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30岁当做人生的分水岭, J^ +_8
J^ +_8
以为自己只要在20几岁时拼命努力,到了30岁就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J^ +_8
J^ +_8
然而真到了30岁那一年,才发现日子还是平平无奇 J^ +_8
J^ +_8
,自己还是没房、没车、没存款。 J^ +_8
J^ +_8
逐年递增的年龄换来的不是银行卡里上涨的数字,而是日复一日的焦虑。 J^ +_8
5_XV%-wM
到了2020年,30+的主力军已经变成了80后。 5_XV%-wM
5_XV%-wM
白岩松在一场演讲中说到80后,只用了两个字-“同情”: 5_XV%-wM
“因为80后的父母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 5_XV%-wM
5_XV%-wM
所以80后既要承担物质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担精神方面的追求。 5_XV%-wM
5_XV%-wM
他们非常拧巴非常挣扎,我要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5_XV%-wM
5_XV%-wM
“不敢辞职、不敢生病、更不敢死”, 5_XV%-wM
5_XV%-wM
从迈入30岁门槛的那一瞬间开始,焦虑就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基色。 5_XV%-wM
5_XV%-wM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看的一个帖子:“80后有多少存款才算达标?” 5_XV%-wM
5_XV%-wM
一个答主在视频中列出了标准: 5_XV%-wM
最早的一批80后,今年40岁了,存款200万才算达标; 5_XV%-wM
5_XV%-wM
而刚刚迈入30岁的80后最后一批,存款达到20万才算合格。 5_XV%-wM
5_XV%-wM
按照视频中的标准,假设40岁的人从24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 5_XV%-wM
5_XV%-wM
工作16年,每年至少存12万,才能勉强达到200万的标准。 5_XV%-wM
5_XV%-wM
每年存12万,每月一万,还要不吃不喝。 5_XV%-wM
5_XV%-wM
但前段时间的一份网民真实收入报告却显示: 5_XV%-wM
月薪8000元以上的仅占13.3%, 5_XV%-wM
5_XV%-wM
占最大比重的还是月薪3000-5000的“低收入”群体。 5_XV%-wM
5_XV%-wM
这说明,绝大部分人只能拿几千块的薪水, 5_XV%-wM
5_XV%-wM
每个月能存款一万以上的人,只是凤毛麟角。 5_XV%-wM
5_XV%-wM
所以,没车没房存款少,太正常了。 5_XV%-wM
5_XV%-wM
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给自己设置了不同程度的桎梏。 5_XV%-wM
5_XV%-wM
有一句话说:“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遭受的苦难。” 5_XV%-wM
5_XV%-wM
这些年来,你每天努力工作,却发现还是无法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5_XV%-wM
5_XV%-wM
说到底,是野心太大,而努力不足: 5_XV%-wM
下定决心想要过上自律的生活,却每天中午才起床; 5_XV%-wM
5_XV%-wM
想要拥有好身材,买健身卡后去过的次数屈指可数; 5_XV%-wM
5_XV%-wM
想要给自己多充电,晚上回了家还是控制不住看剧、玩游戏; 5_XV%-wM
5_XV%-wM
想要嫁给有钱人,但自己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价值...... 5_XV%-wM
5_XV%-wM
在美国华尔街,曾经有一则征婚启事轰动网络。 5_XV%-wM
5_XV%-wM
征婚的主人公波尔斯女士,在帖子中向网友请教, 5_XV%-wM
5_XV%-wM
如何才能让自己嫁给一个年薪50万美元的人。 5_XV%-wM
5_XV%-wM
她觉得这个要求对自己来说并不高, 5_XV%-wM
5_XV%-wM
因为她举止优雅,美貌过人,说是名媛也不为过。 5_XV%-wM
5_XV%-wM
后来,终于遇到了一位年薪超过50万美元的金融家 5_XV%-wM
5_XV%-wM
罗波·坎贝尔,然而这位金融家对她说: 5_XV%-wM
“女士您好,我就是您要找的年薪超过50万美元的人,我未婚,但是我不会娶你。 5_XV%-wM
5_XV%-wM
因为你目前拥有的最大价值是美貌, 5_XV%-wM
5_XV%-wM
它会随着时间变成贬值资产,而我的收入逐年递增,这是增值资产。” 5_XV%-wM
5_XV%-wM
最后,罗波·坎贝儿还对她说: 5_XV%-wM
“我劝你不要苦苦寻找嫁给有钱人的捷径, 5_XV%-wM
但是你可以想办法,把自己变成一个年薪50万美元的人, 5_XV%-wM
这比你碰到一个有钱的傻瓜更有可能实现。” 5_XV%-wM
5_XV%-wM
有嫁给精英男的野心, 5_XV%-wM
5_XV%-wM
却没有在婚恋市场上与对方同等谈判的实力, 5_XV%-wM
5_XV%-wM
更不想付出把自己变成精英的努力。 5_XV%-wM
5_XV%-wM
就像莫言说的: 5_XV%-wM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5_XV%-wM
5_XV%-wM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5_XV%-wM
5_XV%-wM
你是什么人,才能配上什么人。 5_XV%-wM
5_XV%-wM
女士想嫁给精英男,是因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决定了, 5_XV%-wM
5_XV%-wM
和“有钱人”在一起,才有好的生活。 5_XV%-wM
5_XV%-wM
找工作时,学历是敲门砖,因为更好的学历意味着更高的薪水; 5_XV%-wM
5_XV%-wM
相亲时,单位的薪资和福利成了一个人谈判的最大筹码; 5_XV%-wM
5_XV%-wM
结婚后,手里的钱直接决定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5_XV%-wM
5_XV%-wM
一个成年人是否具有幸福感的决定因素,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有着巨大差异。 5_XV%-wM
5_XV%-wM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命运卷》中记载了自己去北欧旅行的经历-《在北欧,我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 5_XV%-wM
5_XV%-wM
那里的人不聊金钱,不聊地位, 5_XV%-wM
5_XV%-wM
也不聊你读过什么名校,他们每天只聊音乐、画画和电影。 5_XV%-wM
5_XV%-wM
就算是同样讲英语的北欧人和美国人,也无法正常交流: 5_XV%-wM
“美国人的价值观就是美国梦,他们通常是直接就问瑞典人, 5_XV%-wM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每个月赚多少钱? 5_XV%-wM
5_XV%-wM
瑞典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种问题,他们想要跟美国人聊的是文化、音乐和电影。 5_XV%-wM
5_XV%-wM
因为在价值观上存在巨大的分歧,所以双方的沟通十分困难。” 5_XV%-wM
5_XV%-wM
中国的80后一年比一年焦虑,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用社会的标准来衡量成年人。 5_XV%-wM
5_XV%-wM
综艺《非正式会谈》中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社会时钟”。 5_XV%-wM
5_XV%-wM
意思是全社会都有一个“时间共识”, 5_XV%-wM
5_XV%-wM
你到了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事-女人过了30还不结婚就是剩女, 5_XV%-wM
5_XV%-wM
男人到了30岁还没车没房就是一事无成。 5_XV%-wM
5_XV%-wM
我们被这个时钟一直催着走, 5_XV%-wM
5_XV%-wM
一边忙碌,一边焦虑,一边按照别人的标准改造自己, 5_XV%-wM
5_XV%-wM
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已经痛苦不堪。 5_XV%-wM
5_XV%-wM
用社会的标准绑架自己,不仅是给自己上了沉重的枷锁, 5_XV%-wM
5_XV%-wM
更是对自我独特性的一种亵渎。 5_XV%-wM
5_XV%-wM
正如陈铭所说: 5_XV%-wM
“这个社会时钟是由谁来定的? 5_XV%-wM
5_XV%-wM
决定这个钟如何走、走速如何的人,其实还是我们自己。 5_XV%-wM
5_XV%-wM
我们每一次的决定,都是在改变社会时钟的走势。” 5_XV%-wM
5_XV%-wM
拒绝被定义,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个脚步都不虚浮; 5_XV%-wM
5_XV%-wM
不被社会的标准裹挟,才能活成自己生活的主人公。 5_XV%-wM
5_XV%-wM
社会的标准让人焦虑,家庭的重担也让人一刻不敢停歇。 5_XV%-wM
5_XV%-wM
网络上有一句话:“你是单位的草,却是家庭的天。” 5_XV%-wM
5_XV%-wM
一句话就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 5_XV%-wM
5_XV%-wM
80后面对着“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不敢生病,更不敢死”的困境, 5_XV%-wM
5_XV%-wM
老人生病、孩子上学,随便拎出来一件事都能挑战脆弱的神经。 5_XV%-wM
5_XV%-wM
但有了钱,就能减少这些未知带来的焦虑。 5_XV%-wM
5_XV%-wM
有人说:“让一个成年人崩溃有多简单?不让他赚钱就行了。” 5_XV%-wM
5_XV%-wM
深以为然。 5_XV%-wM
5_XV%-wM
前段时间,湖北黄石的交警拦下了一名货车司机, 5_XV%-wM
5_XV%-wM
一查车内的行车记录仪才知道,这名货车司机竟然在两年之内就有上百条疲劳驾驶的记录。 5_XV%-wM
5_XV%-wM
面对交警的质问,货车司机红了眼睛: 5_XV%-wM
“我是运活鱼的啊,我跑慢一分钟,鱼就会死一条,鱼死了我要扣钱的!” 5_XV%-wM
5_XV%-wM
原来,他每天都要在凌晨往返于两地的活鱼市场, 5_XV%-wM
5_XV%-wM
因为车里的氧气十分有限,他只有在限定时间内到达,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5_XV%-wM
5_XV%-wM
为了不被扣钱,他一刻不敢停,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5_XV%-wM
5_XV%-wM
交警劝他: 5_XV%-wM
“有什么能比安全更重要?你得安全才能回家。 5_XV%-wM
5_XV%-wM
你要是垮了,整个家都垮了”。 5_XV%-wM
5_XV%-wM
听到这番话,之前一直绷着的他终于忍不住掉下了泪。 5_XV%-wM
5_XV%-wM
电影《寄生虫》中有一句话: 5_XV%-wM
“钱就是熨斗,能把一切都烫平。” D]hwG0Chd
D]hwG0Chd
这话说得很戳心。生活的窘境、未知的焦虑、迷茫的痛苦等等, D]hwG0Chd
D]hwG0Chd
这些生活的褶皱,好像都能被钱这把熨斗轻易烫平。 D]hwG0Chd
D]hwG0Chd
就像同样拥有不幸原生家庭的樊胜美和苏明玉 D]hwG0Chd
D]hwG0Chd
樊胜美为了父亲的10万块手术费只能抛弃平日里精心维持的体面无助痛哭; D]hwG0Chd
D]hwG0Chd
苏明玉却可以直接甩出40万来解决母亲去世时家里一地鸡毛的窘境。 D]hwG0Chd
D]hwG0Chd
存款,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