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号(含日據年号)與西元對照表 wA)R7%&
順治元年歲次甲申 西元1644 wA)R7%&
2年歲次乙酉 西元1645 wA)R7%&
3年歲次丙戍 西元1646 wA)R7%&
4年歲次丁亥 西元1647 wA)R7%&
5年歲次戊子 西元1648 wA)R7%&
6年歲次己丑 西元1649 wA)R7%&
7年歲次庚寅 西元1650 wA)R7%&
8年歲次辛卯 西元1651 wA)R7%&
9年歲次壬辰 西元1652 wA)R7%&
10年歲次癸已 西元1653 wA)R7%&
11年歲次甲午 西元1654 wA)R7%&
12年歲次乙未 西元1655 wA)R7%&
13年歲次丙申 西元1656 wA)R7%&
14年歲次丁酉 西元1657 wA)R7%&
15年歲次戊戍 西元1658 wA)R7%&
16年歲次己亥 西元1659 wA)R7%&
17年歲次庚子 西元1660 wA)R7%&
18年歲次辛丑 西元1661 wA)R7%&
康熙元年歲次壬寅 西元1662 wA)R7%&
2年歲次癸卯 西元1663 wA)R7%&
3年歲次甲辰 西元1664 wA)R7%&
4年歲次乙已 西元1665 wA)R7%&
5年歲次丙午 西元1666 wA)R7%&
6年歲次丁未 西元1667 wA)R7%&
7年歲次戊申 西元1668 wA)R7%&
8年歲次己酉 西元1669 wA)R7%&
9年歲次庚戍 西元1670 wA)R7%&
10年歲次辛亥 西元1671 wA)R7%&
11年歲次壬子 西元1672 wA)R7%&
12年歲次癸丑 西元1673 wA)R7%&
13年歲次甲寅 西元1674 wA)R7%&
14年歲次乙卯 西元1675 wA)R7%&
15年歲次丙辰 西元1676 wA)R7%&
16年歲次丁已 西元1677 wA)R7%&
17年歲次戊午 西元1678 wA)R7%&
18年歲次己未 西元1679 wA)R7%&
19年歲次庚申 西元1680 wA)R7%&
20年歲次辛酉 西元1681 wA)R7%&
21年歲次壬戍 西元1682 wA)R7%&
22年歲次癸亥 西元1683 wA)R7%&
23年歲次甲子 西元1684 wA)R7%&
24年歲次乙丑 西元1685 wA)R7%&
25年歲次丙寅 西元1686 wA)R7%&
26年歲次丁卯 西元1687 wA)R7%&
27年歲次戊辰 西元1688 wA)R7%&
28年歲次己已 西元1689 wA)R7%&
29年歲次庚午 西元1690 wA)R7%&
30年歲次辛未 西元1691 wA)R7%&
31年歲次壬申 西元1692 wA)R7%&
32年歲次癸酉 西元1693 wA)R7%&
33年歲次甲戍 西元1694 wA)R7%&
34年歲次乙亥 西元1695 wA)R7%&
35年歲次丙子 西元1696 wA)R7%&
36年歲次丁丑 西元1697 wA)R7%&
37年歲次戊寅 西元1698 wA)R7%&
38年歲次己卯 西元1799 wA)R7%&
39年歲次庚辰 西元1700 wA)R7%&
40年歲次辛已 西元1701 wA)R7%&
41年歲次壬午 西元1702 wA)R7%&
42年歲次癸未 西元1703 wA)R7%&
43年歲次甲申 西元1704 wA)R7%&
44年歲次乙酉 西元1705 wA)R7%&
45年歲次丙戍 西元1706 wA)R7%&
46年歲次丁亥 西元1707 wA)R7%&
47年歲次戊子 西元1708 wA)R7%&
48年歲次己丑 西元1709 wA)R7%&
49年歲次庚寅 西元1710 wA)R7%&
50年歲次辛卯 西元1711 wA)R7%&
51年歲次壬辰 西元1712 wA)R7%&
52年歲次癸已 西元1713 wA)R7%&
53年歲次甲午 西元1714 wA)R7%&
54年歲次乙未 西元1715 wA)R7%&
55年歲次丙申 西元1716 wA)R7%&
56年歲次丁酉 西元1717 wA)R7%&
57年歲次戊戍 西元1718 wA)R7%&
58年歲次己亥 西元1719 wA)R7%&
59年歲次庚子 西元1720 wA)R7%&
60年歲次辛丑 西元1721 wA)R7%&
61年歲次壬寅 西元1722 wA)R7%&
雍正元年歲次癸卯 西元1723 wA)R7%&
2年歲次甲辰 西元1724 wA)R7%&
3年歲次乙已 西元1725 wA)R7%&
4年歲次丙午 西元1726 wA)R7%&
5年歲次丁未 西元1727 wA)R7%&
6年歲次戊申 西元1728 wA)R7%&
7年歲次己酉 西元1729 wA)R7%&
8年歲次庚戍 西元1730 wA)R7%&
9年歲次辛亥 西元1731 wA)R7%&
10年歲次壬子 西元1732 wA)R7%&
11年歲次癸丑 西元1733 wA)R7%&
12年歲次甲寅 西元1734 wA)R7%&
13年歲次乙卯 西元1735 wA)R7%&
乾隆元年歲次丙辰 西元1736 wA)R7%&
2年歲次丁已 西元1737 wA)R7%&
3年歲次戊午 西元1738 wA)R7%&
4年歲次己未 西元1739 wA)R7%&
5年歲次庚申 西元1740 wA)R7%&
6年歲次辛酉 西元1741 wA)R7%&
7年歲次壬戍 西元1742 wA)R7%&
8年歲次癸亥 西元1743 wA)R7%&
9年歲次甲子 西元1744 wA)R7%&
10年歲次乙丑 西元1745 I/fERnHM/+
11年歲次丙寅 西元1746 I/fERnHM/+
12年歲次丁卯 西元1747 I/fERnHM/+
13年歲次戊辰 西元1748 I/fERnHM/+
14年歲次己已 西元1749 I/fERnHM/+
15年歲次庚午 西元1750 I/fERnHM/+
16年歲次辛未 西元1751 I/fERnHM/+
17年歲次壬申 西元1752 I/fERnHM/+
18年歲次癸酉 西元1753 I/fERnHM/+
19年歲次甲戍 西元1754 I/fERnHM/+
20年歲次乙亥 西元1755 I/fERnHM/+
21年歲次丙子 西元1756 I/fERnHM/+
22年歲次丁丑 西元1757 I/fERnHM/+
23年歲次戊寅 西元1758 I/fERnHM/+
24年歲次己卯 西元1759 I/fERnHM/+
25年歲次庚辰 西元1760 I/fERnHM/+
26年歲次辛已 西元1761 I/fERnHM/+
27年歲次壬午 西元1762 I/fERnHM/+
28年歲次癸未 西元1763 I/fERnHM/+
29年歲次甲申 西元1764 I/fERnHM/+
30年歲次乙酉 西元1765 I/fERnHM/+
31年歲次丙戍 西元1766 I/fERnHM/+
32年歲次丁亥 西元1767 I/fERnHM/+
33年歲次戊子 西元1768 I/fERnHM/+
34年歲次己丑 西元1769 I/fERnHM/+
35年歲次庚寅 西元1770 I/fERnHM/+
36年歲次辛卯 西元1771 I/fERnHM/+
37年歲次壬辰 西元1772 I/fERnHM/+
38年歲次癸已 西元1773 I/fERnHM/+
39年歲次甲午 西元1774 I/fERnHM/+
40年歲次乙未 西元1775 I/fERnHM/+
41年歲次丙申 西元1776 I/fERnHM/+
42年歲次丁酉 西元1777 I/fERnHM/+
43年歲次戊戍 西元1778 I/fERnHM/+
44年歲次己亥 西元1779 I/fERnHM/+
45年歲次庚子 西元1780 I/fERnHM/+
46年歲次辛丑 西元1781 I/fERnHM/+
47年歲次壬寅 西元1782 I/fERnHM/+
48年歲次癸卯 西元1783 I/fERnHM/+
49年歲次甲辰 西元1784 I/fERnHM/+
50年歲次乙已 西元1785 I/fERnHM/+
51年歲次丙午 西元1786 I/fERnHM/+
52年歲次丁未 西元1787 I/fERnHM/+
53年歲次戊申 西元1788 I/fERnHM/+
54年歲次己酉 西元1789 I/fERnHM/+
55年歲次庚戍 西元1790 I/fERnHM/+
56年歲次辛亥 西元1791 I/fERnHM/+
57年歲次壬子 西元1792 I/fERnHM/+
58年歲次癸丑 西元1793 I/fERnHM/+
59年歲次甲寅 西元1794 I/fERnHM/+
60年歲次乙卯 西元1795 I/fERnHM/+
嘉慶元年歲次丙辰 西元1796 I/fERnHM/+
2年歲次丁已 西元1797 I/fERnHM/+
3年歲次戊午 西元1798 I/fERnHM/+
4年歲次己未 西元1799 I/fERnHM/+
5年歲次庚申 西元1800 I/fERnHM/+
6年歲次辛酉 西元1801 I/fERnHM/+
7年歲次壬戍 西元1802 I/fERnHM/+
8年歲次癸亥 西元1803 I/fERnHM/+
9年歲次甲子 西元1804 I/fERnHM/+
10年歲次乙丑 西元1805 I/fERnHM/+
11年歲次丙寅 西元1806 I/fERnHM/+
12年歲次丁卯 西元1807 I/fERnHM/+
13年歲次戊辰 西元1808 I/fERnHM/+
14年歲次己已 西元1809 I/fERnHM/+
15年歲次庚午 西元1810 I/fERnHM/+
16年歲次辛未 西元1811 I/fERnHM/+
17年歲次壬申 西元1812 I/fERnHM/+
18年歲次癸酉 西元1813 I/fERnHM/+
19年歲次甲戍 西元1814 I/fERnHM/+
20年歲次乙亥 西元1815 I/fERnHM/+
21年歲次丙子 西元1816 I/fERnHM/+
22年歲次丁丑 西元1817 I/fERnHM/+
23年歲次戊寅 西元1818 I/fERnHM/+
24年歲次己卯 西元1819 I/fERnHM/+
25年歲次庚辰 西元1820 I/fERnHM/+
道光元年歲次辛已 西元1821 I/fERnHM/+
2年歲次壬午 西元1822 I/fERnHM/+
3年歲次癸未 西元1823 I/fERnHM/+
4年歲次甲申 西元1824 I/fERnHM/+
5年歲次乙酉 西元1825 I/fERnHM/+
6年歲次丙戍 西元1826 I/fERnHM/+
7年歲次丁亥 西元1827 I/fERnHM/+
8年歲次戊子 西元1828 I/fERnHM/+
9年歲次己丑 西元1829 I/fERnHM/+
10年歲次庚寅 西元1830 I/fERnHM/+
11年歲次辛卯 西元1831 I/fERnHM/+
12年歲次壬辰 西元1832 I/fERnHM/+
13年歲次癸已 西元1833 I/fERnHM/+
14年歲次甲午 西元1834 I/fERnHM/+
15年歲次乙未 西元1835 I/fERnHM/+
16年歲次丙申 西元1836 I/fERnHM/+
17年歲次丁酉 西元1837 I/fERnHM/+
18年歲次戊戍 西元1838 I/fERnHM/+
19年歲次己亥 西元1839 I/fERnHM/+
20年歲次庚子 西元1840 I/fERnHM/+
21年歲次辛丑 西元1841 I/fERnHM/+
22年歲次壬寅 西元1842 I/fERnHM/+
23年歲次癸卯 西元1843 I/fERnHM/+
24年歲次甲辰 西元1844 I/fERnHM/+
25年歲次乙已 西元1845 I/fERnHM/+
26年歲次丙午 西元1846 I/fERnHM/+
27年歲次丁未 西元1847 I/fERnHM/+
28年歲次戊申 西元1848 I/fERnHM/+
29年歲次己酉 西元1849 I/fERnHM/+
30年歲次庚戍 西元1850 I/fERnHM/+
咸豐元年歲次辛亥 西元1851 I/fERnHM/+
2年歲次壬子 西元1852 I/fERnHM/+
3年歲次癸丑 西元1853 I/fERnHM/+
4年歲次甲寅 西元1854 I/fERnHM/+
5年歲次乙卯 西元1855 I/fERnHM/+
6年歲次丙辰 西元1856 I/fERnHM/+
7年歲次丁已 西元1857 I/fERnHM/+
8年歲次戊午 西元1858 I/fERnHM/+
9年歲次己未 西元1859 I/fERnHM/+
10年歲次庚申 西元1860 I/fERnHM/+
11年歲次辛酉 西元1861 I/fERnHM/+
同治元年歲次壬戍 西元1862 I/fERnHM/+
2年歲次癸亥 西元1863 I/fERnHM/+
3年歲次甲子 西元1864 I/fERnHM/+
4年歲次乙丑 西元1865 I/fERnHM/+
5年歲次丙寅 西元1866 I/fERnHM/+
6年歲次丁卯 西元1867 I/fERnHM/+
7年歲次戊辰 西元1868 I/fERnHM/+
8年歲次己已 西元1869 I/fERnHM/+
9年歲次庚午 西元1870 I/fERnHM/+
10年歲次辛未 西元1871 I/fERnHM/+
11年歲次壬申 西元1872 I/fERnHM/+
12年歲次癸酉 西元1873 I/fERnHM/+
13年歲次甲戍 西元1874 I/fERnHM/+
光緒元年歲次乙亥 西元1875 I/fERnHM/+
2年歲次丙子 西元1876 I/fERnHM/+
3年歲次丁丑 西元1877 I/fERnHM/+
4年歲次戊寅 西元1878 I/fERnHM/+
5年歲次己卯 西元1879 I/fERnHM/+
6年歲次庚辰 西元1880 I/fERnHM/+
7年歲次辛已 西元1881 I/fERnHM/+
8年歲次壬午 西元1882 I/fERnHM/+
9年歲次癸未 西元1883 I/fERnHM/+
10年歲次甲申 西元1884 I/fERnHM/+
11年歲次乙酉 西元1885 I/fERnHM/+
12年歲次丙戍 西元1886 I/fERnHM/+
13年歲次丁亥 西元1887 I/fERnHM/+
14年歲次戊子 西元1888 I/fERnHM/+
15年歲次己丑 西元1889 I/fERnHM/+
16年歲次庚寅 西元1890 I/fERnHM/+
17年歲次辛卯 西元1891 I/fERnHM/+
18年歲次壬辰 西元1892 I/fERnHM/+
19年歲次癸已 西元1893 I/fERnHM/+
20年(明治27年)歲次甲午(甲午戰爭) 西元1894 I/fERnHM/+
21年(明治28年)歲次乙未(台灣割讓日本)西元1895 I/fERnHM/+
22年(明治29年)歲次丙申 西元1896 I/fERnHM/+
23年(明治30年)歲次丁酉 西元1897 I/fERnHM/+
24年(明治31年)歲次戊戍 西元1898 I/fERnHM/+
25年(明治32年)歲次己亥 西元1899 I/fERnHM/+
26年(明治33年)歲次庚子 西元1900 I/fERnHM/+
27年(明治34年)歲次辛丑 西元1901 I/fERnHM/+
28年(明治35年)歲次壬寅 西元1902 I/fERnHM/+
29年(明治36年)歲次癸卯 西元1903 I/fERnHM/+
30年(明治37年)歲次甲辰 西元1904 I/fERnHM/+
31年(明治38年)歲次乙已 西元1905 I/fERnHM/+
32年(明治39年)歲次丙午 西元1906 I/fERnHM/+
33年(明治40年)歲次丁未 西元1907 I/fERnHM/+
34年(明治41年)歲次戊申 西元1908 I/fERnHM/+
宣統元年(明治42年)歲次己酉 西元1909 I/fERnHM/+
2年(明治43年)歲次庚戍 西元1910 I/fERnHM/+
3年(明治44年)歲次辛亥 西元1911 I/fERnHM/+
民國元年(大正元年)歲次壬子 西元1912 I/fERnHM/+
2年(大正 2年)歲次癸丑 西元1913 I/fERnHM/+
3年(大正 3年)歲次甲寅 西元1914 I/fERnHM/+
4年(大正 4年)歲次乙卯 西元1915 I/fERnHM/+
5年(大正 5年)歲次丙辰 西元1916 I/fERnHM/+
6年(大正 6年)歲次丁已 西元1917 I/fERnHM/+
7年(大正 7年)歲次戊午 西元1918 I/fERnHM/+
8年(大正 8年)歲次己未 西元1919 I/fERnHM/+
9年(大正 9年)歲次庚申 西元1920 I/fERnHM/+
10年(大正10年)歲次辛酉 西元1921 mqg[2VTRP
11年(大正11年)歲次壬戍 西元1922 mqg[2VTRP
12年(大正12年)歲次癸亥 西元1923 mqg[2VTRP
13年(大正13年)歲次甲子 西元1924 mqg[2VTRP
14年(大正14年)歲次乙丑 西元1925 mqg[2VTRP
15年(昭和元年)歲次丙寅 西元1926 mqg[2VTRP
16年(昭和2年)歲次丁卯 西元1927 mqg[2VTRP
17年(昭和3年)歲次戊辰 西元1928 mqg[2VTRP
18年(昭和4年)歲次己已 西元1929 mqg[2VTRP
19年(昭和5年)歲次庚午 西元1930 mqg[2VTRP
20年(昭和6年)歲次辛未 西元1931 mqg[2VTRP
21年(昭和7年)歲次壬申 西元1932 mqg[2VTRP
22年(昭和8年)歲次癸酉 西元1933 mqg[2VTRP
23年(昭和9年)歲次甲戍 西元1934 mqg[2VTRP
24年(昭和10年)歲次乙亥 西元1935 mqg[2VTRP
25年(昭和11年)歲次丙子 西元1936 mqg[2VTRP
26年(昭和12年)歲次丁丑 西元1937 mqg[2VTRP
27年(昭和13年)歲次戊寅 西元1938 mqg[2VTRP
28年(昭和14年)歲次己卯 西元1939 mqg[2VTRP
29年(昭和15年)歲次庚辰 西元1940 mqg[2VTRP
30年(昭和16年)歲次辛已 西元1941 mqg[2VTRP
31年(昭和17年)歲次壬午 西元1942 mqg[2VTRP
32年(昭和18年)歲次癸未 西元1943 mqg[2VTRP
33年(昭和19年)歲次甲申 西元1944 mqg[2VTRP
34年(昭和20年)歲次乙酉 西元1945(台灣光復) mqg[2VTRP
mqg[2VTRP
為了釐清我來台始祖,在秀篆是屬哪支?哪派?以及切確來台時間,特整理了這個年號跟西元的對照表,順便提供各位宗親參考,方便查找、對照。 mqg[2VTRP
在我年輕時候,曾聽我父親、爺爺說過,我來台一世祖游雨文,是在清朝道光年間來台的。至於是道光哪一年來的?並沒有說清楚,在我家譜上,更是沒有詳載。 mqg[2VTRP
但是,根據我整理的這個年號對照表來看,我來台一世祖游雨文出生日期,家譜上記載為不詳,來台二世祖游番,生於道光三年。如按此來推斷,我父、祖輩的說法可能錯誤,我一世祖游雨文有可能是在清嘉慶末年來台,到了台灣後再娶妻生子。除非是攜家帶眷到台灣,才有可能是在清道光年間來台的,但這個推斷機率我認為很少。因為,當年到台灣的都屬【羅漢腳】居多,因此,台灣民間才有這樣一句諺語:【唐山過台灣,只有羅漢公,沒有羅漢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