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o{vmB{ 福建省仙游县鲤城街道宝峰村现有一座游氏宗祠,气势恢宏,且保存完整,是游氏宗族祭祀祖先的主要场所。祠堂兴建年代不详,据传是在清朝年间,由第十五代裔孙(公字辈)发起兴建的,中华民国时期三、四十年代时由游寿可公发起扩建,规模扩大近一倍。据十八世裔孙游新斋回忆说,童年时其父元治公曾提及宗祠修建之事,他说修建祠堂所用的木料、砖瓦是从邻近的东渡村(今鲤南镇玉塔村)购回来的。玉塔与宝峰仅一水之隔,木兰溪横贯其中,溪流中横卧着一座青龙桥。有一年,仙游县暴雨成灾,青龙桥被洪水冲垮,东渡村房屋倒塌、田园荒芜,于是原先准备修建祠堂的木料、砖瓦就变卖给宝峰,从此宝峰游氏建起了自己的宗祠,添置了祭田,并订立了祭祀礼仪。童年时我常在祠堂里游玩,依稀记得祠堂大厅正中悬挂有“理学名臣”金字匾额,旁边另有 “文魁”、“武魁”等四个牌匾,可惜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文革”动乱之中,神龛及供奉历代祖先的木主牌亦被付之一炬,祠堂一度沦为村办宝峰简易小学校址及村部办公场所,后交还给游氏族人接管。1993年3月,经本族新珠、新斋、玉明、成柱、珍瑞、满玉、金火诸宗长倡议祠堂重新修缮,共筹资人民币近五万元。整修后游氏祠堂重焕异彩,并于1994年隆重举行竣工庆典。承蒙酢公裔孙、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著名书法家游嘉瑞厚爱惠书“理学名臣”牌匾。从此之后,宝峰祠堂又恢复了昔日的兴旺景象。
[ 此帖被游心华在2009-01-21 12: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