?’答曰:‘庆父、叔牙、季友,桓三子也…… 郑穆公十一子,子然及二子孔三族亡,子羽不为卿,故称七穆 :子罕、子驷、子良、子国、子游、子印、子丰也。’一座惊服。” 清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鲁之三桓、郑之七穆、楚之屈、景……世执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