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48
-
- 注册时间2008-03-02
- 最后登录2024-12-06
- 在线时间1516小时
-
- 发帖673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9
- 金钱54611
- 贡献值193
- 交易币209
- 好评度1569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6734
- 金钱
- 54611
- 贡献值
- 193
- 交易币
- 209
- 好评度
- 1569
- 家乡
- 广东省河源市
- 性别
- 男
|
4.6 高压配电装置 4.6.1 一般规定 '",5Bu#C 4.6.1.1 配电装置的布置和导体、电器的选择,应满足在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应不危及人身安全和周围设备。 '",5Bu#C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并应考虑电缆或架空线进出线方便。 '",5Bu#C 4.6.1.2 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应和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相配合。 '",5Bu#C 4.6.1.3 配电装置中相邻带电部分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按较高的额定电压确定其安全净距。 '",5Bu#C 4.6.1.4 高压出线断路器当采用真空断路器时,为避免变压器(或电动机)操作过电压,应装有浪涌吸收器并装设在小车上。 '",5Bu#C 高压出线断路器的下侧应装设接地开关和电源监视灯(或电压监视器)。 '",5Bu#C 4.6.2 环境条件 '",5Bu#C 4.6.2.1 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一般采用表4.6.2.1所列数值。 '",5Bu#C 注:①年最高(或最低)温度 为一年中所测量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多年平均值; '",5Bu#C ②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最热月每日最高温度的月平均值,取多年平均值。 '",5Bu#C 4.6.2.2 选择导体和电器时的相对湿度,一般采用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湿度较高的场所,应采用该处实际相对湿度。 '",5Bu#C 4.6.2.3 海拔高度超过1000m的地区,配电装置应选择适用于该海拔高度的电器和电瓷产品,其外部绝缘的冲击和工频试验电压应符合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电压的有关规定。 '",5Bu#C 4.6.3 导体和电器 '",5Bu#C 4.6.3.1 选用的导体和电器,其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并应按短路条件验算其动、热稳定。 '",5Bu#C 用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器,可不验算热稳定,但动稳定仍应验算。 '",5Bu#C 用高压限流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器,可根据限流熔断器的特性,来校验导体和电器的动、热稳定。 '",5Bu#C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回路,可不验算动稳定和热稳定。 '",5Bu#C 4.6.3.2 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并应考虑电力系统5~10a的发展规划以及本工程的规划。 '",5Bu#C 4.6.3.3 计算短路点,应选择在正常接线方式时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 '",5Bu#C 带电抗器的6kV或10kV出线,隔板(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之间)前的引线和套管,应按短路点在电抗器前计算,隔板后的引线和电器,一般按短路点在电抗器后计算。 '",5Bu#C 4.6.3.4 验算导体和电器时用的短路电流,宜按下列条件进行计算: '",5Bu#C (1)电力系统所有供电电源都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5Bu#C (2)所有同步电机都具有强行励磁或自动调整励磁装置; '",5Bu#C (3)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5Bu#C (4)所有供电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 '",5Bu#C (5)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元件,但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电阻; '",5Bu#C (6)在电气连接的网络中应考虑具有反馈作用的异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容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 '",5Bu#C 4.6.3.5 导体和电器的热稳定、动稳定以及电器的短路开断电流,一般按三相短路验算。如单相、两相短路较三相短路严重时,则按严重情况验算。 '",5Bu#C 4.6.3.6 当按短路开断电流选择高压断路时,应能可靠地开断装设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 '",5Bu#C 按断流能力校核高压断路器时,宜取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的短路电流作为校核条件。 '",5Bu#C 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高压断路器,应考虑重合闸时对额定开断电流的影响。 '",5Bu#C 4.6.3.7 验算导体短路热稳定用的计算时间,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断路器全分闸时间。 '",5Bu#C 如主保护有死区时,则应采用能对该列区起作用的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并采用相应处的短路电流置。 '",5Bu#C 验算电器短路热稳定时间,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 '",5Bu#C 4.6.3.8 验算电缆热稳定时,短路点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5Bu#C (1)不超过制造长度的单根电缆回路,应考虑短路发生在电缆的末端。但对于长度为200m以下的高压电缆,因其阻抗对热稳定计算截面影响较小,可按在电缆首端短路计算。 '",5Bu#C (2)有中间接头的电缆,短路发生在每一缩减电缆截面线段的首端;电缆线段为等截面时,则短路发生在第二段电缆的首端,即第一个中间接头处。 '",5Bu#C (3)无中间接头的并列连接的电缆,短路发生在并列点后。 '",5Bu#C 4.6.3.9 验算短路热稳定时,裸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宜采用表4.6.3.9-1所列数值,而导体在短路前的温度应采用额定负荷下的工作温度。 '",5Bu#C 裸导体的热稳定可用下式验算: '",5Bu#C (4.6.3.9) 式中S___裸导体的载流截面(mm2), '",5Bu#C Qd___短路电流的热效应(A2.S); '",5Bu#C C___热稳定系数。 '",5Bu#C 在不同的温度下,C值可取表4.6.3.9-2所列数值。 '",5Bu#C 4.6.3.10 用于切合关联补偿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宜用真空断路器或六氟化硫断路器。容量较小的电容器组,也可使用开断性能优良的少油断路器。 '",5Bu#C 4.6.3.11 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电器引线的最大作用力,不应大于电器端子允许荷载,屋外部分的导体套管、绝缘子和金具,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不同受力状态进行校验。 '",5Bu#C 4.6.3.12 导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4.6.3.12所列数值。 aqQ o,5U> 注: ①悬式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对应于破坏荷载,而不是1h机电试验荷载,若是后者,则安全系数分别应为4.0和2.5; aqQ o,5U> ②硬导体的安全系数对应于破坏应力,而不是屈服点应力,若是后者,则安全系数分别为1.6和1.4。 aqQ o,5U> 4.6.3.13 验算短路动稳定时,硬导体的最大应力,不应大于表4.6.3.13所列数值。 aqQ o,5U> 重要回路的硬导体应力计算,还应考虑动力效应的影响。 aqQ o,5U> 注: ①本表不适用于有焊接接头的硬导体; aqQ o,5U> ②表内所列数值为计及安全系数后的最大允许应力。安全系数一般取1.7(对应于材料破坏应力)或1.4(对应于屈服点应力)。 aqQ o,5U> 4.6.3.14 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应一致。硬导体的各相应涂色,色别应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绞线可只标明相别。 aqQ o,5U> 4.6.3.15 在配电装置间隔内的硬导体及接地线上,应留有安装携带式接地线的接触面和连接端子。 aqQ o,5U> 4.6.3.16 高压配电装置均应装设闭锁装置及联锁装置,以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合闸、有电挂接地线、误拉合断路器、误入屋内有电间隔等电气误操作事故。 aqQ o,5U> 4.6.4 屋内配电装置 aqQ o,5U> 4.6.4.1 屋内配电装置的各项安全净距,不应小于表4.6.4.1所列数值。 aqQ o,5U> 注:①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本表所列A值应按每升高100m增大1%进行修正,B、C、D值应分别增加A值的修正差值,当为板状遮栏时,其B值可取+30mm; aqQ o,5U> ②本表所列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产品。 aqQ o,5U> 4.6.4.2 屋内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见图4.6.4.2-1、图4.6.4.2-2); aqQ o,5U> (1)电气设备的套管和绝缘子最低绝缘部位距地(楼)面小于2.30m时,应装设固定围栏。 aqQ o,5U> (2)围栏向上延伸线距地(楼)面2.30m处与围栏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应小于表4.6.4.1中的值。 aqQ o,5U> (3)位于地(楼)面上面的裸导电部分,如其尺寸小于C值则应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通行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1.90m。 aqQ o,5U> 4.6.4.3 配电装置室内各种通道的宽度(净距)不应小于表4.6.4.3所列数值。 aqQ o,5U> 4.6.4.4 屋内配电装置距屋顶(梁除外)的距离一般不小地0.80m。 aqQ o,5U> 4.6.4.5 屋内配电装置裸露带电部分的上面不应有明敷的照明或动力线路跨越(顶部具有符合IP4X防护等级外壳的配电装置可例外)。 aqQ o,5U> 4.6.4.6 当电源从柜(屏)后进线,且需在柜(屏)后正背后墙上另装设隔离开关及其手动操作机构时,则柜(屏)后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0m;当柜(屏)背面的防护等级为IP2X时,可减为1.30m。 aqQ o,5U> 4.7 低压配电装置 4.7.1 选择低压配电装置时,除应满足所在网络的标称电压、频率及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外,尚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热稳定。对于要求断开短路电流的通、断保护电器,应满足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aqQ o,5U> 4.7.2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考虑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的方便。 aqQ o,5U> 4.7.3 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有两个通向本室或其他房间的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还应增加出口。 aqQ o,5U> 4.7.4 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和屏后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表4.7.4中所列数值。 aqQ o,5U> 注:()内的数字为有困难时(如受建筑平面的限制、通道内墙面有凸出的柱子或暖气片等)的最小宽度。 aqQ o,5U> 4.7.5 低压配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下列数值: aqQ o,5U> (1)屏前通道内者为2.50m,加护网后其高度可降低,但护网最低高度为2.20m。 aqQ o,5U> (2)屏后通道内者为2.30m,否则应加遮护,遮护后的高度不应低于1.90m,其宽度应符合第4.7.4条的规定。 aqQ o,5U> 4.7.6 同一配电室内的两段母线,如任一段母线有一级负荷时,则母线分段处应有防火隔断措施。 aqQ o,5U> 供给一级负荷的每回路电缆的敷设要求见本规范第4.5.10条的规定。
|