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50阅读
  • 7回复

[其它专题]《大学》随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593
金钱
24127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5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9-28
《大学》随感
; =n}61  
今天,大家读之《大学》,为理学集大成者朱子所整理。 ; =n}61  
朱熹对大学的解释,是从理学角度的解释,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成为哲学。从此,理学不仅接续道统之传,还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节次。 ; =n}61  
朱熹说:《大学》是外有以极规模之大,而内有已尽其节目之详者也。所谓规模,是指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目;所谓节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称之为八条目 ; =n}61  
大学的第一章,就是,有三纲目八条目以及它的重大意义,而以下十章即所谓的即具体解释八条目——怎样为什么和怎么做到八条目 ; =n}61  
大学的特点,即有纲领有条目,有规模有节次。纲领引领全文,条目是细化的具体内容。纲举而目张,这样就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不仅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还探讨了怎么做的问题。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比喻:大学之规模是个大间架,好像一座大房子,节次就像是里面的许多房间。进入房子必须有门,依次而入,不能超越。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大学》严谨的逻辑层次。 ; =n}61  
第一章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n}61  
这一章“经”,指出了大的方向,焕发整个社会注重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使人们弃恶从善,人人达到完美的境界;其次谈到了达到完美境界的必要性即重大意义,最后指出如何达到完美境界,即要从自己开始,格物穷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所谓目的。 ; =n}61  
第二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帝典》上的一些文字,来说明人的本质,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 =n}61  
第三章,用汤之《盘铭》《康诰》《诗经》的道理,来论证人是应该达到“明明德”的;而在事实上,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 =n}61  
第四章,所谈论的问题是“止于至善”,揭示了应该“止于至善”的道理,不仅如此,它还讲到,要达“止于至善”应该具有的品德,以及获得这些品德的途径。具体依据文献来说,文本是引用经传和孔子的话来说明“止于至善”的。以文本所见,从物皆有当止之处,到人当有当止之处,再到圣人当止之处,所有当止之处,都应该是至善。而后又具体说了不同的角色“至善”的不同内涵,即君要仁,要有仁爱之心;而臣相对的是敬,尊重和严肃;父的要求是慈,要有慈爱之心;而儿子对应的是孝,对父母孝顺;民众彼此要讲求信,做到彼此诚信。接着文本归纳道这些品德都需要学习、自修、振作、发扬、磨砺,通过这些功夫,达到盛德至善的境界,使整个社会各得其所。 ; =n}61  
第五章,释知本,引用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来说明只要我有光明正大的德行,自然民心就会畏服,故狱讼不待听断,自然就没了。那么,这里解释的本其实就应该是“光明正大的德行”了吧! ; =n}61  
第六章,解释了格物致知之义。这一章,是朱熹因阙失作的补传,它反映了朱熹完整的认识论。 ; =n}61  
作为理学集大成的朱熹,讲的理,包括物理,但其主要内涵是仁义礼德。 ; =n}61  
《大学》强调的是认识外部事物,而朱熹强调的是要焕发内心固有的道德意识,“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为学者,应该具备一种能力,即从有限看到无限的能力,也可以说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的能力。 ; =n}61  
第七章讲了一个道理:诚意。文本第一句话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思是说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这指出了诚意的根本是不要自欺,不自欺,然后才能不欺人。于是文本提出了“慎独”的概念。 ; =n}61  
朱熹认为诚意是“自修之首”,“进德之基”。“意”即意识,是心里最初发出的念头,道德修养的第一个念头就要真实,否则一伪百伪。真实念头自自然然,心安理得,很满足,很快乐,所以君子要慎独。其实,独有二义,一是独处,无人看你,要谨慎自己的行为。二是独知,你的念头大庭广众之中,别人不知道而自己知道,这更需要慎独。文本最后用一句话作总结说明高尚之人一定是意念真诚之人。文本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其意为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 =n}61  
    
上一章解决了人之最初的意念是否真诚的问题,而本章就是在探讨“意诚”之后的“心正”问题,文本谈到,正心的必要性,因为我们即使意念很真诚,但是如果我们怀有愤怒、恐惧、偏好、忧虑等,那么诚意也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了,其后的修身就无从谈起了。 ; =n}61  
正心,是极其重要的。开始的念头真实无妄了,但是人的身心情志还要磨练,这是因为“心”比“意”更宽泛,所以才叫“正心”。这当然是“心性之学”的观点。正心有许多方面,如理想、气质、情感等都属于心的范围,但这里特别突出情感和认知。愤怒会使人偏激,恐惧会使人胆怯,过分的喜好会使人偏离正道,不端正这些情志,思想恍惚不专一,那就无法认识事物了。总之把握好情志,执一无适,聚精会神是正心的关键。文本末尾用一个排比句巧妙地再一次强调了正心对于修身的重要意义。 ; =n}61  
文本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其意为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 =n}61  
     第八章,解释正心修身,意在从正心开始探讨修身的方法。
5E\#%K[  
第九章,修身齐家,也就是这样的道理了,文本中讲到了一个谚语来说明齐家必先修身的道理。其文曰:“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欲齐其家,必修其身,修身要注意自身的情感,情感容易走向一偏之极端,好恶不能简单二分,因为人常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所以人的认识也必须“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就像俗话所说的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都是一偏之害,所以家也不会治理好。家庭内部感情很重要,没有感情,家也会貌合神离,但感情用事,也会导致家庭不和。因此齐家必先修身是有道理的。《论语.颜渊》有:“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正好与本章的内容有相似之处。 5E\#%K[  
     和前章一样,本章讲齐家治国,其重点是齐家,文本认为齐家审视治国的根基,治理家庭的道理与途径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方面,因此,也认为治理好了家庭便可治理好国家了。在治理家庭方面,文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推己及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换位思考。文本讲到,家庭的管理,最好的方法是树立孝悌、仁慈、礼让等道德观念,孝悌是敬长,仁慈是爱幼,礼让则是和逊不争,实行这种精神,家庭就会和谐。
5E\#%K[  
用推己及人的恕道,把这种观念推广到社会,社会也会和谐安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国君这样做,全国都会跟着做。文本引用一些经传中的文字如《康诰》曰:如保赤子。《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5E\#%K[  
《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法则。 5E\#%K[  
《大学》规定或探讨的教学内容,都是君子亲身经历的经验和心得,不追求人民日常生活和伦理知识之外的奇思妙想。 5E\#%K[  
读《大学》,可以感受到那蕴含着力与美的思想和语言 5E\#%K[  
5E\#%K[  
1条评分好评度+4
游平乐 好评度 +4 优秀文章 2017-10-01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593
金钱
24127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5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1-02-06
朱熹对大学的解释,是从理学角度的解释,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成为哲学。从此,理学不仅接续道统之传,还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节次。
离线游海泉

发帖
1840
金钱
873
贡献值
1242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27
家乡
江西省丰城市富竹游家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9-09-06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593
金钱
24127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5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09-06
用汤之《盘铭》《康诰》《诗经》的道理,来论证人是应该达到“明明德”的;而在事实上,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593
金钱
24127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5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9-09-01
大学的第一章,就是“经”,有“三纲目”、“八条目”以及它的重大意义,而以下十章即所谓的“传”,“传”即具体解释“八条目”——怎样为什么和怎么做到“八条目”。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593
金钱
24127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5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6-26
这一章“经”,指出了大的方向,焕发整个社会注重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使人们弃恶从善,人人达到完美的境界;其次谈到了达到完美境界的必要性即重大意义,最后指出如何达到完美境界,即要从自己开始,格物穷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所谓目的。
离线游平乐

发帖
1971
金钱
5923
贡献值
228
交易币
1
好评度
538
家乡
广西桂林平乐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0-01
离线游汉银

发帖
1844
金钱
70714
贡献值
287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6
家乡
湖北省黄冈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9-28
好文章 5E\#%K[  
[ 此帖被游汉银在2017-09-28 20:58重新编辑 ]
不为曾经有过而失落 
不为从末有过而失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