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发帖
19
金钱
136
贡献值
5
交易币
0
好评度
16
家乡
莆田
性别
大宗伯第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一是大宗伯第。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邸,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庙前路,建于明万历二十年,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的木质结构,布局以五进五开间三厅六房为主轴对称分布,辅以门房、护厝等建筑,形成"百廿间大厝"宅第。陈经邦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万历十三年(1585年)罢归后筹建宅第,历经七年建成。正门匾额"大宗伯第"为隆庆二年状元罗万化题写,现存明代特征抱鼓石雕与院厅、厢房等主体建筑,在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二是励志元素。庙前街古称橄榄巷,宋以前因当地多植橄榄树而得名,明初巷东北始建城隍庙,又称“城隍庙巷”,俗称“庙前”,大宗伯第以其宏大建筑规模,占据庙前街的重要位置。风定舟行力不难,一钩新月照溪湾。“百廿间”大厝、小五哥、铁树里、盖露亭、月中香等故事,耐人寻味,经久不衰。陈经邦出仕前家境贫寒,莫言大器韬藏久,犹是梁魁擢第年。城隍庙、壶公山“极高明”妈祖庙、仙游“岁寒”故事等,涵励志元素。吃麦煎,有绘声绘色的莆仙戏。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三是文化氛围。陈经邦进讲经义明白恳切,音吐洪亮,“仪度庄雅,进退雍容”。陈经邦的应制诗赋,正宗八股文神韵,他提前退休回莆田后写一些诗文,至今依然保存。劳师问家第,山色是南邻。大宗伯第西北有“梅峰”,梅树满坡风韵奇特,山间有寺;府第东北“西湖水镜”,亦为莆阳二十四景之一。一为鹅子二连花,三望青湖四石斜。惟有岭湖居第五,山前却是宰臣家。山增景致,水生灵气,护衬着名府旧第的古色古香,酿就了浓浓酽酽的文化氛围。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四是苔色满墙。大宗伯第的大门,对联“宫保尚书旧第,有明古建遗徽”,有内涵。“大宗伯第”大匾,字体浑厚、沉稳。石鼓若能响,其声必悠远,大院落的每一根柱子、每一根梁、每一根檩,以及抱鼓石雕,回响着“盖露亭”风花雪月的旋律。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莆田。荡气回肠的故事,伴随莆田每一个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四百年铁树发新花依旧春官第府,廿世纪莆阳征故物多少礼部文章”,大宗伯第留下文化,也留下光阴的故事,无限精彩啊!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五是盖露亭。大宗伯第是兴化府城的扉页,是数百座光宗耀祖的官宅府第的经典范本,也是莆田标准的名城元素。那亭盖露最幽玄,一事能教万古传。大宗伯第的故事多,八卦新闻也多。明朝国师陈经邦,名声如雷响当当。同样如雷贯耳,还有故事之一的名字“盖露亭”。明,神宗在位时间最长,四十多年。朱翊钧是大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生母李氏为太后时28岁,经常旁听陈经邦讲课。一亭话破平生事,留与时人作样看。盖露亭,“信不信由你”风格的,女一号是风情万种的李太后。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六是明朝国师。万历皇帝读书在文华殿,太后经常来此照看年幼皇帝,太后、小皇帝、陈经邦三人多一起聚首,或切磋经典,或讨论朝政,或学习琴棋书画,有时也谈琐事。文华殿,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好个安排处,上演香喷喷、软绵绵的爱情戏,标准的TNT风格,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主旋律。何处多明月,露盖暑夜深。太后面对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的陈经邦,侍读旁听,如痴如醉,一双眼睛如二部“天后”品牌发电机。陈经邦玉树临风,一表人才,经常摇折扇。两人年庚相近,情投意合。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七是人言可畏。人生处处断肠夜。夜里,小皇帝歇息了,李太后以猫步姿态,向梦想地前进。风雨无阻,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李太后和陈经邦,抖音第一大V,举国上下的关注热点。陈经邦摇一摇折扇,料到了一些什么,依稀、隐约的。情深深雨蒙蒙,面对李太后一帘幽梦,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陈经邦心灵有震颤,人之常情。可,人言可畏啊。必须冷静,再冷静。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盖露亭”,以“急流勇退”为圆满结局。 Lju)q6  
大宗伯第莆田故事之八是知进知退。有时写尽书中趣,风定千林月正明。陈经邦明哲保身,夜夜面对李太后的“超级高压电”的严峻考验,一把折扇,淡定从容,恪尽职守,用扎实的儒学功底,无与伦比的八股功夫,为小皇帝打下了过硬的政治基本功,然后知进知退,全身而退。“官拜避露亭且止”有许多版本,陈经邦与太后幽会,为皇帝察觉。皇帝恐夜深露重,老师受凉,盖亭避露。此时陈经邦猛省,少年时九鲤湖祈梦,有“官拜避露亭且止”之语,遂辞官还乡。陈经邦自我总结:胸中无限生平事,都付神仙梦里求。 Lju)q6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