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8-20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91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622
- 贡献值1027
- 交易币4
- 好评度619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917
- 金钱
- 25622
- 贡献值
- 1027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198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篆刻随感 h\,5/ )Y 我,研究妈祖文化20年,写妈祖散文。 h\,5/ )Y 我发现,折扇对妈祖文化非常有用,是一种十分美妙的载体,可以在湄洲岛打开市场。我,希望开发妈祖扇。 h\,5/ )Y 妈祖扇,做了十年,折腾,成不了。于是,我想迂回一下,首先做游氏文化折扇。 h\,5/ )Y 做游氏文化折扇,也麻烦,构思、扇文、书法、设计、图,等;还需要篆刻、印章。 h\,5/ )Y 中国印章历史悠久,艺趣盎然,通行于周代,盛于秦汉,大都以金、铜、玉等铸、凿而成,它是古代作为凭证的信物。古人说:“印,信也。” h\,5/ )Y 篆刻艺术,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书法艺术在印石上的再现。莆田圭浦游氏的篆刻,不错的。 h\,5/ )Y 圭浦游氏游家庙,还有圭浦书院与圭浦坛,创修于重视与鼓励文化教育的宋代。唐末至宋,圭浦游氏先后高官延续不断,宋代莆阳志列入名宦的辅公及子孙,得益宋代官员高薪,具备兴建经济实力与其为官的号召力。同时,有条件搞一些篆刻艺术,并一代代流传下去。 h\,5/ )Y 莆田明清篆刻艺术家,对印章艺术有深刻的理解,也有一些成就。 h\,5/ )Y 民国时,莆田“圭浦游”的篆刻,出二个名家,游观澜、游定远。 h\,5/ )Y 游观澜,“圭浦游”裔孙,清末明初名士,1913年3月,当选为民国福建省议会第一次常年会议员。 h\,5/ )Y 游观澜精书法,工篆刻,行楷沉着雍容,古劲绝俗,诗载台湾《全台诗集》。 h\,5/ )Y 游观澜的篆刻,取法正宗、脉络清晰,基本功扎实,作品典雅、严谨、苍秀、清新。其中不少精品力作,既有秦汉凿印之古风,又有明、清篆印之遗韵,错落有致,古朴生动。 h\,5/ )Y 1896年,应莆田秀屿游氏同宗之请,游观澜书写寿匾,纪念台湾总兵游金辂。1901年夏编辑出版有《莆田名家印存》一书,流行于世,备受名家推崇。民国三年(1913年),游观澜执笔书《莆田紫霄圭埔游氏家乘》序言。这是“圭浦游”的一篇重要文章。 h\,5/ )Y 游定远,(1878 -1966) ,号介园、碧藏楼主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秀才,“圭浦游”后裔。历任小学教员、校长、涵江海关创关长、莆仙财政副坐办、江西谢埠统税局长等职,1949年受聘福建省文史馆研究员、政协莆田县一至四届委员。 h\,5/ )Y 游定远是莆田近代知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篆刻家、鉴赏家,著有《碧藏楼印存》,收入明、清及近代莆籍名家篆刻计16家百余方,有一些收藏的故事。 h\,5/ )Y 张琴、商衍鎏、于右任等名流,曾亲自为定远公代订润格,称"先润后刻,一星期内取件,石章每字二元,牙章合倍,品玉另议,劣石不刻。" h\,5/ )Y 张琴,莆田的大名人,评游定远"介园善文墨,精赏鉴,图书文几,无不风雅宜人,篆刻特其余事耳。兹挟其艺而游湖海,同人嘱代订润格,固略叙渊源,蕲与海内鉴古家共证之。" h\,5/ )Y 游定远篆刻的精品力作,既有秦汉凿印之古风,又有明、清篆印之遗韵。前者错落有致,古朴生动。后者雅致精妙、谨严、清朗。 h\,5/ )Y 于右任,中国大书法家,他的一双女儿绵绵和无名,1948年寄读莆田中山中学时,曾致函郑仲武校长,在答谢莆田名人时,特地嘱托郑仲武代向张琴、游定远一并道念。 h\,5/ )Y 张琴、于右任等,为定远公代订润格,到亲笔致函道念,从中可见,游定远当年艺苑之盛名。 h\,5/ )Y 篆刻艺术,其实也是一种修身养性。 h\,5/ )Y 做事,需要“耐劳忍气”,篆刻中,可学习这一点。 h\,5/ )Y 我做游氏文化折扇,也许,也要“耐劳忍气”。 h\,5/ )Y 文化折扇,有非常美妙的前景。 h\,5/ )Y 努力吧,神会看见的。 h\,5/ )Y h\,5/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