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07阅读
  • 25回复

[土建工程]测量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0-04
 F、前后司尺员同时读取尺上数,每读完一次将钢尺前后移动数厘米,再读一次数,一般读三次,三次之差不超过2~5mm,取平均值。量距时应量取气温。 ; =n}61  
   2、尺的鉴定: ; =n}61  
A、尺长方程式:  ; =n}61  
Lt=lo+Δl+αl0(t-t0) ; =n}61  
式中:Lt为钢尺在温度为t时的长度; ; =n}61  
              l0为名义尺长; ; =n}61  
              Δl为尺长改正数; ; =n}61  
              α膨胀系数; ; =n}61  
              t为钢尺使用时的温度; ; =n}61  
              t0为钢尺鉴定时的温度。 ; =n}61  
     B、尺长度计算: ; =n}61  
     Δl为单位改正长度:Δld=Δl╳l/l0 ; =n}61  
     温度改正、倾斜改正及最终尺寸计算式如下图所示: ; =n}61  
   四、距离丈量的注意事项。 ; =n}61  
1、钢尺用前要将零点位置、刻划和注记弄清; ; =n}61  
     2、不能被辗压; ; =n}61  
     3、定线要直,钢尺要平,拉力要均匀,测钎应保持铅直状态; ; =n}61  
     4、钢尺应保持顺直,不能扭转; ; =n}61  
     5、不能在地面上拖着走,并且注意保护设备。 ; =n}61  
第三节  、视距测量
  一、概述; ; =n}61  
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配合视长,根据光学和三角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 =n}61  
      视距丝是望远镜十字丝划板上刻制的上、下对称的两条短线; ; =n}61  
      普通视距测量的精度为1/200~1/300; ; =n}61  
      精密视距测量的精度可达1/2000。 ; =n}61  
     视距测量不受地形起伏限制,常用于较低级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和碎部测量。 ; =n}61  
   二、视线水平时的视距与高差; ; =n}61  
1、水平距离D=k * n+C ; =n}61  
     上式中,k在一般的设计中为100,而常数C值一般为25cm左右,但对于内调焦的望远镜C为0,n为尺间隔值。 ; =n}61  
         D=100*n ; =n}61  
    2、如图所示,A、B两点的高差。 ; =n}61  
   三、视线倾斜时的视距与高差; ; =n}61  
当视线倾斜时两点的水平距离与高差如图所示 ; =n}61  
   四、视距测量的方法。 ; =n}61  
1、将经纬仪安在测线一端A,进行对中、整平; ; =n}61  
    2、量取仪器高i(单位为cm) ; =n}61  
    3、将视距尺立于测线另一端B,使十字丝中丝对准某一整数,分别读出上、下、中丝的读数,并得出尺间隔数。 ; =n}61  
    4、中丝不变的情况下读出竖盘读数,并换算为竖直角; ; =n}61  
    5、由公式计算出水平距离D和高差h,并由已知高程推算出未知高程。 ; =n}61  
第五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 =n}61  
第一节 、概念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0-04
 第二节 、误差的来源分类等
一、误差的来源; ; =n}61  
误差的来源:  人工因素、仪器因素、外界因素。 ; =n}61  
  二、误差的分类; ; =n}61  
1、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 =n}61  
  2、其各自特点是:系统误差有规律性与积累性; ; =n}61  
        而偶然误差的特点是:有界性、对称性、大小均布性、低偿性等。 ; =n}61  
  三、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 =n}61  
二者的区别是:误差不可能避免,而错误则可以避免。 ; =n}61  
  四、评定精度的标准。 ; =n}61  
1、中误差: ; =n}61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个未知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各次结果相应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开平方如下式: ; =n}61  
          m=±√(Δ2)/n ; =n}61  
  2、容许误差: ; =n}61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起过一定限值。 ; =n}61  
  一般取三倍如下式: ; =n}61  
           Δ容=±3√(Δ2)/n ; =n}61  
  3、相对误差: ; =n}61  
   用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将其分子化为1,即用1/k表示。 ; =n}61  
第六章 平面控制测量
  ; =n}61  
第一节 、概述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0-04
一、防止误差积累的原则; ; =n}61  
    先控制后细部; ; =n}61  
    由高级到低级; ; =n}61  
    从整体到局部。 ; =n}61  
 二、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 ; =n}61  
   1、图根控制点 ; =n}61  
  2、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控制测量; ; =n}61  
         A、基本平面控制, ; =n}61  
       B、图根控制:在A的基础加密控制点。  ; =n}61  
  3、测站点; ; =n}61  
  A、B都不能满足细部测量的需要时,用解析法或图解法测设来测控制点。如图所示 ; =n}61  
 第二节 、导线测量
一、导线布置形式: ; =n}61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 =n}61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 =n}61  
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测边、测角、导线连接测量等工作。 ; =n}61  
   1、选点: ; =n}61  
    收集地形图→选择高一级的控制点坐标及布置详图→按坐标把已知点展绘在原有的地形图上→规划导线一的布置方案→实地选定各点点位并建筑标志。 ; =n}61  
   选点时应注意: ; =n}61  
    1)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 ; =n}61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 ; =n}61  
    3)视野开阔, ; =n}61  
    4)导点数要足够,密度均匀,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0-04
5)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 ; =n}61  
     如图所示。 ; =n}61  
  2、测边: ; =n}61  
    往返的平均值。 ; =n}61  
     精度:平坦地区:≯1/3000 ; =n}61  
                   起伏较大地区:≯1/2000 ; =n}61  
                   特困难地区: ≯1/1000 ; =n}61  
  3、测角: ; =n}61  
导线的转折角分为左角与右角; ; =n}61  
DJ6:两半测回之差≯±6",角度闭合差≯±60√n  。 ; =n}61  
  4、导线连接测量: ; =n}61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以此取得坐标和方位角起始数据,称连接测量。 ; =n}61  
    其过程如图所示 ; =n}61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 =n}61  
1、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 =n}61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 =n}61  
             闭合导线的内角总和:∑β理=(n-2)×180° ; =n}61  
             闭合差:fβ=∑β测-∑β理 ; =n}61  
             闭合差允许值:fβ容=±60√n   ,∣fβ∣≤fβ容 ; =n}61  
       各角的调整值原则: ; =n}61  
             A符号相反; ; =n}61  
             B平均分配; ; =n}61  
             C有系数时,短边角多分配。 ; =n}61  
     2)各边的方向角计算: ; =n}61  
       如图所示 ; =n}61  
      注:若方位角超过360°,应减去360°,若小于零时,应加上360°。 ; =n}61  
     方向角计算的检验方法是:最后重新推出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0-04
  ∑ΔY理=YB-YA=ΔYAB 5E\#%K[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 5E\#%K[  
       fx=∑ΔX测-ΔXAB 5E\#%K[  
       fy=∑ΔY测-ΔYAB 5E\#%K[  
    相对误差:k=fD/∑D=1/M 5E\#%K[  
     误差分配同闭合差导线。 5E\#%K[  
  5E\#%K[  
 第三节 、小三角测量
一、概述; 5E\#%K[  
小三角测量是在小范围内布置边长较短的角网。如图所示 5E\#%K[  
    二、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 5E\#%K[  
1、踏勘选点和建立测量标志; 5E\#%K[  
       选点应注意: 5E\#%K[  
      1)三角点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的地方,相邻的三角点应能通视。 5E\#%K[  
      2)为保证推算边长的精度,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小于30°,个别也不小于25°。 5E\#%K[  
      3)边长一般为200m~500m。 5E\#%K[  
   2、立标:(一般用标志杆); 5E\#%K[  
    点位选定后,在实地进行埋石、编号、立杆等工作。 5E\#%K[  
   3、角度测量: 5E\#%K[  
    图根小三角的测角中误差应≤±20"(DJ6),        5E\#%K[  
但应注意:1)如果三 角点上观测方向≤3 个,为单测回,不归零; 5E\#%K[  
           2)如果三角点上观测方向>3个,为半圆测回,应归零; 5E\#%K[  
           3)随时注意检查各三角形的角度闭合差,f 容=±60"。 5E\#%K[  
             4)对于独立三角锁还要测定一条边的方位角,以便确定其方向。 5E\#%K[  
   4、边长测量: 5E\#%K[  
    测量小三角形的起始边的边长,可用鉴定过的钢尺丈量。 5E\#%K[  
 三、小三角测量的内业计算。 5E\#%K[  
1、小三角测量的内业工作与导线测量基本一样 5E\#%K[  
     1)、检查外业手簿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满足限差要求; 5E\#%K[  
     2)、计算三角形角度闭合差和其他闭合差 ,满足要求时进行调整。 5E\#%K[  
     3)、调整后的观测值计算各边长和各点坐标。 5E\#%K[  
     为了计算有规律,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要求统一编号,一般规定为三角形中已知边所对角编号为bi,待求边所对角的角编号为ai。 5E\#%K[  
     计算边长进要用的ai、bi称为传距角,它们所对的边为传距边;第三角编号为ci,其所对的边称为间隔边。 5E\#%K[  
     下面讲述最常用的单三角锁及中点多边形的平差计算方法: 5E\#%K[  
    2、单边三角锁(如图所示) 5E\#%K[  
    使用范围:只能在独立的、要求精度不高的狭小区域,作为图根控制加密。 5E\#%K[  
     计算步骤: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10-04
1)三角形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5E\#%K[  
     实:fi=ai'+bi'+ci'-180°              ① 5E\#%K[  
     理:ai'+ai+bi'+bi+ci'+ci-180°  ② 5E\#%K[  
    ①-②式: 5E\#%K[  
             fi=-ai'-bi'-ci'  → -fi=ai'+bi'+ci' 5E\#%K[  
        误差分配:ai=bi=ci' =-fi/3 5E\#%K[  
     2)三角形各边边长计算: 如图所示 5E\#%K[  
  3、各角点的坐标,(同坐标控制网) 5E\#%K[  
 第七章 高程控制测量
  5E\#%K[  
第一节 、概述
一、水准测量原则: 5E\#%K[  
   测量地面的高程同样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先建立高程控制网,再根据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测定的地面其它点的高程。 5E\#%K[  
二、实际工程中的高程控制通 5E\#%K[  
在实际工程的地形图中,高程控制一般分为如下三级: 5E\#%K[  
        基本高程控制(四等及以上的水准测量) 5E\#%K[  
        加密高程控制(五等及三角高程控制测量) 5E\#%K[  
        测站点高程控制。 5E\#%K[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5E\#%K[  
为了减少大气折光的影响,视线离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0.3m,在山区亦不得小于0.2m。 5E\#%K[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具体的内容; 5E\#%K[  
1、视距部分 5E\#%K[  
      1)后视距离D后; 5E\#%K[  
      2)前视距离D前,三等水准<65m,四等水准<80m。 5E\#%K[  
      3)前后视距差D后-D前:三等水准<3m,四等水准<5m。 5E\#%K[  
      4)视距累差:∑d=本站视距差+上站视距累差 5E\#%K[  
                     ∑d:三等水准<6m、四等水准<10m。 5E\#%K[  
     2、同一水准红、黑两中丝读数校核 5E\#%K[  
       1)后视黑面尺读数:上、中、下丝; 5E\#%K[  
       2)前视黑面尺读数:上、中、下丝;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0-04
3)前视红面尺读数:上、中、下丝; 5E\#%K[  
       4)后视红面尺读数:上、中、下丝; 5E\#%K[  
     3、每页计算校核 5E\#%K[  
           1)视距部分: 5E\#%K[  
               点视距累差:∑d=  ∑d前-  ∑d后 5E\#%K[  
              总视距:  ∑(D后+D前) 5E\#%K[  
           2)高差部分: 5E\#%K[  
              ∑(a黑+a红)-∑(b黑+b红) 5E\#%K[  
            =∑(h黑+h红)  (红、黑尺高差之和) 5E\#%K[  
         观尺顺序:后→前→前→后 5E\#%K[  
第三节、 三角高程测量(自学)
第八章 地形图的测绘
  5E\#%K[  
第一节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平面图和地形图; 5E\#%K[  
A、 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到图纸上,称地形图。 5E\#%K[  
  B、将地物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到图纸上,称为平面图。 5E\#%K[  
  B、注意:平面图只能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地形图除表示地面的平面位置,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情况。 5E\#%K[  
  二、比例尺; 5E\#%K[  
1、地形图上的距离与地面上的相应的距离之比,称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5E\#%K[  
A、数字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 5E\#%K[  
    比例尺表示:d/D=1/(D/d)=1/M, M愈小则比例尺越大。 5E\#%K[  
B、直尺比例尺 5E\#%K[  
 用一定长度的直线,注记其代表的地面实际水平长度。(如:三棱尺 5E\#%K[  
    2、比例尺大小分类: 5E\#%K[  
      1)大比例:1:500、1:1000、1:2000、1:5000; 5E\#%K[  
      2)中比例:1:1万、1:2万、1:5万、1:10万; 5E\#%K[  
      3)小比例:1:20万、1:50万、1:100万。 5E\#%K[  
    3、比例尺精度 5E\#%K[  
     人用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的距离,常为0.1mm。小于0.1mm时,在图上难画出。因此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比例尺精度. 5E\#%K[  
     A、由量距精度选用比例尺 5E\#%K[  
如:图上要表示出0.2m的最小实际长度,则此时的比例尺不应小于: 5E\#%K[  
    由   d/D=1/M  得0.1/200=M 5E\#%K[  
    即:M=2000 5E\#%K[  
    所以:比例尺不应小于:1/M=1/2000 5E\#%K[  
   B、由比例尺确定量度精度 5E\#%K[  
如:比例尺为1/5000,实地量距精度:0.1*5000=500mm=0.5m 5E\#%K[  
  三、地物的表示方法; 5E\#%K[  
1、比例符号:(相似形); 5E\#%K[  
    2、线形符号(长按比例,宽不能); 5E\#%K[  
    3、非比例符号(物体小无法缩绘表示); 5E\#%K[  
    4、地物注记(对地物进行说明和补充)。 5E\#%K[  
  四、地貌的表示方法; 5E\#%K[  
1、地貌的类型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10-04
 1)平地:α<2° 5E\#%K[  
     2)丘陵:α在2°~6°之间 5E\#%K[  
     3)山地:α在6°~25°之间 5E\#%K[  
     4)高山地:α>25° 5E\#%K[  
      2、地貌的表示方法 5E\#%K[  
     1)等高线 5E\#%K[  
     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如图所示,再如下动画的所演示等高线变化。 5E\#%K[  
     2)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之间高差; 5E\#%K[  
   3)等高平距:相临两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5E\#%K[  
      3、基本地貌等高线,如图所示 5E\#%K[  
            山头:等高线闭合,由外到内,高程逐渐增大。 5E\#%K[  
            洼地:等高线闭合,由外到内,高程逐渐减小。 5E\#%K[  
            鞍部:相邻两山头之间的低凹处,形如马鞍。 5E\#%K[  
   4、等高线种类 5E\#%K[  
      1)首曲线(用0.l5mm的细实线绘)(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5E\#%K[  
      2)间曲线(用0.15mm的以细长虚线描绘); 5E\#%K[  
      3)助曲线(用0.15mm的短虚线描绘); 5E\#%K[  
      4)计曲线(用0.30mm的粗实线描绘)。 5E\#%K[  
      如图所示的各类等高线。 5E\#%K[  
    5、等高线的特点 5E\#%K[  
     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5E\#%K[  
      2)等高线闭合,若不闭合,就是只有一种情况,即遇到峭壁的坡地。 5E\#%K[  
     3)除悬崖和绝壁处,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5E\#%K[  
     4)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成正交。(如图所示 5E\#%K[  
     5)在同一幅图上等高距相同。 5E\#%K[  
第二节 、碎部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碎部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Qk R  
  一、收集资料; `Qk R  
       目的:拟定测图计划。 `Qk R  
  二、图纸的准备 `Qk R  
  三、控制点的展绘 `Qk R  
  四、测站点加密。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10-04
第三节 、测量碎部点平面布置的基本方法
如图所示 `Qk R  
  一、极坐标法;(开阔地区) `Qk R  
  二、直角坐标法(与碎部点较近区) `Qk R  
  三、角度交汇法(与碎部点较远区) `Qk R  
  四、距离交汇法 `Qk R  
第四节 、经纬仪测绘法 `Qk R  
一、碎部点的选择; `Qk R  
碎部点的选择是测绘地形图的关键。 `Qk R  
    碎部点应取地物和地貌的特征部位: `Qk R  
    1、地物:主要是测出其轮廓线的转折点,房屋角、道路中心线或边线的转折点;水井及独立树的中心等; `Qk R  
        一般规定:凡建筑轮廓线凹、凸长度在图上大于0.4mm时,都应表示出来。 `Qk R  
    2、地貌:测出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山顶、谷底、鞍部和其他地面坡度变化处的地貌特征点。 `Qk R  
     3、立尺员与观测员配合:平坦地区跑尺时,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而缓坡则沿山脊线、山谷线跑尺。 `Qk R  
   二、等高线的勾绘; `Qk R  
在图纸上测得一定数量的地形点,就可勾绘等高线,其步骤如下: `Qk R  
       1)用铅笔把有关地貌特征点连结; `Qk R  
       2)在两相邻点之间,按其高程内插等高线; `Qk R  
       3)内插按均匀比例进行。 `Qk R  
   三、一个测站上的测绘工作。 `Qk R  
   用经纬仪进行碎部测量,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测出起始方向和碎部点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再用视距测量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Qk R  
    1、安仪器(经纬仪、绘图板) `Qk R  
    2、定向(0°0'0"); `Qk R  
    3、立尺:立点、读数(上、中、下、水平角); `Qk R  
    4、观测、计算(α、上、中、下、及竖盘读数); `Qk R  
    5、展绘碎部点 `Qk R  
    6、绘图应边展绘边参照实地绘出地物;并注意与实际是否相等。 `Qk R  
      大平板仪部分(自学); `Qk R  
      水地地形的测绘(自学)。
有志者事竟成
离线游春波

发帖
6728
金钱
54606
贡献值
178
交易币
209
好评度
1548
家乡
广东省河源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10-04
第九章地形图的应用 `Qk R  

  `Qk R  
第一节 、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Qk R  
一、分幅的基本方法; `Qk R  
分幅基本方法是: `Qk R  
     1、按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法(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 `Qk R  
      2、按坐标格网划分:正方形分幅和矩形分幅法(用于城市或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图分幅) `Qk R  
二、正方形分幅法。 `Qk R  
  对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为图幅; `Qk R  
    其他比例尺如:1:2000、1:1000、1:500,1:200。 `Qk R  
    1、图名:本图幅的名称,一般以本图幅的主要地名命名;对于一些比例所代表的实地面积较小,可不命名,只编号; `Qk R  
   2、编号: `Qk R  
     对于测区较大时,应将地形图进行分幅,并且为了便于拼接,保管和使用,图应进行统一编号。 `Qk R  
    正方形分幅法是以1:5000图为基础,取其图幅西南角的坐标数字(以km为单位)作为1:5000比例尺地形图编号。 `Qk R  
   将1:5000图作为四等分,即得四幅1:2000图的编号,可在1:5000图号之后附加各自的代号Ⅰ、Ⅱ、Ⅲ、Ⅳ。 `Qk R  
    作为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依此类推: `Qk R  
    比例尺     图幅大小cm    每幅实地面积(平方公里)  每平方公里幅数 `Qk R  
  1:5000       40×40                4                        1/4 `Qk R  
  1:2000       50×50                1                        1 `Qk R  
  1:1000       50×50               0.25                      4 `Qk R  
  1:500        50×50               0.0625                    16 `Qk R  
  如图所示 `Qk R  
   3、接合图表 `Qk R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幅之间关系,便于索取相邻图幅,常在图幅的左上列出相邻图幅的接合表,或在图的四边图廓上标出相邻图幅的图号。例如书上图9-10(P.136) `Qk R  
有志者事竟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