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阅读
  • 2回复

深圳游家村(草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游宣虎
 

发帖
4634
金钱
73133
贡献值
1906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9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中华游氏聚居地 *%5#\ I  
            -深圳游家村 *%5#\ I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北部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5#\ I  
          深圳有7000年人类活动史,1700年建城史,其前身是宝安县。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1979年3月,改宝安县为深圳市。1980年8月26日,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是广东省重点侨乡之一,重要老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游氏在深圳建村聚居有500余年的历史。人口约(           )人,主要分布在龙华。 *%5#\ I  
        深圳游家村位于深圳市龙华街道油松村,地处坂田南坑溪流和民治的白石龙溪流交汇处(游松河流域),游松河蜿蜒其间。天地以雨水为刀,经年累月受雨水冲刷出数条小河涌,水脉纵横,游氏先民逐水而居。 *%5#\ I  
     游氏一脉,自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游植公十二世孙游一骥公始,先迁广东省东莞茶山,后又六世孙再度跋涉,终抵此水泽交错之地。初期称其为“游涌”,在粤地方言的唇齿间翻滚磨蚀,音声渐变,竟与“游松”谐同。这一音变,细微若尘,却撬动了整个村落的名号。河上游称“上游松”,下游则称“下游松”,其区分则显露了游氏先民对空间秩序的朴素把握,以水流向背为坐标,划分出生活的疆界。“游松”二字犹嫌繁复,终被削砍为更直白易写的“油松”。一名之立,非经深思,大抵书写之时,笔划省便压倒一切,遂使“游”染“油”色,“松”亦失其可能所有的林木清韵,竟与油脂硬木相牵缠。慢慢简化“油松”(另名“田楼下”,则更见俚俗,直白道出农耕栖居之本相)并一直沿用至今。 *%5#\ I  
       油松村的称谓之变,虽微末如尘,却俨然一部缩略的史诗,吟唱着游氏先民筚路蓝缕的开拓、适应环境的机巧,以及无可奈何的遗忘。 *%5#\ I  
*%5#\ I  
       游氏宗祠在东侧廊房的内墙上,镶有一块清嘉庆五年(1800年)修祠碑记,记载了游氏家族历史。游氏家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嘉庆五年(1800年)曾修复,1992年重新翻修,如今的大体结构仍保留清代的建筑风格,灰瓦白墙、雕花门楣,诉说着昔日的宁静与淳朴。宗祠中“广平毓秀,世叔流芳”之楹联,则标举着游氏家族源远流长的郡望与先贤荣光,游氏宗祠每逢传统节日,村民仍会举行祭祖仪式,延续家族记忆与乡土情感。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在高楼林立的深圳尤为珍贵。 *%5#\ I  
    今之油松村,周遭高楼崛地而起,玻璃幕墙冷视着这片旧壤。昔日河涌或已匿迹于水泥涵管之下,或瘦弱成景观水的点缀。游氏子孙或仍居此,或已星散于都市丛林。然“油松”之名已钉牢在地图与门牌之上。 *%5#\ I  
       如今的游家村,既是深圳快速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记忆的守护者。它以低调的姿态,在现代化浪潮中寻得平衡——既不抗拒变迁,也不遗忘根源。行走其间,仿佛能听见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感受到一座超大城市对人文情怀的珍视。游家村,正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深圳的另一种可能。(游宣虎) *%5#\ I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在线游宣虎

发帖
4634
金钱
73133
贡献值
1906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9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22
游氏家祠碑記 *%5#\ I  
    建祠奉祀,以篤親報本,為後嗣者所當然也。職為游氏之尊,思昔父卓超,兄位大,於乾隆丙子年(1756年)建廳三棟,以奉曾祖考。業將成,而兄已逝,工竣畢而父隨終,鄉中人以為有礙風水。時,予叔侄年少無知,誤聽旁言,竟於庚寅歲(1770年)將廳之前二棟拆去,僅留寢室。迨職與侄鬯孚、敬孚等長成,追悔已無及矣。予因發奮勉力,恢復前業,並念。 *%5#\ I  
*%5#\ I  
房祖伯舉公子孫職與遷贊、朝玉兄弟叔侄等本同一家,尤當另建祠宇,糾合房親以崇宗祀。但伯舉公遺產無多,僅存谷數石。予故不辭勞苦,設法經營,將本圍雜項湊聚,權積二十餘年,增至嘗產八十余石,年來頗有盈餘。茲于嘉慶四年(1799年)十二月,創立家祠二棟,眾子侄亦踴躍從事,而予與侄敬孚為力尤多,鳩工庀(pi)材七閱月,而工竣焉。竊思伯舉公嘗產,經予積置維艱,嗣後無得分家輪收,惟以本房內有齒德者權理貯積,除糧祀外,既得以備修葺祠墓之需,且使將來綿延擴大,子子孫孫相引勿替,本房中規矩常存,尤職所厚望也。爰敘其創置始末。勒石以垂不朽雲。 *%5#\ I  
*%5#\ I  
嘉慶五年歲次庚申(1800年)六月榖旦 *%5#\ I  
本房五世孫游職大等敬立 *%5#\ I  
【注】此碑现存深圳市龙华上游松游氏家祠 *%5#\ I  
*%5#\ I  
   *%5#\ I  
【注释】游氏家祠碑记 *%5#\ I  
     建祠奉祀,以笃亲报本,为后嗣者所当然也。職(‘职’,此先祖名字是‘职大’,也是撰写碑文的作者,与后文‘位大’是兄弟关系,字辈是‘大’,省略了字辈‘大’)为游氏之尊,思昔(思昔:回想以前)父卓超、兄位大,于乾隆丙子年(1756)建廳(‘厅’)三栋,以奉曾祖考。業(‘业’:事业)将成,而兄已逝(逝:亡故);工竣畢(‘毕’:完成),而父随终;乡中人以为有礙(‘碍’:妨碍)风水,时予叔、姪年少无知,误聽(‘听’)旁言,竟扵(‘于’)庚寅岁(1771),将廳(‘厅’)之前二栋拆去,僅(‘仅’:只,只是)留寝室。迨(迨:等待)職(职,即作者‘职大’)與(‘与’)姪(同‘侄’)鬯孚、敬孚等长成,追悔已無(‘无’)及矣,予因发奋勉力,恢复前業(‘业’:事业)弃念(弃念:遗弃的想法)。 *%5#\ I  
*%5#\ I  
        房祖伯举公子孙職(‘职’)與(‘与’)廷赞、朝玉兄弟、叔、姪等本同一家,尤当(尤当:特别应该)另建祠宇,纠合房亲以崇宗祀;但伯举公遗产無(‘无’)多,僅(‘仅’)存穀(‘谷’:稻谷)数石(石:音同‘担’),予故(‘所以’)不辭(‘辞’:躲避;推托)劳苦,设法经营,将本围(行政区划的单位)杂项凑取。權積(‘权积’:姑且积累)二十余年,增至尝产八十余石,年来颇有盈余。兹于嘉庆四年(1799)十二月,创立家祠二栋,众子姪亦皆踊跃從事,而予與姪敬孚为力尤多。鸠工庀材(招集工匠,准备材料),七阅月(是‘阅七月’。阅:通‘越’,超过)而工竣为。竊(‘窃’:自谦词,‘我’之义)思伯举公尝产,经予積(‘积’)置为艰,嗣后無(‘无’)得分家輪(‘轮’)收。惟本房内有齿德者(齿德者:年高德劭的人),權(‘权’:姑且)理貯積(‘贮积’),除粮祀外,既得以偹(‘备’)修葺祠、墓之需,且使将来延绵擴(‘扩’)大,子子孙孙相引勿替(勿替:遗忘)。本房中规矩常存,尤(尤:特别)職(‘职’)所厚望也。爰叙其创置始末,勒(勒:刻)石以垂不朽云。 *%5#\ I  
*%5#\ I  
清嘉庆五年岁次庚申(1800)六月穀旦(穀旦:即‘谷旦’,吉利的日子) *%5#\ I  
本房五世孙游職大等敬立(游职大等:游职大等人。此处应该省略‘游’,或五世孙职等敬立)。 *%5#\ I  
*%5#\ I  
(深圳游家青提供图片,游国华抄录、句读、注解。2018.8.13) *%5#\ I  
*%5#\ I  
离线游新源

发帖
8925
金钱
130568
贡献值
2562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69
家乡
福建省上杭县同康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8-24
东莞,深圳好像每个镇都有我们游姓
因为一个游字,紧紧的把我们连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