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的文学修养及文学创作能力,通常是艺术评论家用以评价书法家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条件。书法也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创作离不开文学内容,当书者在书架上翻找一本合意的唐诗宋词准备再创作时,实际上已参与了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检测。
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师,无一不是在攀登书法艺术高峰的同时,也留下自己的文学佳作,并且书法家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书家的才、学、识的出类拔萃。
阿忠有着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与情思,他所作的格律诗词,既传统又新潮,形式严谨,内容活泼。腹有诗书气自华。阿忠的书法,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之间,体现诗人的敏感与浪漫、一种充满才华的大气的艺术风度。扎实的国学功底,极具悟性的聪颖,使阿忠在序跋文集、撰写碑文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阿忠曾为闽清的著名景点白岩山撰写《白岩山十大景点石碑文》,这十块碑帖已于2005年9月立于白岩山各景点处。这十处景点分别为羊栏床、八闽岳祖、悬鱼洞、白岩寺、一家仙、白玉泉、石镜、骆驼峰、龙洞、玳瑁顶。针对这十处景点的不同特色与形状,阿忠或介绍传说,或侃述历史,或品评人物,或描摹情态,或解说源流,文辞优美,笔法多变,语似天成,难人过目难忘。 有人戏称,闽清是“一清二白”———闽清的白岩山、白云山,阿忠登临这两山各有百次以上,开发凤凰山、广济岩,作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工作。
面对各地不同的景点,阿忠或题咏、或作文、或撰联、或题跋,他运用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文学创作形式去抒发感情表达志向,甚或对人生与艺术的精湛见解。让观赏者不仅沉醉于墨迹世界,也玩味于这个世界所表现的文学内容,可谓锦上添花,让观赏者以各自不同的情感之舟神游于书法和文学综合表现的艺术境界中。
他的《十年鸿爪》中有不少饱含作者真情实感、宽广胸襟之诗作,又经过他别具一格的书法将其书写出来,极具互为生发、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从这个意义上体会,书法作为一门抒情达意的表现型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发挥。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仅来自于他长期的临摹经验和摸索积累,同时更有赖于他平时的思考感悟与归纳提升,这是决定其作品能够超越一般的书写活动并进入艺术创作层面的关键之所在。
名山故里,文采风流。在八闽大地,远至异国南洋,都留下了他的许多题署。
[福州摩崖石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