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57阅读
  • 10回复

[分享]游氏姓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8
金钱
88321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6-11

                游氏姓源

游姓起源于汝南,祖宗子游。

游源于姬姓,是以先人的字命名的姓氏。

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由于公子偃的字为“子游”,故子孙后代 “以王父字为氏” 而姓游。关于游氏姓源,《元和姓纂》说:“《左传》,郑穆公子偃字子游,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在其它史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郑国的领地即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地区,国都为新郑。由此可见,游氏祖籍在今河南省,源自郑国公族的游氏,表现不凡者当首推郑卿游吉。《左传》说,游吉即太叔,美秀而文,熟于典故,继子产为政,“不防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指子产),不及此。’与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游吉之外,同一时期的游楚和游腾,也是名登史籍的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程门立雪”的典故,这个无人不知的典故与游氏有着密切的关系。《朱子》语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游、杨二子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元朝的谢应芳《杨龟山祠》曰:“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原来“程门立雪”这一典故就是出自宋代的两位大学者游酢和杨时,其中游酢是福建建阳人,随着这个典故被争相传诵,福建游氏家族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游酢的坚强意志,终于使他成为程颐兄弟的得意弟子。神宗元丰年间,他进士及第,于出任大学博士后,历任汉阳军及和、舒、濠三州,仕途得意。不过,游酢的主要成就,还在学术方面,被后世学者尊称为“廌山先生”,他所著的《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等书,尤受学者的推崇。

从唐末五代开始,游姓在我国南方福建地区就已兴盛起来。由此可见,福建的游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然后再逐步播迁到南方的。

游姓名人除了前已提到的游吉、游楚、游腾、游酢外,还有十六国前赵的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的雍州刺史游雅,隋代的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的丞相游似等。                            

        

录自《中华姓氏起源》

Q@7d: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1 12:08:40编辑过]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寻根 寻源
离线游明武

发帖
311
金钱
4121
贡献值
86
交易币
195
好评度
81
家乡
江西赣州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2-16
关于“堂号”
堂号即祠堂的名称或称号,主要用于区别姓氏、宗族或家族。 Q@7d:v  
Q@7d:v  
源主要有:地名(一般表示宗族的发源地)、典故(与本族祖先相关的故事或传说)、训词和祖先名等。 Q@7d:v  
Q@7d:v  
堂号除在祠堂使用外,还会在宅院、族谱、礼簿、灯笼等处使用。 Q@7d:v  
Q@7d:v  
「堂號」也叫「郡號」,郡是行政區域的建置,也是一個姓氏發祥的本源,後世深以源遠流長,懼有所失,因此立「堂號」而為信。「堂號」究竟有多少,已難確知,依據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邀請專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點如下: Q@7d:v  
Q@7d:v  
濟陽堂:丁、卞、江、柯、卻、陶、庾、蔡。後漢設濟陰國,晉改濟陽郡,在山東定陶縣地。 Q@7d:v  
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漢時的郡名,今綏遠鄂爾多斯地方,即山西離石縣。 Q@7d:v  
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陸、褚、廉、種。今河南陽縣。 Q@7d:v  
東魯堂:孔。孔子生於魯,地因人而名,故叫東魯。 Q@7d:v  
雁門堂:文、田、童、農。戰國時為趙地,漢為郡,地當山西舊代州,寧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帶。 Q@7d:v  
隴西堂:牛、辛、李、時、彭、董。秦郡名,地當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 Q@7d:v  
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莊、趙、嚴、上官。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Q@7d:v  
平陽堂:仇、汪、巫、來、常、鳳、管、衛、歐、饒。三國魏郡名,在山西臨汾縣境。 Q@7d:v  
吳興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Q@7d:v  
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宮、溫、霍、閻、尉遲。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Q@7d:v  
高平堂:巴、范。漢時國名,今安徽省盱貽縣境。 Q@7d:v  
南陽堂:白、束、呼、姬、許、隆、葉、翟、韓、樂、鄧。秦時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Q@7d:v  
京兆堂:申、史、宋、別、冷、杜、車、宗、段、計、韋、晁、郜、浦、象、康、舒、雍、壽、酆、黎、皇甫。 漢三輔之一,地轄長安以東至華縣一帶。 Q@7d:v  
渤海堂:甘、封、高、歐陽。漢郡名,地領河北省河間、滄縣、安次各地,南至山東吳棣境。 Q@7d:v  
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藍。漢郡名,地轄河南舊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穎州府。 Q@7d:v  
武陵堂:冉、華、龍、龔、顧。漢時郡名,今湖南省常德縣地。 Q@7d:v  
上黨堂:包、尚、連、鮑、樊。秦時郡名,在山西東南部,今長子縣境。 Q@7d:v  
陳留堂:伊、阮、虞、謝。漢時郡名,晉為國,今河南陳留縣,後移至開封。 Q@7d:v  
上谷堂:成、侯、冠、榮。秦郡名,地轄保定、易州、宣化、順天諸府,均在河北省。 Q@7d:v  
沛國堂:朱。漢時設郡,後漢改國,在安徽宿縣境。 Q@7d:v  
晉陽堂:匡、唐、景。秦漢時縣名,今山西太原地。 Q@7d:v  
新安堂:古。三國吳郡名,在浙江省淳安縣。 Q@7d:v  
武威堂:石、安、賈。漢武帝時郡名,即甘肅省武威縣地。 Q@7d:v  
樂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東廣饒縣。 Q@7d:v  
馮翊堂:吉、雷。漢時郡名,為左馮翊轄地,即陕西大荔縣地。 Q@7d:v  
中山堂:仲、湯、藺。春秋時國名,屬北狄鮮虞國地,今河北省正定縣境。 Q@7d:v  
西平堂:池。東漢郡,今甘肅西寧縣。 Q@7d:v  
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漢時郡名,在甘肅舊平涼、固原、涇州境。 Q@7d:v  
東海堂:有、茅、徐。漢時置郡,地當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 Q@7d:v  
河東堂:旅、薛、裴、儲、聶。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Q@7d:v  
下邳堂:闕。後漢時國名,即江蘇邳縣地。 Q@7d:v  
延陵堂:吳。春秋時吳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將蘇武進縣地。 Q@7d:v  
廬江堂:河。漢時郡名,在安徽廬江縣境。 Q@7d:v  
北海堂:邢、郎。漢郡名,東漢改國,地領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一帶。 Q@7d:v  
平陵堂:孟。春秋時齊邑,今山東歷城縣境。 Q@7d:v  
彭城堂:金、劉、錢。漢郡名,今江蘇銅山縣地。 Q@7d:v  
清河堂:房、傅、張。漢時郡名,地當河北清河、故城、棗強、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臨清、武城一帶。 Q@7d:v  
東平堂:花。漢國名,即山東省東平縣。 Q@7d:v  
博陵堂:邵。晉國名,後改郡,今河北省安平縣境。 Q@7d:v  
山陽堂:岳。漢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曹丕篡漢,廢獻帝為山陽公。 Q@7d:v  
滎陽堂:昌、潘、鄭。戰國時韓地,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 Q@7d:v  
臨海堂:屈。三國吳,分會稽東部置臨海,在浙江省,舊稱台州。 Q@7d:v  
范陽堂:鄒、簡、燕。范陽是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縣地。 Q@7d:v  
齊郡堂:查、晏、覃、富、譚。漢時郡名,後改為國,今山東臨淄地。 Q@7d:v  
高陽堂:紀、耿。漢時縣名,今河北省高陽縣地。 Q@7d:v  
敦煌堂:洪。漢時郡名,今甘肅西部敦煌縣。 Q@7d:v  
魏郡堂:柏。春秋時國名,在山西芮城縣境。 Q@7d:v  
扶風堂:馬、班、祿、萬、魯。隋時置郡名,今陕西省扶風、鳳翔一帶。 Q@7d:v  
千乘堂:倪。漢時郡名,在山東地城、益都一帶。 Q@7d:v  
會稽堂:夏。秦郡名,地當江蘇東部、浙江西部,即今紹興。 Q@7d:v  
河內堂:荀、司馬。漢郡名,地當河南省黃河與太行山之間,今武陵、沁陽一帶。 Q@7d:v  
廣陵堂:貢、盛。漢國名,後改郡,今江蘇都縣地。 Q@7d:v  
薛郡堂:海。秦時郡名,地轄山東西南部、江蘇東北部。 T`f9 jD  
河間堂:凌章詹。漢國名,後魏改郡,在河北獻縣及河間一帶。 T`f9 jD  
南昌堂:涂。漢縣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為豫章望族。 T`f9 jD  
豫章堂:羅。漢郡名,在江西南昌縣地。 T`f9 jD  
潁川堂:陳、鄔、賴、鍾。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穎水流域。 T`f9 jD  
護國堂:逢、邊、戴、稽。春秋時陳焦邑,今安徽省毫縣地。 T`f9 jD  
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復為杭州,今浙江杭縣。 T`f9 jD  
汾陽堂:郭。漢地名,唐併入陽曲,在山西省,唐將郭子儀受封於此,因而名傳。 T`f9 jD  
琅瑜堂:符、雲、諸葛。秦郡名,地轄舊山東兗、音、沂、萊四府,後漢為國,在臨沂縣境。 T`f9 jD  
廣平堂:游、賀、談。漢郡名,後改為國,今河北雞澤縣地。 T`f9 jD  
江夏堂:費、黃。漢郡名,在湖北雲夢境。 T`f9 jD  
遼西堂:項。秦郡名,地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在遼寧與河北間。 T`f9 jD  
平原堂:東方。漢郡名,在山東舊武定、濟南二府之西,及樂陵、長清一帶,即平原縣地。 T`f9 jD  
頓邱堂:葛、司空。春秋衛邑,在河南省濬縣。 T`f9 jD  
弘農堂:楊。漢時郡名,在濟南省靈寶縣境。 T`f9 jD  
百濟堂:福。春秋時國名,在今朝鮮半島。 T`f9 jD  
內黃堂:駱。漢時縣名,今河南省內黃縣地。 T`f9 jD  
江陵堂:熊。春秋時楚郢都,漢置縣,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T`f9 jD  
鉅鹿堂:魏。秦郡名,晉為國,今河北鉅鹿、寧晉一帶。 T`f9 jD  
蘭陵堂:蕭。晉時郡名,在山東嶧縣,南朝宋移昌盧,在滕縣境。 T`f9 jD  
解梁堂:關。春秋時晉邑,地領山西解縣、臨晉、虞鄉諸地,後漢關羽,即解人也。 T`f9 jD  
燕山堂:竇。遼時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領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T`f9 jD  
武功堂:蘇。漢郡名,在陕西郿縣境,今設武功縣。 T`f9 jD  
始平堂: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咸陽附近。 T`f9 jD  
梁國堂:墨、橋。漢時梁國,後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縣境。 T`f9 jD  
濟南堂: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 T`f9 jD  
平昌堂: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 T`f9 jD  
濮陽堂: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 T`f9 jD  
著存堂:呂。福建省詔安縣秀篆鎮。
范公第34世,明朝由吉安永丰开宗里迁至信丰。
离线游生蛟
发帖
12
金钱
1670
贡献值
16
交易币
98
好评度
36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1-02
好,据说我们是从山西迁至河北的。
离线游大亮

发帖
7461
金钱
12
贡献值
3313
交易币
246
好评度
586
家乡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新丰街镇梅溪村界潭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1-17
起源、堂号基本统一,但中间的,特别是唐、宋、元代的源流比较混乱,望能多多提供史料。
真诚相识,真诚相见,真诚相遇,真诚相助。
离线游正虎
发帖
5
金钱
751
贡献值
0
交易币
2
好评度
10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7-26
我听人说,我那是从山西迁过来的,现在位于河南浚县.
离线游正虎
发帖
5
金钱
751
贡献值
0
交易币
2
好评度
10
家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7-26
那河南浚县游是.........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7-26
引用第4楼游正虎于2009-07-26 12:46发表的 : T`f9 jD  
我听人说,我那是从山西迁过来的,现在位于河南浚县. T`f9 jD  
T`f9 jD  
从山西迁过来的可能性很大。还请你多多了解一些情况上传。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世继

发帖
1833
金钱
10804
贡献值
199
交易币
0
好评度
250
家乡
江西高安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1-18
回 6楼(游家陶) 的帖子
游家陶:从山西迁过来的可能性很大。还请你多多了解一些情况上传。 (2009-07-26 22:56)  T`f9 jD  
T`f9 jD  
游姓堂号主要有那些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11-18
回 7楼(游世继) 的帖子
游世继:游姓堂号主要有那些 (2011-11-18 12:40)  T`f9 jD  
T`f9 jD  
请看:http://www.chineseyou.com/read.php?tid=3338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世继

发帖
1833
金钱
10804
贡献值
199
交易币
0
好评度
250
家乡
江西高安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11-19
回 6楼(游家陶) 的帖子
游家陶:从山西迁过来的可能性很大。还请你多多了解一些情况上传。 (2009-07-26 22:56)  T`f9 jD  
T`f9 jD  
希望有更多的谱上传到网上,以使更多的能够学习,从而促使更多的人研究我游氏之文化,游氏之渊源。网上能看到很多研究文章,为理清游氏源流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