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76阅读
  • 6回复

[分享]请您走进——普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永雄
 

发帖
3527
金钱
95220
贡献值
842
交易币
289
好评度
533
家乡
江西省南城县徐家乡游家村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3
普洱县概况/茶业资源/旅游资源
  *%5#\ I  
一、普洱县概况 *%5#\ I  
*%5#\ I  
普洱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市中部,县城海拔1320米,土地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8.2℃,极适合度假和旅游。全县辖9乡2镇,人口18万余人,居住着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回族、拉祜族、白族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6万人,占总人口的53.33%。 *%5#\ I  
*%5#\ I  
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普洱设置元江分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设普洱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置宁洱县隶普洱府。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更名普洱县,同时为原思茅地区行署所在地。1958年思茅县并入普洱县,1982年1月,普洱、思茅两县分设。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至2005年,已有270年设县史。 *%5#\ I  
*%5#\ I  
普洱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亿元,工业总产值3.64亿元,农业总产值3.9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6.75万吨,茶叶种植面积6.11万亩,产茶1200吨,经济作物除茶叶外以西瓜、甜瓜、东升南瓜、油菜、大豆、辣椒、蚕桑、烤烟为主,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2.28万亩,创产值3211万元。森林资源和水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8%,全县通电率达95%。林产品有松油、火柴、人造板、纤维板,其它工业制品有制盐、建材、制茶、制药、制酒、民族饰品、化工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4%,各类学校145所,在校学生3万多名,有百年老校普洱中学和县直属小学。建卫星地面收转站157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7.9%;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8.4%;“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稳步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1990年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5#\ I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健康发展。1951年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磨黑中学、普洱民族团结园分别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著名演员杨丽坤、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就在普洱县磨黑古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过多年的创建,目前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16个,市级17个,县级73个,创建文明村6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个,县级3个,创建文明示范村17个,创建“十星级文明户”11744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3.4%。城镇建设不断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2000年,投入1200万元资金建成了占地37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投入3000万元资金改造、拓建了县城主要街道,使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4年投入7000万元资金,着力打造“普洱茶都”新形象。占地为49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56000平方米的普洱中学运动场、长1500米、宽26米的滨河大道和长1462米、宽40米的天壁路等基础工程正在建设中。
*%5#\ I  
  [简介]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5#\ I  
*%5#\ I  
   *%5#\ I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著名电影演员杨丽坤、全国英模张培英出生在普洱县磨黑镇。滇南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立于普洱,为滇南民族团结的鉴证物。普洱古有“天壁晓霞”、“回龙夕照”、“仙洞春云”、“龙潭秋月”、“东岭兰萼”、“西岭温泉”、“城畔荷风”、“茶庵鸟道”所构建的“普阳八景”;激起了无数文人骚客的文思诗趣。更重要的是:普洱的特殊地理环境,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今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普洱风景名胜区(景区由天壁山、松山、白草地3个片区和小黑江、热水潭、东洱河水库、观音山寺、茶马古道等20个景点组成)、磨黑中学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园,初步形成了融绿色森林、山川、河谷、喀斯特洞穴景观和“普洱茶文化”、哈尼族彝族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极具开发前景。 *%5#\ I  
*%5#\ I  
  普洱主要旅游景点:哀劳山 澜沧江 迁糯佛寺 千家寨 *%5#\ I  
  [普洱市] *%5#\ I  
  2007年以后,普洱也是云南省的一个市名,名称变动如下: *%5#\ I  
*%5#\ I  
  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普洱市;而原先思茅市下辖的普洱县(普洱哈尼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 *%5#\ I  
*%5#\ I  
  思茅市在改名普洱市后将其市政府驻地所在的翠云区(与县同一级别)更名为思茅区。 *%5#\ I  
*%5#\ I  
  普洱: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 *%5#\ I  
*%5#\ I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总面积44221.34平方千米。 *%5#\ I  
*%5#\ I  
  总人口231万人(2002年)。 *%5#\ I  
*%5#\ I  
  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距离省会昆明市570千米。邮编:665000。行政区划代码:532700。区号:0879。 *%5#\ I  
*%5#\ I  
  普洱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是著名的普洱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区之一。 *%5#\ I  
*%5#\ I  
  普洱市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积占98.3%。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间。与北美洲古巴和中国的台湾省同处一个纬度。 *%5#\ I  
*%5#\ I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区面积44221.34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西南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达625公里,是祖国重要的西南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红河、南亢河三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之一。 *%5#\ I  
*%5#\ I  
  普洱市总人口数为2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61%。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民族风情迥异多彩。 *%5#\ I  
*%5#\ I  
  普洱市城区思茅区,距离省会昆明市570公里,乘飞机40分钟即到,在昆明任一个机票代理处都可以买到票,而思茅市民航售票处就在红旗广场北角主街道旁。思茅机场改建后,每天都有班机,可全天候飞行。也可乘车前往,高快8小时左右就可到达。 *%5#\ I  
*%5#\ I  
  普洱市其他相关信息可查看百度百科词条:思茅 *%5#\ I  
[分布] *%5#\ I  
  主要产云南勐海、勐腊、思茅、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 200-1 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 *%5#\ I  
*%5#\ I  
  澜沧江流域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与兴盛之地,这里有中国首次发现,并证明中国是世界茶树发源地的“勐海南糯山800年栽培型茶树”,以及勐海巴达1700年野生古茶树。澜沧江到了西双版纳,江面骤宽,如巨龙穿行在神秘的热带雨林中,“九龙江”是西双版纳过去对这条大江的美称。九龙江两岸,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在山间马帮的铃声中创造了不少普洱茶的奇迹。 *%5#\ I  
*%5#\ I  
  现在的十二大古茶山,明确地是: *%5#\ I  
*%5#\ I  
  江北六大茶山,“攸乐山”茶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莽枝茶山、易武(慢撒)茶山。 *%5#\ I  
*%5#\ I  
  江南六大茶山,南糯山茶山、佛海(勐海)茶山、勐海勐宋茶山、布朗山茶山、巴达茶山、景洪勐宋茶山。 *%5#\ I  
[分类] \"mL LnK?  
  一、以树种分类 \"mL LnK?  
\"mL LnK?  
  乔木 \"mL LnK?  
\"mL LnK?  
  灌木 \"mL LnK?  
\"mL LnK?  
  二、依制法分类 \"mL LnK?  
\"mL LnK?  
  生茶 \"mL LnK?  
\"mL LnK?  
  熟茶 \"mL LnK?  
\"mL LnK?  
  三、按存放方式分类 \"mL LnK?  
\"mL LnK?  
  1.干仓普洱茶:指存放于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放10-20年为佳。 \"mL LnK?  
\"mL LnK?  
  2.湿仓普洱茶:通常放置于湿气较浓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放5-10年佳。普洱茶依树种分类 \"mL LnK?  
\"mL LnK?  
  1.乔木: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古称大树茶。 \"mL LnK?  
\"mL LnK?  
  2.灌木: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现称小树叶茶。 \"mL LnK?  
\"mL LnK?  
  依外形分类介绍 \"mL LnK?  
\"mL LnK?  
  普洱茶依照它不同的外形,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种——— \"mL LnK?  
\"mL LnK?  
  1.饼茶:蒸压成扁平圆盘状,有点像派或比萨那样。古六大茶山多以357g(就是老重量单位:七两)压成一饼,七饼一包,喻为七七四十九为多子、多孙、多福。 \"mL LnK?  
\"mL LnK?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mL LnK?  
\"mL LnK?  
  3.砖茶:蒸压成形状像砖块一样的长方形紧压茶,大部分的砖茶都销往西藏及蒙古等地,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普洱茶依制法分类 \"mL LnK?  
\"mL LnK?  
  1.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宜放多年后熟,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采用此种制法。 \"mL LnK?  
\"mL LnK?  
  2.熟茶:1973年后则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 \"mL LnK?  
\"mL LnK?  
  普洱茶的冲泡艺术及品饮 \"mL LnK?  
\"mL LnK?  
  普洱茶在众多的茶类中,除了它的品质外,还以其饮法独特、功效奇妙而著称。普洱茶多以泡饮为主要方法;煮饮普洱茶,则是为了充分利用泡后的残茶再进行煮饮,并辅之以调料(葱、姜、盐、糖等)。 \"mL LnK?  
\"mL LnK?  
  一、洗茶、泡茶: \"mL LnK?  
\"mL LnK?  
  1、先用沸水烫热茶具,放入茶叶;水沸后关火,沸水醒茶(使茶叶渐渐展开)、洗茶(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它同时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的重要任务。) \"mL LnK?  
\"mL LnK?  
  2、沸水洗茶。第一次冲泡速度要快,冲入的沸水马上就倒出,因为它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然后用此洗茶的沸水来烫杯,之后倒掉不要。一般生普洱茶洗1次,熟普洱茶洗2次。 \"mL LnK?  
\"mL LnK?  
  3、头道。倒沸水冲泡3-5秒钟,出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让汤色清亮。然后就可以倒入各个小瓷碗,温了就可以喝了。 \"mL LnK?  
\"mL LnK?  
  4、2-4道茶,每泡5-15秒钟,然后三泡茶都不需加温,因为茶叶渐渐开展。时间泡长汤色太浓不好看,味也不好喝,当然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人喜好来决定。 \"mL LnK?  
\"mL LnK?  
  5、5-N道茶,每增加一泡即增加5-10秒钟,以此类推,泡至无味为止。 \"mL LnK?  
\"mL LnK?  
  二、关键点: \"mL LnK?  
\"mL LnK?  
  1、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1/5,最好将茶饼、茶砖、茶沱拨开后,暴露 \"mL LnK?  
\"mL LnK?  
  空气两周,再冲泡味道更棒! \"mL LnK?  
\"mL LnK?  
  2、一定要用沸水洗茶和冲泡。 \"mL LnK?  
\"mL LnK?  
  3、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 \"mL LnK?  
\"mL LnK?  
  4、每泡间隔10-20秒,降温等到第四泡再加温,而后再三泡以上。老茶则可以每 \"mL LnK?  
\"mL LnK?  
  二泡加温但间隔要更久。 \"mL LnK?  
\"mL LnK?  
  5、另外,也可以一起泡几道,茶汤并在一起喝,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 \"mL LnK?  
\"mL LnK?  
  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mL LnK?  
\"mL LnK?  
  三、定点冲泡法(茶艺)(考究点)分为10个步骤: \"mL LnK?  
\"mL LnK?  
  1、“孔雀开屏”,即向客人展示茶具; \"mL LnK?  
\"mL LnK?  
  2、“温壶涤器”,即以沸水冲洗茶具; \"mL LnK?  
\"mL LnK?  
  3、“普洱入宫”,即撮茶入碗,投茶量为茶碗之1/4; \"mL LnK?  
\"mL LnK?  
  4、“游龙戏水”,即以铜壶之沸水呈45度角快速冲入盖碗,令茶随水流翻滚而洗 \"mL LnK?  
\"mL LnK?  
  涤,充分释放其真味; \"mL LnK?  
\"mL LnK?  
  5、“淋壶增温”,即以碗中茶汤淋洗公道壶; \"mL LnK?  
\"mL LnK?  
  6、“祥龙行雨”,即以铜壶之沸水由低至高冲入盖碗; \"mL LnK?  
\"mL LnK?  
  7、“出汤入壶”,即将碗中茶汤拂去浮沫后倒入公道壶(第1-3泡,5-10 \"mL LnK?  
\"mL LnK?  
  秒钟,每增加一泡即增加5-10秒钟,); \"mL LnK?  
\"mL LnK?  
  8、“凤凰点水”,即将茶汤以“凤凰三点头”之势倒入公道壶中; \"mL LnK?  
\"mL LnK?  
  9、“普降甘霖”,即将壶中茶汤均匀地依次倒入品茗杯(碗)中(以七分满为度); \"mL LnK?  
\"mL LnK?  
  10、“齐眉敬奉”,即将品茗杯(碗)呈园状放置于托盘中,然后举杯齐眉一一奉敬。 \"mL LnK?  
\"mL LnK?  
  四、茶具。 \"mL LnK?  
\"mL LnK?  
  1、壶: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沙壶。 \"mL LnK?  
\"mL LnK?  
  2、杯或碗:试茶一般也以瓷盖碗为佳,闻其香气。但在饮用如普洱毫峰之类嫩度高的名茶时,则应选透明玻璃杯,这样,冲泡时芽尖矛顶水面而后徐徐下沉,如雨后春笋,芽影水光相映交辉。品饮名优茶,还必须讲究。 \"mL LnK?  
\"mL LnK?  
  3、另外,不宜用保温杯冲泡普洱生茶,那样会闷熟茶叶,影响你品饮生茶的特有风味。为了上班时方便泡茶,也可以用飘逸杯泡茶,因为杯中就有过滤网了,下面那层如公道杯一样。 \"mL LnK?  
\"mL LnK?  
  (此内容从www.yunpin.com 下载) \"mL LnK?  
[优质普洱茶特征] \"mL LnK?  
  散状的普洱熟茶,常采用单级的定级方法,依次为:宫廷、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 \"mL LnK?  
\"mL LnK?  
  一般而言,优质普洱茶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七品俱佳。 \"mL LnK?  
\"mL LnK?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之一:质 \"mL LnK?  
\"mL LnK?  
  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点,普洱茶的其他美德就无从谈起。各产地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等不同,又各有特色,例如西双版纳的易武、临沧双江勐库、思茅澜沧的景迈山等所产的茶,应该都是普洱茶中之极品,但各自的特点却很鲜明。 \"mL LnK?  
\"mL LnK?  
  “质”的标准包含以下几个范畴: \"mL LnK?  
\"mL LnK?  
  1. 产区:优质普洱茶的原料首先必须是云南大叶种,最主要的传统普洱茶产区为云南的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其他如德宏、保山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茶。这三个大产区的茶各有特点个性,喜欢哪一种全凭个人爱好。 \"mL LnK?  
\"mL LnK?  
  2. 时序:以采摘时间为依据。春茶、夏茶、秋茶(茶农们又称秋茶为谷花茶)。三种茶中,台地茶以春茶为上,秋茶次之;而老树茶春茶、秋茶各有千秋春茶韵胜,秋茶以气足。不管什么茶树,夏茶最次。 \"mL LnK?  
\"mL LnK?  
  另一对重要的概念就是老茶与新茶的问题;在漫漫岁月的流逝中,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茶品丰富多彩的变化,加之饮茶人面对时间长河的心理感动,使得品饮老茶成为难得的享受。一般而言,老茶又分古茶、号级茶、印级茶等,时间上比较通行的分法是:古茶100年左右,如当年清宫贡茶遗留;号级茶为50、60年以上(各老茶号生产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于1949年前后统统烟消云散;印级茶以1952年佛海茶厂恢复生产以来的各色茶品。这种分法有一定道理,但由于这些茶除了古茶之外,其他大都在储藏过程中基本上都有入仓处理的历史,其地点又基本集中在亚热带高温高湿地区的港台范围,所以对以后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普洱茶存放成老茶的口感风格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真正未来的老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地方肯定有不同的风格,但“越陈越香”的基本品质是不会变的,具体各地的怎样,有待于天南海北的爱茶者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北京一位茶友有句很好的话:好茶从自己存起。 \"mL LnK?  
\"mL LnK?  
  对于新茶,有些观点认为,生普要存放10年左右才能喝,熟茶要一、二年后才行。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片面性,生普存放10年,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在汤色滋味上以熟普为标准,潜意识里仍然是认为熟茶才是普洱茶的偏见;事实上,品饮生普、熟普的最大区别,就是熟茶养怡健,生茶精气神。当然二者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喝熟普对醒酒、养胃护胃、降脂减肥、调理三高作用十分明显,生普除了兼备熟普功能外,更能给人心理上的美感享受。但是,作为新茶的生普熟普,并非要十年八年和一、二年后才能喝。普洱茶的关键是原料基础,原料好的生普,当时做好刚从石磨上取下,有何不能喝呢?有何不好喝呢?并且浓浓的山野阳光味沁人心脾;存放一年后,有了变化;再有一年,又有进一步变化,如此下去,年年新境界,岁岁出新效,真是一件美好的享受。因此,家庭存茶(鉴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际),如果以一家七口人算,每年的同一批次的茶每人开汤一饼,时间以50年计,每年最适合收藏大件一件(84饼),小件2件(每件42饼),这样,除了自己够喝之外,还留下小部分与茶友交流,又在50年间享尽好茶的岁月风流。另外,刚压制好的熟茶不同程度的有点新味,但质量好的,经过二、三个月后口感就很不错了,如发酵技术精湛的邹炳良、戎加升等做的熟茶,才出厂三两个月,却经常让品饮者以为是两三年的茶了。 \"mL LnK?  
\"mL LnK?  
  另外,关于故宫古普洱茶的问题,邓时海先生在《普洱茶》(台湾壶中天地版)一书中的《茶谱》篇第83页说:1963年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总共留下有2吨多,其中有一些是普洱茶,这些普洱茶大者像金瓜,小者像乒乓球,最大的五斤半(3300公克)左右。这一批普洱茶保存良好,未曾霉变。曾经取了一些试泡,而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mL LnK?  
\"mL LnK?  
  邓先生这段话引用的是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王郁风先生1993发表在《农业考古》杂志上的文章《普洱茶与清皇朝——兼议弘扬普洱茶文化》 \"mL LnK?  
\"mL LnK?  
  邓先生这里有两点没讲明: \"mL LnK?  
\"mL LnK?  
  (1) 王郁风先生当时所品的是六安或黑茶,并非普洱茶;这会误导茶友,推断普洱茶存放到故宫古茶的年龄时是什么感觉。而且重量换算也不对,跟《普洱茶记》、《普洱府志》记载相左。 \"mL LnK?  
\"mL LnK?  
  (2) 邓先生没有指出文章引自王郁风先生之作,单单看邓文,读者会以为品“太上皇级”的故宫普洱茶者是邓先生本人,而且在1963年,考虑到当时海峡两岸局势,可不是一般事件。 \"mL LnK?  
\"mL LnK?  
  北京故宫遗存普洱茶见闻: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茶库里还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贡茶数吨,其中有普洱茶、女儿茶、茶膏。1963年故宫处理清宫贡茶2吨多,1963年l0月23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北京茶厂见到这批陈年贡茶实物。普饵团茶大者如西瓜(略扁),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茶团表面有拧紧布纹的印痕,可见当时制茶是用布包着揉紧,干燥成型的。我曾选了一个大的普洱团茶用磅秤称了一下,重量为市秤5斤半,当是清代5斤重的团茶(清代老秤一斤合596.62克)。这种团茶形状似人头,对照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普洱茶有“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的记载相符合。 \"mL LnK?  
\"mL LnK?  
  故宫这批贡茶,同时处理的还见有类似现代的白毫银针茶(全是白毛长芽头)、烘青茶(当是六安茶)、长方形的黑砖茶(较今茶砖为薄)等。我曾取回少量样品试泡,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mL LnK?  
\"mL LnK?  
  20世纪60年代初期,茶叶减产,内销市场供应不足。这批故宫普洱团茶,打碎筛细,拼入散茶卖掉了。我于1992年11月13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偶遇故宫老专家单士元先生,曾询问故宫贡茶事,据告普洱团茶、茶膏等仍留有样品,故宫茶库遗存的普洱贡茶,不知是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时遗留下来的,推测至迟当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们吃剩的历史贡茶实物,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存,自应保存下去,当作一般茶叶处理掉,令人十分痛惜。 \"mL LnK?  
\"mL LnK?  
  3、树品: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老树茶(或古树茶,茶农一般叫大树茶),台地茶(茶园茶)、丢荒茶(荒山茶、野放茶)之别。另外,还有一些产生变异的或稀有的树品,如紫芽茶、藤子茶等。 \"mL LnK?  
\"mL LnK?  
  备注:①市面上偶尔会出现一些非茶类、但样子非常像茶的怪品,以“物以稀为贵”高价而沽。好在这种怪品对健康虽然无益,但也无害。②乔木茶的问题。很多茶友通常将乔木茶和台地茶作为相对立的概念,事实上,乔木应该与灌木相对应。并且,云南大叶种都是乔木茶,即使它的形态是台地的。台地是茶园倚山坡而建,为了采摘方便,每年冬季进行修剪,不使茶树长高;也就是说,如果不修剪,它就会不断往上长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并且会出现乔木茶的主要特点:有主干,有侧枝;如果是真正的灌木茶,长多少年也是灌木一丛,例如杭州西湖老龙井寺旁乾隆御封的十八棵茶树,几百年了,还是不到两米高。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虽然是台地茶,但是已经是几十年的老茶园,加工制成的茶品也颇有老树茶的风格。 \"mL LnK?  
\"mL LnK?  
  4. 工艺:对工艺范畴的区分第一步就是生茶或熟茶的区别,这是很简单就能识别的。第二步是区别是否撒面、做面,撒面就是为了美观,把条索色泽较好的放在面上,而里面是一些较次的茶。以里外一致的,不做面的为上。第三步:是否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级别的茶菁进行混合加工。拼配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有的地方的茶滋味好茶气不够足,用临沧茶进行拼配,就能实现口感淳和有茶气厚足的效果,这种拼配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创造,近年来一些在各种展览会获奖的茶品,尤其是熟茶,大多是经过高明的拼配而达到卓越的品质。但另一种是不良商人把质次价低的原料与部分质好价高的进行拼配,最后以好原料生产的市价出售,现在市面上好多打某某古茶山的大批量生产的茶,以这种拼配较多。 \"mL LnK?  
\"mL LnK?  
  5. 储存:储存本不属于“质”的范畴,但由于普洱茶传播历史特殊,便有干仓、湿仓的区别。而湿仓茶,在品质上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普洱茶的真性,一言以蔽之,湿仓茶在口感方面见长而缺少精气神,而且还要是好的湿仓茶,退仓处理还要做得好的。所以综合考虑,干仓为上,湿仓可以聊备一格,不能成为普洱茶的主流走向;从未来看,可以预见,湿仓普洱茶将退出历史舞台,干仓湿仓这一组名词将会成为过去——因为,有不自然的“湿仓”,才出现本真自然的、原来本不必强调的“干仓”。 \"mL LnK?  
\"mL LnK?  
  另外,普洱茶保存在何处最好,这也是一个不可能有定论的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要追求口感汤色的迅速变化,存在高温高湿的地方较好;但是相对来说,变化太快的香气韵味就稍逊一筹;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变化稍慢,但气足韵厚;基本的条件,只要无异味,自然湿度不至于使茶霉坏;稍透气,不要太通风,通风太强有损茶性;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则可。但是到底是追求口感汤色的变化快,还是牺牲一点速度追求气韵,这是很难完全统一的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看您自己认为何为熊掌何为鱼了。 \"mL LnK?  
\"mL LnK?  
  生普洱与熟普洱也应该分开保存,不然熟普洱会染上生普洱的酸味。在品尝前1个月应该把茶饼敲碎,让仓味挥发,敲碎的普洱茶适合放在瓷瓶中保存,瓶口封一层吸水透气纸就可以。 \"mL LnK?  
\"mL LnK?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 之二:形 \"mL LnK?  
\"mL LnK?  
  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质次的则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他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色泽呈青棕或棕褐、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色泽褐红、油光润泽。 \"mL LnK?  
\"mL LnK?  
  以上只是一般的情况,但对普洱茶的外形鉴别,长期接触普洱茶的,另有一种审美习惯。对于其他茶类,追求越新越嫩越细就越好;譬如龙井、毛峰瓜片等,然而在普洱茶面前,似乎应该“重神轻形”,因为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基础,叶形新、嫩、细者,茶气并不很足,尤其是老树茶,粗老壮硕、黝黑朴素与秀润可人并不矛盾,也就是骆少君女士说的:普洱茶为扭转时尚对中国茶叶一味追求嫩、细的不良倾向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普洱茶大智若愚,气定如山。事实上,在品饮实践中,细嫩精致的宫廷级固然不错,但四五六级、甚至混有茶梗者别有风味;另外,尤其是一些手工作坊,由于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所为,跟工业化标准化的就不一样。这些石磨压制的茶饼,也许不够圆整,厚薄不够均匀,甚至有些歪斜,但别有一番传统工艺的人文美感在里面,很富有收藏价值。 \"mL LnK?  
\"mL LnK?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 之三:色 \"mL LnK?  
\"mL LnK?  
  色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普洱熟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优质的普洱茶熟普叶底呈现褐红色。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浓而不透,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优质的生普,色泽橙黄、清亮透明,仿佛被一层油膜包裹,久泡其色不变。 \"mL LnK?  
\"mL LnK?  
  普洱茶的迷人之处,很大程度上是汤色上的赏心悦目,思茅朱飞云先生用“融化的玛瑙”来形容普洱茶汤,以宝石红、玛瑙红、琥珀色等作为以汤色区分普洱茶品高下的简单方法,富有诗意而实用。 \"mL LnK?  
\"mL LnK?  
  总而言之,以色别鉴茶,干茶须以自然油润为上,汤色以通透明亮为佳。 \"mL LnK?  
\"mL LnK?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 之四:香 \"mL LnK?  
\"mL LnK?  
  香 普洱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所谓茶香实际是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并对嗅觉神经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茶叶特有的香型。茶叶芳香物质是由性质不同、含量微少且差异悬殊的众多挥发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迄今为止,已分离鉴定的茶叶芳香物质约有700多种,有的是各自分别独具的,有的是在鲜叶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有的则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普洱茶的香气成份到底具体有哪些还没有被完全检测出来,对普洱茶香气的鉴别,在品饮过程中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的方法。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陈香显露,优质的热嗅香气显著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质次的则香气低,有的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他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腐败味”。闻香鉴别普洱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随时可以进行,但普洱茶的香气变化复杂,很不容易用语言准确表达,当然不同的闻香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有空杯热闻香、哈气闻香、开饼刀痕处闻香、杯盖闻香、杯底闻香等;还有冷香、温香、热香、前香、后香、暗香、沉香、明香等等区别。无论如何,普洱茶的香气重在自然,浓而不腻,清而不扬,重而不闷等。茶人们用米香、花香、果香、蜜香、草香、枣香、兰香、樟香、荷香等不得已的比喻来相容普洱茶的不同香气,这表明普洱茶香气的复杂丰富,而且这些变化万千的香气来自普洱茶原料本身和后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温度、湿度内部元素变化的结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文章说普洱茶之所以有樟香是因为茶树与樟树间植,这是一种主观臆测的说法。按此观点来说,普洱茶荷香难道是茶树与荷花间植的结果? \"mL LnK?  
\"mL LnK?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 之五:味 \"mL LnK?  
\"mL LnK?  
  味是对普洱茶感知理解的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普洱茶品鉴的“初级职称”。“味”之特点,也是普洱茶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著区别的特征。在品饮实践中,普洱茶的“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舌面口腔的生理活动、生理体验感觉,另一层是以此为基础的含有很大程度的审美性趣味,成了“体味”、“玩味”、“品味”等意蕴,使人感受到不同味道的普洱茶和与之相应的不同味道,同时具有使人得到精神愉悦。我们经常说道“回甜”与“回甘”,就是这两层感觉得混合;但是普洱茶以回甘为上,回甘的一定回甜,但回甜的不一定有回甘感。也就是说,回甘的普洱茶在“甜”外,还有一些对人的味觉有益的其他成份,古人品尝美食说的“兼味”、“味外味”就是此意;更具有对味的体验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清爽滑润,醇和、甘甜、生津而千变万化。总之,就熟茶而论,好的普洱茶在“味”是大同小异的优秀,既回甜又回甘;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则各有各的差劲处,不同程度的有苦、馊、酸、涩、麻、挂等特点,这有点像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mL LnK?  
\"mL LnK?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 之六:气 \"mL LnK?  
\"mL LnK?  
  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普洱茶之深,很大程度上是深在一个”气“字上。 \"mL LnK?  
\"mL LnK?  
  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气论贯串着中国传统艺术和人物品藻的始终。普洱茶品饮的较为抽象的范畴,却也是普洱茶上品下品之分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常说,普洱茶是有生命的,品饮普洱茶是一门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普洱茶的“气”而言。天地宇宙之间,凡有生命都必有“气”;凡中国传统艺术,举凡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甚至诗词歌赋,无不讲究个“气”字。亚圣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说人的修养境界,三国魏文帝曹丕“文与气为主”是谈艺,傅抱石题青城山古松国画“元气淋漓,真宰上诉”是说物。又譬如我们生活中,书法作品到处可见,高手所作,笔墨点画的后面,我们总是感觉到有一股充沛元气,使之看上去不死板呆滞。又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虽然貌不惊人,但眉宇之间能感到对方或城府深沉、或正直大度、或修养深厚等,就是内在的生命力通过表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是这种表达不是直接简单的而已。普洱茶之气,就是以优质原料的基础,所谓的“得天地之精、日月之华”、“百草之首、万木之花”的好茶,再经过人的用心加工,得天、地、人之灵,生普洱茶厚、正、足之气。 \"mL LnK?  
\"mL LnK?  
  当然,普洱茶神奇但不神秘。所谓茶气,就是茶之所以为茶的物质基础在品鉴时候在人的感官和精神上的综合经验,我们形容茶气,往往用“茶气足不足”、“茶气正不正”、“茶气厚不厚”等词语形容,从物质基础来看,主要是茶多酚、咖啡因含量足不足;而茶多酚,就是茶之所以为茶的物质基础,普洱茶的原料必须要用云南大叶种,就是因为茶多酚含量比国内国外其他任何茶区茶种的含量高,生茶在悠悠岁月的陈化中茶多酚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茶多酚的含量也大幅度的减少,如果作为原料的晒青毛茶茶多酚含量低,就形成了茶品的先天不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说某一款茶“茶味淡薄”,也就是茶气不足。在普洱茶主产区之一的临沧茶,茶多酚含量最高,也就是说,该茶区的原料制成的普洱茶,先天条件就很好,这是普洱茶在品饮中气足韵厚的保证,也是收藏普洱茶在日后越陈越香但决不会汤清水薄的保证。最简单的例子,刚制成的新茶中,以黄片(又称黄叶)压制的青饼,口感就很甜润,但即便在昆明存上三、四年后,茶气就淡薄了,所以收藏价值就不高。黄片就是在茶叶发后采摘不及时的那部分,也是阮福在《普洱茶记》里说的“将揉时预择其内劲而不卷者,名金玉天”者(一些版本为“金月天”)。黄片茶多酚含量很低,加工时茶农一般要剔拣开来,类似于我们洗菜时丢掉的老坏的菜叶部分——也就是石昆牧在《经典普洱》一书第45页说的“分明是茶园茶的粗枝老叶,却被无良厂商冒充大叶乔木以欺骗消费者”的那种茶。只是黄片饼不止是茶园茶有,老树茶也有;并且,以此欺骗消费者的厂家不多,倒是商家居多。 \"mL LnK?  
\"mL LnK?  
  但是,我们普普通通喝茶,没必要判别什么茶多酚、咖啡因等,有一个简单的感官评价——八字真言:“苦不叮嘴,涩不挂舌”。刚刚入口时有一点苦,当马上回甘;有一点涩,但马上化开,生津出韵——口腔里感觉风生水起但层次分明,变化丰富却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这也许是为什么舞蹈家杨丽萍说:普洱茶是味觉的音乐。 \"mL LnK?  
\"mL LnK?  
  品鉴茶气主要从三个方面:足、厚、正。原料好如临沧茶,自然气足;加工工艺精当,使茶多酚的好处与氨基酸等其他元素和谐发挥,则如各种不同的乐器以茶多酚、咖啡因为领唱者的合唱,自然茶气显厚;茶叶采摘得时,不乱加拼配,有品饮经验的人一杯入口,则临沧茶是临沧茶、思茅茶是思茅茶、版纳茶是版纳茶,风格明显,个性突出,这就是所谓的茶气正。 \"mL LnK?  
\"mL LnK?  
  以上所言,只是茶气的”外气“,更为迷人之处在于”内气“,内气者,不是以口鼻欣赏,而是以身体感知。这一点,练气功者、中医、出家人和不嗜荤腥的最容易感受,普洱茶气归肺经脾经,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甚至有如练气功时得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内气;而内气,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对内气的深入探讨,似乎从中医理论更能解释清楚。 \"mL LnK?  
\"mL LnK?  
  同时,茶若无气,韵就成了空中楼阁。 \"mL LnK?  
\"mL LnK?  
  知茶气者,可谓对普洱茶已经登堂入室了。 \"mL LnK?  
\"mL LnK?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 之七:韵 \"mL LnK?  
\"mL LnK?  
  韵 是普洱茶品鉴中较“气”更难加以形象地说明的主观感受,可以先打个比方,唱歌时虽然旋律、音高、节奏准确,但无动听感,就称为“有声无韵”;在评价人物时,一个美女即便是身高、三围、五官都很好,但死板呆滞无灵气无教养,就缺少“韵”,也难给人美感。这一点甚至让李笠翁为难,在《笠翁秘书?声容部?选姿第一?态度篇》里,他说美女要让人迷恋,重要的不是身材皮肤五官,而是“媚态”,媚态又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 \"mL LnK?  
\"mL LnK?  
  按照他的选美标准就是姿态第一,“选貌选姿,总不如选态第一重要”。但是说了半天,“媚态”到底是什么,他也只能打个比方说:“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普洱茶的韵很难界定,但在品饮实践中的最直观体验就是“生津”,各种不同的上品之茶,有的生津在舌尖,有的在舌面,最佳者连喉部都生津,所谓的喉韵就是指这一点。饮茶生津,有如听音乐的“余音绕梁”,看好风景的“山色有无”,与德高学深的长者相处的“如沐春风”之感。当然,生津不能完全概括普洱茶“韵”的感觉。老茶之韵与新茶之韵不同,新茶之韵较直接,老茶则显含蓄——当然,有些品饮者把“湿仓味”当成普洱茶的韵,其实是把缺点当成了特点甚至优点了。 \"mL LnK?  
\"mL LnK?  
  古人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毛主席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尝一尝”,品饮普洱茶并不神秘,并不需要先天有什么神授鬼教,只要不断的实践、比较,尤其是跟茶友多交流,慢慢就自然而然领略普洱茶的好处。重要的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选择错了茶,把质次品低的茶品先入为主,作为以后品鉴的标准,好比戴了有色眼镜,要体会普洱茶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就绕弯路了。这也是现在一些茶友,把湿仓老茶作为存储良好的将来老茶的标准,是自折好茶身价的。 \"mL LnK?  
\"mL LnK?  
  品鉴普洱:要让普洱茶能喝了健康,以慢喝最为适宜。如太急促或匆匆忙忙的喝,紧张的心绪,无法使茶气安然的在体内发挥功效。正如气功功法中最讲究的是“以意行气”匆忙之行为,必然心神不稳定,思想不能集中,无法以意行气。即使茶气在经络中起作用,但意识涣散,也无法将茶气纳入经络之中而运行。 \"mL LnK?  
p@~ic#X  
  如要品出普洱茶气,以陈化的好普洱茶最为适宜。普洱茶所以能将茶气冲泡出来,其茶品必须经过长期陈化及发酵,一般以三四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品,才能冲泡出较强烈茶气来。同时,茶品的质地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来自云南省内高海拔大茶山中的大叶种老茶树。 p@~ic#X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江西省南城县和平游氏QQ群(群名):九都和平里,群号:47303416,欢迎和平游氏宗亲的加入!
云南游氏宗亲群:96029680   谒诚欢迎广大云南游氏宗亲以及和云南游氏宗亲有渊源的各地宗亲踊跃参与交流。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03
少数民族人口占61%,和他们交流困难吗?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香明

发帖
4152
金钱
201
贡献值
173
交易币
188
好评度
363
家乡
福建漳州,祖籍江西石城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9-03
普洱茶不伤胃!
游氏论坛有您更精彩! 今天您签到了吗?
离线游永雄

发帖
3527
金钱
95220
贡献值
842
交易币
289
好评度
533
家乡
江西省南城县徐家乡游家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9-03
虽然很多少数民族有其自已的语言!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用西南汉语方言沟通的!
江西省南城县和平游氏QQ群(群名):九都和平里,群号:47303416,欢迎和平游氏宗亲的加入!
云南游氏宗亲群:96029680   谒诚欢迎广大云南游氏宗亲以及和云南游氏宗亲有渊源的各地宗亲踊跃参与交流。

离线游永雄

发帖
3527
金钱
95220
贡献值
842
交易币
289
好评度
533
家乡
江西省南城县徐家乡游家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03
如果最近有看国际新闻“缅甸果敢战事”的就可以从侧面了解云南汉语的流通之广,网上资料介绍: p@~ic#X  
果敢(Kokang),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位于缅甸东北部比邻中国云南省,以果敢族为主体的自治区。首府老街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同时流通缅元以及人民币。 p@~ic#X  
p@~ic#X  
p@~ic#X  
  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朝末年大量汉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向中国效忠。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印度,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p@~ic#X  
p@~ic#X  
    据报导以及去过果敢的朋友说,当地手机用的是中国移动的网络,固定电话用的是云南临沧地区的区号,讲云南方言,用的中国人民币!境内完全使用汉字,民风风俗与国内无异,下图为果敢当地小学及足以令人吃惊的:果敢特区军队文工团慰问演出,就象在中国一样! p@~ic#X  
    p@~ic#X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9711.htm掸邦果敢第一特区
江西省南城县和平游氏QQ群(群名):九都和平里,群号:47303416,欢迎和平游氏宗亲的加入!
云南游氏宗亲群:96029680   谒诚欢迎广大云南游氏宗亲以及和云南游氏宗亲有渊源的各地宗亲踊跃参与交流。

离线游大亮

发帖
7461
金钱
12
贡献值
3313
交易币
246
好评度
586
家乡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新丰街镇梅溪村界潭堡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03
发酵茶,助消化。
真诚相识,真诚相见,真诚相遇,真诚相助。
离线游永剑

发帖
1767
金钱
159686
贡献值
1904
交易币
189
好评度
198
家乡
江西南城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9-03
茶文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