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40
- 金钱
- 1189
- 贡献值
- 62
- 交易币
- 1
- 好评度
- 85
- 家乡
- 台灣台中市
- 性别
- 男
|
BYS lKTh 鳳池定夫紀念館,建陽之遺風,洛學南來之證明,立足閩北建陽,與南方劍州之龜山,互為崎角,立論一線,脈脈相承,承繼中華文化道統命脈之懸樑。 BYS lKTh 其功偉哉!至哉!厥哉! BYS lKTh 我們身為酢公之裔脈,大部分都只知先祖不簡單,但先祖名留青史的本質在哪裡,大多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在此後輩不恥,在此發表愚人劣見,以供參考,若有錯處,不吝指教。 BYS lKTh 中華文化五千年,始自上古伏羲帝傳而至 炎'黃二帝,再而堯帝'舜帝'孔子'孟子繼述中華法統命脈, BYS lKTh 到孟子戰國時代中華道統命脈斷絕,直到北宋周敦頤(濂溪先生)興起,發明太極圖說, BYS lKTh 又程顥,程頤拜溓溪先生為師,而二程兄弟又得到孟子遺書,儒門心法,兩兄弟後來潛修太極圖說之易理, BYS lKTh 及儒家聖學薪傳,接續中華之道統,後來二程兄弟到洛陽扶溝復興聖學,世稱洛學, BYS lKTh 當時我祖游酢正當二十年輕,在京城得遇大儒程顥,約吾祖定夫同去扶溝興學,酢公慨然答應,在洛陽 BYS lKTh 期間,酢公一邊幫忙程顥先生興學務,一邊也學習程顥先生的學問,酢公發覺程顥先生的學問不同一般 BYS lKTh 的士人,於是盡棄從前所學之學問,在二十九歲時,同約劍州好友楊時,一同拜程顥先生為師,於是奠定 BYS lKTh 了定夫先生與龜山先生在中華文化道統上的地位,這是不可抹滅的。 BYS lKTh 在程顥先生去世後,定夫先生與龜山先生又再去師事程頤先生,於是留下了"程門立雪"尊師重道 BYS lKTh 的美談,後來定夫先生與龜山先生返回閩北興學,繼承洛學,世稱閩學。 BYS lKTh 所以酢公在中華文化道統的供獻是無庸致疑的,在現在的網路上,以及過去的儒門上對酢公的不公的評判,我認為我族亦不需去爭辯,因為在楊時先生為其友文肅公所做的墓誌銘對酢公之長子游撝 BYS lKTh 談到: 先公(酢公)之名德,皎如日星,雖奴隸之賤皆知,其流風餘韵,足以施事範俗,豈待于(楊時)言而 BYS lKTh 傳乎, BYS lKTh 又,龜山先生在祭游定夫先生文,說曰: BYS lKTh 嗚呼定夫,學(問)通天人,而時不用,(其)道足濟天下而澤不加乎民,......... BYS lKTh 又,朱熹夫子在健建陽文肅公祠詩: BYS lKTh 道南首豸山,學共龜山同立雪 BYS lKTh 理窟從洛水,本歸濂水引尋源 BYS lKTh 從以上兩位哲人,三篇文章證明,酢公的聖德,一般平庸之輩不能知之,亦屬正常之論, BYS lKTh 反而是現代吾輩游族,不要再浸淫在過去先祖的光輝之下,吾們我輩如何能再創游族 BYS lKTh 的光輝,與承繼起游族優良的道德思想血統,希望在未來的961年後,又有數個 BYS lKTh 北宋游文肅公名流青史...... BYS lKTh BYS lKTh BYS lKTh [ 此帖被游向陽在2015-05-13 00:37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