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诗人书法家游作忠》传记
回帖:1990年3月,闽清文联秘书长黄斐伟去马来西亚诗巫做书画展,为阿忠携去30幅字同时在海外展出。
著名老作家冰心关怀故乡青年书法家成长,鼓励将展览作品汇集成册,并亲手为之题签。

冰心题字更使游作忠倍添身价。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黄斐伟为阿忠日后再度赴马展出打下基础,铺平道路。书画家友谊,文联中相互提携,同行不成冤家传为佳话。
这次展出,有一幅字至今仍挂在大马诗巫市福州公会大堂上,被公会永远收藏。
这幅独具游书特色的字写着:“封都梅邑许文定,开港诗巫黄乃裳。”它写出当年状元许文定在闽清人心目中的地位,也道出第一位来马来西亚开拓事业的闽清人黄乃裳的功绩。诗巫华侨信息地相互转告,阿忠为他们道出了心声。
1991年5月,为水口水电站设计施工的华田公司日方代表佐腾先生付拖人来向游作忠求字,阿忠欣然运笔,写了唐李商隐诗,他知道日本人对前卫派的书法很感兴趣。便采用淡、浓相间的墨变化书写,使佐腾大为看重,惜墨如金为家宝收藏之。为此,佐腾先生通过翻译向阿中致以谢意,这在水口电站工地传为佳话.

从此,有留学生去世界各地者均来索字。许多华侨回国寻根问祖,立石碑题墓碑指定要用游作忠的字来刻石,并要求在碑文末刻上游作忠题字样。对此,作忠虽感不雅、为难,但也尽可能做到使华侨心满意足。
纵观阿忠书法历程,大抵可分三个阶段:[1].1989年至1999年为报刊发表、展览期。[2].2000年至2006年出版作品集期。[3].2007年至2009年电脑版主期。   

自唐楷《勤礼碑》入手,又从陈奋武、吴乃光、黄学文、谢澄光等先生习书,从而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后得沈鹏、沈觐寿等等书画大师亲授,耳提面命,诱掖有加,始得书法有南北之别、碑帖之争,开始对书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求。

阿忠一方面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王国里涵泳万象,兼收并蓄;一方面又在继承与嬗变中不断扬弃自我,丰富自我。他在学书中领悟到,仅学碑版易拘谨板滞,少活泼之气;仅学法帖易甜媚流俗,缺古拙雄浑之气。“碑可强其骨,帖可养其气”,惟相互融通方是旨归。于是他在秦汉、魏晋中寻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发掘结合的契点,着意于作品中感情的宣泄和个性的表露,力求表现参差起伏、大小错落、节奏明快的艺术形态。    

书法学习,临写古代名帖是书法成家的不法二门。游作忠的临帖过程为:八十年代学颏真卿、褚遂良,金农、杨岘隶书。九十年主攻张猛龙魏碑,其中穿插魏郑文公、近代闽清刘蔼生碑体,兼习张迁、礼器汉隶。新世纪始,也就是阿忠出版作品集[十年鸿爪]后,阿忠由学习魏碑汉隶十几年,转学帖。这是阿忠书法风格突变的阶段点。

2000年至2005年,学王铎楷行草书。5年学王铎后,阿忠上溯王铎之根,王铎走的是传统二王之路,王铎多取法宋四家米芾,2006年阿忠转学米芾。两年后,又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的米芾,是学二王的,2008年下半年阿忠,改学书圣王羲之,书风大变,从此又跃上新台阶。  网络中的书法家论坛,面对全中国乃至世界书法同仁,点击量大,专业水平高。大家大腕,敢评敢说。所以,这才是竞争、提高的大好环境。阿忠书法实力与国学深,在驰骋在网络世界书法论法里,厚积薄发,令人好评。

请看[网评文章]           

 ——评游作忠书法作品中的“大气”             
下一页 (1/5)
下一楼›:五、游作忠海外争光
争取机缘与勤奋结合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
‹上一楼:4.字如其人话“游书”   

《马来西亚日报》曾介绍游作忠 ..

查看全部回帖(7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