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5阅读
  • 2回复

[其它专题]鲤江庙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601
金钱
24158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9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6
v]UU&Jq8U  
鲤江庙碑 v]UU&Jq8U  
v]UU&Jq8U  
涵江又名红头,鲤江城隍庙香火旺盛。水影虚涵一镜中,晴光摇荡暖云红。鲤江庙保佑老百姓的生活,也见证“界外”。庙建于清朝,康熙五年因莆田沿海截界,莆禧鲤江庙废。莆禧百姓迁移,在涵江凤岭重建城隍庙,为不忘故土,也名鲤江庙。沿海复界,百姓迁回莆禧,又建鲤江城隍庙,但涵江那座仍存,所以有莆禧和涵江两处鲤江城隍庙。 v]UU&Jq8U  
“界外”一词,起因是清朝为杜绝民众对台湾的支援,强制沿海人迁内地,莆田沿海一带就被称为“界外”。三百多年过去,历史虽在但已模糊,然而鲤江庙是见证者。莆禧,近妈祖出生地,具浓厚的“界外妈”色彩。鲤江庙让人们缅怀历史,也提醒人们,新时代,要完成“和平统一台湾”使命。我做新妈祖,鲤江庙有莆田游氏的元素。 v]UU&Jq8U  
君游何处多题句,我到鲤江半写碑。清嘉庆12年,重建涵江鲤江庙,奉政大夫内部正郎游帝邦为董事长,吏部侯选州正堂游建谟为董事主持重建,进士吏部候选游河清撰写碑文,现嵌于庙之上厅右壁中。涵江鲤江庙,坐南朝北,中殿有二块石碑,一为《敕封御城隍大神碑》,一为《协建城隍庙题名记》,记述莆禧内迁和建庙的历史过程。 v]UU&Jq8U  
生平宗庙福,膏泽在民深。鲤江庙主殿中帐祀城隍大神,着黄色蟒袍。城隍一般是红袍,在中华文化中,红色表忠勇侠义,如关公、黄盖等。礼容分次第,泛爱别尊卑。唐《开元礼》,是权威性的礼制书。中国为礼仪之邦,一部二百卷的《通典》,礼典一百卷,占一半。《大唐开元礼》上承先秦汉魏,下启宋元明清,在礼制史上占重要地位。 v]UU&Jq8U  
涵江城隍是黄袍,有出处,古代皇帝着黄袍。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端宗赵昺等人南逃至莆禧一带。元兵追赶,危急之下,君臣一行避入鲤江城隍庙中,躲在城隍爷神案下,躲过搜捕。为感谢保佑,赵昺把黄袍解下,披在城隍爷神像身上,并敕封为城隍大神。十里耕桑仁德在,涵江雨露庙堂滋。黄袍城隍大神金身,保存在涵江鲤江庙。 v]UU&Jq8U  
黄袍城隍大神金身,另有一说。鲤江亦曰九鲤,所由名者,神鲤也。城隍神本是城池的保护神,莆禧守御千户,御寇捍患,坚守疆土,精神毅力总集中于九鲤。漳南千二壮士,义勇任节,忠烈雄风,总化体为神鲤也。明嘉靖一秋,倭人入寇,城围多日。神鲤化神灯四布,夜夜绕莆禧城,而寇望城生畏。明天子以莆禧城隍守御之功,特诏封大神,赐以黄袍。 v]UU&Jq8U  
庙古碑题字,涵晴江有香。黄袍城隍大神金身,保佑涵江。涵江的商业历史悠久,有“小上海”美誉。夜色迷离,看“小上海”,自然有难指认的惊喜。涵江的鲤江城隍庙附近,金黄的灯火,丛丛簇簇,宛若光蕊,那一盘温柔而神秘的金辉,令人目暖而神驰,感其似曾相识,直疑是梦境。涵江鲤江庙静静伫立,忠于职守,守护涵江安宁。 v]UU&Jq8U  
满洞晓云春酿雨,一池秋水夜涵星。数百年来,与人为善的涵江鲤江庙,是百姓信仰的寄托之所,也实实在在福泽大地,行善无数,救济赈灾,也为困难学子提供助学金。涵江鲤江庙的元宵,内容丰富,非常精彩。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展开文化盛宴,点燃大爱无疆,香炉熏染着虔诚的面孔,照亮善良的心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心华

发帖
6888
金钱
88321
贡献值
1232
交易币
355
好评度
2525
家乡
福建省莆田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12-16
能否将鲤江城隍庙碑文一并附上,这样对研究那段历史将有所帮助! v]UU&Jq8U  
寻根 寻源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601
金钱
24158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9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12-17
回 游心华 的帖子
游心华:能否将鲤江城隍庙碑文一并附上,这样对研究那段历史将有所帮助! v]UU&Jq8U  
[表情]  (2021-12-16 17:52)  v]UU&Jq8U  
v]UU&Jq8U  
鲤江城隍庙碑文,,我没有。 v]UU&Jq8U  
那里,我都是网络看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