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92阅读
  • 17回复

[转载]中国最早的油画家——游文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8
金钱
88321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中國人游文辉画的第一幅油画(蒋煌纪)   '",5Bu#C  
绪言 '",5Bu#C  
'",5Bu#C  
       有一位近来被史学论者所关注的中国学生游文辉。虽他在1605年就加入了耶稣会,但《在华耶稣会士列传》等书中对他的介绍并不多。仅知道他是广东人,1757年生于澳门,曾在修道院中学习绘画,1598年随利玛窦在南京传教,1607年到北京,为利玛窦画肖像,1613年返回广东南雄传教和教授绘画。游文辉所画的《利玛窦像》由耶稣会教士金尼阁在1614年带回罗马,从这幅肖像画的风格来看,它受“圣像画”的影响。据文献记载,游文辉1617年还在杭州,后被中国当局驱逐返回澳门,1623年再次到北京,1628年又返回杭州,1633年在杭州去世。 '",5Bu#C  
'",5Bu#C  
       有关游文辉的艺术活动,书载极少,但他18岁开始学艺,5年间应掌握不少西洋绘画技巧。在他返回中国的37年中当然不会仅画过《圣母像》和《利玛窦像》,况且他在家乡教授过绘画,所以有作品传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按《利玛窦像》所显示的绘画技巧,游文辉绝不是仅画过一两幅油画肖像就能具备的。其实当时的中国修道士亦非游文辉一人懂绘画,前述的石宏基,另外还有徐必登、邱良禀等人亦学习过西洋画法,只不过是游文辉曾为利玛窦华国肖像而更知名而已。所以把西画东渐的功绩归于利玛窦之时,我们亦应把眼光放到游文辉这一批最早尝试画油画的中国人身上;同时也不应忘记他们的老师乔凡尼。研究者很据文献分析,游文辉所画的《利玛窦像》是最早由中国人所绘的油画肖像。 '",5Bu#C  
   '",5Bu#C  
除了时间不能确定的《木美人》油画,《利玛窦像》应是现存中国早期油画的代表作。 '",5Bu#C  
'",5Bu#C  
根据多次出现在中外图书中的《利玛窦像》来看,游文辉显然掌握了源于中世纪宗教画家的油画技法。 '",5Bu#C  
'",5Bu#C  
      游文辉1593年至1598年间在日本的乔凡尼所办的学校中学习,课程内容包括有宗教画技法。在1598年间,应利玛窦的要求,从日本到中国传教,1600年到达北京。到北京前,利玛窦曾把游文辉临摹的一幅《圣母像》送给济宁的漕运总督刘东星及夫人。而到底是利玛窦生前还是去世后才由游文辉化成油画肖像,文献中没有清楚记录。但当时侍候利玛窦左右的其它耶稣会教士恳求游文辉为利玛窦画像,后又被带回耶稣会在罗马总部等事,则有记录在案。 '",5Bu#C  
'",5Bu#C  
游文辉生平介绍 '",5Bu#C  
'",5Bu#C  
游文辉,字含朴,西名Manuel Perdra Yeou,于1575年生于澳门。关于他的父母,尚无详尽的文献记载。从利玛窦的回忆录中得知,他生长在澳门一个基督教信徒的家庭。澳门是西方传教士正式登上大陆之前,曾经苦心经营的一块土地。他父辈这一代信徒属于中国最早的天主教教徒。他们的子女由此受到影响,加入天主教信徒的行列。他在耶稣会士所办的学校里得到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课程的训练,他的指导老师是耶稣会士兼意大利画家尼阁老(CLOZ NICOLAGIOVANNI,1560-?)。后来,在利玛窦的要求下,由耶稣会巡察使范礼安派遣回国协助传教。游文辉与郭居静神父及钟鸣仁一起由澳门进入内地。至迟于1598年6月,他已经来到南昌,并在该月的25日陪伴利玛窦、郭居静神父出发前往北京。但那次上京没有成功,他与郭居静、钟鸣仁返回南京。1600年游文辉再次跟随利玛窦、庞迪我神父北上,他们于济宁受到漕运总督刘心同及其好友李卓吾的热情欢迎。总督回家后,向夫人讲述在利玛窦船上见了一张圣像,是圣母抱耶稣,总督夫人因此做丁梦,她觉得此梦非同寻常,便想派该城的一位画家到船上临摹一张。利玛窦认为恐怕不易画好,而且时间也来不及,便把游文辉复制的一张送给了夫人。这张画画得相当不错。总督非常高兴,不胜感激,说要供奉在家里。约1603年,他来到南京任传道员,所到之处,还向当地人传授西画技法。协助李玛诺神父传教并等候进入初修院。1605年,利玛窦在南昌建立中国耶稣会初学院,游文辉是首批三位初学生之一。 '",5Bu#C  
'",5Bu#C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逝世时,游文辉也在北京。此外,还有熊三拔与费奇观神父及修士钟鸣仁。5月10日下午四点左右,同住的四位耶稣会友眼看利氏病危,均跪于他的床前,请求祝福,要求留下遗嘱。这时利玛窦脸露微笑,举手祝福大家,并对每人留下几句勉励的话。他首先鼓励游文辉修士矢志不懈:“亲爱之教侣,鼓汝之勇气,不必悲泣,如天主许我入天堂,我请求之第一事,则祈天主施汝以坚忍,并许汝殁于会中。”由此看出利玛窦对耶稣会中国修士充满期望,他个人与游文辉之间情谊很深。利玛窦的逝世,对在京的耶稣会会友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此,大家都恳求并最终说服了游文辉,让他画一幅利玛窦神父的肖像,以安慰众人。这就是至今保存在罗马耶稣会总部的那幅利玛窦画像。 '",5Bu#C  
'",5Bu#C  
      1610年以后,有关游文辉的情况鲜为人知。只知道1613年他曾经在南雄作传道员和画家,此后于1617年12月25日,在杭州府城外杨廷筠学士的小祈祷室中发世俗助理愿。就在该年,南京礼部尚书沈*等人发起了第一次教难,游文辉一度躲避于澳门,直至1623年重新开教之时才返回北京。也许是他对杭州的特殊眷念,也许他与那里的神父、教友还保持着一定的联系,1628年他再次来到杭州,并于1633年在杭州去世,终年58岁。游文辉是最早的中国天主教修士之一。从当时耶稣会收入中国修士的要求来看,这些人都是经过长期考验的。他们大抵出身于澳门,在耶稣会学校得到培养,经挑选进入大陆以后又长期伴随利玛窦等入华耶稣会士。他们是西方传教士的得力助手,不仅对宗教信仰毫不动摇,而且在生活方面也能吃苦耐劳,遵守耶稣会会规。游文辉既然能常常协助利氏的工作,必然是一名比较,出色的青年。至于他的聪明才华,通过分析他的油画《利玛窦像》可以证实。 '",5Bu#C  
'",5Bu#C  
相关链接——油画 '",5Bu#C  
'",5Bu#C  
  油画起源于欧洲。根据一般的说法,它的发明者是15世纪初尼德兰画家胡伯特·凡·艾克和扬·凡·艾克兄弟俩。但实际上油画的发明是众多艺术家在很长年代里进行创作实践的结果,只是到了凡‘艾克兄弟的时候,更趋成熟和完美。 '",5Bu#C  
'",5Bu#C  
       油画发明一百多年的16世纪后期,它传到了中国。这与传教士有密切的关系。传教士在宣传宗教熟义的同时,也把当时欧洲的科学、文化带到了他们足迹所到的地方。传教士都受到过相当良好的教育,除神学以外,还有天文、数学、测绘、机械、绘画等文化科学知识的修养。西元1579年(明万历七年)天主教传教士罗明坚到达广州;西元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在他们所携带的物品中,包括有笔致精细、五色斑斓的圣像画,这些宗教绘画,是中国人最先接触到的欧洲油画作品(关于油画传入中国的情况,见戎克《万历、乾隆期间西方美术的输入》一文,载《美术研究》1959年第1期)。欧洲绘画带来的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如强调明暗、注意透视(主要是焦点透视)等,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中国绘画的发展。 '",5Bu#C  
'",5Bu#C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来中国的欧洲传教士不断增加,其中的许多人因为掌握有一技之长而被皇帝所重用,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贺清泰、潘廷章等即以擅长绘画而为皇室服务,成为宫廷画家。由此西方的绘画为更多的中国宫廷画家和大臣们所熟悉。这些“宫廷供奉”的外国画家,除了奉皇帝之命创作外,还在宫内向中国画家传授油画技术和方法,清代内务府的档案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这些中国画家可以说是我国最早掌握油画技法的人,他们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 '",5Bu#C  
'",5Bu#C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时期的油画《桐荫仕女屏风》,是一件值得重视的文物。它或许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由中国画家绘制的油画。 '",5Bu#C  
'",5Bu#C  
现存油画《桐荫仕女屏风》保持康熙时原样,屏风共八扇,每扇高128.5厘米,最边上两扇每扇宽38.5厘米,中间六扇每扇宽41.5厘米,用硬木作架。屏风的一面为康熙皇帝玄烨手书,临写的是董其昌的行草书《洛禊赋》,文的前后有玄烨的三方印章:“日镜云伸”、“康 '",5Bu#C  
'",5Bu#C  
熙宸翰”和“敕几清晏”。书写在绢地上,绷贴于硬木框架。专家鉴定是玄烨晚年手笔。 '",5Bu#C  
'",5Bu#C  
屏风的另一面为一幅通景的油画仕女图,也是绢地。画的最右面是两棵梧桐树,粗壮的枝干,绿色浓密的树叶,树下有两年轻妇女,边走边谈,神态悠然,其中一女子穿白色上襦,著灰色长裙,另一女子穿蓝色上衣,著深赭色长裙,红色衣带飘在裙前。画面正中为一大厅,建于一平台上,立面共四柱,柱有柱础;屋顶上覆筒瓦,厅前有抱厦,厅中门大开,两边是带有花纹的隔扇门。厅内方砖墁地,整齐平净。厅外地上站一年轻妇女,身穿粉红色连衣长裙,右手置于胸前,肩臂处绕一深绿色飘带;厅堂门内,也站立一年轻女子,身穿绿色连衣长裙,右手弯曲至胸前,持一柄折扇。厅堂后门亦大开,隐约可以望见屋后远处的坡岸、湖水和青山。厅堂之左为一木板小桥,桥上站立妇女三人,一人穿连衣长裙,二人著粉红色短裙,正在互相谈笑,桥下水中立一巨石。过木桥,又有一座临水的建筑,画面到此为止。 '",5Bu#C  
'",5Bu#C  
画中的妇女身材修长,动态不大,脸面部分刻画相当细致柔和,色彩也比较丰富多变,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衣服基本采用平涂画法,颜色变化不大,在建筑物等环境的描绘上,注意光线明暗及投影、倒影,强调焦点透视,用笔光滑平柔,看不到笔触。画面上没有作者的名款和其他文字。 '",5Bu#C  
'",5Bu#C  
由于画面上没有作者的名款,所以就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宫廷中供职的外国传教士画家的手笔,一是中国画家学习油画的习作。我认为这件油画仕女屏风是中国画家所画的,理由如下: '",5Bu#C  
'",5Bu#C  
第一,从整幅作品来看,画法较为幼稚,尤其是在掌握油画的技法上更为明显。比如,色彩的运用,变化较少,画法基本上都用均匀的平涂,画面显得非常光滑,作品虽然也力图表现出人和物的立体感,但并非很成功,以上这些都是没有熟练掌握油画技巧的初学者容易 '",5Bu#C  
'",5Bu#C  
出现的问题,而这个初学者只能是向外国传教士画家学习油画的中国画家。 '",5Bu#C  
'",5Bu#C  
第二,油画仕女屏风中画有亭台等建筑物,远景中岸边的坡石在水中呈现出倒影,作者虽然运用了西洋画法中焦点透视的原理,但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错误。比如建筑物的透视不正确,画面正中屋字的灭点不在水平线上;坡石在水中的倒影也是不对的。对于接触西洋画不多而又没有严格受过透视法、投影法等训练的初学者来说,这些错误是经常会出现的。康熙时在清宫廷中服务的外国传教士中,有利类思、南怀仁、马国贤等人尚能作画,但都并不精于此 '",5Bu#C  
'",5Bu#C  
道,不过这些人的绘画作品“于透视之法,遵守惟谨”,他们的画艺虽然不十分精湛,但对于焦点透视的原理是熟练掌握、严格遵循的,不会出现油画屏风里的那些错误。由此也可以证明,仕女屏风的作者是初步掌握西洋透视画法的中国画家。 '",5Bu#C  
'",5Bu#C  
第三,屏风的一面是油画,另一面是康熙皇帝玄烨亲手书写的墨迹,如果油画作者是外国传教士画家,则水平较低,绝非高手,而由一个低水平画家的手笔配皇帝的墨迹,在康熙这个时代,即便是外国人,也是不敢如此胆大妄为。如果这件作品是由中国画家所画,则这个矛盾可以很好得到解释。康熙皇帝曾对当时一个宫廷画家焦秉贞运用西法作画,颇有好评,事见《国朝院画录》一书,该书的作者胡敬有这样一段话:“海西法善于绘影、剖析分剞,以量度阴阳向背,斜正长短,就其影之所著,而设色分浓淡明暗焉。故远视则人畜、花木、屋字皆直立而形圆,以至照有天光、蒸为云气,穷深极远,均粲布于寸缣尺楮之中。秉贞职守灵台,深明测算,会悟有得,取西法而变通之,圣祖之奖其丹青,正以奖其数理也”。这件油画仕女屏风如是中国画家所作,那么背后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墨迹,不正含有对作者鼓励和赞扬的意思在里面吗? '",5Bu#C  
'",5Bu#C  
画上没有作者自署名款,使我们无法了解画家确切的姓名,但不妨从作品本身和其他文献记载中去作一些推测。 '",5Bu#C  
'",5Bu#C  
有关游文辉的艺术活动,书载极少,但他18岁开始学艺,5年间应掌握不少西洋绘画技巧。在他返回中国的37年中当然不会仅画过《圣母像》和《利玛窦像》,况且他在家乡教授过绘画,所以有作品传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按《利玛窦像》所显示的绘画技巧,游文辉绝不是仅画过一两幅油画肖像就能具备的。其实当时的中国修道士亦非游文辉一人懂绘画,前述的石宏基,另外还有徐必登、邱良禀等人亦学习过西洋画法,只不过是游文辉曾为利玛窦画肖像而更知名而已。所以把西画东渐的功绩归于利玛窦之时,我们亦应把眼光放到游文辉这一批最早尝试画油画的中国人身上。 '",5Bu#C  
1条评分好评度+5
长沙游建武 好评度 +5 谢谢报道游文辉事迹 2013-10-24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寻根 寻源

发帖
5868
金钱
55111
贡献值
759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4
家乡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萝卜冲组884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3
   分享
敬请各位宗亲登陆我QQ258949503欣赏苗圃相册动态影集。                                                              
 建萍绿化园林花卉苗圃业务联系游建武电信新号码13319564148、0731-86882718、长途专用电话号码13077326125
                                      
离线游新源

发帖
8900
金钱
120034
贡献值
23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58
家乡
福建省上杭县同康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4
谢谢报道游文辉事迹,能否查岀他的分支不?游杨宗亲应该了解他吧?
因为一个游字,紧紧的把我们连在一起

发帖
2208
金钱
64741
贡献值
149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24
家乡
福建省平潭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4
子游公第94代裔孙、游匹公第37代裔孙、冠卿公第29代裔孙、上鑑公第24代裔孙。
在线游学京

发帖
10684
金钱
53263
贡献值
2551
交易币
9
好评度
1831
家乡
广东省雷州市松竹镇山口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10-24
谢谢上传分享,文辉画家先于1633年在杭州去世,后在1757年生于澳门,仅知道他是广东人,出生年代是否搞错?
为理清粤西游氏源流而努力;
欢迎各地宗亲加入游氏廣平堂柒群(粵西)
群号105680760

发帖
5868
金钱
55111
贡献值
759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4
家乡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萝卜冲组884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10-24
谢谢报道游文辉事迹
离线画家游杨

发帖
958
金钱
7113
贡献值
568
交易币
2
好评度
2328
家乡
湖南株洲攸县莲塘坳乡游家龙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10-24
心华宗亲:摘录的很生动,劳心了,由于目光短浅游文辉的画史记我还是初次耳闻。没想到游氏祖宗还有这么一位早期画家,拜读并收录细品....
离线游飞扬

发帖
1248
金钱
6391
贡献值
46
交易币
11
好评度
251
家乡
湖南益阳赫山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10-24
读了才知道游氏那么早就有这么一位油画家,百度找了,替你上传那张油画图片,
姓游的少啊,要不是老妈东躲西藏,我也被计划生育计划没了,以后我要多生几个。
离线游飞扬

发帖
1248
金钱
6391
贡献值
46
交易币
11
好评度
251
家乡
湖南益阳赫山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10-24
从于洋博客摘录的相关段落,以作补充: '",5Bu#C  
'",5Bu#C  
游文辉(1575-1633) 《利玛窦像》 布上油画 120x95cm 1610年作于北京 藏于罗马耶稣堂 '",5Bu#C  
游文辉,意大利文名字叫做马努艾·佩瑞拉(Manuel Pereira Yeou)。为利玛窦画像的这一年,他35岁。 '",5Bu#C  
1593年前往日本,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中学习,同时开始接触西洋绘画。1598年,利玛窦准备去北京传教,需要中国籍助手,于是向负责远东教务的视察员范礼安提出请求。范礼安立即将正在日本学习的游文辉召回,派他到南昌与利玛窦会合,一起北上。经过努力,利玛窦最终于1600年进入北京。1603年,利玛窦将游文辉派往南京传道。1605年,利玛窦在南昌建立中国耶稣会初学院,游文辉被送入学校学习,随意大利画家乔瓦尼学习西画,同学者有石宏基和冯玛窦等人。当利玛窦由广东向北京进发的时候,游文辉成为了他的助手与其同行传教,并深受其赏识信赖。 '",5Bu#C  
'",5Bu#C  
四百年前的五月中旬的一天,这幅画按照习俗画于利玛窦去世后第二天,并于四年后的1614年被带到罗马由耶稣会堂收藏。利玛窦在世时坚持不要为自己画像,皇帝因未见过利玛窦本人,曾命宫中画师画出他的立像,但已不存;因此这幅画像也成为现存最早的利玛窦像。记得十年前,某国内油画家还创作了一幅《明代画家游文辉为利马窦画像》,画中利玛窦作为模特活生生地站在游文辉的画架之前。这幅油画在1999年中国艺术大展中获金奖,并被澳门博物馆收藏。实际上,游文辉为利玛窦所作肖像画,并非对真人写生,因此这幅金奖作品的画中场景恐怕是个滑稽的误会
[ 此帖被游飞扬在2013-10-24 13:24重新编辑 ]
姓游的少啊,要不是老妈东躲西藏,我也被计划生育计划没了,以后我要多生几个。
离线游祖地

发帖
1401
金钱
16298
贡献值
437
交易币
1
好评度
376
家乡
福建龙岩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10-24
'",5Bu#C  
    国内某油画家创作的《明代画家游文辉为利马窦画像》,利玛窦被画成了活生生的模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