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发帖
19
金钱
136
贡献值
5
交易币
0
好评度
16
家乡
莆田
性别
人生漫谈
`Qk R  
立秋昨夜雨,送我过湄洲我,大学毕业后,做了36年的老师,2024年夏天退休,接着做哈螺工作室,继续写妈祖散文。笔涌湄洲气,文骄天后神。小作家,离大富大贵还有一段长长的距离,但温饱早就不愁了。岁月能无雨,回头总是情。我以前的生活,记自传:十六岁去了上海,读书,留级,退学,度日如年。后来,代课三个月。又读大学。二十四岁后,当老师,基本是风平浪静的。喝过酒,抽过烟,人生旅途,风风雨雨。 `Qk R  
总体上,我的人生简单的。我的命运,遇到了中国最好的年代。有一些弯弯曲曲,我以为平常的。大部分时间,我总是哈、哈、哈,风雨无阻,乐观,中庸。我在日记中写,不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遇上了一点事吗、有点风雨吗?而,谁的人生旅途,没有过风雨呢?人人有本难念的经。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谁的人生旅途都有风雨。正确的人生态度,风雨无阻,自我努力,这是我对生活、对妈祖文化的理解。 `Qk R  
黄叶落不尽,苍苔随雨生人的一生路途遥远,在生命的跋涉中,谁敢担保自己不遇上点风雨泥泞、绝壁深壑?对于我,风雨还不是最可怕的。上海五年的记忆,也没有到“惨不忍睹”的地步,许多人,年轻时,风雨更大。有的人,风雨是肉体上的,比如少时的贫穷生活,成年之后最初一段时间的危险四伏;另一些可能是精神的,比如年少的不受重视、怀春失恋、学业挫折、工作失意…… `Qk R  
说到生命的风雨,那些牛皮兮兮的人物,未见得一定比普通人少。名人林语堂,年轻时,非常爱同学的妹妹陈锦端,陈锦端也特别喜欢他,陈锦端的父母却嫌林语堂是一个穷传教士的儿子,不愿将女儿嫁给他。不得已,林语堂只好跟廖翠凤结婚。林语堂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不动心不动气,心平气和,风雨无阻,“无视”灵魂的风雨,自求多福,自强不息,沿着既定的路走下去。 `Qk R  
失恋后,林语堂先后去了耶鲁、哈佛等世界知名大学留学,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教授,后来又出了国,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除了职业成就,林语堂还是大文学家,写有《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等非常有影响的作品。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那一场著名的失恋,林语堂的精力未比能如此集中,心智也未必能发展得酣畅淋漓。 `Qk R  
旅途有风雨,并不可怕,风雨只是一个插曲、生命的一个小小的停滞,它不会妨碍人生旅途整体的愉快,更不会挡住走向梦想的双脚。真正可怕的,是内心放不下风雨,总是无用地哀叹,“如果阳光灿烂一些”、“我会如何如何”。有的风雨,人生旅途,是躲不过去的。埋怨、后悔,势必会将许多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不产生任何生命效益的事情上。林语堂知道:无论愿不愿意,生命的风雨是永在的,但一个人可以风雨无阻。 `Qk R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风雨无阻不需要上刀山闯火海,它要求的是一些心灵的调料。妈祖文化,就是心灵的调料。心灵的调料,就是一个人得有点心理硬度,碰破一点皮,流一点血,自己包一下就是。只要脑子还能想,手脚还能动,就有咸鱼翻身的机会。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心理的硬度让生命变得柔软,能够适应复杂的世界。人必须学会有点“出息”。所谓“出息”,是应该有安身立命的东西。 `Qk R  
当大官、出大名、发大财,是少数幸运者才能做到的事,但拥有安身立命的能耐不算难。是农民,不妨做个本乡本土的种田能手;是工人,不妨成为次品率最低的巧匠;是老师,不妨成为被学生爱戴的好园丁。有东西可以安身立命,内心就会多些安慰,对风雨不会那么在乎。有本事引领生命穿过万水千山的心灵,才有本事引领自己走过内心的黑夜。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风雨,学会了风雨无阻,就可能有光洁、妩媚的人生。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