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酢公的《诲子诗》,我看到过两个版本,比较多见的是: myIe_k,F
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myIe_k,F
门前獬廌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myIe_k,F
但是这首诗中“门前獬豸公裳在”我不太理解,是指门前常挂着“獬豸公”的衣裳吗? myIe_k,F
myIe_k,F
又见程利田教授的《道南首豸山》书中写到游酢的《诲子诗》却是: myIe_k,F
myIe_k,F
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myIe_k,F
门前獬廌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myIe_k,F
如果诗文确实如此,那倒是比较好理解了,游酢公创办廌山书院,号广平,又号廌山,人称廌山先生,这显然都与这门前的獬豸山有关了。 myIe_k,F
myIe_k,F
但却不知那一个版本的诗文是正确的。 myIe_k,F
还请宗长们多多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