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11阅读
  • 42回复

[原创]小说 《姐妹花》——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小两周皇后1~10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3-10-31
5_XV%-wM  
10. 5_XV%-wM  
   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后黄袍加身,大封功臣,提升原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石守信当了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这样,宋朝的军队大权就落在他们手里。原是后周的一些将领很不服气,他们想到柴荣生前曾是赵匡胤的拜把兄弟,可是柴荣尸骨未寒,赵匡胤就忘恩负义,把人家的孤儿寡母撇在一边,自己当皇帝,因此不愿意给他下跪称臣。赵匡胤对他们毫不留情,他派大将石守信等人攻打潞州、扬州的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结果这两人无路可逃,放把火自焚而亡。 5_XV%-wM  
    灭掉二李后,想反抗的人都不敢了,宋太祖平定了边乱。可是,他并不满足,立即着手治理朝廷内部的事务。众臣上朝议事,只有宰相能够和皇帝一样坐着说话。太祖就让老宰相范质看一份大臣的奏折,自己起身向后宫走去。老宰相看过奏折后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只等太祖来奏请解决。可是总不见太祖,他等的不耐烦了,就起身去找皇帝。这时,赵匡胤恰好走了进来,范质连忙坐回自己的位子。可是,他的座椅已被侍卫给悄悄拿走了。从此后,宰相和大臣一样,都站着和皇帝说话,不能平起平坐。 5_XV%-wM  
    为赵匡胤出过大力的赵谱,做了枢密使掌握军国大计。赵谱足智多谋,点子特多。他自称博览群书,通晓古今。赵匡胤派人专门到赵谱家里察看,来人回来报告他说,在赵谱家只找到半部《论语》。太祖不但不厌恶,反而更加欣赏重用赵谱,和他讨论治国的方法。赵谱以陈桥驿兵变启发太祖,要削弱地方势力巩固政权。赵匡胤言听计从,还把慕容延钊的殿前都检点罢免,从此不设这个官职。 5_XV%-wM  
    宋太祖在宫里大摆宴席,他和武将们一起喝酒。酒至半酣,他叹口气说:“自古皇帝轮流坐,今天是我,不知明天是谁?假设有一天我们君臣打起来,该如何是好?”大家听罢皆汗颜,都说不会有这种事,我们都会听万岁的话。赵匡胤就让他们都回家去享乐,众人都叩头说好。于是,赵匡胤就和众武将干杯痛饮。次日,便有臣子纷纷来告病辞职。从此,太祖把兵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5_XV%-wM  
    公元969年,宋太祖又把老资格的地方节度使的军权没收,派文官到地方上管事,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么做他很放心。太祖还经常调动军队,使之“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造成兵将互不相识的局面。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赵匡胤的权力越来越大,象五代十国那样分裂的悲剧不再重演,他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5_XV%-wM  
    公元976年,宋太祖得了重病,医治无效去世。太祖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就是晋王赵光义,让他继位,史称宋太宗。赵匡胤难道没有儿子吗?不是的,赵匡胤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年纪都不大。太祖总结自身黄袍加身的经验,觉得他们太稚嫩,不堪重任,所以他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历史上对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有“斧声烛影”的说法。传说是赵匡胤病重,赵光义独自入内室探望,是他把太祖害死的。这件事,后来经过人们仔细分析,普遍认为应该不太可信。 5_XV%-wM  
    赵匡胤平时总以英雄自居,人人也都称他为英雄。因此,他对后主李煜很鄙视,也很刻薄。但是太出格的事,他倒没有做出来。宋太宗赵光义可就不同了,他表面上做出很宽怀大度的样子,封李煜为陇西郡公,实际上他对俘虏李煜很苛刻,总想羞辱他。每逢庆典,他要命妇(包括小周后女英在内)都必须按例入宫朝觐申贺。小周后一进宫,总受太宗欺侮。她回到家后悲上心来,想起旧日在南唐那时,自身贵为一国之母,坐镇中宫、统领六宫,是何等的尊贵荣耀?现如今,沦落到了如此地步,夫妻俩任人欺凌,连头也抬不起来。在宫廷的大众场合,也得忍气吞声。这时,她在李煜的面前,索性放声大哭,尽情地把这积压已久的怨恨情绪,宣泄一番。每逢这样的情境,李煜都不敢吭声,他只有躲避的份儿。 5_XV%-wM  
    李煜避开,是因为出于无奈、不忍心相看。但是,他的内心如煎如焚,满腹的牢骚愁恨,只能寄情于诗酒。因此,他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感人佳作。赵光义岂是等闲之辈?怎能容忍?他借李煜四十二岁生日之机,在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月七日这天,用毒酒将李煜毒死。李煜去世后,宋太宗赵光义追封他为吴王,葬洛阳邙山。哀伤不已的小周后,她认为与其这样受尽凌辱的苟活,不如跟随夫君去另一个世界,求得安宁。不久之后,她为夫殉节,上吊自尽了。李煜的大小两周皇后,都只活了二十九岁。     5_XV%-wM  
     李煜有一后宫嫔妃乔氏,南唐灭亡时,她也被虏入赵宋后宫。她听到了后主李煜去世的噩耗,就将当年后主所赐的御书,金字心经舍赠相国寺,为后主祈福。乔氏在金字心经卷后写道:“故李国主宫嫔乔氏,伏遇国主百日,谨舍昔时赐妾所书般若心经,在相国寺塔院,伏愿弥勒尊前,持一花见佛。”乔氏的字整洁娟秀,词意凄婉。后来,江南僧人从相国寺要回心经,持归故国,放在天禧寺塔相轮中,看见此心经的南国士僧,无不为之悲哀。 5_XV%-wM  
    李煜临死前的绝笔词有《浪淘沙》语意凄惨、缠绵沉郁;《虞美人》写得惊绝千古,哀婉之至: 5_XV%-wM  
  《浪淘沙》 5_XV%-wM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5_XV%-wM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_XV%-wM  
  《虞美人》 5_XV%-wM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_XV%-wM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_XV%-wM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3-11-02
  
离线游小影

发帖
10972
金钱
159239
贡献值
3562
交易币
2
好评度
4567
家乡
福建省福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3-11-02
欢迎赏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