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10-11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95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769
- 贡献值1027
- 交易币4
- 好评度6225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950
- 金钱
- 25769
- 贡献值
- 1027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225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游家紫》后记 '",5Bu#C 福建莆田游氏,“圭浦游”,于2017秋今天,约1200年历史,三十六世。 '",5Bu#C 我写一本书《游家紫》,30篇散文,六万字,真实、朴素、准确、条理分明、心平气和、负责任地介绍福建莆田游氏的历史。 '",5Bu#C 《游家紫》,里头,有紫霄山,“紫气东来”。 '",5Bu#C 秋天,去看紫霄山,并非翩然于原野之中,而是流连于深藏在紫霄山之中的莆田游氏文化. '",5Bu#C 像一个隔世的魂灵,在茫然天地间,找到了一种皈依。皈依于山水之中,皈依在莆田游氏文化的神韵里。 '",5Bu#C 莆田游氏,肇自周朝。到了唐中叶,游植任唐大理寺评事,复任泉州别驾,途经莆阳,乐紫霄岩山水清秀,“紫气东来”,遂徙居岩下象峰圭浦。游植,为福建省游氏南支始祖。 '",5Bu#C 唐代,福建莆田游氏一、二、三、四世,很出色,以读书刻苦在莆田名,有“游家四凤”的美称。 另,植公孙鄜、郅、翥、邰四人俱贵,世称“一门四凤”。 紫霄迎福,于莆田游氏有缘啊! '",5Bu#C 紫霄迎福下的枫林村,九牧林氏、莆田游氏四世的游彖,还有俞姓的俞布政,唐末比邻而居。宋莆田名文《游氏荔枝林记》,可以看出来一点点。 '",5Bu#C 枫林这块地方,古时有枫林街,是一处风水宝地,如天上飞翔的凤凰的凤穴。凤凰的头在渭阳石船尾,身在福平山,两翼分别在堰房里和枫林宫后石头山,飞向紫霄。 '",5Bu#C 枫林,好地方。唐,妈祖之祖林披,择居枫林。接着,游氏世孙游彖,太常卿,主管礼部,择居枫林。再后,俞姓的俞布政择居该地。唐代太常卿为九卿之一,为皇帝祭天的大官,正三品,主管礼部等职。于是圭浦游氏便有“容台”之号,祠联为“圭浦家声大,容台世泽长”,“容台”系礼部别称。莆田游、林、俞,在唐朝,关系非常好的。 '",5Bu#C 宋,宋代游氏出了9名进士,尤其是游植十世孙游辅祖孙三代,连中5名进士。游辅官居象州刺史,家族极盛。当时探花翁亢曾为其手植数百株荔枝,并著《游氏荔枝林记》流传于世。《荔枝谱》,记荔枝,游家紫:出名十年,种自陈紫,实大过之。《莆田县志》载:“游家紫,游丁香紫橘而此,为最佳。” '",5Bu#C 景观是特定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时代的文化符号。附着历史文化的景观,更富生机与活力。“紫霄怪石”、游家紫,记录着一段历史、一个掌故,也象征并代表着一种意义、一份价值。 '",5Bu#C “紫霄怪石”展示前辈改造自然的文明形态,也留下了贤哲们文化活动的物态证据。辉煌的“紫霄怪石”,有成就和价值,要把游家紫、“紫霄怪石”蕴藏着的丰富文化遗产价值,通过一定载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让今天的人们,能够从历史文化的层面,去愉快品味、去轻松解读。 '",5Bu#C 我写《游家紫》,十年了,里头,主要记莆田游氏,也记一点点紫霄山,“紫气东来”中有风光啊。 '",5Bu#C 紫霄山有紫雾飘逸,奇石嶙峋。构成山体的火成岩,经风化,千姿百态,击岩石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声音,故有“紫霄怪石”之美称。山腰处的千年古刹“紫霄寺”,四周苍松翠柏,洞幽壑深,花茂草密,四季如春。 '",5Bu#C 有天台殿。天台殿东,一块高一丈余的岩石,酷似昂首而立的雄狮,人称“狮子岩”。旁有状似花瓶的巨石一块,上面长着一棵百年老榕树,古干凌云,盘石而生,根须婆娑,浓荫蔽日,这是紫霄有名的“石上榕”。又有两棵古榕,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两者枝干相连,亲密无间,被人们称为“连理树”。 '",5Bu#C 石门不远,一平坦石壁,刻明代江西学政、邑人俞钊题紫霄岩诗:“昔日天外看飞雕,平步青云上紫霄。今日重来山更好,岁寒松柏展高标。”石壁后有溪,清泉淙淙,声若玉佩;流水潺谖,奏如瑶琴。溪上游一落差处横有一石,其形如舟,流水激石,声似雷鸣,故名“雷鸣石”。 '",5Bu#C 紫霄寺有前后两座宝殿。前为大雄宝殿,内供观音菩萨等,是佛教诵经之地。后为祥云殿,内奉玉皇至尊,是道教传道之所。 '",5Bu#C 出祥云殿西门,沿着一小道而上,有一个石洞。洞顶是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上面一只朝下趴着的石龟,与一条自上而下又翘首回望的石蛇相对峙,形如龟蛇锁仙洞”。清泉一泓,雅称“玉壶池”。近绝顶处,有巨石状如古时皇帝的帽子,叫“万岁石”。石上有一片映山红,在盛开时灿若云锦红胜火。“万岁石上一点红”,风光别具特色。 '",5Bu#C 我写《游家紫》,记莆田游氏,总想先人。曾祖父的墓,就在紫霄山,也许有“紫气东来”。祖父、祖母的墓,在优美的石盘水库边,1993年,至2013年,我连续21年祭墓,表一点点“孝”。2014春,母亲去世,年83岁;2017年夏,父亲去世,年87岁。父母在木兰溪边,福宝公墓。 '",5Bu#C 做人,不容易。先人的灵啊,帮助我一点点啊。我写《游家紫》,愿先人的灵安息,也帮助我一点点。我非常努力的,可是,今天我确实感到力量不够。 '",5Bu#C 2017秋天,我冷静、清晰看到,妈祖文化一千年,“台湾”有美妙绝伦的机遇,我需要做一点点什么。我的人生最好的二十年,献给了妈祖,我可不能半途而废啊。 '",5Bu#C 《游家紫》认真写了,愿2018年春天成功。愿先人的灵安息,也帮助我一点点。 '",5Bu#C [ 此帖被游新源在2017-08-03 15:47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