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日本人足立喜六登上九嵕山,维修后的六骏依然耸立,遮蔽六骏的房屋却在风雨中再次衰败了。足立记录下了他所看到的景象:什伐赤,东庑北端;青骓,东庑中央。这样的命名,马名的排列顺序没有变,但是青骓与什伐赤的位置已经颠倒了。 akw,P$i
如果这种假设是成立的,那么足立在《长安史迹考》中刊出的六骏照片也就不足以作为排序的依据。难道碑林博物馆坚持了半个世纪的排序将就此遭到颠覆? akw,P$i
这一天,正在书堆中苦苦寻找线索的马骥突然接到了昭陵博物馆的电话,六骏排序的依据已经找到了。 akw,P$i
昭陵博物馆所说的证据是馆内收藏的一块《昭陵六骏》碑,这块碑是宋代一位叫游师雄的地方官重修太宗庙时命人刊刻的。 akw,P$i
《昭陵六骏》碑的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游师雄踏察昭陵的题记,详细地记录了他在昭陵的所见所闻。 akw,P$i
碑的下部则将六骏的形象用线刻画的形式分两栏对称刻在碑上,非常生动。每匹马的旁边还注明了名字、顺序、毛色、中箭之状以及参加的战役和唐太宗对马的赞誉之辞。 akw,P$i
然而,《六骏》碑上所描述的青骓,两条后腿上下分开,双耳间的鬃毛向后直立,这些特征与碑林博物馆命名为什伐赤的马相一致,而《六骏》碑上所描述的什伐赤,两条后腿并拢,双耳间鬃毛自然垂下,这些特征又与碑林命名为青骓的马相一致。而在其余四匹马的刻画上,昭陵博物馆与碑林并无差别。游师雄《昭陵六骏》碑上对青骓和什伐赤的描述恰恰却与碑林博物馆对青骓和什伐赤的命名相反。那么,究竟谁才是正确的呢?相比拍摄于上世纪初的老照片,宋代的六骏碑似乎更为可信。 akw,P$i
一次邮票发行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国宝,实地考察却牵出尘封已久的秘密。文博专家马骥临危受命,力图揭开六骏命名排序之谜。几经转辗,论证工作几乎陷入绝境。马骥能否还原历史真相,昭陵六骏身上还暗藏着多少玄机?焦急之中,马骥决定前往礼泉,那里还有更多未曾破解的秘密在等待着他。 akw,P$i
中午时分,马骥赶到了昭陵博物馆,静悄悄的博物馆里,只有树上的知了无休无止的噪叫着,似乎是要有意考验一下马骥的耐心。马骥一边听着讲解,一边焦急的等待工作人员打下《昭陵六骏》碑的拓片,他要把碑上的信息复制下来,带回西安仔仔细细的研究明白。如果进一步的分析证明《六骏》碑是可信的,那么围绕着昭陵六骏的谜团就要云开雾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